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端午節作文 >

端午節家鄉的味道作文(通用6篇)

端午節家鄉的味道作文(通用6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家鄉的味道作文(通用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節家鄉的味道作文(通用6篇)

端午節家鄉的味道作文1

端午節,也是我們很多民族的風俗節日。各族人民按照自己的風俗,舉行各種各樣的慶祝活動。而在我們家鄉過端午節主要是吃粽子,看賽龍舟。提到吃粽子那是沒得説,我們這的粽子可是超好吃的喲!吃一口讓你終身難忘。這粽子通常紮成五角塔狀、四角扁狀,這四個角成菱形的。粽子也分大棕小粽。粽子要用糯米來做,多用豬肉、綠豆、墨魚、蝦米等做餡。包粽子還有特有的包粽葉,那葉子好像只有我的家鄉才有哦!

粽子怎麼做我就不多説了,因為這是祕密。我來説説粽子是怎麼樣好吃的,怎麼的讓你回味無窮。葉子的清香滲進粽子裏,打開粽子,香味頓時瀰漫到了整個屋子,還沒吃到嘴裏就已經為它陶醉了。吃到了嘴裏,就有一種鮮嫩滑膩中香氣撲鼻的感覺。那真是無法形容,讓你不禁的説道:“好吃,好吃,這粽子真好吃!之類的話。

如果你吃了粽子還不過癮,那就讓我帶你去看賽龍舟吧!那是每年端午節都舉辦的。地點是“江奔公園“。去到了那裏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副人山人海的景象。因為有很多人也喜歡看賽龍舟。有很多小販在那裏擺攤賣冰淇淋、珍珠奶茶之類的冷飲,也有賣包裝食品的。為的是能夠讓人在等候的時候去買東西吃,也方便,最重要的是還能賺錢。

不知是誰喊了一聲:“划來了,划來了。”,人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江邊遠處的白點,那白點慢慢的向我們這裏“移”來。不久,3我們看得清——那是十幾條龍船。上面的人齊心協力的划着。每條龍船都有一個打鼓的,聽人們説是指揮划船的人的,讓他們跟着拍劃,因為這樣才能劃得整齊。在人們的加油聲中,分出了勝負,先到達終點的是那條“白龍”。緊跟上“白龍”的是一條“紅龍”,再來的是:“黃龍,這”三條龍“就是賽龍舟的三強了。就這樣端午節在歡聲笑語中渡過了。

端午節家鄉的味道作文2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在我的家鄉,端午節有吃粽子的習俗。

在端午節的那天,你會看到家家户户在包粽子。早晨,媽媽喊我去廚房一起包粽子。我學着媽媽的樣子先把葉片包成一個空心三角,然後放上一些米,餡料可以是肉、豆、蜜棗……最後用米埋住餡兒,包好,放入鍋裏洗個“熱水澡”或者蒸個“桑拿”。

待到粽子熟了,你便會聞到家家户户傳出的粽子的香味兒。每家每户包的粽子的形狀與種類都五花八門:有三角的、有四角的、有長條的……有鹹鴨蛋餡的、有肉餡的、有豆餡的、還有蜜棗餡的……每個粽子都讓你垂涎三尺。不管此時你走進了哪一家,主人家都會熱情的留你吃飯。

吃飽了粽子,還有人把粽子扔到江河裏去哩!我十分不解:好好的`粽子不吃,扔到河裏幹嘛?真浪費!後來一問,才知道古代有個大詩人叫屈原,曾經多次提醒楚王小心鄰國,可楚王不聽勸告,結果最後楚國被鄰國消滅了。屈原十分傷心,跳河身亡。人們之所以朝河裏扔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於是就有了這個習俗。

“哎,你再不吃就涼了。”小夥伴把我“拉”了回來,嘿,我聽得入了迷,都忘了吃哩!粽子差一點兒就涼了,我趕忙吃了起來。

現在,端午節的習俗已經被國家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了,我一定要將這習俗世代傳承

端午節家鄉的味道作文3

説起我們家鄉的粽子,那可是有説不完的話。一説起來,那誘人的香味彷彿在我的脣齒間纏繞着。

粽子是端午節漢族的傳統食品。由粽葉包裹糯米蒸制而成,傳説是為紀念詩人屈原而流傳下來的。是中國歷史上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

粽子大多以三角形為主,再加上外層包裹着一片粽葉,看着就像一個穿着綠袍子的三角形胖娃娃,粽子還是分口味的呢!蛋黃味有些鹹,蜜棗味有點甜。但其中我最愛媽媽做的那種獨特味道。

每當到了端午節,媽媽便會開始忙。媽媽準備好了粽葉,糯米,和各種餡料後,就要開始包粽子了。媽媽的方法可真特別那!她用稻草灰把糯米浸泡一下,再把餡料放進糯米之中去,把糯米捏成三角形,最後把綠色的衣服給它穿上,這樣一個粽子就大功告成了。我拿來一個粽子,輕輕剝開它的綠衣裳,迫不及待地嚐了一口。啊,無論是這香味,還是這口感,都令人回味無窮。一口咬下去,一股清香直入肺腑,沁人心脾。媽媽做的粽子既有適中的鹹味,又有誘人的色彩。

大家都説,一道菜只有做到色香味俱全,才能成為一到真正的美味佳餚,粽子可是俱備了這三點呀!

這就是我們家鄉別有風味的小吃——粽子。

端午節家鄉的味道作文4

只要提到粽子,就會提到我的家鄉——嘉興。粽子是兩條粽葉包的,他呈三角體狀,外觀很樸素很美。一打開,那陣陣濃郁的肉香就撲鼻而來,可是我不會理睬這香氣,因為他的味道更是美味絕倫!肉的味道滲透到一顆顆飽滿的糯米粒裏,所以那米粒呈棕色的。一口下去,黏黏的肉香米含在口中,你就捨不得把他嚥下去,總之一個香!

你知道這美味的粽子是怎麼來的嗎?相傳在古時,一位叫屈原的愛國之士,因見國家危難而卻無法幫忙,便投河自盡。百姓為了不讓那些魚蝦吃掉他的屍體,就把燒好的米團扔向屍體。粽子誕生後,被一人傳了下來,在嘉興開了一家店,後越做越大,便傳名天下。

粽子的製作雖不復雜,但假如你不會的話就會覺得好難好難。先把一片粽葉左右角交叉,然後倒入糯米,放好適合大小的肉塊,封口,再拿出一根一米左右長的繩子一遍一遍的綁緊,打結,這就是粽子半成品的製作過程。您別看他簡單,其實不容易,主要是複雜的幫線,讓我很暈頭轉向的。

在小的時候,幼兒園裏組織我們包粽子,我學了十幾分鍾,終於會了。我用生硬的手法包着一個個粽子,但卻被幫線難住了。當看見外婆用熟練的手綁着粽子真的好羨慕,好羨慕。

粽子帶給我許多感受,喜、羨慕、美味······粽子我雖好久都沒吃過了,但味道還是記憶猶新。

端午節家鄉的味道作文5

我家鄉的端午有許多風俗和外地一樣:裹粽子,把一張張粽葉裏放上餡,有的放肉、有的放豆沙、還有的放蛋黃;掛艾草,把一株株曬乾了的艾草掛在門上,可以“辟邪去妖”;喝雄黃酒,用雄黃酒在孩子們額頭上畫一個王字,這些都是很多地方都有的。

端午,我最愛吃奶奶裹的粽子了。我們嘉興五芳齋的粽子是出了名的,只要外地的人一談起嘉興自然而然的就就會説到嘉興五芳齋的粽子。

雖然五芳齋的粽子名氣很大,也很好吃,但是我奶奶裹的粽子也不賴,選用的都是上好的糯米,又白又香,連粽葉也都是最好的,還帶有竹子的清香。

説到了粽子,就不得不提提我們這兒特有的迷你型的一口粽了,這一口粽就如同這名字,咬一口就沒了,放在餐桌上,大家一直喝酒餓了,就每人一個,墊墊肚子。

我們這時幾乎家家户户都會裹粽子,裹粽子的程序非常複雜,而且裹粽子的手法、技巧都非常難,我就簡略的介紹一下:先把糯米洗乾淨,把粽子在水中浸一夜,把洗淨的糯米倒些醬油,再放些鹽和味精,把糯米攪拌均勻,切一些肉,要切成塊狀,也放些白抽和老抽,接着把肉和糯米裹到粽葉裏。

這就是我家鄉的粽子!我一想到我的家鄉就會想起我家鄉的粽子。

端午節家鄉的味道作文6

今天上午,我和範奕均一起在家裏學,之前準備是;一碗調好料糯米,一些粽葉,蘭草和調好料肉。

媽媽拿起兩張粽葉把葉子圈起來變成一個漏斗形,但一個小洞也不能有,接着把糯米裝進去,把肉埋進米里,再把口封住,最後用蘭草把它緊緊地綁好就OK了。

我看了以後已經急不可待了,立刻抽出兩片葉子要圈起來,可我左圈右圈都圈不起來,只好讓媽媽幫助我圈,我把一大勺糯米倒進去,挑了一塊大大瘦肉放進去,在我要封口時“沙——”“啊喲!我粽子”我大叫一聲米全撒了,媽媽見了直搖頭,連聲説不行,媽媽把着我手輕輕媽媽説“好了”,現在我該看一看範奕均包粽子了,哈!她包可不是粽子而是肉包子——只有肉沒有糯米。媽媽把包好粽子放進高壓鍋了煮,不一會兒熟了,我們吃了好幾個,味道太好了。

我以後要多練習,你會嗎?

標籤: 端午節 家鄉 通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erizuowen/duanwuzuowen/z4lxp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