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端午節作文 >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700字彙編7篇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700字彙編7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700字7篇,歡迎大家分享。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700字彙編7篇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700字 篇1

我的家鄉是一座位於長江口的小島,鍾靈毓秀,風光旖旎,物阜民豐。幾年前,我背井離鄉隻身來到上海求學,在這座鋼筋混凝土的都市中,我對家鄉的思念與日俱增,而除了難以割捨的一份親情外,令我難忘的還有那清香醉人的粽子。

在家鄉,端午節一到,家家户户都忙着採蘆葉。差不多全村人都出動了,成羣結隊的,不久,所有的河灘上都洋溢着此起彼伏的笑聲了。

採完蘆葉,便回家包粽子了。在我看來,包粽子簡直可以説是門藝術:先把採來的蘆葉用沸水煮半個小時,取出後用涼水浸泡,再用刀把葉柄切平,便可以包了。粽子的主料是糯米,可以加入花生、赤豆、紅棗、蜜餞等,比較講究的人家還包摻入鹹精肉的“肉粽”,味道自然與眾不同。母親是個精打細算的人,不捨得花錢買紅棗或是蜜餞,更別提包“肉粽”了,只是用過年時餘下來的兒兩赤豆包粽子給我吃,但味道也一樣香甜。

粽子的形狀更是層出不窮。最常見的要屬“寶塔粽”,差不多就是一個立體的方錐形,是所有粽子中個頭兒最大的。還有一些也比較常見,像方粽、菱粽、子母粽等,個個美觀大方,清香可口。而最為匠心獨具的要算“鴛鴦粽”了——把兩個同等大小的粽子用紅線連起來,美其名曰“千里姻緣一線牽”,以示夫妻相互依靠、恩恩愛愛。

家鄉有送粽子的習俗。每年這時,家家户户都會提着自家包的粽子走親訪友,相互饋贈。開始或許只是一種禮尚往來,可不知不覺中卻成了端午節必不可少的內容。

包好的粽子不僅自己吃、送人吃,還要精心包兒個,用線綁在一起投到河裏,以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小時候,天真的我也曾問過母親:“為什麼要紀念屈原?為什麼要把好吃的粽子白白投進河裏?”母親笑笑:“因為他在善良人的心中永遠值得紀念。”當時我對母親的話並不瞭解,如今想來,卻是富有哲理的。這正是勞動人民淳樸、善良的美好心靈的體現。因為他們的心是雪亮的,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或是嫉惡如仇,或是從善如流,且永遠是那麼地無私,就如同粽子餡中的糯米那樣純正,又不乏蘆葉那般的清香。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700字 篇2

窗外湛藍的天空時不時傳來幾聲鳥鳴,我的心情格外舒暢。因為今天是端午節,我要和奶奶一起包粽子呢。

包粽子的材料奶奶早就準備好了。只見一盆用水浸泡過的粽葉,已經伸展開來;半盆泡好的糯米,雪白雪白的;一邊放着幾十顆飽滿的紅棗,一堆晶瑩的紅小豆。那邊還有醃製好的臘肉和冰糖,以及用來捆紮粽子的棕繩。一看見這些,我的心就禁不住跳躍起來,嗬,真的要包粽子啦!

“咱們開始吧?”“好嘞!”奶奶話音剛落,我們圍坐在一起。只見奶奶拿起一片粽子葉,在中間一對摺就捲成了三角形的小漏斗,然後挖進一勺白米,再放入一顆紅棗和冰糖,再挖一勺米,用勺子把它抹平,最後,像變戲法似的把粽子捲成一個立體的三稜錐,熟練地用棕繩捆了三圈,最後繫了一個結,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整個過程一氣呵成,我也躍躍欲試。我直看得目瞪口呆:包粽子簡直是一門藝術啊!

於是,我也從水盆裏挑了一片大粽葉,模仿奶奶的樣子,一折,三角形出來了,再挖兩勺米進去,放顆紅棗,填平,最後一卷。呀!一個粽子就已經成形了。瞧,就這麼簡單!我正得意,麻煩就來了。因為最後捆紮的步驟太難了,我根本無從下手。我試圖騰出一隻手來,結果粽子差點散架了。於是我改為邊用一隻手拉繩,邊用嘴幫忙,結果根本使不上勁道!無奈之下我只得請求奶奶的幫助。只見奶奶三下兩下就又幾秒鐘的時間把這爛尾粽子給包好了!我心服口服,既佩服奶奶靈巧的手藝,更佩服老祖宗們傳下來的這寶貴的物質和精神遺產!

收斂起心神,我跟着奶奶一步一步地學習,奶奶手把手地教着,最後我總算包了四五個像樣的粽子。

煮粽子的時候,我搬個凳子在旁邊等着,我多想親眼瞧瞧我的勞動成果。不一會兒,粽子的香味就飄滿了整個屋子,四十分鐘後,粽子寶寶們就爭先恐後地出鍋了。我迫不及待地挑了一個貌似我包的粽子,手忙腳亂地解開粽葉,挖起一勺,軟軟的,甜甜的,太好吃了!

一家人圍着圓桌,拉着家常,吃着剛出鍋的粽子。那糯米的濃香,大棗的甜味、粽葉的清爽與家人的歡聲笑語完美結合……這,就是端午節的味道吧!這,就是傳統文化的精髓所在吧?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700字 篇3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民間都有一個傳統的習俗:包粽子。

包粽子需要許多材料:棕葉、糯米、肥肉或瘦肉、醬油、棉線。糯米和醬油混合一下,再加上肉就是粽子的食材。當然,這都是可以按自己口味來進行選擇,如果喜歡吃甜的話,可以不需要醬油和肉,可以加一些赤豆和糖。粽葉儘量要綠一些,光滑面和粗糙面分得明顯一些的,要有韌性的,不能太碎的粽葉,這樣包的時候容易裂開來,包的時候,米粒會漏出來,粽子的香味會大大減少。線得用棉線,棉線更粗,裹得更緊,肉要有肥有瘦,吃得時候才不會乾巴巴的。糯米用平常的就可以了。

材料準備好後,就可以做了。先把粽葉的二分之一卷成一個無底的圓錐,然後兜兩到三勺子拌好的糯米和醬油加到圓錐裏,加一塊肥肉和瘦肉,用勺子擠一擠,再兜三到四勺的糯米,兜滿為止。可是我兜了一勺又一勺,一勺又一勺,就是兜不滿,像個無底洞一般,怎麼裝都裝不滿。可是我始終不知道為什麼。後來我把粽子翻了個身一檢查,才恍然大悟,原來我卷的時候,沒卷好,“圓錐”的頭上有個洞,只要我捏一捏上面或者用勺子使勁按一按,下面這個洞就會像沒捏緊的水龍頭一樣,時不時漏一些糯米下來。拆掉,重包!這一回,我可小心多了,為了防止它再漏出來,我甚至提前用了棉線,在尖角上面先捆了幾圈。粽子到是兜滿了,總該蓋蓋子了吧。我把剩下的二分之一的粽葉包上去,蓋住再折下去,它的兩邊就有兩個大口子開開來,會使糯米漏出來的。我重複了好幾遍,還是會有兩上大口子裂開來。我索性倒出了一些糯米,把粽葉往口子上一蓋,就拿棉線捆住得了。我怕它在蒸得時候漏出來,所以橫着豎着斜着捆了有二十來圈,奶奶、曾祖母都笑我説我捆粽子像捆賊一樣,來了個五花大綁。而她們包的只有橫的口子上的三四圈,而且捆得還比我的結實呢!初學者嘛,沒事兒的,能吃就行!

直到把粽葉包完,我們一家人包了有二十多個。我包的那幾個雖然一個比一個好,但是還是奇形怪狀的。在一大堆粽子裏,我包的粽子顯得特別與從不同。沒關係,我這叫有創意嘛!進鍋蒸粽子嘍!等一會兒吧,粽子很快就出鍋了。

吃粽子是端午節最主要最不可少的習俗。當然,還有其它很多習俗,例如:賽龍舟、掛艾草、戴香包……這些傳統文化寄託着我們對先輩們的思念,也是中華五千年文化之中的一顆閃耀的明珠!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700字 篇4

同學們,你們一定聽過這首詩吧?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贏軀亦點舟。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這首詩描寫了南宋詩人陸游在端午節這天的生活習慣。作者吃粽子,插艾枝,儲藥、配藥方、祈禱這一年能平安無事。從中也反映出了江南端午節的風俗。

作為中國古老文化節日之一,端午節文化不管在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可謂是家喻户曉,人人皆知。過去,我對端午節的知識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直到寒假裏,我讀了《我們的節日》這本書,才知道原來端午節有着很深厚的文化內涵。從這本書當中得知,端午節是在中國這麼多的節日中,名稱最多的:端午節、端陽、重五節、夏節、天中節、五月節、詩人節等。端午節的來源也有很多種,有紀念屈原説、龍説、紀念伍員説等20多種。

其中,最流行的是紀念屈原説。據説,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含恨抱石頭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每年這一天紛紛湧到江邊去憑弔屈原,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懸艾草的風俗。其中賽龍舟最有特色,那爭先恐後的激烈場面就像屈原強烈的愛國精神一樣,幾千年來一直激勵着我們。

因為這深厚的文化底藴,所以端午節現在已經成為了我們中華民族主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今天她仍然有着強大的生命力,在我們德清,每到這一天,家家户户的門上,都會掛上菖蒲、艾草,據説可以辟邪消災。各家各户自然也少不了包粽子,那透着濃濃竹葉清香的粽子,是我們孩子們的最愛,棗子棕、火腿棕、赤豆棕…… 一個個引人垂涎三尺呢!有的地方,人們還會佩帶着香袋,姑娘們以這五彩繽紛的香袋做飾物,既香味裊裊,又讓自己變得更美麗動人,走在大街上自然引來了不少小夥們留連的目光。

偶然間,我從網上看到去年,韓國打算向聯合國申報端午節為他們國家的遺產,我非常驚奇,覺得這是對我們中國人的羞辱,端午節是中國人的,怎麼可以讓給別的國家去申報呢!這可能跟有些人喜歡過洋人的節日有關吧!我想,我們應該行動起來,為保護宏揚我們中國自己的傳統文化,儘自己的一份力吧!

看了《我們的節日》,那一個個傳統、有趣的節日,正款款地向我們走來,《我們的節日》一書,為我們打開了另一扇門,讓我們通過另一個角度,去審視我們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讓我們更有理由為中華文化而自豪!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700字 篇5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傳統的端午佳節,也是紀念我國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為此,我選擇了一個特別的慶祝、紀念方式——包粽子。今天是端午節,媽媽叫我和他一起包粽子。這不是很好辦嗎?我很快答應下來。

俗話説得好“新官上任三把火。”媽媽的.話音剛落,我就馬上從廚房拿來了一疊青翠欲滴的粽葉,接着,又拿來了一捆棕繩,端出糯米和其他餡料。“開始包粽子啦 !”我情不自禁地歡呼起來。歡呼完了後,我擦了擦手掌,瞟了一眼桌上的材料。神氣十足地説:“包粽子的材料你給我聽好了,本帥哥秦師傅要把你們變成一個個大粽子。你們可要聽話哦!不聽話是要吃了你們的哦”

於是,我選了一片粽葉就開始包起來。我先把粽葉底下捲成三角形,上面露出一部分粽葉,捲成了一個“喇叭形”,就開始添米和餡料。我看了看媽媽,媽媽還在粽葉呢!我得意洋洋得想:呵呵,老媽真慢,連我也比不過,真是一頭大蝸牛!正當我沉浸在喜悦中時,媽媽看了看我手中的粽子,説:“你包的方法不對。”這句話給我當頭潑了一頭冷水。我嚇了一跳,不小心用力捏了一下。“譁”,糯米就像飛珠滾玉似的跳了出來,散了滿桌。媽媽滑稽地説:“看來,這位小帥哥秦師傅的手藝不太高超哦!”我頓時像泄了氣的皮球,但是還不情願地説:“那我怎麼辦?”“我來給你做個示範!”媽媽爽快地回答。

我瞪大了眼睛。只見爸爸拿起一片粽葉,麻利的卷出了一個三角的形狀,添上米和餡,手輕輕地向對角處卷,再綁上粽繩,一個三角粽就包好了。我也學着爸爸的樣子,折粽葉,加餡料和米,緊米,包好,再加上棕繩。這樣,一個粽子就在我手中誕生了。

我們就按照這樣的方法一個一個地包了起來……把水燒好後,我和媽媽把粽子一個一個小心翼翼地放進鍋裏。在煮粽子時,我的心情就如十五個吊桶——七上八下。不一會兒,我就要去廚房看一下,總擔心粽子掉出米粒煮成一鍋粥。站在鍋旁,目不轉睛地看着那在鍋中上下襬動的粽子,好像在説:“主人,主人,不要擔心,我會保護好自己的。”一個小時終於到了,粽子煮好了。

我吃着這些香噴噴的粽子,心裏美滋滋的。不禁有些感慨,我們包的粽子,雖然沒有超市裏的好看、味道好,可這是自己親手做的,不僅用自己的行動表達了對愛國詩人的深切敬意,還體會到了包粽子的快樂!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700字 篇6

説起端午節,我的話匣子就關不住了。因為去年的端午節,我就親自嘗試了一回包粽子的喜悦。別急,你聽我慢慢説吧!

去年的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爸爸告訴我,端午節是要吃粽子的,這是為了紀念大詩人屈原的。一聽到吃的東西,我的興趣就上來了。爸爸話鋒一轉,説:“可是,今天可不能吃白食。你也要親自動手。”

聽完爸爸的説教,我就忙乎開了。不就包粽子嗎?這還能難倒我,爸爸也不想想,他女兒可是一頂一的聰明。開始包粽子了,我既興奮又緊張。聽別人説,粽子包的好壞可以檢測出一個人的細心程度。哎,真不知道我會有什麼傑作。雖然表面上我信心匯成商學院,可心裏還是在打鼓,畢竟我從來沒有包過呀!

外婆給我示範了一遍,我就手忙腳亂地做了起來,先把三片粽葉疊在一起,接着折成漏斗型,然後裝入糯米,可是困難來了,我把糯米放進去之後,這些淘氣的糯米娃娃一下子就都跑出來了。我左看看,右看看,還是沒有發現什麼蛛絲馬跡。外婆一看我的動作,就知道出現了什麼問題,連忙説道:“小楓,你的漏斗尖角有一個小洞,糯米就是從那裏出來的。”我趕緊把漏斗尖角捏緊,這下糯米娃娃就老實多了,全部呆在了粽葉裏。我自言自語地説:“外婆真不愧是粽子專家。”我趁爸爸媽媽不注意,在我包的粽子裏放上了一枚硬幣。誰吃到了我包的這個粽子,就能夠財源滾滾、好運連連,喜上加喜……

粽子包好後,接着就是放進蒸爐裏蒸了。我趕緊把我包的粽子和外婆、爸爸媽媽的粽子混在一起,沒過多長時間,粽子就可以食用了。我們每個人手拿一個粽子,津津有味地吃起來。我慢慢地解開粽葉,一小口一小口地吃進去,發現裏面全是剁碎的豬肉,害得我白高興一場。我仔細地盯着大家,外公吃到的是豬肉粽,外婆吃到的是豬肉粽,爸爸吃到的也是豬肉粽,只有媽媽吃到了硬幣。這可把外公、外婆,爸爸都給震得大吃一驚。我告訴了他們真相,是我把硬幣放進粽子裏去的。

他們聽完我放硬幣的原因,都樂得哈哈大笑。這次勞動體驗,讓我感受到了快樂,讓我吃上了滿口噴香的粽子,真值。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700字 篇7

今天是端午節,在媽媽的催促聲中起了牀。媽媽端上了一盤茶葉蛋作早餐。“為什麼呀!”我問道,“今天早上怎麼改吃雞蛋了?”媽媽笑着説:“端午節吃雞蛋可以祝福你逢凶化吉、平安無事啊!”“是嘛!”我趕緊拿起一個雞蛋剝起來。“我小時候外婆還把雞蛋染成紅色,用自己變得網兜裝着,掛在我的胸口呢!”媽媽邊説邊回憶着。

在去外婆家的路上,我看見處處洋溢着端午節的氣氛。超市貼出了一張張關於端午節促銷活動的大海報。很快到了外婆家,走上樓梯,看到外婆家大門上懸掛着幾簇綠色的植物。只見這些植物有着細細的莖杆,葉子長長的。“這是什麼呀?”我問來開門的外婆。“這是艾葉和菖蒲。”外婆回答。“為什麼要把它放在門口呢?”“這樣可以防止蚊蟲進到家裏,還可以避邪呢!”

一走進房間,廚房裏飄出的粽香令人饞涎欲滴!

外公外婆正在熟練的包着粽子,我也想來一試。便開始對外婆説:“讓我包一個粽子吧!”外婆擺擺手不肯,我又説:“我要試試看嘛!”這時外公發話了:“要包可以,不過先得告訴我們,為什麼端午節要包粽子?”哈哈!正中下懷!我滔滔不絕的講了起來:“這是為了紀念戰國末期的大詩人屈原。他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始終不捨棄祖國,於五月五日,抱石跳進汨羅江自殺。屈原死後,百姓們哀痛異常,都到汨羅江邊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屍身。發展成划龍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外婆説:“夠了夠了,過來吧!”

外婆教我包粽子了。先把粽葉捲成圓錐狀;把卷好的粽葉卡在左手虎口,舀一勺泡好的糯米倒入粽葉卷中,舀一小匙拌好的肉餡放在米上,再蓋上一層米;將葉尾蓋下來,葉尾捏籠,將多餘葉尾上卷,接着用葉絲繫牢。最後,剪掉多餘葉尾。啊!我終於包出了一隻粽子,雖然沒有外婆的那樣好看,可我還是覺得很好。

這個端午節過得真高興!我既學會了包粽子,又嚐到了美味,更關鍵的是,小小的粽子讓我感覺到了祖國博大、深遠的歷史文化和民族傳統,我更為自己的祖國感到驕傲和自豪

標籤: 粽子 端午節 彙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erizuowen/duanwuzuowen/wj9k0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