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端午節作文 >

多彩的端午作文4篇

多彩的端午作文4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多彩的端午作文4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多彩的端午作文4篇

多彩的端午作文 篇1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帶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這首兒歌又在我耳邊響起,因為端午節就要到了。淡淡的粽葉香將我的情素帶入那悠悠歲月……

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據説,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含恨抱石頭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每年這一天紛紛湧到江邊去憑弔屈原,人們把粽子投入江河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屍體。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懸艾草的風俗。尤其是賽龍舟、吃粽子,那可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龍舟競渡,那爭先恐後的激烈場面就像屈原強烈的愛國精神一樣,幾千年來一直激勵着我們。

因為這深厚的文化底藴,所以端午節現在已經成為了我們中華民族主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今天她仍然有着強大的生命力。在我們南方,過端午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和雄黃酒。端午這一天,大人們都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前畫一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頸脖,手腕或足踝上,被家長成為長命縷。各家還要插上“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因為端午節又稱重午,所以許多習俗都和“五”這個數字有關。每年端午節這天,媽媽總是先把屋子打掃乾淨,在廚房裏撒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孳生,然後我們全家就去太湖遊玩,看龍舟比賽;回來後,再每人吃一個粽子。這樣的節日,簡單又不乏隆重!

故鄉的端午節喲,你給了我多少喜悦和歡樂啊!端午粽飄香,龍舟響噹噹,好事成雙雙!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一種欽佩,讚頌。吃着正宗的家鄉粽子,看着精彩的家鄉龍舟賽,心裏頭別有一番滋味。

多彩的端午作文 篇2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這首端午節的兒歌,唱出了端午節的習俗。在我的家鄉延慶,每年端午節的時候,都會在夏都公園舉行包粽子比賽和龍舟比賽。

今年我和媽媽報名參加了親子包粽子比賽。包粽子的原料有:糯米、大棗、葦葉、馬連。比賽的前一天晚上,媽媽在家裏教我包粽子。先取三片葦葉捲成錐形,放一些糯米,放上一個大棗,把多餘的葦葉向下一壓,把口封好,再用馬蓮繫好。我照着媽媽教我的方法,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包出了一個不像樣子的粽子,儘管如此,我還是很開心。

比賽開始了,我和媽媽開始忙了起來,雖然我覺得媽媽包的很好,但是也沒有旁邊家庭包的快。這次活動雖然沒有取得名次,但我學會了包粽子。我和媽媽都希望姥姥明年能參加活動,因為姥姥是我們家的包粽子能手。

親子包粽子比賽剛結束,湖面上就響起了陣陣鑼鼓聲,一艘艘五顏六色的龍舟蓄勢待發,湖邊上聚集了一大羣人,場面可熱鬧啦!

端午節時,在媯川廣場上,還有各種民俗體驗,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延慶特色小吃打火勺技能展示等活動,內容豐富多彩,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能參與到活動中來。

媽媽告訴我,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原來,美食的背後還有文化呢!我更加喜歡端午節了。

多彩的端午作文 篇3

説到中國的傳統佳節,你一定會想到春節、清明節、端午節等。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端午節了,因為端午節我過得最快樂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聽爸爸説:“戰國時期有個愛國人士,他叫屈原。他是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曾多次勸國君楚懷王聯齊抗秦,但昏庸無能的楚懷王聽信小人,以致國破家亡。屈原聽到自己國家將要滅亡,便抱着石頭投江殉國,終年62歲。當地百姓聞訊紛紛駕船打撈,直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屍體,老百姓為了不讓魚兒吃掉屈原的屍體,家家户户包粽子,然後把粽子投入汨羅,讓魚兒吃飽,不要噬咬屈原的屍體。端午節就這樣慢慢地傳下來。端午節還有賽龍舟、帶綵線和掛香包等形式來紀念屈原。”爸爸説完,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趕緊來包粽子嘍!”隨着媽媽的一聲呼喊,我和爸爸走出了房間,興致勃勃地和媽媽一起包粽子。我拿了兩片粽葉,學着媽媽那樣包,可包來包去一點都不像媽媽包的那樣,反而把糯米撒了一地。我氣地把粽葉丟在地上。媽媽勸慰我:“做事不能半途而廢,要有耐心,首先要把粽葉繞成一個三角形的樣子,然後把糯米放進去。”我按照媽媽説的那樣做,終於包成第一個粽子。我高興地又蹦又跳,後來一鼓作氣,連續包了好幾個。這時,媽媽邊包邊説:“在我們老家過端午節可是豐富多彩呢,有插艾葉草、掛菖蒲、賽龍舟、飲雄黃酒等習俗。”包好了粽子,我們就煮起來了。過了半個多鐘頭粽子也煮熟了,媽媽就拿給我吃。哇!自己包的粽子口感可真不一般,又軟又糯,甜而不膩。

哇!時間過得真快,今天我明白了很多知識,知道了許多民間風俗,還學會了包粽子,真是一個豐富多彩的端午節。

多彩的端午作文 篇4

老舍的《七律 端午》這樣寫道:“端午偏逢風雨狂,村童們着舊衣裳。”從小到大,我都特別喜歡過端午節,為的是有機會看到城內龍津河上一年一度的、驚心動魄的划龍舟比賽,可以吃到奶奶親手包的香噴噴、令人垂涎三尺的粽子,還能領略到端午節特有的風俗。現在就讓我為你們介紹介紹這個古老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吧!

端午節究竟是怎麼來的呢?為了瞭解端午節的來歷,我翻閲了許多課外讀物,終於找到了答案:相傳在戰國時代,楚國有個詩人,名叫屈原。當年,屈原一心忠於楚懷王,卻屢遭排擠。楚懷王死後,頃襄王又聽信讒言而把屈原流放,屈原看到自己的國家一天天腐敗下去,自己卻無法挽救。最終,去源於五月初五跳入汩羅江自盡殉國。於是,五月初五就變成了人們紀念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日子。這就是所謂的“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成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啊!

這天,綿綿細雨就像一個個調皮的小精靈,在五月初五這個日子,伴隨着端午爺爺的腳步,“沙沙”地下了起來。可是,城外的龍津河上,卻又是另一番景象——真是“雲旗獵獵翻青漢,雷鼓嘈嘈般碧流”呀!河面上,一條條龍舟如同一支支離弦的箭向前飛去;橋上,車水馬龍,人山人海,一陣陣加油鼓氣的聲音響徹雲霄,十分熱鬧;龍舟上,一個個參賽者們聚精會神地使勁划槳。河上的一條條龍舟你追我趕,爭先恐後。龍舟上擺着一個鼓,一個人坐在鼓前擂鼓作氣,隨着鼓聲越來越大,龍舟劃得更快了。我趴在橋的圍欄上,一邊大聲喊着:“加油!加油!”一邊認真地看着龍舟上每個人的動作。他們的動作是那麼輕快,那麼和諧,那麼迅速,是我的心也忍不住想要飛到龍舟上體驗體驗那氣氛。最後,遙遙領先的3號龍舟保持了他們的優勢,第一個衝過了終點。我在擁擠的“人牆”中大聲歡呼,開心極了!這場驚心動魄的賽龍舟成了端午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過端午節,當然不能忘了我最最愛的粽子了!早在端午節前一個星期,奶奶就開始包粽子啦!奶奶準備好洗淨、泡好的蘆葦葉和肉、紅棗、板栗、米、豆等餡料,便開始包粽子了:只見奶奶左手捏住葉子的一頭,右手捏住葉子另一頭往裏輕輕一卷,捲成一個圓錐體的形狀,再往裏放入餡料,最後撕成一條條的細葉子把粽子捆紮實,一個有模有樣的粽子“寶寶”就誕生啦!隨後就把粽子放進鍋裏蒸,蒸熟後的粽子香氣四溢、味甘可人,十分美味。粽子一盛出來,把我饞的是“口水直流三千尺”,我不管三七二十一,迫不及待的抓起一個粽子剝開它那綠油油的衣裳,狼吞虎嚥的吃了起來。那味道,真是“天下一絕”!

俗話説:“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這天,家家大掃除,還要把艾插在門楣上,主要是用來辟邪。在端午,還要戴香包、菖蒲、灑雄黃水、喝雄黃酒。

端午節真是一個古老、多姿多彩的傳統節日呀!我愛端午節!它的傳統文化和它的來歷將永遠銘刻在我心中,永遠散發着那無限的光芒與魅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erizuowen/duanwuzuowen/vzoy42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