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端午節作文 >

【精品】吃粽子作文5篇

【精品】吃粽子作文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吃粽子作文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品】吃粽子作文5篇

吃粽子作文 篇1

今天中午媽媽下班回到家,説:“今天是端午節,待會兒吃粽子。”説着從食品袋裏掏出幾隻粽子。我迫不及待開始觀察起粽子來,它既不像方形,也不像圓形。它共有4個稜角,4條邊,4個三角形面。粽子身披翠綠的外衣,身體上纏着一條潔白的絲線。媽媽把粽子煮熟後葦葉變成了墨綠色,散發出陣陣的清香。剝開墨綠色的外衣,只見潔白如玉的米團上鑲嵌着一顆又大又黃的蜜棗。黃、白、綠三種顏色互相輝映,顯得十分美麗。我忍不住輕輕咬上一口餡,真是甜而不膩,黏而爽口,好吃極了。它既是消暑開胃的美味,又是營養豐富的饋贈佳品,所以大人小孩都愛吃。

每逢過節,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吃粽子。粽子不僅外觀漂亮、色澤誘人、味道鮮美。而且還包含着對一位偉大詩人的懷念。

傳説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而流傳下來的。相傳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的楚懷王對屈原的愛國主張不予採納,還聽信別人對屈原的栽贓陷害,導致屈原被流放到南方。最後楚國被佔領,滿懷憂憤的屈原抱石投汨羅江自盡了。人們崇敬他、懷念他,紛紛將米用粽葉包起來投入江中,作為詩人的祭品——這就是粽子的由來。後來這一天逐漸成了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啦。

媽媽説,粽子不僅是美食,還要讓我學習屈原偉大的愛國精神。

吃粽子作文 篇2

我們老家過端午都是炸東西吃,這次端午沒回老家,媽媽説:“不炸東西了,我們也學學城市過端午——吃粽子吧。”我和弟弟聽了一蹦三尺高。

我們一大早就開始了,我負責把江米放到一個大碗裏,用水泡一泡,媽媽去菜市場買粽葉——粽子外面的皮兒,還有蜜棗。在家的我把黃豆、花生、紅豆、綠豆等各種豆也泡到水裏邊了,因為我想吃點新花樣,我翻遍了我家大大小小的櫃子可就是沒找到黑米,要知道那麼多品種的粽子,我最喜歡吃的就是黑米粽子了!

這可怎麼辦?找不着黑米。那我想做的.黑米粽子不就泡湯了嗎?我記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最後的結果可想而知,我愣是沒找着黑米。

恰在這時,媽媽回來了,我彷彿看見了一線希望,急忙跑過去問媽媽還有沒有黑米了,媽媽説:“我們的黑米吃完了。”我聽了向泄了氣的皮球。

不過我還是該幹就幹,我們把泡好的米、都放到粽葉上,然後放進去一個蜜棗,最後把粽葉包成一個立體三角形,就這樣一直重複,大約包了七八個,我們的米就用完了。

我和媽媽把這些粽子放到鍋裏,然後填了足夠的水,開始煮了,接下來是漫長的等待,粽子的香味時不時冒出來,饞的弟弟直流口水。

終於出鍋了,看着一個一個又大又圓的粽子,我們開心的笑了,指着自己親手做的粽子,我們心裏甜滋滋的。

吃粽子作文 篇3

今天是端午節,我非常高興,早上我早早的把爸爸媽媽叫起來,去買粽子,爸爸還沒睡醒,所以讓媽媽去了,我坐在沙發上,靜靜的等着。

過了幾分鐘,樓梯上響起熟悉的聲音,媽媽回來了,我連忙給媽媽開門,只見媽媽手裏掂着一袋粽子,我喜出望外,拿起粽子就吃,我吃的津津有味,吃了一個又一個,越吃越好吃。

粽子裏有米和紅棗,紅棗非常的甜,在配着米,別提有多好吃了,不知不覺間我已經吃掉了所有的粽子,媽媽説沒事我們不吃。

我對媽媽説了一聲對不起,這一天過的真開心。

大清早,奶奶買回來幾包粽葉、一些花生和蜜棗。糯米早被泡在了盆子裏,今天是端午節,要包粽子吃。

我起牀時,奶奶已經開始包了。奶奶先把葉子捲成一個圓錐狀,再把糯米放進去,中間加一個蜜棗和幾個花生,包好後用細線把粽子綁起來,一個小藝術品就做好了。看着包好的粽子,像一個個穿着綠衣服的“小精靈”,在盆子裏做遊戲呢!可愛極了!

粽子熟了,咬上一口,香噴噴的,還有一股淡淡的清香,中間的蜜棗可甜了。我給奶奶説:“明年我們還要包粽子吃!”

吃粽子作文 篇4

每年是端午節,大家都要吃粽子,但大家知道我們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嗎?請大家慢慢聽我説。

屈原是戰國時代楚國的三閭大夫,他提倡要團結其他國家,來抵抗野心很大的秦國,但是偏偏楚懷王聽信了小人的壞話,不肯聽從屈原的勸告,結果被騙到秦國,關了起來,最後並死在秦國。

繼位的楚襄王也受到小人的挑撥離間,誤信屈原有很多壞處,不但沒有聽從屈原明智的勸告,還把它從楚國放逐了。

心懷大志,一直為國家大事擔心的屈原,因為眼看着國家急難而無法拯救他的國家、無法實現他的理想,整天都非常憂愁,常常獨自在江邊徘徊歎息。有一天,一位在江邊釣魚的漁夫問他為什麼這麼失意落魄,屈原歎氣的説:“舉世皆醉唯我獨醒,舉世皆濁唯我獨清。”心中的感歎和無奈,在這兩句話中都説得很明白了。不久,這位懷才不遇的詩人就抱着砂石,投汨羅江自殺了。

楚國的人民知道這個消息之後,都不約而同的趕到江邊來,想找尋他們所敬愛的屈原,可是一直都找不到屈原的身體。為了不讓水中的魚蝦把屈原的身體吃掉,他們就在江上划着龍舟、敲鑼打鼓,希望能將魚蝦趕跑;還用粽葉包米飯,作成粽子,投到江裏餵給魚蝦吃,希望屈原的身體不要受到傷害。

屈原投汨羅江這一天,正好是農曆的五月五日。大家為了懷念這位詩人、紀念他的愛國精神,並且提醒在位的人,要能分辨出小人與忠貞志士説的話;因此,在每年的農曆五月五日這一天,都會舉行劃龍船、包粽子的活動。就是這樣,我們才有端午節這個節日,才有端午節吃粽子的一種習慣。

我們大家都要向屈原一樣好好學習,學習他那愛國,善於分辨的精神!

這就是我們端午節要吃粽子的原因。

吃粽子作文 篇5

每逢過節,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吃粽子。粽子不僅外觀漂亮、色澤誘人、味道鮮美。而且還是包含着對一位偉大詩人的懷念。

傳説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而流傳下來的。相傳在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的楚懷王對屈原的愛國主張不予採納,還聽信別人對屈原的栽贓陷害,導致屈原被流放到南方。最後楚國被佔領,滿懷憂憤的屈原抱石投汨羅江自盡了。人們崇敬他、懷念他,紛紛將米用粽葉包起來投入江中,作為詩人的祭品——這就是粽子的由來。後來這一天逐漸成了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啦。

媽媽説,粽子不僅是美食,還要讓我學習屈原偉大的愛國精神。

標籤: 精品 粽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erizuowen/duanwuzuowen/o8wq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