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端午節作文 >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200字 (精選16篇)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200字 (精選16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200字 (精選1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200字 (精選16篇)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1

今天是端午節,我們一家坐在圓桌旁,討論着怎樣過端午節,忽然,我想到一個主意,就説:“我們自己包粽子,自己吃,怎麼樣啊?”“好!”爸媽齊聲回答。

我們把包粽子的外殼,去買來,就開始包粽子了,先把洗淨的糯米放入盤中,再加上輔助材料,進行攪拌,等白色的糯米變成黃色就行,再把殼包成一個造型,把糯米放進裏面,壓一壓,再把另一個角上多出來的一點殼把它包到裏面去,就可以了,一個粽子完成了,最後,告訴大家包粽子可難包了,包的不好就要露餡,而且要掌握技巧,我可不會包,媽媽會包,我就學着媽媽的樣包來包去,根本就不會包,但是,還是混進了鍋中,蓋上了鍋蓋,就開始煮了,一分鐘、二分鐘、十分鐘、四十分鐘……,哎,終於煮好了,沒等媽媽拿上來,一陣香氣已經不由自主地向我撲過來了,媽媽把粽子端了上來,我連忙抓了一個,就開始吃,吃一個,兩個,這是,爸、媽突然大笑起來,我很奇怪,他們為什麼笑,爸爸説:“你自己看看鏡子。”我走到鏡子面前一看,呀!我變成了一個小花貓。

希望端午節永遠留在我身邊,這樣天天可以吃到美味可口的粽子了。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2

我到外公家玩。當我做完作業後,只看到媽媽正在包粽子。我對媽媽請求: “我可以一起報粽子嗎?"媽媽笑笑説:“你先看我怎麼包的,然後你再試試看。”於是我開始仔細地觀察媽媽包粽子。

媽媽首先把四片粽葉疊成寬約5釐米,將一段和中心重疊,就像一個小漏斗,然後裝上肉和米。把剩下的一段與小漏斗重疊起來,在露出的一個小洞裏填上米,把粽子裏塞結實。最後用一根針把粽葉的小一段穿到背面拉緊,這樣一個好吃的粽子就完成了。

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包粽子,這樣以後就可以幫媽媽的忙了。

名師點評:

小作者用生動的語言講述了自己跟媽媽學習包粽子的趣事,文章選材很好,敍述也很生動,展現出了家庭生活的温馨和美,也讓讀者掌握了粽子的包法。

文章的條理性也很好,起因、經過依次敍述,結尾小作者再用簡潔的語言總結,這樣讀者閲讀起來就可以一目瞭然了。而且全文語言流暢,層次分明,作為一年級的小學生來説,這篇文章寫得很不錯啦!小作者不僅要學會包粽子幫助媽媽,還要學很多的知識,做一個聽話的好孩子,這是對媽媽最好的回報啦!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3

是誰敲響了端午的鐘聲,是誰讓河邊的女孩們一邊拿着用蓮蓬葉做的熱騰騰的粽子,一邊看着男孩們划龍舟時威武的樣子?女孩手中的粽子聞起來可香了!可別小看它們哦!粽子可是端午節不可缺少的食物之一哦!

粽子的外表並不漂亮,可以説是其貌不揚,厚厚的蓮蓬葉包着,像一個披着綠衣服的娃娃,用箬葉線包起來,嘿!又加了條腰帶!裏面的米粒挨在一起,就像一個個排着隊的軍人,每逢農曆五月初五,這些“軍人”就粉墨登場啦!我看見這鮮嫩的粽子,迫不及待拿了一個,咬了一口,哇!又香又甜,真好吃!

粽子的品種五花八門,有鮮肉、蛋黃、紅棗,應有盡有,讓人看得眼花繚亂,躍躍欲“吃”。

粽子好吃極了!它伴隨着一個傳説,落入口中……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4

農曆的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吃粽子,這是我們家鄉的一個習俗,聽説是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我家也不例外,提前幾天,外婆就買好了粽葉,糯米、紅棗、花生、葡萄乾、紅豆。

端午節那天,全家起了個大早,全家總動員開始包粽子。包粽子看起來簡單,做起來可就難了。你瞧“啪”粽葉散架了;我好不容易包出了一個粽子卻像個“歪嘴老頭”,他東倒西歪,好不容易找了個落腳點站下,卻又不由自主的搖晃起來,又像個不倒翁,我看了不禁捧腹大笑。

站在一旁的外婆瞥瞥那不象樣的粽子,又瞄了瞄我,不由分説拿過粽葉,耐心的教導起來:“包粽子要專心致志,把葉片上下疊好,注意正反”我聽了很奇怪,心裏想,小小的粽子還有學問,還是乖乖學吧,免得我包的粽子又不成樣子了。

我把兩張大小差不多的粽葉一順兒摞好,從中間捲曲,做成漏斗的形狀,先放一顆棗,再放入一粒粒白花花的糯米,三繞四卷一位大肚將軍出現在我面前,在給他繫上要帶,他就顯得更神氣了。

此時此刻,我終於明白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這句話的真正含義了。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5

今天,媽媽叫我們包粽子,一聽到包粽子這件事,我想包粽子這麼簡單,誰都會做。

開始包了,媽媽先拿出兩片粽子葉,先交叉

,然後對摺,把口弄大一點,然後拿起酒杯往裏面倒米,米像雪花一樣飄了進去,然後再往裏面倒米,不一會兒,就把肉給埋了,媽媽再用手把米弄得更深一點,然後對摺一下,媽媽提醒我:“一定不能有小洞洞,不然的話米會從洞中露出來的,那樣的話就失敗了,就重新包了。”然後,媽媽拿出了兩根繩子,即在粽子上,然後,媽媽用剪刀把多餘的繩子剪掉。一個粽子就完成了。

我也學着媽媽的樣子,先拿出兩片粽子葉,交叉,對摺,把口給撐大一點,我再往裏面倒米,再放一塊肉在米上面,然後再往裏面倒米。然後我再對摺,正當我得意洋洋的時候,突然,一粒米掉了出來,我定睛一看,呀!原來有一個小洞洞,我不得不重做。真是説起來簡單,做起來難啊!

我下次一定要比這次包的好。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6

在今天的户外課中,有許多活動,但最讓我深刻的還是包粽子的環節。

包粽子的材料有:雪白的糯米、像玉米粒似的綠豆、兩片像手掌似的葉子、還有鮮美的肥肉,好像糖果似的鹹鴨蛋黃。

我們先看阿姨們怎麼包粽子,不到兩分鐘,阿姨就把粽子包好了。我覺得非常簡單,就立刻動手包粽子,結果,我一個都沒有包成功。我再看看旁邊的`同學,包了有十幾個,有的像沙漠裏的金字塔、有的像一座座高山、還有的像一個福袋一樣,帶給我們祝福……可我看看自己的桌子上,什麼都沒有,阿姨看到我着急的樣子。阿姨看到我着急的樣子,就再給我做了一次示範,我看得非常認真,終於,我把三個粽子包完了,心裏非常的開心。

原來包粽子沒有那麼簡單啊!我們一定要保護好這個習俗,不要讓它像其他的習俗一樣,永遠失傳。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7

昨天下午,我和媽媽、姐姐一起包粽子。

原料都已經提前泡了一晚上,現在就開始吧。

媽媽可是包粽子的老手了,只見微微發黃的粽葉到了她手裏就像施過魔法一樣,一眨眼就變成了一個精緻的“小漏斗”,媽媽再將白花花的糯米、紅溜溜的花生和甜蜜蜜的蜜棗裝在那泛黃的粽葉裏,“小漏斗”像充了氣似的“胖”了起來,媽媽再用白線將這個似方非方,似圓非圓的粽子綁起來,一個粽子就完工了。

再看看我的“傑作”吧!那真叫慘不忍睹,一會兒有米跑出來了,一會兒線開了,媽媽見了哭笑不得,只得叫我過去玩。我只能戀戀不捨地放下手中的“粽子”,過去玩了。

終於包完了,我一看。媽媽包得餡挺多,就是長得不好看,像個醜八怪,姐姐包得有角有稜,就是太扁了,像個難民。媽媽笑着説:“在家裏嘛,吃得好,吃得多才算事,好看不頂用呀!”我和姐姐都笑起來。

粽子煮熟了,我嚐了一個自己包的,可真甜。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8

我最喜歡的節日就是端午節了,因為一到端午節,媽媽就會包粽子給我吃。端午節“包粽子”可是有來歷的:人們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

“五月初五端午節,家家户户包粽子。”幾片綠粽葉,三折兩卷後把糯米塞進去,放上鮮肉和香菇,在用一根竹繩捆一捆,包成了千姿百態的粽子:有枕頭形的、三角形的、五角星形的……最有趣的是小腳形的,媽媽説它非常像我小時候的小腳丫。

包完粽子,我把自己親手包的粽子放在鍋裏,我興奮不已。用小火燉上六刻鐘,香噴噴的粽子就出爐了。粽子一熟,我就迫不及待的打開鍋蓋,一陣粽子的清香迎面撲來。我小心翼翼夾了一個小腳形的粽子,輕輕咬了一口,啊!真好吃!鹹鹹的,粒粒糯米飽滿鹹香,糯米里透着香菇和鮮肉的味道,使人回味在三。

我為家鄉能有如此美味的粽子而驕傲,而自豪!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9

宋代詩人陸游用這句“粽包分兩鬢,艾束著危冠”形象地描寫出了粽子的形狀與當地的文化習俗。

當天早晨,霧濛濛的,又下起了雨,天上的雨像綠豆般灑了下來。我走在大街上,發現雨沒阻撓人們出行,人們採購着各種東西,似乎是為晚上的晚餐所準備的。

中午的時候,雨停了。太陽出來跟人們打招呼,人們會呆在家裏包粽子。

有甜甜的紅豆粽;有又軟糯的的原味粽;還有那鬆軟可口的綠豆粽。

包粽子是件特別麻煩的事,必須要一道道地來。

首先,要給那白白胖胖的小子,做好衣服,再給它套上衣服,最後繫好腰帶,保證不掉下來。最後放進蒸鍋,讓它泡一泡澡,最後,加上一碗糖,這樣就大功告成了。

我手裏捧着那個白白胖胖的小子,解下腰帶,那軟糯糯的部分露了出了來。

沾上糖,咬上一口,真是回味無窮啊!

端午節真熱鬧啊!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10

吃完了晚飯,奶奶把餐桌收拾乾淨,把下午已經洗好的糯米和紅棗拿到了餐桌上。我又去幫奶奶把勺子和粽葉拿了過去。奶奶告訴過我,包好的粽子要在水裏泡一泡,可是現在奶奶年紀大了,拎不動這麼多水了,我就過去幫奶奶把水提到了餐桌旁。這些都準備好之後,我和奶奶就開始包粽子了。

讓我最苦惱的就是封口了,奶奶讓我捏住最前面的一個角,把多出的粽葉折下來,捏住同樣的地方,再把多出來的向右邊一折,用繩子牢牢地把粽子綁住就可以了。包完粽子,我問了奶奶一個問題,為什麼要把包好的粽子放到水裏泡一泡呢?奶奶告訴我,米在水裏就會發脹,蒸熟後更加軟糯好吃。

粽子煮好了。有那麼幾個散的,那是我包的。看來這技術還有待提高啊!粽子熱熱的,摻雜着粽葉和紅棗的香味,讓人特有食慾。蘸一點白砂糖,甜滋滋的,心裏有説不出的喜悦,也許是因為吃自己動手做的東西吧。

自己動手的感覺真好!這一天,我心裏都像粽子的味道一樣,甜滋滋的。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11

端午節是我國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是農曆五月初五,每到這幾天我家都要包粽子吃。

除了我和爸爸,我家人都會包。端午節到了,我家又要包粽子了。媽媽把米淘好,外公在切肉,爸爸洗好了粽子葉。我站在一旁剪麻繩。我邊剪邊看着小盆裏的米和肉,心想:這米又細又長,一定很香;這肉又瘦又大,一定很好吃。我饞得直流口水。外婆可真算得上是包粽子的能手。只見好挑了兩片又寬又大的粽子葉,訓練地捲成了喇叭形,再用小勺舀了幾勺米裝進“喇叭”裏,然後均勻地放上三塊肉,最後左一包,右一裹,用麻繩繫緊,一個菱形的粽子就包好了。外婆一下子包了十幾個,讓我看得搖頭擺尾,眼花繚亂。我想吃,就讓媽媽去煮幾個給我,如果煮一下就熟了,那我就可以多吃向個了。這是不可能的。

我等了半響粽子才熟,粽子是那麼香,那麼大,吃進嘴裏軟軟的,香香的。如果你想吃就到我的家鄉—景東吃吧!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12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來了,今年老師讓我們學習包粽子。我心想不就是包粽子麼,太簡單了,不用學都會啊!

到了星期六,我就讓姥姥給我買包粽子用的粽葉和糯米。等姥姥把粽葉和糯米買回來,我便搶了過來拿起粽葉就要包。姥姥急忙和我説:“小傻瓜,粽葉要先洗乾淨了,再在熱水中泡軟了以後才能包。”接着姥姥就開始洗粽葉、泡粽葉。等全都準備好了,我就開始包了。我先按照自己的方法包,可是怎麼也包不好。後來我急中生智,到電腦裏一通搜索終於找到了一個包粽子的祕方。我邊看邊學,先把長長粽葉做成一個小窩窩,然後在中間放上白白的糯米,再包出稜角,最後用繩子紮好,粽子就包好了。姥姥看到我的傑作高興地説:“笑笑真聰明啊,一學就會。”

中午,桌子上擺出了我包的粽子,一陣陣的清香,那是粽葉發出來的,咬一口下去,甜甜的可好吃啦!我明白,一種是粽子的味道,還有一種是苦盡甘來的味道!

今年的端午節過得真有意義,我學會了包粽子。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13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一年一度的端午節馬上要來了。為了紀念屈原,有的地方賽龍舟。我們河南有包粽子的習俗,我們家也不例外。

今天一大早,奶奶就忙着洗粽子葉、泡花生、糯米,我問:“今天包粽子麼?”“是啊!下午才包”奶奶説“那為什麼這時候泡啊?”我説“因為提前把粽子泡四個小時,容易熟,粽子軟,口感好。”奶奶説。

下午奶奶開始包了,我搬個小凳子在一旁看着,奶奶一邊包給我講:“先把粽子葉折成三角形的鬥裝,為了米不灑出來,先放花生再放米然後放棗,上面蓋一層米,把餘下的葉子蓋過來包着下面的米,把尾部折過來,纏上線,一個粽子誕生了。

看着容易,做着難。奶奶包一個成一個、我包一個、撒一個。我不灰心,接着包。一次又一次我終於包成了一個沒有型的粽子,”不錯,煮熟就能吃。“奶奶説。我一連包了十幾個,樣子還不錯。

我吃着自己包的粽子,軟軟的,甜絲絲、香噴噴,真好吃啊!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14

又是一年端午節,家家户户少不了吃粽子。盛夏聞艾葉香,包上粽子過端午。雖然現在超市裏可以買到速凍的粽子,但是吃起來總覺得缺少點端午節的味道。外婆每年都要包粽子,以前的端午外婆都在老家包粽子,而今年外婆在寧波,當然也要包粽子了。我很難得看見外婆包粽子的場面,所以當外婆包粽子的時候,我就跟着她學起了包粽子。

外婆準備了糯米、綠豆、臘肉、粽葉和包粽子的繩子,然後就開始教我包粽子了。外婆首先給我示範了一下,只見她拿着兩片粽葉,正反放置,捲成一個漏斗狀,盛點米進去,再加上一塊臘肉進去,接着蓋上粽葉往上折,要全部覆蓋住米和肉,否則就會從縫隙裏溢出來。然後再綁繩子,先綁上面的一根繩子,然後再把第一根繩子和第二根繩子都綁在一起,這樣才會更加牢固一些,煮的時候才不至於散架。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15

又是一年端午節,早上爺爺對我講,"今天中午吃粽子,我們一起來包吧"。我興奮極了,立即拿了一些米,粽葉和紅棗,跟着爺爺學起了包粽子。

爺爺先拿兩片粽葉,捲成三角形,然後倒一半米,在中間放幾顆紅棗,再把米填滿,把粽子卷好後用線捆好。不一會一個粽子就包好了。看起來很簡單的樣子。於是,我也拿起粽葉,想自己試試,但是怎麼卷都卷不好,米也不聽話的總是向下漏。

原來,包粽子看起來簡單,做起來確很難。爺爺耐心在一邊指導我,手把手的交我怎麼卷葉子好看,怎麼加米不會漏。練習了幾次後,終於比較像樣了。看着自己包的粽子放到鍋裏蒸,我特別期待。半個小時候後,香噴噴的粽子出鍋了。我在裏面找到了自己包的粽子,興高采烈的吃了起來,我覺得自己包的粽子吃起來特別的香。媽媽回來知道我包了粽子,特別高興,誇我又懂事又能幹。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16

端午節,粽子節。

往年,吃着香噴噴的粽子,也曾問過大人端午節的來歷,但都很簡要。今天,在學校崔老師帶領我們學習了有關端午節的來歷,習俗和詩詞,不僅讓我有了新的認識,而且我還學會了包粽子。 開始包粽子了,姥爺先給我做示範,拿起兩片粽葉,圍成一個類似圓錐的形狀,在尖部放了一個紅棗堵嚴,然後把糯米用勺子舀進去,壓實,再放進蜜棗,糯米,包起來,包好後用繩子系起來,這樣一個粽子就包好了。看似簡單,我拿起粽葉卻不知如何下手,姥爺手把手教我圍成圓錐狀,雖然米塞的少,但總算歪歪扭扭得包好了。看看周圍的同學們,大家都在全神貫注,有模有樣地在包粽子,教室裏都飄着粽葉,糯米的香氣。很快,我又包了幾個,媽媽幫我把粽子繫好,不一會兒,我們組就把糯米棗全包完了。

今年的端午節,我和同學們學會了包粽子。吃晚飯了,媽媽把蒸好的粽子端上來,吃着自己勞動的果實,感覺真甜啊!

標籤: 端午節 精選 粽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erizuowen/duanwuzuowen/m8orp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