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端午節作文 >

【薦】我學會了包粽子作文

【薦】我學會了包粽子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學會了包粽子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薦】我學會了包粽子作文

我學會了包粽子作文1

俗話説:“五月五,是端陽。粽子香,香滿堂……”從小我就想吃粽子,媽媽不同意。如今能開幾日“小灶”,粽子卻下市了。怎麼辦呢?於是,媽媽決定教我包粽子。

媽媽拿出艾葉和糯米,把艾葉捲成圓錐形,在裏面倒上糯米。我也跟着學了起來,“把艾葉捲成圓錐……”我自言自語道。可是,圓錐裏的'糯米卻越來越少了。我問媽媽:“這是怎麼回事?”媽媽指着圓錐下方。我往下一看,原來圓錐沒封緊,糯米漏了出來,我趕忙封緊。媽媽再教我封底,這樣粽子雛形就完成了。

媽媽繼續教我捆繩。我捆着捆着,忽然糯米全漏了出來。“你瞧,不能太用力。”媽媽説道,“用力了糯米會漏出,要適當用力輕一些。”我輕了些,果然糯米沒漏出。該打結了。我打了個結,卻是死結,粽子變得鬆鬆的。只能再請媽媽出馬。媽媽説:“你是不是圈兩個圈再穿進?要穿進一個圈後再穿進一個圈才行!”我試了試,很奏效,包好了粽子。

吃着自己包的粽子,我感到分外香甜!

我學會了包粽子作文2

端午節是我國的民族節日,在那一天,人們會賽龍舟、包粽子等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今天我們全家一起包粽子、吃粽子。

姥姥在端午節之前就把粽葉買回來了,並在頭天晚上把江米、花生、棗等各種食材準備好了,又把粽葉在鍋裏煮了一會兒,粽葉的清香慢慢的從鍋裏散發出來了,那淡淡的清香跑進了我的鼻子裏,我的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開始包粽子了,我興奮不已。只見媽媽先拿一張粽葉,然後再捲成喇叭似的桶,再在“喇叭”裏裝上準備好的食材,把它緊緊地包成一個三角形,再用一根線綁起來。我很好奇,也想試一下,就學着媽媽的樣子做,可我沒注意到媽媽綁“喇叭筒”時沒有透一點縫,於是我包的粽子食材都從那個大縫隙逃走了。這是怎麼回事呢?媽媽看了我的粽子耐心的'給我講了其中的道理,我又嘗試着包了一個,雖然樣子不像賣的那麼精緻,不過自我感覺還是不錯的。姨媽還給我戴上了彩繩,説驅邪驅蚊。我想戴上這根彩繩就不會被蚊子再咬到了吧。

吃到自己的勞動成果,正宗香甜、幸福。

我學會了包粽子作文3

年年蒲月五,歲歲端五節。這一天,我國人民習慣飲雄黃酒,吃粽子,賽龍舟。這是紀念我國重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

屈原,名平,字原,又自稱名正則,字靈均。出自楚國貴族,初匡助懷王,做過佐徒,三閭醫生,主張彰明法度模範,舉賢授能,革新政治,東聯齊國,西抗強秦。因而,遭到貴族子蘭,大臣勒尚與鄭袖讒害離任。

楚懷王死後,頃襄王繼位,屈原又遭到令尹子蘭與上官醫生勒尚的讒諂,被流放到湖南沅、湘流域,但他始終酷好故國。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衝破了楚國的郢都。楚國的危亡和國民的痛苦,屈原悲痛欲絕。他既有力挽救楚國的生死存亡,又深感自身政治理想的.破滅,可以或許就在這一年的蒲月初五,他投汩江身亡。當地老國民聞訊,曾紛繁盪舟去救並把粽子投入江中,省得魚鼈去吃屈原的屍首。這便是蒲月初五吃粽子賽龍舟的源頭。

屈原終生一生沒世的政治生涯是悲哀的,但他卻留下了許多優質的詩篇,如《離騷》、《九歌》、《天問》、《九章》等。以他的代表作《離騷》為例:這首詩共373句,2490字,是我國古典文學中最長的抒情詩。《離騷》辭藻華美,想像豐厚,文彩光澤,氣魄魁岸,也是一篇照射千古的浪漫主義精品。

屈原在我國文學史上享有高尚的名譽,對後嗣的影響也很大。李白在《江上》中説:“屈平詞賦懸日月”。這代表祖先對他的作品的仰慕。

目前,屈原的作品已譯成多種外文,活着界各地普及轉達。

我學會了包粽子作文4

“五月五,是端午。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今年的端午節,我跟着外婆學包粽子。

準備好粽葉、繩子、糯米和各種餡後便可以開始包粽子了。我看着外婆熟練地把粽葉捲成了一個空心的圓錐形,我也學者外婆的樣子,一隻手捏住棕葉,另一隻手往裏一卷,可我卷的不是太鬆就是太緊,可我並不氣餒:不就是卷一個圓錐嗎?我又一次嘗試,唉,還是不行。外婆在一邊指導道:“左手按緊,右手輕輕往裏一卷。”我按着外婆説的再小心地一捲,哈,終於成功啦!接着,我拿起勺子,往裏面灌入糯米和赤豆,下面就該捆繩子了。只見外婆兩手捏緊粽葉,用繩子在粽子的“身體”附近纏了兩圈,結上繩頭,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照着樣子小心地捆上繩子,就這樣我的第一個粽子就大功告成了。看,翠綠的粽葉包裹着雪白的糯米和又大又圓的赤豆,多好看啊。

最後就要煮粽子了。剛下鍋一會兒,那清香就飄滿了整個房間,我的口水都快流下來了,時不時地去打探粽子熟了沒。過了幾小時,粽子終於熟了。我迫不及待地剝開滾燙的`粽葉,只見白白的米團裏彷彿嵌了幾顆深紅的瑪瑙,霎時好看。

看着看着,我忍不住咬了一口,哇,香香的軟軟的甜甜的,簡直就是人間美味啊!

吃着自己包粽子,心裏有一種説不出的喜悦。

我學會了包粽子作文5

等星星,盼月亮,終於把端午節盼來了,我可是最喜歡吃粽子,這下可以大飽口福啦!

一大早,我就纏着媽媽包粽子,樂顛顛地準備要用的材料,泡在水裏的糯米,潔白無瑕;洗淨的紅棗,紅潤飽滿;煮過的粽葉,墨綠、舒展。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片粽葉,學着媽媽的樣子,開動了。

把粽葉捲成一個倒圓錐,抓一把泡好的糯米放到裏面,再捏一枚紅棗小心翼翼地放在糯米上,看起來,就像鑲嵌了一顆紅寶石,漂亮極了!然後用多餘出來的葉子包裹起來,把口封上,最後用絲線纏起來。可是,這粽子就像一個調皮的小娃娃,上竄下跳,搞的我“手忙心亂”的,就是纏不好,不是漏了米,就是開了線,真是“氣”人太甚!哼,我就不信,還纏不上你了!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包好一個,雖説形狀有些古怪,可總算是做成了。

我迫不及待地把包好的粽子拿給媽媽。拿起我包的粽子,媽媽很仔細地看了又看,撲哧一下笑了,跟我説:“剛才粽子對我説,你把它糟蹋成這樣,大大減小了它的功力,可能煮熟後就發揮不出它的香氣啦!”這句話,讓我哭笑不得,笑吧,是媽媽的想象力太豐富了,這也想的.出來:哭吧,是我白忙活了一場。看着我的樣子,媽媽哈哈大笑:“逗你玩哪,包的不錯呢,一定會很好吃!”我這才放下心來。

吃着煮熟後香甜的粽子,真是開心啊!親愛的端午節,我愛你!

我學會了包粽子作文6

粽子是端午節的節日食品,傳説是為祭投江的屈原而發明的,是中國歷史上迄今為止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往年的粽子都是媽媽包的,我都沒有包一次過粽子,今年我也要學一學包粽子才行,剛好老師説這個星期天下午我們一起包粽子。

星期天下午,老師給我們看了包粽子的視頻,好讓我們可以包快點。師傅拿了一張粽葉,用手一捲,粽葉便成了一個空心的圓錐形。我學着師傅的'樣子,拿了一張粽葉,想把它捲成圓錐形,可就是卷不好,捲來捲去還是一個直筒。於是我就看多了一次視頻:左手捏住粽葉一角,右手將粽葉的另一角往裏卷,下面用力拉緊,上面放鬆一些。”我終於卷好了粽葉。

師傅在空心圓錐形的粽葉裏插上一根筷子,拿調勺舀一些糯米放在裏面,然後均勻地搖動筷子,直到把糯米包得緊緊的。我也在粽葉裏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搖動筷子時,不是把粽葉弄破了,就是糯米包不緊。視頻那寫着:搖動筷子的時候要清一些,把粽葉捏緊些。我邊看邊學。哈哈!我包的粽子像點樣子了。

最後捆繩。只見師傅兩手捏緊粽葉,用繩子在粽子尖角附近纏了兩圈,結上繩頭,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照着捆好了第一個粽子。然後我就一連包了好幾個。通過這次包粽子,我懂得了一個道理:要學好一種本領,就必須誠心、細心,還要有恆心。

我學會了包粽子作文7

星期天,我和爸爸媽媽來到外婆家,看見外婆正在準備粽葉、糯米、菜、棕繩等,我心想外婆這是在幹什麼呢?後來一想,外婆應該要包粽子。

於是我跟媽媽説“媽媽,我能包粽子嗎?”媽媽説:“不行!”我問:“為什麼呀?”媽媽説:“你之前沒包過粽子,你包不來的。”她們在我再三請求下終於肯讓我包粽子了!我趕緊拿起粽葉,學着折了個角,再裝一勺子糯米,再把不同的菜放進去。有黃豆、蜜棗、肉、毛芋餡等。我連着包了十幾個,可都露餡了。我沒有耐心了,就説:“不學了,太麻煩了!”正準備去玩,外婆説:“你學一樣東西,你一定要有耐心,要是你半途而廢的話,你將會一事無成!”聽了外婆的教誨後,我繼續包起了粽子,這次包的`粽子不再露餡了。

等到所有粽子都包好了,外婆把粽子放進大鍋裏去煮,我特別期盼。想着自己包的粽子好不好吃呢?我等啊等,粽子終於煮好了,我看着自己包的粽子,又大又香又好吃,心裏美滋滋的!

我學會了包粽子作文8

端午節那天上午7點半,我們一家人去爺爺家過端午節。

我們到了爺爺家後,爺爺就叫我們一起包粽子。

爺爺説:“我早就知道你們會來,我這裏早買了一些米和肉,包肉粽子。”爺爺説完,媽媽又開始説:“爸爸,你是不是沒有把肉浸浸味?”媽媽話音剛落,爺爺的臉就紅了。

我們把肉浸好味後,開始包粽子了。我看媽媽包得這麼好,我也來包。我拿了兩片粽葉圈成漏斗形,把米放進去,再放一塊肉,再把一部分米放上去包成圓柱形,還沒開始繫繩子,我的粽子就一下子散開了。媽媽看到了,總結説是因為肉很大,米太多,粽子葉就很容易散開。

我第二次包,就弄了一點點的肉,這次粽子沒有散開,可是媽媽又説這肉太小了,煮出來就像吃米飯似的'。最後,媽媽看不下去了,手把手教我包粽子,包得差不多了,叫我拿着繼續包,結果我一下子拿漏了,米撒了一些。

又嘗試了幾次,我真的學會了包粽子。這時,我知道了:不要懶,要尋找做事的樂趣,認真投入地去做事情。

我學會了包粽子作文9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是古代老百姓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

端午節還有一首兒歌呢: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端午節在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重五,許多習俗也跟“五”這個數字聯繫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絨系在兒童的'剝淨、手腕或足踝上,成為長命縷。這天,據説為了壓邪,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

我們家每到端午節,媽媽都會到外面去買一些粽子,有蛋黃味的,有棗泥味的,有肉粽,還有豆沙粽。我最喜歡吃豆沙餡的粽子,粽子的味道聞起來很香,吃起來有五種味道——香、甜、軟、糯、粘。這些糯米寶寶好像很喜歡趴在我的牙齒上,一動也不動,需要我的舌頭費好大勁兒才能把它們頂下來。

去年端午節,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到金雞湖邊去看賽龍舟。一條條龍舟都用明豔的色彩裝扮得格外美麗。龍舟上的選手個個都滿頭大汗,但是都充滿了幹勁,“一二”,喊着齊整的口號。而岸上的人也拼着力氣在為自己喜歡的隊伍加油。“一二——加油”,“一二——加油”,吆喝聲此起彼伏,真是熱火朝天,看客們都熱血沸騰。

我喜歡端午節,盼望着今年的端午節早點到來。

我學會了包粽子作文10

每當我吃到又香又軟的粽子時,我就會想起我第一次學習包粽子的情景。

去年端午節的前一天,奶奶買好了棕葉,泡好了糯米,備好了棗子,準備包粽子了。我很好奇,心想:粽子是怎麼包的呢?於是,我就跑到奶奶跟前,説:"奶奶,我要學習包粽子!"奶奶一口就答應了。

開始包粽子了,奶奶一邊做示範,一邊告訴我包粽子的步驟和要領。我學着奶奶的`樣子,先拿兩片棕葉,一片放在上,一片放在下,然後從左邊捏一個小角出來,小角不能有縫。可是,我捏了半天才把小角捏得"天衣無縫"。我再放一點糯米,就像一張白沙鋪成的小牀,然後把棗子小一姐請上一牀,最後在放一點糯米,幫棗子小一姐蓋上"被",接着,把右邊的棕葉拉倒頂左邊還捏一個小角,把棕葉對摺,圍着那個出發點轉幾圈,再用絨線繫緊,拿剪刀剪去"雜草"。嘿,大功告成啦!你們猜,我的粽子怎麼了?第一個小角沒捏好,漏了!唉,我笨手笨腳的,還是別包了吧。可是奶奶不停地鼓勵我,我就繼續包……

呀!終於包出來了!雖然沒有奶奶包得那麼好,但第一次能包成這樣,我覺得已經很不容易了。於是,我拿着自己包的成果放到了蒸粽子的鍋裏。過了一會兒,粽子熟了!看着它"站"在盤子裏,就像一名軍人似的,我多有成就感啊!

吃着自己包的粽子,別提心裏多甜了……

我學會了包粽子作文11

端午節有許多的風俗習慣,如:吃粽子、賽龍舟、飲雄黃酒……説到包粽子,今天我還向爺爺奶奶請教了該怎樣包粽子。

爺爺先端來了一盆糯米和一些紅豆棗子,香腸肉和一大把先用水泡過的粽葉,然後就開始包了,爺爺先讓我看一遍,他是用怎樣的手法怎樣的姿勢來包粽子的。看完後,爺爺拿了一片較大的粽葉給我,他也拿了一片粽葉,然後就開始包了。爺爺教我先左手的虎口夾住粽葉,再用右手把粽葉頭部卷出一個圓錐形的`窩,因為窩尖的部分有個芝麻大的小洞怕它漏,所以先用一粒小紅豆把洞堵住,再放一些糯米,又放一顆大紅棗,最後再放層糯米,這樣就成了我發明的紅豆大棗漢堡粽,再用繩子繞來,這樣就把粽子包好了。站在一旁的堂哥,用手捏了捏三隻角又摸了摸粽子對我哈哈大笑着説:“弟,你的粽子三隻角不僅沒有什麼米連我塞牙縫的不夠,而且粽葉你也包反了,我立即用我的和爺爺的都摸了摸,結果,爺爺粽子的表面光光滑滑,而我的表面卻毛茸茸的,我裝着無所謂的樣子説:“你將就吃吧。”廚房裏傳來一片歡樂的笑聲。

過了一會兒,粽子煮好了,粽子的清香久久不散。

我學會了包粽子作文12

在我的成長中,我漸漸的學會了許多東西,在學包粽子的過程中,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週四學校要舉行包粽子活動。我們一聽,興奮極了。同學們在歡聲笑語中,開始包粽子了。

我們班被分配到了東南角,桌子上有我們包粽子的材料,老師讓我們一組一組地老包粽子,只見一組同學興奮地跑到桌子面前,開始忙碌起來。有的同學在折粽葉、有的在錐形粽葉裏放糯米、有的在系線,不一會的功夫,一個個粽子便出現在他們手中,我好羨慕啊!

終於輪到我們租了,我迫不及待的.蹦到桌子面前,拿起粽葉,努力的把他折成圓錐形,小心的放一點糯米,在放一兩顆小小的棗,拇指與食指緊緊按住,小心翼翼脦封上口,最後,小心地繫上,看着自己的粽子,雖然粽子的表面像一個正方形,完全失去了粽子的稜角,但是我的心也非常激動。

我把包好的粽子放進鍋裏,鍋裏的粽子形態各異,有圓形的、三角形的、正方形的……雖然都不夠標準,但我們依然喜歡,鍋裏放滿了我們親手包的粽子,在教室裏,煮上了粽子,不一會,粽子的香味瀰漫在教室裏,放學之前,我領到自己包的粽子,嚐了一口,又甜有黏,自己包的粽子真好吃。

今天,我學會了包粽子,在這個過程中,我體驗到了無限樂趣。

我學會了包粽子作文13

有人説:“在端午節不吃粽子,整個端午節就好象缺少了什麼東西,缺少了許多情感託付。”所以,端午節吃粽子是一個不可缺少的程序。然而,吃粽子就必須要包粽子,今天上午,我就叫姥姥教我包粽子。

首先,包粽子必須要用粽葉兩邊重疊,使重疊處成為一個小碗,用來裝已經泡好的糯米。而裝也有講究,先裝三分之一,然後將準備好的`餡料(可以是肉、鹹雞蛋、大棗等等)拿兩三個裝進去,再用一層糯米鋪在上面,最後把上面的葉子疊下來,用線用力捆住,綁一個死結,這樣,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成了。

可我總是掌握不了技巧,而且第一步就不行,我疊的粽子葉老是重疊的部分太多,所以我和姥姥分工合作,姥姥負責為我搞好第一步,然後剩下的就由我自己來搞了,在最後一步用線捆住,我試了一下,結果全都漏了,最後還是姥姥來幫我收拾殘局。

這次的結果不錯,三十三片粽葉全都沒有浪費,不過因為糯米不夠,所以我們包了二十六個粽子,這是一個很大的收穫。最後把二十六個粽子全部請入了蒸籠,我非常期盼着那一陣陣粽香飄入鼻中,一口口好吃的粽子進入口中。我相信,你也很期盼,對嗎?

我學會了包粽子作文14

一天晚上,媽媽看見大姨在朋友圈發自己包的粽子,媽媽和我也想試一試。

我們先把包粽子的食材準備好,然後媽媽拿起粽子葉,包了一個三角筒,緊接着把豆沙、蜜豆和糯米依次裝進三角筒裏面,把粽子葉往裏一堵,再把它捲起來,最後用粗線繩纏好,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大功告成了。

該我包了,我原以為包粽子只要卷一個三角,然後裝上米,再捲一捲就好了。可是誰知道,我包成之後,整個一個四不像,歪歪斜斜躺在桌上睡大覺呢!我重振旗鼓,準備再戰。我先拿起粽子葉,捲了一個三角筒,往裏裝上一點米,把粽子葉往上一卷,可是角兒那裏露了,米全灑了出來。“媽媽,我總也包不好,我不想包了,你自己包吧。”媽媽鼓勵我説:“別灰心,多練練就好了。”於是我再一次鼓起勇氣,這次我吸取了前兩次的.教訓,雙手緊緊地用粽子葉包緊米,這一次米沒有灑,“我終於學會包粽子了!”我高興地大叫着,媽媽也向我伸出了大拇指。

通過學包粽子,我懂得了一個道理: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所有事情都要經過磨難才能成功!

我學會了包粽子作文15

今天,我和媽媽來到姥姥家幫姥姥包粽子。

這可是我第一次看包粽子,覺得很新鮮,也想試一試。媽媽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説“來,晴晴,學一學,不會沒關係,媽媽教你。”説着,媽媽象老師講課一樣認真的告訴我:“包粽子首先要準備好米,繩子和粽葉。第二步才是包粽子。”説着,媽媽便拿出了幾片粽葉,放在桌上,一片一片稍有重疊地放整齊,然後拿起來,雙手一彎一卷,粽葉便成了一個立體角。然後,把泡好的米,豆子還有棗放在立體角里,再把上面直立的那部分粽葉往下一蓋。最後,用繩子在中間攔腰一系,就好了。“你看,包好了。”我看媽媽包的那麼輕鬆,心想:媽媽兩三下就包好了,而且包粽子的步驟看起來也這麼簡單,感覺很容易,便拿起粽葉包了起來。

真是看着容易做着難。我剛把粽葉疊好,可手一拿,又亂了,只好重來。好不容易把粽葉圍好,可放好米後剛剛要蓋好繫繩子時,一不留神,米全散了,水也撒了一地。氣的我把粽葉一扔,轉身就走。媽媽看見了,語重心長的對我説:“晴晴,如果你做事總是半途而廢就什麼也做不成。”聽了媽媽的話,我慚愧的低下了頭。於是我便重新拿起粽葉,在媽媽的`細心指導下,我終於包好了一個“歷史上最難看的粽子”。雖然難看但我還是很高興。

今天,我不但學會了包粽子,還懂得了做事不能半途而廢的道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erizuowen/duanwuzuowen/lorq3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