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端午節作文 >

精選過端午節的作文400字錦集7篇

精選過端午節的作文400字錦集7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敍文、説明文、應用文、議論文。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過端午節的作文400字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選過端午節的作文400字錦集7篇

過端午節的作文400字 篇1

在地大物博,歷史悠久的中國有許多的傳統節日,而我最喜歡端午節。

端午節那天,有些地方的人們掛菖蒲,艾草,據説可以驅除蚊子等害蟲。端午節必不可缺的就是包粽子,有糯米粽子,赤豆粽子,還有火腿粽子等等。記得一年端午,我們家自己包粽子,我也參與了一回。可惜技術水平實在不高只好做旁觀者了。看着媽媽熟練的動作,心裏真是有佩服又羨慕。粽子包好了就可以下水煮,隨着開水沸騰而冒出來的水蒸氣飄蕩在房間,讓房間充滿了竹葉和糯米特有的清香。饞的我直流口水。粽子一出鍋我就迫不及待的想去拿了,媽媽在一旁直笑我是個小饞貓,但還是幫我把粽子剝開,蘸了白糖給我吃。還告訴我,端午節吃粽子的由來,原來是古時候人們為了不讓魚兒吃因為愛國而投江的屈原的屍體,而把粽子扔進了江中。聽着媽媽的講述,我不知不覺又吃了一個粽子,覺得好甜好甜。

幾年過去了,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節奏加快了,但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還是沒有改變,只是現在的粽子都是直接從市場上買來的方便並且選擇的品種也多。但是吃着粽子總是懷念那一年滿屋子的清香……

過端午節的作文400字 篇2

農曆五月初五,我寫完作業去找媽媽陪我玩,只見媽媽在廚房裏用一種長長的草做着什麼,我起了好奇心就走上前去問媽媽:“你在做什麼呀?”媽媽回答道:“包粽子”。我又問:“為什麼今天要包粽子呢?”媽媽説:“今天是端午節 ,古代有包好粽子扔進河裏的習俗,據説是讓魚蝦蟹吃飽,而不去吃屈原的屍體了,具體的來歷你可以去網上查閲”。

於是我打開電腦,百度了端午節的由來,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合齊國抗秦,卻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反對,被趕出都城,流放沅,湘等地。他在流放中寫下了《離騷》,《天河》,《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都城。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百姓受苦受難,心如刀割,但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農歷五月初五寫下了絕筆《懷沙》後抱石投汨羅江而死。

他死後,楚國的百姓哀痛異常,紛紛到汨羅江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船只在江上打撈屈原的真身,有位漁夫還拿出飯糰,雞蛋等食物扔進江裏讓魚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吃屈原的屍體。有位醫師還拿出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説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它們傷害屈原,後來為怕飯糰被蛟龍所食。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了粽子。以後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賽,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我想:屈原好偉大,不僅受到那個時代的人尊敬,而且現代人一樣尊敬他。

過端午節的作文400字 篇3

6月7日是端午節,我和爸爸媽媽一起騎摩托車到離城很遠的山上踏青。一路順風順水,景色宜人。可是天有不測風雲,剛到了半山腰,好好地摩托車後輪胎突然癟了。我們只好推着泄了氣的摩托車打道回府。

因為這裏離市區很遠,所以在短時間內沒有地方修理。摩托車本來就比較重,再加上沒有氣,大大的增加了它的重量,推着非常吃力。我在後面推,爸爸在前面推,過了不大一會兒,我們兩個就氣喘吁吁、汗流滿面。媽媽不但一直給我們鼓勁,而且還積極的尋找修理點。雖然很累,但我很高興,因為我自己也盡了一份力量,全家人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嘛!

經過一番拼搏和努力,我們足足走了5公里,但還是沒有到達目的地。向當地村民一打聽,説再往前走半小時會有一個修車的地方,到那裏就會有希望了。雖然我們已經筋疲力盡,但一聽到這話,我還是信心百倍的推了起來。在這半小時裏,可能是我這一生中最漫長的30分鐘,路上我竭盡全力的向前走,心裏只有一個念頭,堅持就是勝利。終於,在我和爸爸的密切配合下,英勇的走完了這段艱難的旅程。

這次特殊的旅行,讓我真正的體會到了勞動的艱辛。相信這次旅行會讓我終身難忘,我想今後遇到再大的困難也不會束手無策了。

過端午節的作文400字 篇4

古代有一個愛國大詩人,名叫屈原。因受奸人挑撥,被皇上驅逐。但他仍然愛自己的國家。最後投江自盡。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屈原,便有了今日的端午節。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但是隨着歲月的流逝,許多地方的節日特色已經不復存在了。可是閩南一帶卻還有着濃濃的民風民俗。

上午,大家都會去割艾草。割來的艾草都被掛在門前屋後。整條街都是綠茫茫的一片,彷彿有千萬條綠色的絲巾迎風飛舞。這艾草寓意驅蚊除蟲,驅災避邪。

艾草驅邪的民俗流傳至今,而十二點的光陰更讓人難以忘懷。

正午十二點。家家户户都端着盆子,到河邊取水。用晶瑩剔透的水來沖洗腳或臉,洗走自己身上的晦氣。之後,人們還會聚集在河邊跪拜祭祀。不僅是跪拜,在貢台上還供着不少供品,有雞鴨魚肉、美酒果蔬等。當然,更少不了最重要的棕子。最後,將其中6個棕子投下河去餵魚蝦。()(好讓屈原的遺體繼續安息於海底)祭祀便完畢了。其餘的貢品便可以自己帶回家食用,以求沾一些福氣,帶來好運。

午後,端午的又一個高潮到了——採蓮。由一個打扮不堪入眼的醉漢為導,抬一尊木雕龍頭。龍頭雕刻的栩栩如生,眼睛炯炯有神,有一股神聖而不可侵犯的威嚴。身後跟着鑼鼓隊、花童等。這個遊行隊伍要進入每家每户舞旗拂塵。主人則要行待客之禮,送一些糖果餅乾給他們。隊伍十幾米長,上百人組成。鞭炮聲持續不斷,鑼鼓聲響徹雲霄。氣勢真是不同凡響!

在端午,小孩子最高興的莫過於得到一件禮物——香包。它的色彩多以紅黃紫為主,表面細繡着一些美麗的圖案。據大人們説,香包裏還有許多好東西。喻吉祥如意,帶有長輩們對孩子的美好祝願。

閩南的'端午總是那麼別具特色,那麼令人難以忘懷!

過端午節的作文400字 篇5

今天是六月十五日,是一個令我激動的日子,大家知道為什麼嗎?因為明天就是五月初五端午節呀!所以,今天我們全家就要動員包粽子嘍!

這天早晨八點三十,媽媽就把我從舒適温暖的被窩裏拽了出來。媽媽興高采烈地對我説:“寶貝,快起來!咱們要去菜市場買包粽子的材料嘍!”我聽了,高興得一蹦三尺高,一個箭步跳下了牀,以最快的速度穿好衣服,洗漱完畢。我和媽媽每個人往嘴裏塞了一個香噴噴的小麪包,便踏上了去菜市場的大路。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我和媽媽終於到達了菜市場。剛進菜市場,各種各樣的蔬菜琳琅滿目!黃澄澄的大南瓜、紅彤彤的西紅柿、綠油油的大白菜、白花花的白蘑菇……應有盡有!吆喝聲、討價還價聲、提問聲連成一片,就像一曲優美動聽的交響樂!

我和媽媽一個箭步衝進了菜市場,便開始了我們的“買菜行動”。媽媽從她的小側包了掏出了一張小紙條,打開看了看,便放了回去。我趕緊湊過去瞧了瞧,只見紙條上寫着:包粽子的材料:粽葉、粽線、糯米、黃豆、紅豆、黃花米、金絲蜜棗……我驚奇地想:哇,原來包粽子需要這麼多的材呀!真是太厲害了!

終於開始包粽子了!媽媽將包粽子的材料洗乾淨,便端了上來。

媽媽告訴我:“包粽子時,要先將兩片粽葉對摺,作成一個勺子形,底部要尖;然後將一小層糯米輕輕地灑到每一個角落;接着再往裏面包一層粽子餡;最後用糯米蓋上。包好後,只要將粽葉蓋住,用粽線繫好,就算完成了!”

我高興地點了點頭,便開工了。我和媽媽越包越順,一下子就包好了四十五個。

包粽子真是一個有趣的活動!

過端午節的作文400字 篇6

學校放假了,回到家中,媽媽問我:“明天是什麼節?”我冥思苦想了許久回答道:“明天是端午節!”媽媽又問:“端午節是怎麼來的?”我又回答説:“戰國時期,楚國有一名偉大的愛國詩人叫屈原。有一次,楚國和其他的國家打仗了,屈原見自己的祖國即將要被毀滅而自己又只能乾瞪眼,於是就抱着一顆大石頭跳河了,楚人為了不讓屈原的屍體被魚吃掉,就用糯米做了許多粽子,扔到河裏讓魚吃。後來人們還做了許多木船,去尋找屈原的屍體,沒找到。為了紀念屈原,後人把屈原跳河這天叫做端午,又正巧是五月五日。每逢五月五日人民大都會做許多粽子扔到河裏,時間長了,變成今天的端午節了”。

媽媽聽了,滿意的點了點頭,説;“明天帶你去外婆家玩。”我聽了高興地一蹦三尺高,心想又可以去外婆家玩了,真好!第二天,爸爸開車帶我們來到外婆家,外婆見了高興地叫:“快進來,快進來!”媽媽提着幾個串粽子給了外婆,並説:“祝您們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外婆笑得合不攏嘴。外公一如既往,一團和氣地笑,

中午到了,外婆撇了好幾個粽子,我和弟弟見了饞得快不行了,忽然姐姐拿着一瓶可樂進來了,我見了再也忍不住了,口水直唾流三千尺,一把奪過粽子和可樂,弟弟見沒吃的了,就使出獅子吼功出來,“哇哇大哭”眼淚直流三百丈,我的耳朵都快聾了,我佩服的説:“哇!不愧是獅子吼功。”弟弟説:“算你識貨”便一把奪過粽子。

忽然,外婆説:開飯了!其實我的肚子早就唱起了“空城計”了,一聽吃飯了,箭一般衝了過去,棹子上擺滿了好我最喜歡吃的菜,由其是肯德雞肉,我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弟弟見了也過來了,大人們都也吃飯了。説是過端午節。

端午節是傳統節日,全國不論是大人、小孩都喜歡,我也愛端午節!。

過端午節的作文400字 篇7

“過端午節啦!”剛剛起牀的我興奮地叫起來。原來今天是端午節。你知道端午節是怎麼由來的嗎?還是讓我告訴你吧!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屈原生活在公元前3世紀的楚國,他的祖國被敵國攻陷以後,他懷着悲憤的心情跳入汩羅江身亡,這天正是五月初五日。

今天早上,媽媽早早地把香袋掛在我們家的各個角落,説是可以避邪驅蚊,並把艾草掛在門口同樣是為了驅趕蚊蟲。

早飯,媽媽給我們蒸了幾個粽子。我問媽媽:“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媽媽笑着説:“每到五月初五,人們為了紀念屈原高潔的品格,都要以竹筒裝米投入江中祭奠他。後來,竹筒裝米又演變為粽子。 吃粽子是端午節最重要的習俗。粽子在古時候被稱為“角黍”,它是以葦葉、竹葉等包裹糯米,以線繩捆紮成錐形或枕頭形,蒸煮而食。在端午節前夜,家家都要包制粽子,上鍋蒸煮,以備應節食用。粽子還是互相饋贈的禮品,端午節走親訪友,人們都要互贈自家包的粽子。”

我做完作業,聽到廣播裏講:西溪濕地公園正在比賽划龍舟。划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之紀念。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吃晚飯了,媽媽先端上四道菜,鹹蛋黃、黃魚、黃鱔、黃瓜和黃酒,告訴我們這是杭州人過端午節必須要吃的“五黃”。“吃五黃”也是端午節習俗中的一種。

這就是我家過的端午節,那麼你是怎樣過端午的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erizuowen/duanwuzuowen/gorrk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