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端午節作文 >

我愛端午節作文八篇

我愛端午節作文八篇

導語:端午節的習俗總少不了吃粽子,粽子的味道甜甜的,外面包着一層層竹葉,裏面有各種各樣的餡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我愛端午節作文八篇,歡迎借鑑!

我愛端午節作文八篇

我愛端午節作文1

五月五日是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五節、詩人節等。端午節流行於漢、壯、衣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

端午節的許多習俗也與五有關。人們用紅、黃、藍、黑、白五色線在兒童的脖頸、手腕、足踝上,稱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每逢端午節,人們把房子打掃乾淨,在廚房裏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孳生。

每到這一日,我就想起一個傳説,秦國進攻楚國,屈原不想當亡國奴,便投汩羅江而死。人們為了不讓魚蛟蝦蟹吃了他的屍體,便往江裏投粽子,紀念這位死去的愛國偉大詩人。

端午節,真是一個充滿神祕物日子。

我愛端午節作文2

每一年的端午節都搞得非常的,雖然天氣很熱,但是人們的的心情卻很興奮,過節的氣氛很濃。

端午節來源於屈原的故事:愛國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是沒有被國王採納,他反而被逐出宮中。屈原氣得不得了,跳進了汨羅江。當地的漁夫得知後划着小船把竹筒裏的米撒向汨羅江給屈原。後來,大家把竹筒盛米改為粽子,把劃小船改為賽龍舟來紀念屈原。端午也是我國民間的三大傳統節日之一。

在我國大多數地方端午節都是吃粽子和賽龍舟,而在我的家鄉會吃一種用麥餅包餡的東西,餡料多得很,有黃蟮,有肉片,有雞蛋,有炒麪都會被裹在麥餅裏面。在那一日,外婆做了一桌子好菜,飯桌上,我們一家人邊吃邊聊,屋子裏充滿了端午節的快樂氣氛,瀰漫着香噴噴的味道,我開心級了!外婆還會在門前掛艾草,聽説用來避邪驅蚊的,好講究啊!

我想:過端午節真好,我真想每日都過端午節,每日吃好吃!

我愛端午節作文3

今日是端午節,爸爸帶我去玩。

上午,爸爸騎着摩托車帶我去奶奶家玩,這車風風火火地向奶奶家駛去。不一會兒,到了奶奶家,我一下車便叫冷,慈祥的奶奶拿來一件外套為我穿上,穿後果然暖和多了。我問奶奶:姐姐在哪呢?奶奶説:別理她!我又問:那我跟誰玩呢?奶奶又回答説:這不是現成的小寶寶陪你玩嘛!我只好極不情願地跟瑋佳(兩歲的小妹妹)玩了,不過,還是玩得挺開心的!

吃完午飯,我和爸爸在奶奶門口打起了羽毛球,首先我發球,把球打到了線那邊,爸爸第一次打時,忙得不知所措,球快掉地上來了,他才慌忙跑過去接球,可惜,球已掉在了地上。爸爸輸了一分!我鼓勵他説:爸爸,做事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爸爸得到了鼓勵,果然接到了第二球。

羽毛球比賽讓我們大汗淋漓,在這炎熱的夏天裏,運動後吃根冰棒解解熱真的很爽。我們又去了體育場,沒一會兒,我來了個猴子爬樹,哥哥來了個倒掛金鈎,爸爸在打籃球。原來我們在體育方面各有各的擅長項目。

啊!今日可真快活呀!能在奶奶家打羽毛球,吃可口的冰棒,能在體育場表演自己擅長的體育項目絕招,可真是爽快極了。

我愛端午節作文4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按照習俗,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有的地方還要組織划龍舟比賽等等活動,我問爸爸:為什麼要包粽子划龍舟呢?

爸爸説;"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屈原於五月初五抱石投江而死,楚國百姓為了不讓水中的魚蝦啃食屈原的身體,將粽子丟進江中,同時,划龍舟敲鑼鼓可以驚走蛟龍,就這樣,形成了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龍舟的習俗。

我們要學習屈原的愛國精神,我們要有一顆愛國的心。

我愛端午節作文5

端午節的習俗總少不了吃粽子,粽子的味道甜甜的,外面包着一層層竹葉,裏面有各種各樣的餡兒。

説到粽子,我還有一個故事,在兩千多年以前,也是農曆的五月初五,屈原抱石投江,老百姓聽到這個消息家家户户包粽子,來到江邊把粽子都扔進了江裏,用這種方法來保護屈原的屍體。

粽子分為兩種,有圓筒形的叫竹筒粽,一種是三角形的叫竹葉粽。家人還給孩子戴五絲線,頭上畫王字,在家門上插艾草端午節的風俗還真不少。

我愛端午節!

我愛端午節作文6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處處都端陽。”每當我聽到這首兒歌,我就想起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有很多種傳説,有紀念屈原説、紀念伍子胥説、紀念東漢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説、龍的節日等等,其中流傳最廣的就要數屈原説了。

據歷史記載,公園278年農曆五月初五,秦軍攻破楚國京都。楚國大夫、愛國詩人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國的消息後,悲憤交加,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入淚羅江,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據説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淚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沿江百姓紛紛引舟競渡前去淚羅江,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説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説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

關於端午節的習俗有很多,如賽龍舟、吃粽子、掛艾葉、佩香囊、飲雄黃酒等等。我最喜歡的習俗要數吃粽子了。粽子有好多種口味:甜的、鹹的,有豆沙粽,有棗泥粽,有蛋黃粽,還有肉粽等等。我最喜歡吃豆沙粽,因為它吃起來軟軟糯糯、香甜可口。

我非常喜歡端午節,因為我覺得端午節是一個古老而又有意義的節日。

我愛端午節作文7

今日是端午節,我早早的起牀了。因為夥伴們跟我約好,要好好的玩個痛快。電話鈴響了,夥伴們叫我來了。

我拿起滑板飛快的下了樓,果然他們也都帶着滑板。我們一起來到了鳳凰廣場的假山上,玩起了“卡丁車”的遊戲。我們分別都坐在自己的滑板上,從山頂向下滑,富有挑戰性,特別刺激,特別是我們這些淘氣包給這種“卡丁車”也添加了“攻擊”和“防禦的技巧”,那種現代化的攻擊措施的確是很有創意的,所以我覺得特別有趣!

中午,我們回到家,媽媽已經做好了粽子,並且説要好好的過一個端午節。我最喜歡吃糯米紅棗餡兒的粽子,我一口氣吃了六個。香甜可口的粽子讓我回味無窮!

吃完粽子,媽媽告訴我,過端午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古代時人們把做好的粽子扔進了汨羅江中,是為了避免魚蝦吃了屈原的屍體。所以吃粽子的習俗延續到了今日。

我愛端午節作文8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這首兒歌説的就是過端午節情景。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午節。相傳戰國時期,楚國三閭大夫屈原因為愛國理想不能實現而抱石投江。人們為了紀念他,農曆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

至今我們還保留着端午節吃粽子、插艾葉、戴香囊的習俗。每年端午節也是我親愛的外婆的生日。我們端午節都在外婆家過,外婆都會給我們做美味的粽子。她從乾貨店買來碧綠的蘆葦葉,清洗乾淨,先放在水裏煮一煮,同時把準備好的糯米浸泡後瀝乾。一切都準備好了之後,外婆就開始包粽子了。每次她選兩三片葉子,左手捏住葉子的一頭,右手用三個手指捏住葉子的另一頭,然後輕輕地往裏一卷,捲成一個圓錐體,接着往裏面放糯米,最後用棕櫚條把粽子綁結實,一個有模有樣的粽子“寶寶”就誕生了!外婆根據各人口味在糯米里加入紅棗、紅豆、火腿等“點綴”。那些穿着綠衣裳的粽子在煤氣灶上煮着,還沒出鍋呢,空氣中就已經飄蕩着蘆葦葉的清香,饞得我直流口水,恨不得先抓一個吃起來。

端午節前夕,外婆還特意買來艾葉,掛在門上或插在窗門上。阿姨則給我和表妹佩戴五顏六色、香味四溢的香囊,據説香囊裏面的艾葉和雄黃有辟邪驅瘟的神效。

吃着香甜的粽子,聽着熟悉的兒歌,過着快樂的端午節,我開心極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erizuowen/duanwuzuowen/387jw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