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冬至作文 >

關於冬至習俗的作文範例

關於冬至習俗的作文範例

冬至是立冬的開始,在這一天人們會有各自不同的習俗去迎接立冬,期盼冬季更加的紅紅火火,給冬天帶去温暖,歡迎閲讀下面這三篇關於冬至習俗的作文範例,來看看都有哪些不同的冬季習俗吧!

關於冬至習俗的作文範例【1】

今天是冬至,媽媽説要吃餃子,冬至吃餃子是我家鄉的風俗,早上吃過飯媽媽和我就去超市買包餃子用的材料。

有雞蛋和韭菜,買完菜回到家媽媽就沒閒着,就開始剁餡,然後我就學媽媽以前的樣子,開始和麪。

因為是第一次和麪,首先我把一碗麪倒到盆裏,澆上温開水就開始和起面來,看起來有模有樣的,可是完全不像想象的那麼簡單,不是水少了,面太乾了,就是水倒多了,和的面就變稀了,反覆了好多次才把面和好,但是和的面卻太多了,恐怕我們一中午都吃不完,這時,媽媽的餃子餡也剁好了,我們就忙活起來,開始包餃子了。

餃子在媽媽的教導下,似像似不像的都包好了,最後終於吃上了,我自己包的餃子。

真是開心的一天呀!

關於冬至習俗的作文範例【2】

今天是冬至,媽媽一大早就忙活開了,又是和麪,又是調肉餡兒。

媽媽昨天就説過冬至必須吃餃子。

可是為什麼要吃餃子呢?我起牀後趁媽媽不注意,悄悄來到書房打開電腦,我要找找答案。

我在百度裏點搜索“冬至的來歷”,一下子搜出來好多關於冬至的信息。

一一讀過後我才知道,原來冬至吃餃子是為了紀念“醫聖”張仲景啊。

傳説是這樣的:張仲景是南陽稂東人,他著《傷寒雜病論》,集醫家之大成,被歷代醫者奉為經典。

張仲景有名言:“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為良相,亦當為良醫。

東漢時他曾任長沙太守,訪病施藥,大堂行醫。

後毅然辭官回鄉,為鄉鄰治病。

其返鄉之時,正是冬季。

他看到白河兩岸鄉親面黃肌瘦,飢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

便讓其弟子在南陽東關搭起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嬌耳湯”醫治凍瘡。

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裏熬煮,然後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麪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後,分給來求藥的人每人兩隻“嬌耳”,一大碗肉湯。

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

後人學着“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

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

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我故意問媽媽“媽媽,你知不知道今天吃餃子是為了紀念誰?”媽媽搖搖頭。

告訴你吧,是為了紀念治病救人的‘醫聖’張仲景。

這都不知道!”我得意地説。

媽媽也有不知道的時候,我暗自高興地想。

從網上我還學會了一首關於冬至的《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小朋友,你知道為什麼冬至要吃餃子了嗎?

關於冬至習俗的作文範例【3】

冬至的由來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天文學上把冬至作為冬季的開始。

中國不同的地區在冬至都會有不一樣的習俗。

在這一天中國大部分地區有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的冬至的習俗,諺語:冬至到,吃水餃,還有關於該節氣的詩詞和影視作品。

它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説法,宮廷和民間歷來十分重視,從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動

入九以後,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謂消寒活動,擇一“九”日,相約九人飲酒(“酒”與“九”諧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在我國台灣還保存着冬至用九層糕祭祖的傳統,用糯米粉捏成雞、鴨、龜、豬、牛、羊等象徵吉祥中意福祿壽的動物,然後用蒸籠分層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

同姓同宗者於冬至或前後約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長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稱“祭祖”。

祭典之後,還會大擺宴席,招待前來祭祖的宗親們。

大家開懷暢飲,相互聯絡久別生疏的感情,稱之為“食祖。

冬至節祖先,在台灣一直世代相傳,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很多地區在冬至這一天有祭天祭祖的習俗,現在仍有一些地方如江浙、閩南一帶在冬至這天過節慶賀。

另外民間有以冬至日的天氣好壞與來到的先後,來預測往後的天氣。

俗語説:“冬至在月頭,要冷在年底;冬至在月尾,要冷在正月;冬至在月中,無雪也沒霜”(這是依據冬至日到來的早晚,推測寒流到來的早晚);俗語也説:“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意思是:冬至這天如果沒有太陽,那麼過年一定晴天,反之,如果冬至放晴,過年就會下雨)。

標籤: 習俗 冬至 範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erizuowen/dongzhizuowen/7qmg4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