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冬至作文 >

冬至作文300字錦集十篇

冬至作文300字錦集十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冬至作文300字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冬至作文300字錦集十篇

冬至作文300字 篇1

我今天感到特開心,因為外婆家要做冬至圓,那我就可以大顯身手了!

開始做了,外婆先把粉揉成粉團。媽媽再拿了一小塊兒放在手裏搓,我也學着媽媽的樣子,掰了一些放在手掌心上搓呀揉呀。哎呀,湯圓上怎麼出現了一條小裂縫呀?媽媽説:“彆着急,慢慢來,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她一邊説,一邊給我做示範。我心平氣和地揉了起來,不一會兒,我就把手上的湯圓揉圓了。

媽媽等我揉好之後,就進行了下一個步驟一放餡。媽媽先用手指挖了一個洞,然後放進了一些紅豆沙,再把這個口合攏,説:“你不能看輕最後一個步驟,因為如果你把口合偏了,那這個湯圓就不好看了。“我先挖了個洞,放了些黑芝麻豆沙,再小心翼翼地合攏口,一個湯圓就做好了!我和媽媽一鼓作氣,就把所有粉團都做成了湯圓。

不一會兒,香噴噴的湯圓就出鍋了。一個個大大小小,形態各異的湯圓,像快樂的一家子,有的在睡覺,有的在聊天,還有的在……真是太可愛啦!

冬至作文300字 篇2

今天是冬至,家家户户都要吃餃子,我上學走的時候,媽媽就已經開始忙着洗韭菜、剁肉餡兒了,想象着餃子那香噴噴的味道,坐在教室裏也忍不住想流口水呢!圓溜溜的太陽,也恢復了一些耀眼的金色,好像也害怕凍掉耳朵,來和我們搶餃子吃似的。

“ 哦!多麼誘人的香氣!”當餃子的第一縷香氣偷偷的飄進教室,同學們就再也坐不住了,用靈巧的小鼻子東嗅嗅西嗅嗅,沒完沒了的小聲嘀咕着:“餓死了,餓死了!” 嚴厲的劉老師居然沒有發火,還用最後十分鐘給我們講了醫聖張仲景為了救濟鄉親們製作“祛寒嬌耳湯”的故事。原來人們在冬至吃餃子是為了紀念醫聖張仲景呀!教室裏頓時安靜了許多,同學們被温暖籠罩着,彷彿嗅到了春天的氣息。

我家的小屋裏更是餃子香四溢,不一會兒我就狼吞虎嚥的吃了一大碗。吃完了飯,還不忘了給爸爸打個電話,爸爸説他在信陽出差,明天回來再吃,我吃吃的笑着説:“爸爸,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哦!”爸爸聽了,也哈哈的笑起來,誇我過了個冬至又長知識了呢!

冬至作文300字 篇3

東漢時候,有個名醫,叫張仲景。他的醫術高明,不管什麼病,都能手到病除,人們稱他是醫聖。

張仲景在長沙做官,那年退休回鄉,正值隆冬,一路上寒風刺骨,雪花飄飄散。他看到那些為生活奔忙的人,衣着單薄,不少人耳朵都凍爛了,他心裏很難受。

張仲景回家後,心裏總掛記着那些爛耳朵的人們,他叫他的弟子在南陽找了一塊空地拾只佔棚子,架上衣鍋,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格放在鍋裏煮,等煮好後,把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麪皮包成一隻只耳朵形狀,再放在鍋裏煮。到冬至那天就開張,專門送給傷的人吃。張仲景把這種治傷的藥叫“祛寒嬌耳湯”,吃過以後的人只覺得渾身發暖,兩耳生熱,傷都治好了。 以後,每到冬天,張仲景都做“祛寒嬌耳湯”,到冬至那天,送給大家吃,預防和治療凍傷。 巧的是,過了好多年,又到了冬至那天,張仲景離開了人世。為了紀念他,每年冬至家家户户包餃子吃,並説冬至吃了餃子,耳朵就不會凍掉了。直到現在,有些地方餃子叫做餃耳呢。

冬至作文300字 篇4

冬至是我們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大家都知道,冬至我們都要吃餃子。

放學,回到了家,我打開電腦看作文要求是什麼?看完老師提出的要求後,媽媽對我説:“笑笑,你有沒有聽説這樣一句話呀?”我急忙説:“是什麼呀?”媽媽笑着説:“這一句話就叫做,冬至餃子,夏至面。”看來冬至天吃餃子是一個老傳統了,我要去和麪了。我在面盆裏放上面,倒上水把面和成團,讓它醒一會,我先去拌餃子餡,把韭菜切碎,和上絞好的肉餡,放上些鹽和油,一聞啊:真香。

接下來就該擀皮了,我用小勺挖上餡放皮裏,在姥姥的指導下,把餃子沿邊一點點的捏在一起,這樣一個餃子就包好了,雖然不好看,但是我想着,只要多包幾個就會好的,餃子包完了,就該下餃子了,我在鍋裏添上了水,待水燒開了,我把餃子慢慢的放到鍋裏,下餃子的時候,一定要慢,要不然會被開水燙傷的,下到鍋裏的餃子,要用勺子輕輕的攪着,等開鍋後倒上三次涼水,再開鍋後,餃子就可以出鍋了。盛在盤子裏的餃子,個個水靈靈的,看看就誘人,吃上去一定很香,當然可以根據個人口味,添加上些蒜泥和醋。

在包餃子的過程中,我深深體驗到了冬至的快樂,同時也感受到了大人們的辛苦。

冬至作文300字 篇5

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兩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24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公曆十二月二十一日到二十三日之間。在中國北方有冬至吃餃子的風俗。俗話説:“冬至到,吃水餃。”而南方則是吃湯圓。

我們家也屬於南方,到了冬至也是吃湯圓,那湯圓就是糰子。

冬至前,奶奶早把炒米粉和麪團做好了,等到了冬至,奶奶就把麪糰拿出來,然後抓一點麪糰,揉成一個糰子,抓一點麪糰,揉成一個糰子。就這樣,一個個小糰子做好了,然後奶奶把糰子放進鍋裏煮,過了20幾分鐘,糰子煮好了,奶奶一掀開鍋蓋,一陣香味就飄了出來。奶奶把糰子放在大碗裏,撒上炒米粉,讓人聞了就想吃。我問奶奶:“冬至為什麼要吃糰子呢?”奶奶説:“冬至吃糰子,就是家人們一起團團圓圓啊!”

我還聽説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説法,現在有些地方冬至要祭祖,奶奶家也是如此。每到冬至,奶奶就會把豬頭、豆芽菜等拿上桌祭祖。

冬至後,我每天都在想念冬至裏的糰子,原來冬至這麼有趣

冬至的味道就是糰子的味道。

冬至作文300字 篇6

昨天晚上,奶奶叫我去吃飯,過冬至。今天,我問媽媽:“什麼叫冬至?為什麼還要祭祖呢?”媽媽説:“我們上網查查吧。”我先找到百度,然後輸入“冬至”二個字,網頁上立刻出現很多條跟冬至有關的標題,我選中一個標題點擊進去。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是中國重要的節氣,俗稱“冬節”也是一年當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它在每年的12月21日或22日。

冬至這一天,各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習俗。我們江南一帶仍有吃了冬至夜飯長一歲的説法,俗稱“添歲”,還有吃冬至圓的習慣。在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各個地區在冬至這一天還有祭天祭祖的習俗。我還了解了二十四節氣有哪些: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

通過了這次上網,我學到了課本外的知識,也瞭解了我們中國獨有的文化。

冬至作文300字 篇7

冬至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餃子,可大家知道冬至為什麼要吃餃子嗎?從前,有一個人叫張仲景,他是一個很有名的大夫,同時他也是個官。一年冬天天很冷,漫天飛舞着鵝毛大雪,連莊稼都被凍死了。張仲景告老還鄉,走到家鄉南陽時,他遇到了許多向南走的鄉親。他好奇的問大家為什麼要離開家鄉,鄉親們説:“今年冬天太冷了,很多人被凍病了,我們想去暖和的地方。”張仲景説:“我能治好你們的病。”於是,他就把羊肉和蔬菜等驅寒的食物剁碎,又用麪皮包起來,在放在滾燙的開水裏煮熟,分給大家吃。鄉親們吃完,果真病好了,於是他就給這種食物取名嬌耳。經過漫長歲月的演變,嬌耳就變成了我們現在吃的餃子。所以媽媽的.媽媽説:冬至一定要吃餃子,否則會凍掉耳朵的!

今年的冬至,我是和姥姥、舅舅、舅媽,還有媽媽一起過的。我們包了香噴噴的大肉蘿蔔餃子,熱氣騰騰的餃子一出鍋,端到餐桌上,我就迫不及待的吃了14個。現在回想起當時美味的餃子,還餘香縈口啊!

冬至作文300字 篇8

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我國漢族一個傳統節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過冬至節的習俗。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來了,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在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古人認為到了冬至,雖然還處在寒冷的季節,但春天已經不遠了。這時外出的人都要回家過冬節,表示年終有所歸宿。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説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現在,一些地方還把冬至作為一個節日來過。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的習慣。各個地區在冬至這一天還有祭天祭祖的習俗。

因為冬至並沒有固定於特定一日,所以和清明一樣,被稱為“活節”。

冬至作文300字 篇9

今天我一推開門,就聞到香噴噴的餃子味。我來到廚房問媽媽,您為什麼做餃子呢?因為不吃餃子會把耳朵凍壞凍掉.

傳説,醫聖張仲景在行醫的路途中,發現有不少人的耳朵凍壞,就讓他的徒弟去集市上買些羊肉,辣椒等驅寒的藥材,用面把它包得像耳朵一樣,把它讓百姓們煮煮吃掉,百姓吃了後全身暖和,兩耳發熱。所以人們把它叫做餃子。對就是咱們現在吃的餃子。後人也學着餃子的做法,家家户户都做餃子,再也沒人的耳朵凍壞了。

正當我聽得津津有味的時候,媽媽突然歎了一口氣。我不明白地問:"媽媽您怎麼了?"媽媽説:"如果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意思就是冬至這一天下雨或下雪的話,過年就天就天氣晴朗。如果冬至天氣好,過年就會下雨,天氣也很寒冷。接着媽媽很有耐心地説冬至這天,晝最短,夜最長,從這天起,開始晝長。冬至過去,春天姐姐邁步向我們走來。

噢!讓我明白了一年二十四節氣中,每一個節氣都孕育着新的生機,每一次提醒,都銘刻在20xx年,每一個與眾不同的瞬間

冬至作文300字 篇10

冬至清晨,吃過一碗熱騰騰的湯圓,緊接着就是第二大風俗――掃墓了。

冬至那天,準備了成千上萬盤好吃的。呵呵,我看了都垂涎欲滴,更何況遠在地下的祖先呢。山路十八彎,果真名不虛傳,阡陌縱橫的羊腸小道太多了,轉得不知在哪了。(幸好有大人帶路,不然,我們可能要好幾天才能到)山頭山都是人,人擠人,人挨人。不管是生人,還是熟人,大家殊途同歸,同時山上掃墓者,互相打招呼,互相問好。掃墓,當然是掃除祖先墓前的雜草了,在我認為。用耙子一耙,一大堆一大堆的,這些都是大人要乾的。而我和堂兄一起登高臨遠,“橫看成林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的雄壯景象;“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的驚險景象。“陳勰,瀟越,快來跪拜祖先,求平安!”大人們喊我們了。我們學大人的:“同上。”,鬧得大家歡笑連綿。喊完了,我們又跑了,瘋玩去了。“清明時節雨紛紛”,可今天沒下雨,看看先人的墓,陡生淒涼,倒幾分似“路上行人慾斷魂”的感覺。

標籤: 冬至 十篇 字錦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erizuowen/dongzhizuowen/3e03n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