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春節作文 >

談春節作文(通用10篇)

談春節作文(通用10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談春節作文(通用10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談春節作文(通用10篇)

談春節作文1

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中國人歡度春節,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了。

三十那天,家家户户都很高興,都張燈結綵的。我家也不例外。一大早,爸爸媽媽就忙得不可開交,我掃地、蹲地,我媽媽擦桌子,我爸爸有時也來幫幫忙。只見媽媽利索地擦洗着桌椅、門窗、地板,屋子的裏裏外外都被媽媽擦洗得閃閃發光,最值得驚奇的是玻璃擦得明晃晃的,看上去像沒有隔着玻璃似的。爸爸幫完我們後,就拿起了春聯出去,我高興得跟了出去。爸爸貼春聯的技術可是一流的。我看了高興得叫“好”。

夜幕降臨,全家人喜氣洋洋地圍坐在一起,“好豐盛啊”,我高興得喊出了聲。有雞、鴨、排骨等等,都是美味阿。我看着這一桌子豐盛的晚餐,好激動啊,好想現在就解決了他們阿。

“好香啊!”我聞了聞,把我的饞蟲都勾出來了。“開飯啦”我爸爸喊了一聲。“開動了!”我高興得説。

“吃飽了!真好吃啊!”我三下五除二地解決了“戰鬥”。等待着新一輪的“戰鬥”,因為我知道還要吃餃子。吃完了飯,我就打開了電視,準備看春晚啦。這屆春晚有很多有意思的節目,看了半天,終於輪到本屆春晚的壓軸節目—《火炬手》,“白雲”,“黑土”這對老搭檔剛走上舞台,就使觀眾們哈哈大笑!

最後陳述的那一段:“感謝鐵嶺TV,遼寧TV,將來還有可能感謝CCTV。今天在這個特殊的場合,我要透露一個深藏多年的祕密。我是一個早產兒,從小與火結緣,三四歲開始玩火,曾經給家裏引起一場巨大火災。六七歲不慎跌入火盆,至今臀部仍有印記。十幾歲我踏上火車,來到火家屯,經一個伙伕介紹,認識了這個讓我上了一輩子火的黑土。同時我過上了水深火熱的生活,我多少時間都在尋思,為啥我火急火燎的.來到延邊?為啥我與火結下不解之緣?今天我終於明白了,我就是為奧運火炬手而生的!昨天晚上,我的媽媽叮囑我,我媽説,小云啊,奧運火炬手非你莫屬,因為你是在火堆旁邊出生的!我媽還説了,誰要是敢跟你爭這個火炬手的位置,我和你爹就把他帶走!謝謝我媽。”我聽完了後,逗得我肚子都疼了。“吃餃子拉!”“噢,好啊,太好了!”那一個個香噴噴的餃子,把我的饞蟲又勾起來了。我一嘴一個的吃了起來,吃得好開心啊……

“放炮仗了!”

“噢,好!”我穿上鞋走出了家門,我把炮仗,放在了地上,用打火機點燃了導火索,然後快步跑開了,“砰!砰!”“好漂亮!”緊接着我們又放了好多的炮仗,好開心。這一天是我寒假最快樂的一天了,我好想這樣的日子能越來越多。

談春節作文2

似水流年,蹉跎了一季又一季的桃紅柳綠。金歲再見街道火樹銀花,春節又毋庸置疑的來到了人間。

在我的記憶中,年,從臘月初八開始。臘月初八是一碗香甜可口的臘八粥——小米、大米、花生、紅豆、紅棗、蓮子、桂圓、綠豆,熬成一大鍋,哦!香噴噴、熱騰騰的!沒過夠!臘八粥膩了,再來兩塊綠豆芙蓉糕,香甜解火。臘八初八就在八寶粥的香味、綠豆糕的甜味、一家人的歡笑聲中度過。

小年——臘月二十三,媽媽清早起牀就往我口中塞上一塊糖——往往是糖瓜,有時也會換成牛軋糖,寓意是叫我們不要説錯話。這讓我聯想到巴金的.《家》中,高老太爺聽到覺羣在過年時説了一句不吉利的話,就在堂柱上貼了一張“童言無忌,大吉大利”,未免有些可笑。這天晚上,總有一碟碟精緻的糕點在窗台上等着我“光顧”,雖然媽媽一再強調那是貢品——給灶王爺的,但我依然抵擋不住那些糕點的香味。

除夕夜,小孩手中總又多出些煙花、鞭炮,三五成羣,點起炮來。我倚在窗邊,回想起來,兩年之前,我也曾是其中一個呢!有些大鞭炮的恐怖,便有大人過來訓斥。不過一刻時,一鬨而散的孩子們又重新聚攏過來,爆竹聲此起彼伏。除夕夜中,回憶最深刻的不是包餃子,也不是放鞭炮,而是看春晚。小時候,除夕必須要守歲的,我往往熬到一點多便撐不住了。朦朧睜開眼,又是趙本山的小品開演了。

年初一是最熱鬧的。一早,“噼裏啪啦”的鞭炮聲此起彼伏、震耳欲聾,放眼望去,卻是滿地的紅紙屑。中午的團圓飯,人們分成了四大陣容——老人、女人、男人、孩子。老人們總是忙個不停——燒個菜、盛個湯,看着其樂融融的一家,十分開心。女人的話題則往往是某某的皮膚好,某某的衣服貴,某某家的孩子成績好之類的。男人們喝多了,在飯桌上“信口開河”——今年領了多少年中獎,給老婆孩子買了多少禮物,月薪漲了多少,等等。孩子們去哪了?他們的心早已不在美味的飯菜上了吧。

記憶中,院中有一顆紅梅樹,紅色的梅花綻放枝頭,輕輕摘一朵,放在鼻尖,嗅了滿鼻的花香,還帶了一點迷人的香草味。欣賞遠處風景,心卻早已飄到開學的日子。

春節像思念般漫長,日子般匆匆!

談春節作文3

“放假了終於解放嘍!”同學們在歡聲笑語中互相告別離開學校,盼望着春節的到來。“春節”是人們除舊迎新,共享美味佳餚的好日子,“春節”是人們走親訪友,閤家團圓的好日子,“春節”是孩子們賀歲拜年,拿紅包的好日子。

每年臨近春節,全國各地無論農村還是城市都呈現中國特有的喜慶場面,遠離家鄉外出工作和學習的人們都滿懷笑容,拎着大包小包的趕回家,有的乘車、有的乘高鐵、有的乘飛機、還有的自己買了小車開回家。過年了無論是農村還是城市,家家户户都有除塵的習慣,大人們都會帶着我們把自己的家,裏裏外外打掃的乾乾淨淨,然後在門上、窗上貼上對聯和福字,寓意着掃除過去一年裏不好的東西,迎接新的一年,祈求在新的一年裏家人健康快樂。家家户户的大紅福字、對聯;大街小巷掛滿的一串串紅燈籠;一面面隨風飄揚的'紅旗紅遍大江南北好一派喜氣洋洋的熱鬧場面。

回家過年,每個老人都盼望着孩子們的歸來,他們早早的就開始準備着過年的各種美味佳餚;我們老家離杭州並不遠,所以經濟還是比較發達的,雖然農村裏沒有KFC、沒有披薩、沒有牛排,但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總會讓我吃到那與眾不同的“香辣雞腿”、“乾菜薄餅”、“孜然牛肉”………。在我爺爺那裏“啥是佩琪?”“啥是光頭強?”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會按我畫的圖給我做純手工的木質98K,儘管做的不是那麼完美,但是每當我看到爺爺給我做的“新槍”,我都會有一點兒小激動,因為這是其他小朋友沒有的,獨一無二的玩具,每次都會引起他們那羨慕的眼神,不過我還是會讓他們和我一起來參與我組織的真人版CS遊戲,爺爺奶奶總是會在旁邊看着我們在家裏面胡亂的鬧騰,卻還是眯着眼睛笑着讓我們小心別摔着。

從年初一到年初五,我和爸爸、媽媽的主要“任務”就是要拎着各種禮品給長輩們去拜年,大人們會聚在一起喝茶聊天,我們當然就是看電視,吃零食,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能收到長輩們早早給你準備好的“紅包”。

“春節”是父母的期盼,是孩子的祝福,是家的團圓!是我們中華民族特有的風俗。

談春節作文4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當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日,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它是熱鬧的象徵,是團圓的象徵。

我的家鄉在徐州,這兒的春節習俗我最熟悉不過了。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户户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套和窗簾。到處都洋溢着歡歡喜喜掃塵,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掃塵”過後,大人們就開始準備年貨,為了讓家人們吃上一頓好的年夜飯,他們也不辭辛苦。

到了除夕,大家都開始貼春聯,為節日增加喜慶的氣氛。除此之外,人們還要貼上倒着的“福”字。“福”字指“福運”、“福氣”,把“福”字倒着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現在的“福”字貼,更是花樣繁多,有的還有在“福”字的周圍加上壽星、壽桃、龍鳳呈祥、五穀豐登和鯉魚躍龍門等等圖案。

到了除夕晚上,家家户户都在做年菜,家鄉春節的的食物,一般都有一定的喻意。例如,春節時家家常吃餃子,因為“餃子”和“交子”諧音,意即交在子時,正是一年的開端。春節時,人們還吃年糕,因為“年糕”與“年高”為諧音,所以有“年年都能步步高昇”的意思。另外,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的黃、白年糕,象徵着黃金和白銀,有“新年發財”意思。還有,春節人們都吃魚,有“年年有餘”的'意思……

做好了年菜,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吃年夜飯,分外的熱鬧。一家人難得能團聚在一起吃一頓豐盛的大餐,因此,所有的人都是開開心心,其樂融融的。

吃過了年夜飯,大家各自回到自己的小家庭,洗澡過後,穿上新衣,迎接新年的到來。現在,大多數人家都會在這一天晚上觀看中央一套直播的“春節聯歡晚會”。直到新年的鐘聲敲響後,大家才會放鞭炮,放煙火。這樣的鞭炮聲和煙花會一直到深夜。

新年過後的第一天,也就是正月初一。晚輩都要到長輩家裏去拜年,祝長輩們長壽安康。另外,長輩還要分別給晚輩們壓歲錢。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有“平平安安過了一歲”的意思。這一天裏,同輩人如果見了面,也要説聲新年好。以示對對方的新年祝福。

家鄉的春節過得多麼熱鬧啊!這樣一個喜慶的節日。一直延續至今,可見它對人們是多麼重要。我愛家鄉的春節。

談春節作文5

從小,我就是一個愛雪的孩子。

小時候我生活在鄉下,和爺爺奶奶住在一起。那時候每年都會下一場大雪。還記得每次大年30的晚上,我都會拍起手大喊:“快下雪呀!快下雪呀!”

終於長大了,1999年的冬天,我還記得那是一場很大的雪,三天三夜都沒有化。我還記得我和小君、小思一起堆的三個小雪人,小小的,我們卻愛不釋手。我還記得,小君手把手的教我滾雪球,讓

一個小團變得越來越大,可惜最大的時候它破裂了。不過我們還是高興地躺在雪堆裏,雖然,雪是那麼冰涼。

每年冬天,我都會趴在窗户上,用凍地紅通通的手畫畫,畫的是什麼呢,當然是那純潔的雪花。

20xx年,那個冬天。接連下着雪。都是一些飄飛的雪花,可是我們卻能為了一場雪的降臨在樓頂上等啊等。每當下雪後,我們都會高興地,隨着雪花舞蹈,舞蹈就在那個冬天快要結束的時候,突然,一場罕見的大雪降臨了。終於,我們在樓頂堆起了一個雪人,我捏了幾個雪團説,我要把它們放進冰箱裏,讓它們永遠不化。可惜,那幾個雪團被丟了,或許吧,丟掉雪團的,不知道,那或許是老天爺賜給我們的最後一場雪。20xx年,那個冬天。沒有雪,一點也沒有。我買了一個噴“雪”回家,在樓頂上,我盡情地噴着。但是那些“雪”一下就沒了,我悲哀地看着天空。灰灰的'天空,林立的樓房。呵,雪,雪!!我在小荷的名字叫“微微雪”。當時註冊的時候,我想也沒想直接輸入的那個名字。呵,這美麗的雪,我不知道,我什麼時候才能再見到你。又是一年冬天了。

我趴在窗户上,看着黑夜。

“想什麼呢?”“哎,怎麼不下雪呢。”

“下雪,什麼雪呀,今天冬天氣温又比去年高。”

聽了這話,我竟然有些想哭了。晚上,看天氣預報。每天都是陰天,每天都是4、5度的最低氣温,沒有雪,沒有雪。

哎,這純潔的雪呀,請你再次降臨。

那純潔的雪花在天空舞蹈現在

卻沒有它們的影子我抬頭看着天空渴望着雪的降臨渴望着這個冬天能夠多一些歡笑ps:已經一年沒見到雪了。今年如果再沒有,那就是兩年了。我愛雪。但是,現在我卻看不到雪。小時候覺得雪一點也不稀罕,現在想看看雪,也得去很遠的山裏了。突然,覺得,雪,是那麼的美麗。

談春節作文6

“啪啪啪……”在一聲聲震天響的鞭炮聲中春節開始了。春節的習俗有很多,貼春聯就是其中之一。春聯所寫的內容也有很多,主要還是表現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或者是歌頌新春的。例如“春回大地,福滿人間”等。這時候,小孩子們總會去湊湊熱鬧,還會不時的問這問那。正在上學的兒童會一字一頓的念着對聯,還時常唸錯字,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對聯是很講究對仗的,而且押韻,讀起來朗朗上口,具有無窮韻味。這時候一些頑皮的孩子有去放炮了,炮竹聲和孩子們的歡笑聲融為一體,充滿了喜慶的氣氛。

人們在這喜慶的氣氛中憧憬着來年的美好生活。在春節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習俗就是給長輩拜年。這時候最高興的就是小孩了,因為他們只要給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等長輩磕幾個頭,就可以得到紅包。關於貼春聯和拜年這兩個習俗,還有一個神話傳説:從前有一個叫“年”的怪物,每到新年的第一天他都會闖進人們的住地去搶奪食物,同時還會抓走許多小孩去修煉。當時的人們十分害怕他,只能眼睜睜的看着他胡作非為而無能為力。後來有一位神仙為了拯救人類,告訴人們這個怪物最怕紅色,只要在門口放上紅色的東西就可以把他嚇跑。

於是聰明的人類想出了在門上貼春聯的好辦法。這樣一來,不僅可以嚇跑怪獸,還豐富了人們的知識。為了確保萬無一失,長輩們還把紅包發給孩子,並且在紅包裏裝上孩子們的'零錢。當天晚上睡覺的時候,孩子們必須將紅包枕在頭底,到了第二天便可隨意支配那些錢了。從此,這個叫年的怪物再也沒有出現。

貼春聯和拜年這兩個習俗便沿襲下來。當然,更重要的是春節還是親人團聚的節日。無論人們走多遠,心中總會有一種止不住的思鄉之情。而春節,恰恰給人們提供了一個回家的機會和理由。平時由於各種原因無法回家或不敢歸家的遊子們,春節是他們最好的慰藉。這一天,他們會和家人一起包餃子吃。皮薄肉多的餃子,咬一口油“吱”的流出來了,味道十分鮮美。更重要的是,餃子是家人和自己一起包的,裏面充滿了愛的味道。

現在,洋節在中國越來越盛行,希望大家在這股洋風中不要迷失了自我,不要忘記自己的傳統節日——春節。

談春節作文7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過年了,有誰不開心,有誰不高興?我們歡聚一堂,迎接新的一年,開始我們新的旅程。

快到春節了,我們一家要大掃除,貼春聯,在家門口貼上“福”字。終於等到大年三十了,爸爸拿上一把椅子,放在家門口,站在上面貼春聯,掛“福”字,還不時地對我們説:“有沒有歪掉呀?”我們還會把去年的春聯撕下來,貼上新的春聯。

盼到夜晚時,廚房裏熱鬧非凡,像炸開了鍋一樣。爺爺奶奶、叔叔嬸嬸、爸爸媽媽……大家一起分工合作,有的拿着菜刀,準備着晚上的美食;有的拿着餃子皮,在手中翻飛,馬上就包出了一個漂亮飽滿的餃子;有的拿着叉子在嚐鮮,嘴裏還不時的説着:“真香呀。”滿桌的美食,看着我們這些小孩子饞得口水都流下來了。

終於到了吃年夜飯的時候,我們還會“敲鑼打鼓”,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音:“耶,終於可以大飽口福啦!”我們一家人圍坐在桌子旁邊,分享着幸福的喜悦。這是一年中難得的團圓時光,大家的臉上都洋溢着幸福快樂的微笑。

八點了,奶奶打開電視,電視中正在播放着“春節聯歡晚會”,我們坐在電視前,目不轉睛地盯着電視看,看到小品的時候,大家笑的前仰後合。

“砰砰砰……”當我聽到這個聲音之後,孩子們興奮地趴在窗户上看着外面炫麗的煙花。我和表弟按耐不住,也拿着煙花和堂弟急忙跑出去放煙花。我們在小區裏找了一塊空曠的'地方,準備放煙花。我手裏拿着打火機,小心翼翼地點燃煙花,引線被我點燃了,我立馬撒腿就跑,緊緊地閉着眼睛,心裏忐忑不安,擔心煙火被砸在自己身上,只聽“砰”的一聲,煙花飛向了天空,好像一朵朵五彩繽紛的花在黑暗的天空中綻放着,照亮了整個天空。我們興奮了起來,只見煙火又像流星一樣墜落了下來。這時,家家户户都在放煙花,並且一浪高過一浪,熱鬧無比。

第二天早上,就是大年初一了,我向爺爺奶奶拜年:“祝爺爺奶奶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爺爺奶奶聽後,笑眯眯地給了我一個壓歲錢。

新的一年開始了,我要在新的一年中更加努力用功的讀書,刻苦鑽研的學習,取得更好的成績讓家裏人開心。

談春節作文8

春節,傳遞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文化記憶。它早已在我們身上烙下了印記,每當春節來臨,無論隔了千山萬水,心靈已經踏上了歸家的旅程。一年的在外奔波,勞累,早已使人們的精神疲倦不已,唯有在家中,在一家人温暖的問候中,才能真正的放鬆自己。家家張燈結綵,打掃好衞生,買好年貨,大人們忙碌着,小孩們也不能閒着,空時便搭把手,過年可是件大事,有時內心充滿了神聖感。

一年的結束,新的一年的開始,人們會感慨事時間變化之快,老人們又老了一歲,孩子們又長大了一歲,與此同時肩上所揹負的東西也越來越多,在這一年又一年,時光倒流,順着年味的記憶,能夠找到中華民族重家,重視對禮的規範,這已是中華民族精神的一部分,他讓還在異國他鄉的遊子們一同過着春節。

兒時的記憶總是温暖又美好的,房子不大,卻剛好能坐下一家人,圍着火爐,有聊不完的家常,那時的鞭炮聲還很響,自己也總是撐不到十二點的那一刻。除夕夜三十晚過後便開始了正月,來往於親戚之間,開始了拜年,有拜不完的`親戚有些親人或許一年只能見到一面,所以互相之間格外親切。

過年的形式也隨着時間慢慢的變化,年味或許不再那麼濃,但是隻要心還在,心繫家鄉,終會感受到家帶來的温暖,要記住的是,過年可能又是一種形式,他讓家人們重新團聚起來,感受温暖。但我們只有每年春節才想到要回家,也並不是手機羣發的祝福和領不完的紅包,情應放在首要的位置,有情才有人,才有家,才有國家,才有民族。

春晚越來越隆重,想告訴我們走得再遠,根不能忘。我生在一座小鎮上,那有古廟,有孕育一代代人的江河,我的記憶從這裏開始,年讓我感受到家的魅力,我會記住這種感覺,小鎮是我的起點,我會登上火車,去往下一站,沿途的風景會很美,繁華的都市。琳琅滿目的商品,燈紅酒綠的生活或許會麻木了我,但當除夕來臨,心中的那片土地會召喚着我,讓我再次回憶起家人團聚的温暖,這或許便是年的意義與價值。

過年的回憶就像一壺烈酒,一腔熱血在心底慢慢擴張,讓人回味,我愛上了這樣的春節,我喜歡這樣的年味。

談春節作文9

春節,是我們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也是一年當中最終要的節日,在我們鄂州又稱為“年關”,因為以前的日子比較清苦,所以過年對大人們來説,過年就像過關卡一樣,不過現在日子可紅火了,但“年關”的叫法還是保留了下來。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來臘八便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在我們鄂州到了臘八,就可以算是過年了。在這段時間裏,小孩最為快樂,因為學校此時都接近尾聲,而大人們都在為過年開始忙碌起來,沒有太多時間照管小孩,孩子們難得有些自由。

臘月二十四、五,年的味道越來越濃烈了。大人們總會到超市瘋狂購物一兩次,購買過年要用的物品、食材等等,每次超市裏人山人海,堆得像小山一樣的貨物把售貨員忙得是不亦樂乎。人們在年前,都會千里迢迢趕回老家,又或者帶上幾樣禮物,去看望家長的長輩,噓寒問暖,俗稱“送節”。其實送給親戚家一些禮物,但往往又被講禮數的親戚回敬了更多了禮物,臨出門又帶了大包小包回來。

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家家户户開始了忙碌總動員。家裏貼春聯這樣的小事自然被安排到古靈精怪的孩子們頭上,孩子們雖然表面上忙得不亦樂乎,可其實心早就飛到家裏的廚房裏去了,因為那裏正在準備豐盛的年夜飯,所以對聯貼得往往是上聯變成下聯,下聯變成上聯,大人們為此生氣不已,可這是過年,又能怎樣呢?只好忍住脾氣,重新來過。

到了晚上,年夜飯要開始了。一般情況下,家人會打開電視,收看中央台的'春節聯歡晚會,一家人圍坐在豐盛的飯菜前,一邊欣賞精彩的歌舞、相聲等節目,一邊吃着喝着,遇到好看好笑的時候,都會停下筷子,甚至笑得噴出飯菜。當然此時,飯桌上有一道菜是必然動不得的,那就是魚,我們這裏叫“聽話魚”,據説要是動了這條魚,孩子們就會特別調皮搗蛋。

過了12點,家裏依然是燈火通明,全年唯有這一天晚上不用關燈也不準關燈睡覺的,這時候也沒人會説你浪費資源,因為這時候關燈,就意味着新年的日子裏不會太紅火光明。

新年,還有許許多多的趣事等着我們去發現。雖然現在年已過去,但我還是喜歡這個節日!

談春節作文10

在重慶,春節有十分多的習慣,我的春節就是在重慶過的。重慶的特色也是獨一無二的。

在重慶過年的前一個星期,家裏還沒有那麼熱鬧,和往常一樣,吃的、穿的、用的還是平常的東西,家裏還是冷冷清清,因為很多的親戚還沒回來,氣氛也沒有。在家就是寫作業,睡覺,重複循環。

過年的前兩天,家裏的'親戚們都陸續來拜訪了,通常我們都會去逛超市,逛商場,逛超市是去買一些家裏的新的生活用品,逛商場是為了去買過年時穿的新衣裳。這幾天在家裏吃的也不錯,吃的是一些家常菜,例如芽菜扣肉,扣肉的色澤如同上了光油一般,旁邊的芽菜雖然沒那麼顯眼,但是味道卻也不差,還有炒青菜,青菜是在田地裏面現摘現吃的,這菜是自家種的,不怕農藥,所以全家人都特別愛吃,其他的菜都有辣椒,因為,這才能是重慶人呀,重慶本地人不吃辣椒?這還能叫重慶人?

過年的那天,別提多熱鬧了!小孩子們大多都穿上了新衣裳,開開心心的蹦跳着,跑出去玩了。大人們則去市場上,買條魚,拔點兒青菜,再買點別的想吃的菜,現在的人們個個看着都十分有精神。買回家後,親戚們個個待在廚房裏,想顯一顯自己的本領。中午了,全家個個喊着“吃飯嘍”,此時已經不像過年了,反而像一場聚會,大人們談論着今年的事情,小孩子則胡亂吞兩口飯,便喊着“吃飽了!”又出去玩了。他們都玩些什麼?到街上去,拿着票面不高的零花錢,到小賣部裏買東西,或買零食,或買玩的。下午,大人們還是聊天,不知道有多少聊的,不知道聊到什麼時候。下午的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就到了晚上。晚上,大人們在吃飯時,都會舉杯同慶,互相祝福,這也是最歡樂的時候。吃完晚飯,就到了春晚,小孩子們不喜歡看小品,便拿起手機,開始打遊戲了。“唉,你拿你拿!快點兒,哎呀,叫你快點兒,被別人搶了吧,活該!”“你才活該,那個人擋着我了。算了,懶得和他們計較。”

過年的這天晚上,我們是不用熬夜守歲的,不知道為什麼。

第二天早晨,親戚們都回家了,年過完,他們就要回家了。一下子,街道變得冷清了許多,我們當天也飛回了廣州。家裏迅速冷冷清清,一年的辛苦勞作在過完年後幾天就要重新開始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個春節,又過完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erizuowen/chunjiezuowen/qd027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