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重陽節作文 >

實用的重陽節作文集錦8篇

實用的重陽節作文集錦8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重陽節作文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的重陽節作文集錦8篇

重陽節作文 篇1

九月初九重陽節,又稱為“重九節”,是一個紀念先人及掃墓的節日。

重陽節,起源於戰國時代,原是一個歡樂的日子。古人將天地萬物歸為陰陽兩類,陰代表黑暗,陽則代表光明、活力。奇數為陽,偶數為陰。九是奇數,因此屬陽,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陽相重,故稱“重陽”。

這一天,正值仲秋季節,天高氣爽,是登高遠眺,舒暢胸懷的好時光。中國曆代許多文人雅士,每當此時,登上高處,一面飲菊花酒,一面吟詩取樂,留下無數詩篇。

九月,嚴寒的冬關即將降臨,人們開始添置冬裝,他們也不忘在拜祭先人時燒紙衣,讓先人在陰間過冬。這一來,重陽節便演變為掃墓及為先人焚化冬衣的節日。

重陽節和其他傳統節日一樣,是家人團聚的佳節;也是一個紀念祖先的家人。在新加坡,仍有一部分會館保留重陽節祭祖的習俗,叫做“秋祭”。

其他人士可以在這一天選擇較有傳統意義的慶祝方式,比如一家人或與友好相約到户外活動,既可享受大自然的風光,又能聯絡親友之間的感情。

重陽節作文 篇2

重陽節是一個傳統、隆重的節日,有登高,吃重陽糕,飲菊花酒,賞菊,插茱萸葉等風俗。

今天晚上,我和媽媽完成了重陽節的風俗之一---登高。

我們在體育中心那裏爬了一座小山峯,感受到了重陽節的節日氣氛。因為重陽節又叫老人節,所以我們登山、下山時都看到了許多撫老的情景。當然,重陽節是必須舉行助老、撫老等活動的。

重陽節有這麼多好玩的,好吃的,那重陽節是怎麼來的呢?下面就讓我給大家介紹:在《易經》中,有人把數字6定做陰數,把9定做陽數,又由於農曆九月九日是"重九",所以叫做重陽節。

重陽節的風俗中,最隆重的是插茱萸葉和飲菊花酒。人們登上山頂,來到有野菊的地方,在腰間插上茱萸葉,每人一盅菊花酒,人們便開始賞菊。

回家後,我還給爺爺奶奶、姥姥打了電話,祝他們節日快樂呢!

重陽節,你是一個重要的節日,更是一個讓人們放鬆的隆重節日。

重陽節作文 篇3

自漢魏以來,重陽(九月初九)有登山、佩茱萸、飲菊花酒之俗。晉代詩人淵明尤愛菊花。至唐宋時,重陽賞菊成為風俗。宋代,菊之名種培植繁多,盛況逾越前代,成為當時城市居民的一大活動。

明、清繼之,有堆菊花山等項目,實際即是菊花品種展覽,其名目多至千種。北京、蘇州等地皆達到相當大的規模。三國魏曹丕《與鍾繇書》:“九月九日,草木遍枯,而菊芬然獨秀,今奉一束。”唐李羣玉《九日》詩:“江漢路長身不定,菊花三笑旅懷開。”

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重陽》:“九月重陽,都下賞菊,有數種:其黃白色蕊若蓮房,曰萬齡菊;粉紅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黃色而圓者曰金鈴菊;純白而大者曰喜容菊,無處無之。”宋吳自牧《夢樑錄。九月》:“年例:禁中與貴家皆此日賞菊,士庶之家,亦市一二株玩賞。其菊有七八十種,且作重九久。”宋周密《武林舊事。重九》:“禁中例於八日作重九排當,於慶瑞殿分列萬菊,燦然眩眼,且點菊燈,略如元夕。”清顧祿《清嘉錄。菊花山》:“畦菊乍放,虎阜花農已千盎百盂擔入城市

。居人買為瓶洗供賞者,或五器、七器為一抬……或於廣庭大廈,堆疊千百盆為玩者,縐紙為山,號為菊花山,而茶肆尤盛。“清潘榮陛《帝京夢時紀勝。賞菊》:”秋日家家勝栽黃菊,採自豐台,品類極多。椎黃金帶、白玉團、舊玉團、舊朝衣、老僧衲為最雅。酒爐茶設,亦多栽黃菊,於街巷貼市招曰:某館肆新堆菊花山可觀。“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九花山子》:”九花者,菊花也。每屆重陽,富貴之家以九花數百盆,架庋廣廈中,前軒後輊,望之若山,曰九花山子。四面堆積者曰九花塔。

重陽節作文 篇4

我們兒童有兒童節,青年有青年節,老人也應該有老人節。但是你們知道老人節是什麼時候嗎?告訴你吧,就是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

今天是重陽節,是老人的節日,這讓我想起了昨天發生的一件事:吃午飯時,奶奶要我喝白菜湯,我不耐煩地説:“我不喝,難喝死了!”媽媽當時就狠狠地批評我,説我怎麼能這樣和奶奶説話?太不尊敬老人了!當時我還不以為然,現在想想才覺得自己做得太不對了。

下午一放學,我就到奶奶家去看奶奶,去到奶奶家,原來爸爸媽媽早就到了,正在做晚飯,我放下書包,跑到奶奶身後,“奶奶,今天是老人節,我來給您按摩,好不好?”説完,我就挽起袖子,用力地按起來,我還不時地和奶奶説説話,聊聊天。不一會兒,我的手漸漸沒有力氣了,“這麼多年來,我曾經經受了多少苦啊,現在兒女都孝順,我也安心了”奶奶平靜地説着,此時,我不覺得累了,反而還幫奶奶做了很多事。是啊,奶奶辛苦了那麼多年,也應該享享清福了。

日常的生活中,我還是經常主動去尊敬老人。比如每次在奶奶家吃飯的.時候,奶奶到飯桌旁邊的時候已經沒有座位了,每到了這時我總會站起來請奶奶坐下。奶奶誇我真懂事,當時我可高興了!現在回想起來都覺得自豪呢!

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特別是到了“九。九重陽節”,這是我們孝敬老人的節日。我在這衷心祝願全世界的老人節日快樂!

重陽節作文 篇5

重陽節又稱老人節,在這一天,人們會去孝敬老人們,而我在這一天做了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我每天看到奶奶擦地板這麼辛苦,決定在這一天幫奶奶擦地板。

好不容易,這一天終於到了。 晚上,我還自信滿滿的答應了奶奶擦地板呢,可是早晨,我又睡過頭了!我來到奶奶家,發現地板不是特別髒,那是因為奶奶每天愛護的成果啊! 我自己去打了一盆水,把抹布在水裏擰擰,“啪”抹布被我拍在了地板上,我把抹布疊疊好,把水桶移了移,就開始大顯身手了,我左推推,右抹抹,奶奶在一旁看着,邊看,邊搖頭,説:“不對,不對!你這邊擦一擦,那邊擦一擦,要最後也不知道擦到哪裏了!”説着,奶奶緩慢地彎下腰,蹲下來,慢慢地和我説,抹布應該怎樣放,怎麼擦…… 奶奶的方法特別管用,不一會兒,我就把整個家擦完了,我望着乾乾淨淨的地面,心裏無比甜蜜,這時,奶奶走過來,笑着對我説:“瞧瞧你!擦個地板,褲子都濕透了!我來給你曬曬!”説完,奶奶就讓我把褲子給她,我脱下沒一會兒,奶奶遞過來一條新褲子,説:“給你買的!”我笑嘻嘻的接過褲子。 穿好褲子,我的心裏想:明明是老人節嘛!就像在過兒童節一樣呢!不過,這樣的感覺真好!我好幸福哦!

重陽節作文 篇6

一千多年前的今天,杜甫登高遠眺吟出千古絕唱——《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穿越歷史的煙雲,又是一年重陽,再頌經典,宛如心聲……

寧靜的傍晚,我獨自一人站在林蔭道旁的一棵樹下,陽光斜斜地灑下來,細碎地穿過零落的樹葉,在我的眼睛裏投下斑斑駁駁的亮光。而我卻絲毫不能從那光芒中獲得温暖,反覺得有一種從骨髓中散出的淒冷。看那枯黃的樹葉光華不再,即便在這温暖的風中也凍得瑟瑟發抖,堅持不住就要飄落下來,象蝴蝶絕美的舞蹈,而後歸於寂寞。裹衣離開,我感覺自己就象那些被拋棄和遺忘的敗葉,遠隔親人好友,在這遙遠的城市呼吸陌生的空氣,咀嚼思念的苦果。

窗外,陣陣秋風吹襲,我再一次抬頭看那些紛飛在空中的枯葉。忽然覺得它們很象自然的信箋,而關愛是一枚通行世界的郵票,枯葉用盡最後的生命燃燒成一縷縷燦爛,給無數異地的親朋好友傳遞温情與祝福,讓世界不再孤單。原來只要心心相印,距離永不會阻隔真情;其實只要真情恆久,天涯也不過咫尺比鄰。

重陽節作文 篇7

農曆九月初九,兩陽相重,故叫“重陽”,重陽節又是“老人節”。老人們在這一天或賞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鍛鍊體魄,給桑榆晚景增添了無限樂趣。

重陽這一天,人們賞玩菊花,佩帶茱萸,攜酒登山,暢遊歡飲。九月重陽,天高雲淡,金風送爽,正是登高遠眺的好季節,因此,登高便成了重陽節的重要習俗。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於無山可登,無高可攀,就防止米粉糕點,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藉以示登高(糕)僻災之意。

重陽節還有插茱萸,飲菊花酒,吃重陽糕等風俗。茱萸,也叫越椒,是一種重要植物,氣味辛烈,可以防止惡濁重陽花糕是用粳米制成的一種節令美食。

重陽節記事200字

在我11歲的重陽節裏,我和爸爸出外散步歸來。為了孝敬爸爸,我接了一盆水給爸爸洗腳。

“啊,這是爸爸的腳嗎?”。它佈滿了繭子和疤痕,顯得滄桑和衰老,其中的疤痕聽爸爸説:“一個是爸爸下鄉勞動時碰傷的;一個是爸爸當兵時撞傷的;還有一個是在當警察時抓壞蛋時碰傷的……”。看着這些蒼老的疤痕不禁勾起了我小時候的回憶:每當我生病時,爸爸無論颳風下雨,抱起我奔向醫院;晚上散步時爸爸揹着我走街串巷;兒時上學爸爸接送我回家。

爸爸的一雙腳啊,佈滿了滄桑,承載着歷史,它伴隨我成長,也將伴隨我走向未來。在我11歲的重陽節裏,我不單孝敬了爸爸,通過洗腳,也使我獲得了巨大的精神財富。

重陽節作文 篇8

重陽節的傳説農曆九月初九的重陽節快到了,我們來了解一下關於重陽的傳説吧:農曆九月初九,兩陽相重,故叫“重陽”,重陽節又是“老人節”。

老人們在這一日或賞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鍛鍊體魄,給桑榆晚景增添了無限樂趣。重陽這一日,人們賞玩菊花,佩帶茱萸,攜酒登山,暢遊歡飲。九月重陽,天高雲淡,金風送爽,正是登高遠眺的好季節,因此,登高便成了重陽節的重要習俗。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於無山可登,無高可攀,就防止米粉糕點,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藉以示登高(糕)僻災之意。重陽節還有插茱萸,飲菊花酒,吃重陽糕等風俗。茱萸,也叫越椒,是一種重要植物,氣味辛烈,可以防止惡濁重陽花糕是用粳米制成的一種節令美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是唐朝大詩人王維在九九重陽寫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被後人廣泛流傳,現在在中國幾乎是全部人家都會慶祝重陽節,登高、探親、賞菊,是一種民俗的享受。

希望這種傳統的節日能夠永遠的流傳下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erizuowen/chongyangzuowen/zww7ev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