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重陽節作文 >

【精選】三年級重陽節作文彙編8篇

【精選】三年級重陽節作文彙編8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年級重陽節作文8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選】三年級重陽節作文彙編8篇

三年級重陽節作文 篇1

10月5日是重陽節,昨天,我回了奶奶家,看望爺爺奶奶。到奶奶家後,我發現爺爺不在家,我向奶奶一問,明白了,是爺爺出去幹活了。奶奶在家,原本她也在千活的,一聽到我們要回來的消息,就放下手中的活,匆匆忙忙地跑了回來。我在奶奶的臉上親了一下,説:“奶奶您辛苦了。”奶奶笑了。過了一會,奶奶就又去幹活了。

晚上,吃完飯後,爺爺才回來,我高興地跑過去,跟爺爺抱在一起,雖然爺爺沒有説什麼,但我知道,爺爺心裏樂開了花。(因為爺爺經常盼望我可以回去,現在見到我了,並且我還親密的和他抱了一下,所以爺爺喜上加樂)

我沒有送什麼禮物,只是向爺爺奶奶表達自己的心意,我覺得這才是最棒的禮物。

我知道爺爺奶奶愛我,所以我要更愛他們!!!!

小朋友們,爺爺奶奶都老了,我們要經常回家看望他們。

三年級重陽節作文 篇2

九九重陽節節是個登高望遠的節日,也是老年人的節日。週末,爸爸、媽媽和我一同去了姥姥家。陪姥姥過她的節日

第二天早晨,我們一家就開始爬雲龍山。剛到一半,姥姥姥爺就累得直喘氣,坐在路邊的石頭上歇息。我是不安分的,聽着耳畔松濤陣陣,看漫山紅葉繽紛,還 不忘在林中搜尋一閃而過的小松鼠。最吸引我的是路邊的野花。話説“路邊的野花你別採”,怎麼能不採呢?山花爛漫,鮮豔奪目,點綴在綠草叢中,那麼招人喜 愛。我像鳥兒一樣,追着蝴蝶雀躍,一不留神,就採了一大把。分了送給姥姥和媽媽,她們都很高興,抱在懷裏愛不釋手。

我們繼續向上攀登,途中遇到不少登山的人。我突然記起王維的詩句“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些風俗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文化的體現。

“哇!好美的山哦!”從小我就隨家人爬了無數次,但每次爬山都是姥姥姥爺揹我爬的。現在姥姥姥爺腿腳不利落了,不再是可以揹着我上山的體魄了,媽媽爸 爸的額頭也爬上了皺紋。我的成長凝聚着他們的心血。在愛的氛圍中成長,我好幸福。成長是個過程,我願我的成長如爬山一樣,有時可以停下腳步,陪伴家人歇息 片刻,欣賞路邊無限風景,採擷鮮花裝點他們的容顏,他們的夢。

春光無限好,秋景旖旎,九月九日重陽節去登山真是個不錯的選擇。

三年級重陽節作文 篇3

敬老、愛老。現在的人們,也越來越看重這個中國的老人節了,因為重陽不光是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這麼簡單,更重要的是把關愛老人之風傳向全國各地,讓他們都來尊老、敬老、愛老。然而正值年少的我們,又能為身邊的老人麼做些什麼呢?

我想到的,大多數人都會想到:無非給老人們捶捶背,推推腰,或者是幫着乾點家務,除了這些,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不會再讓我們幹些什麼了。平常,老人們總是最疼我們。有好吃的自己捨不得吃就留給我們;有好喝的自己捨不得喝就留給我們;我也從沒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經常給自己添件新衣,卻拿來兒女穿舊了的衣服穿;也從沒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很揮霍的買許多貴重的東西從來都是能省下就省下,卻把剩下的錢給我們買零食;更沒見過爺爺奶奶哪一天接我放學誤了點,常常就是有病也要挺着,不讓我們在校門口乾着急。

説到這兒,我不免有想到了一些不好的情景。秋天天氣轉冷,奶奶總是問我:“穿那麼少,冷不冷?”這時我便會不耐煩地轉過頭去,煩躁的説上一句:“不冷不冷。”心裏還不住的埋怨奶奶太隆A偕涎埃蓯嵌V鮃瘓洌骸奧飛閒⌒目闖擔鴯饌娑!”往往我來不及聽爺爺説完這句話,就插上一句:“知道了,知道了!”就覺得整天聽着一句話,耳朵都快聽出繭子來了。

不知我的這些表現是不是刺痛了您的心,如果是這樣的話,就請原諒我這個孫女的不孝和不懂事。

談了那麼多,其實歸根結底就是要理解老人,尊敬老人。想想哪個老人不想得到晚輩的重視與尊重呢?雖然我們不可能有太多的資金與精力去給全體老年人一個温馨、舒適的家園,但我們可以從身邊的老人做起,用自己一點一滴的愛去感動他們。最後,祝全社會所有老年人,身體健康,長命百歲。

三年級重陽節作文 篇4

金黃的枯葉離開了樹枝,在空中猶如蝴蝶般飛舞,最後以優美的弧線悄聲無息地落在地上。一片片金黃,為街道作了燦爛的點綴!秋天的韻味濃了起來,秋天,真的來了……

“每逢佳節倍思親”楓葉正紅的時候,正是重陽節來到的時節!重陽節又是老人節。又值重陽,我想起了慈祥的奶奶。我的奶奶今年54歲了,手腳靈活。寒假的時候,奶奶常常用她寬廣的胸懷感染着我。奶奶有一顆常輕的心,平時是那麼愛笑,她的笑,清澈而又慈祥。重陽又到,我應該為奶奶做些什麼呢?對了,奶奶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每天干農活非常累,我為她捶捶背吧!

我想着那時的情景,我把手握成拳頭,從頸部到腰部我都為奶奶捶了個遍。我能想象出她那激動、高興的心情,燦爛的笑容!

如今,我坐在窗前,秋風習習夾雜着對奶奶的`思念!我在迷離的秋色中,尋找着那一天一幕幕珍貴的畫面……

三年級重陽節作文 篇5

今天是重陽節,我們一家人坐着汽車回家,在車上我們非常的熱鬧,有説有笑的。到老家,家裏的祖婆、祖公迎上前來歡迎我們的歸來,在老家裏,變化真大,經過休息,大人們準備好東西,就坐上車,去紀念祖先元老們。

來到祖宗的墳前,爸爸拿出他那早已準備好的電鋸,“刷”的一聲,爸爸把墳前長滿及茂密又細長的草割斷,變成寸草不生土地。我看見,也想上去試一試,把最後的一些草搞乾淨,可重陽節爸爸説“小孩子,不可以隨便亂碰的,很容易就會割到你自己那又嫩又胖的小手”我頓時聽,不服氣的説:“老爸,就一次,行不?”老爸説:“好吧!”,爸爸拉動發動機後,把它交給我,我心想是多麼的感到自豪,接着,我把電鋸放到草邊,輕輕的一碰草編粉身碎骨。誰知這是,我一個不留神,電鋸被,長長的草纏住,爸爸趕忙把電鋸關停,慢慢的扯出來。爸爸説:“看見沒有,如果你想做好事的話,就幫幫家裏人搬貢品,就算一件好事。”我説:“啊……”

通過這次教順,偶明白,做好事,並不要以為能得到炫耀的是就是做好事,做好事並不是那樣的,而是能幫的上忙的事,就是好事。

三年級重陽節作文 篇6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農曆九月初九日的重陽佳節,活動豐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習俗。下面我就來介紹一種“登高”習俗。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九九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九九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家家有人喪命,這些百姓受盡了折難。它也奪走了青年恆景的父母,恆景自己病倒了愈後,他辭別了妻兒,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為民除害。他四處訪師尋道,最終在一座最古老的山,找到了一個法力無邊的仙長,恆景不畏艱險和路途的遙遠,終於找到了那個神奇法力的仙長,從此恆景刻苦練出了非凡的武藝。一天仙長把恆景叫來説:“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作惡,你本領已經學成該回去為民除害了”。仙長送給恆景一包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並且密授避邪用法。恆景回到家,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長的叮囑把鄉親們領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中午時分,隨着幾聲怪叫,瘟魔衝出汝河。突然聞到香和酒氣,便戛然止步,這時恆景手持寶劍幾個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後來人們就把九九重陽節登高的風俗看作是免災避禍的活動。雙九還是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意思,九九重陽節便被做為老人節。

“老人節”當然要給老人做一些有用的事情咯!比如看看老人,陪陪老人,與老人一起玩一玩兒;為老人洗腳,使老人感到快樂;對老人講講故事,讓他們心中感到快樂,不再孤獨……

“老人節”就是為了老人,在以後,我們要多陪陪老人,多看看老人,幫助老人做一些事情,使老人們不再孤獨,不再寂寞吧!這就我想要的九九重陽節!

三年級重陽節作文 篇7

老人們,你們知道嗎?

今天是你們的節日,九九重陽節。在這個節日裏,人們要登山,喝菊花酒等習俗。九九重陽節的九九是希望全天下的老人都活到99歲,長命百歲的意思。還有一首這樣的詩來形容重陽節的: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首詩就是王維在重陽節思念遠方的家人而寫的,最後我祝願全天下的老人長命百歲。

三年級重陽節作文 篇8

今天是農曆九月初九,也就是重陽節,又稱老人節。今天學校的廣播就已經跟我們介紹了重陽節的習俗等,我們覺得有趣極了。

一天的學習很快過去了。放學時,我在樓梯上看見了沈老師,心想,今天是個節日,那得有禮貌地祝福老師。於是,我連忙説:“沈老師,節日快樂!”我心裏想沈老師一定會説“謝謝”。

誰知道,沈老師奇怪地看着我。她怎麼沒像往常一樣説謝謝呢?我有些納悶。正在這時,沈老師笑呵呵地説:“我又不老,跟我説節日快樂幹什麼?”到底怎麼回事呢?我感到非常不解。

回到了家,我連忙把事情經過告訴了奶奶,問奶奶是怎麼一回事。奶奶哈哈大笑,説:“重陽節也是老人節,難道沈老師老嗎?”

聽到這裏,我恍然大悟了。原本,我以為凡是遇到節日總要相互道“快樂”的呀!卻忘了今天是個特殊的節日,都怪我聽廣播不仔細,鬧出個“張冠李戴”的大笑話。

我現在明白了,重陽節也是老人節,祝願全天下的老人們,老人節快樂!這下總該沒錯了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erizuowen/chongyangzuowen/nk7on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