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重陽節作文 >

學做重陽糕作文500字(精選10篇)

學做重陽糕作文500字(精選10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學做重陽糕作文500字(精選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做重陽糕作文500字(精選10篇)

學做重陽糕作文 篇1

重陽節來臨之際,爺爺、奶奶用祖傳方法做重陽糕。這麼好的學習機會,我自然不會錯過。

做重陽糕最核心的材料是米粉。買來的米粉要與水和糖合成帶一絲甜味的粉末狀細顆粒。做到這一點,真不容易。當糖水遇到幹米粉時,米粉立刻變成一小點一小點的凝聚小球,這時候就需要爺爺奶奶大顯身手了。奶奶用擀麪杖輕輕地推開,爺爺則是用乾淨的手把這些小塊輕輕搓開,如果太用力,粉又會變成小塊。搓到大約一大碗時,奶奶會搬來一個大鐵盤,取出只有水和粉才能流過去的不鏽鋼漏網盆,用大勺子舀搓開的米粉放進網漏裏,輕輕搖晃漏網,細的粉自然流了下來,而沒有篩下的粉,奶奶又重新倒回盆中再搓開。光光做這個步驟,爺爺奶奶就花了大半天的時間。

我輕輕碰了一下篩好的米粉,哇,如細沙一般的粉輕輕從指間滑落,真是我見過最細最滑的米粉了!奶奶將一塊特製的正方形糕點模具擺在了桌上,要求我在模具的底部鋪上一層濕布,再用勺子舀米粉倒在布上。動作必須很輕,不能將米粉壓實。米粉鋪滿布,再用湯匙挖出一塊一塊的豆沙放在拼成九塊小糕的中間,再放入一層米粉,用刀輕輕切開,上面放上芝麻、核桃、紅棗、葡萄乾,放在鍋上蒸二十分鐘,好吃的.重陽糕就出爐了!

祖傳的味道,獨特的口感,這自做的重陽糕當是我吃過的最棒的糯米糕了!

學做重陽糕作文 篇2

丁零零,上課了,我們紛紛回到教室,等待黃老師到來。吱——門被黃老師推開了,只見黃老師邁着輕盈的步伐走上了講台,與平時不同的是,黃老師手裏竟然還拎了一個畫滿藍色小花的袋子,袋子裏鼓鼓的,似乎有什麼東西藏在裏面。

黃老師讓同學們猜這袋子裏有什麼東西?一位同學反應迅速,搶着説:“是不是答應給我們吃的熟花生呀?”黃老師搖了搖頭。又有一位同學説:“是不是以前的學生給你寫的信?”黃老師還是搖了搖頭。最後,黃老師給我們揭開了答案。她把她的一隻手伸到袋子裏,摸出了一塊重陽糕。黃老師説:“這是別人送我的重陽糕,我想要和大家一起分享!”説着,黃老師就掏出一把小刀,耐心地為我們切起糕來。

見到這麼好吃,那麼香的重陽糕,我的口水都快要流下來了,我的.肚子也唱起“空城計”。我安慰我的肚子説:“肚子呀肚子,你再忍一會吧!馬上就可以享受到美味了。”“袁佩雯——”果然,沒一會兒,一個熟悉的招呼聲就傳進了我的耳朵裏。呀!是黃老師喊我去領重陽糕呢,我立刻小跑到講台邊,從老師手裏接過了一小塊方方的糕。真香,我才把它放進嘴裏咬上一小口,滿肚子的饞蟲就往上爬,讓我忍不住大嚼特嚼,三下五除二就把重陽糕給全部吃了。

這真是我吃過的最好吃的重陽糕了!

學做重陽糕作文 篇3

今天下午第三節課,黃老師神祕地拿了一個很漂亮的袋子走進教室,然後微笑着問我們:“這裏面會是什麼?”我們絞盡腦汁、冥思苦想,答案無奇不有:一封信?上次説要給我們吃的熟花生?運動會上給運動員的別針和號碼牌?……不對不對,都不對。直到沈釔臣説是重陽節的禮物時,黃老師才神祕兮兮地取出一塊用保鮮膜包着東西。哇,重陽糕!果然猜中了!

等我們安靜下來後,黃老師甜甜地説:“明天是重陽節,學校裏給每個老師發了一大塊糕,我想和你們一起分享。”我感動得眼淚都快掉下來了,黃老師那麼辛苦,這塊糕是學校給她的犒賞,可她卻要和我們一起分享,黃老師實在是太好了!如果此刻可以,我一定會給她一個大而温暖的擁抱!

黃老師讓我們每桌派一個人上去取糕,然後兩人分着吃。我拿到糕,扯下一小塊,放進嘴裏,久久捨不得嚥下去。直到看見後面的黃棟宇和沈釔臣開心地吃了起來,我才小心翼翼地嚼了幾下。那糕軟軟的,糯糯的,吃完後脣齒間還瀰漫着淡淡的`桂花香。吃完,黃老師問:“好吃嗎?”

“好吃!”我們響亮地回答道。“為什麼呢?”“因為是黃老師給的!”我們異口同聲地回答道。

是啊!這又香又甜的重陽糕裏有着黃老師對我們的愛,在別處哪裏能吃得到呢!

這真是一節特別難忘的課,我多想回到當時再回味無數遍啊!

學做重陽糕作文 篇4

今天是重陽節,我和媽媽去外婆家吃晚飯。外婆説:“今天是重陽節,我們一起來做重陽糕!”我一聽,一蹦三尺高,大聲嚷着:“我也要做,我也要做!”

收拾乾淨了桌子,外婆端出一盆浸濕後又晾得半乾的米粉,把它們倒在一個大竹匾裏,我激動得直搓雙手。我卷卷衣袖,搓搓小手,深吸了一口氣,準備大幹一場。第一步是和麪,和以往不同的是,這次是用糖水和。外婆給我倒了一些糖水,我便開始揉。“我揉,我揉、我揉揉揉……”我自己為自己鼓勁。由於用力過大,鐵盆被我弄得“咯噔”響。可是我的手不一會兒就酸了,使不出勁來。麪糰還總是不聽我的話,粘在盆子的壁上不下來。於是我便用手指挖。這一挖,弄得手上黏糊糊的。外婆趕緊説:“在手上抹點乾麪粉。”麪糰差不多成形了,也越來越柔軟了。我將麪糰一分為二,將麪糰按成麪餅,現在要給這半成品“化粧”啦!先用紅絲綠絲做幾條紅紅綠綠的頭髮,眼睛一隻紫一隻紅,鼻子只有一條線這麼細,嘴巴是用瓜子做的,臉上還五顏六色。真不知道這塊重陽糕烤好是什麼樣的。是黑乎乎的.,還是白白胖胖的?只見外婆那也快做好了,外婆把細細的,白白的米粉一勺一勺放入蒸籠裏,輕輕地、小心翼翼地壓平,再用小刀把它們切成一塊塊菱形,再小心地撒上紅絲、綠絲和黑芝麻,最後,我們把蒸籠放在蒸鍋上蒸。外婆説:“只要我們再耐心等上二十分鐘,就可以吃到又鬆又軟的重陽糕啦!”

我們靜靜等待着,不一會兒,一陣甜滋滋的香味悠悠傳來,重陽糕蒸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找到了自己的傑作,迫不及待地掰了一小塊放進嘴裏。“好香啊!”我感歎道:“沒想到重陽糕如此美味,我還是第一次吃到自己做的重陽糕呢。”

學做重陽糕作文 篇5

近了近了,秋天的腳步近了。是誰駕着祥雲在俯視人間?你看他左耳上盤着一條蛇,右肩上扛着一柄斧,看起來威武極了。噢,他就是秋神蓐收!

蓐收舞動巨斧,帶出一陣風。秋風颯颯,美麗的菊花綻開了笑臉,楓葉似火,大雁南飛。明天就是重陽節了,我心念一動:何不做個重陽糕應應景呢?

我向媽媽説了我的想法,她二話不説就答應了,帶着我衝向超市。我們買齊了食材:粳米粉、糯米粉、豆沙餡、紅棗、紅絲綠絲等。媽媽廚藝不精,她特地在百度上查了重陽糕的做法,不停説着“原來如此簡單”,實際操作起來翻了船。在她的指揮下,我不知不覺加了很多水,粉全部都溶解了,變成了一盆薄湯,我不禁跳起了腳:這還能做糕嗎!

正當我急得六神無主時,爸爸下班了,如神兵天降。知道了我的意圖後,立刻掏出手機,查了“下廚寶”,就開始教我。只聽他説:“重新拿一個盆,粳米粉、糯米粉各放250克。”見我做得很好,他緊接着道:“加水,記得水要一點一點加,把大塊的`粉粒捏碎。”我當然知道,我可不會在同一塊石頭上再摔倒一次!誰知事與願違,水又多了一些,沒有達到我預定的要求,不禁又懊惱起來。爸爸趕緊安慰:“沒關係沒關係,我們跳過‘篩粉’這一步,接着做下去就行。”於是,我按着爸爸説的,不停地揉搓擠壓,直至所有的顆粒都消失不見。我拿出蒸籠,在底部鋪上紗布,把粉團搓圓後攤平,放上豆沙餡,再搓一個粉團,覆蓋住豆沙,擺上紅棗,用紅絲綠絲點綴。哈哈,我欣賞着“傑作”,這不就跟下廚寶中的圖片一模一樣嘛!

我樂顛顛地把蒸籠放進蒸箱,心裏七上八下的,不知會怎樣。過了15分鐘左右,只聽“叮”的一聲,蒸箱停止了工作,也意味着重陽糕可以出爐了。我忐忑地拉開蒸箱:呦,雪白的糕上紅棗笑顏如花,紅絲綠絲也齊齊向我打着招呼,一股香甜的氣味撲面而來。“可別讓我失望啊!”我滿懷希望、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哇,好好吃,雖然不完美,但也很成功!我細細咀嚼着,重陽糕滑軟柔潤,甜而不膩,清香可口,重重美味又層層分明。吃着吃着,我想起了遠方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明天我一定要打個電話給他們,祝福他們健康長壽!

學做重陽糕作文 篇6

九九重陽節到來了。今天星期日,老師給我們佈置兩個任務:一是學做重陽糕;二是以此為素材,寫一篇作文。這第一個任務,對於我們全家來説,那可是大姑娘坐轎頭一回。

怎麼辦呢?全家人經過商量後決定:要不怕困難,勇於探索,敢於學會我們不會的東西。

我到媽媽辦公室裏上網查到了重陽糕的製作方法:將糯米粉1.5千克,粳米粉1千克混合成相粉,加入白砂糖0.5千克,加入0.75千克反覆揉搓,靜放2小時後,用旺火蒸15——20分鐘,撒上色漿、芝麻、紅綠絲即成。

今天一大早,我和外婆到菜市場去買糕料。買糕料的.爺爺説:“我有15年的做糕經驗,每年都大量批發重陽糕,我來教你做”。我們一聽,馬上拜爺爺為師。爺爺給我們稱了半斤糯米粉,半斤粳米粉,2兩紅綠絲後告訴我們:“把這些相粉放到盆裏,根據口味,加上白糖,在噴霧裏裝160毫升涼水,邊噴邊搓,搓好後馬上就可以放籠裏蒸了。

回到家裏,我們把飲料瓶蓋扎滿孔,當噴霧器,然後在瓶子裏按規定裝上水,邊噴邊搓。搓好後發現相粉很鬆散,這能蒸成糕嗎?我和外婆商量:先蒸一半試試看,如果不行,另一半加水後放置兩小時再蒸。

我們取一個搪瓷盤子,在盤底抹上油,把搓好的糕料放到盤子裏,上面撒上紅綠絲,用旺火蒸了30分鐘。

因為是第一次蒸,所以我們時不時地去觀察重陽糕的變化情況。只看見透明的蒸鍋上炊煙裊裊;蒸鍋裏紅邊盤子裏,雪白的重陽糕上紅綠相間,十分好看,我馬上用相機拍下了這美麗的畫面。

重陽糕蒸好後,我們懷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把盤子端出鍋,用筷子一夾,可以,不散。夾一塊嘴裏一嘗,哈哈!黏中帶沙,香中帶甜,口感非常好,比買的重陽糕還好吃呢!

通過今天學做重陽糕的活動,讓我深深地體會到“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的道理,我今後還要不怕苦難繼續學會更多的東西。

學做重陽糕作文 篇7

再過兩天,就是一年一度的重陽節了!我高興得不得了!馬上就能給爺爺、奶奶一個大驚喜了。我一定要做出世界上最好吃的重陽糕,親手送給爺爺、奶奶們品嚐!

我們拿出自己精心準備的各種各樣的材料:有小小的葡萄乾,脆脆的小核桃,還有甜甜的巧克力豆……我們戴上一次性手套和口罩,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我心想:“一定要認真地做好重陽糕!”我下定了決心!

瞧!涵鈺媽媽端來了一大鍋滾燙的開水,慢慢地倒進裝有米粉的盆子裏,然後用筷子把水和米粉和在了一起。不一會,米粉成了一個大白饅頭,白白胖胖,可真好玩兒,我可真想咬一口!

和好米粉後,涵鈺媽媽分給每人一小塊兒,我也得到了一小塊兒。我把它放在桌上,用力一壓,再拿上準備好的磨具往上一按。呀!一個米老鼠重陽糕出現了!它好像在説:“我是米老鼠重陽糕,你把我打扮得漂亮一點,再送給你的爺爺、奶奶,他們一定會很高興的。”

我看着它輕輕一笑,説:“你放心吧,我一定會把你打扮得漂亮一點的。”説完,我就把它裝飾了一下!

看!兩顆巧克力豆做的小眼睛,炯炯有神;一顆小葡萄乾做的'小鼻子,顯得非常俏皮;一個用棗片做的小嘴巴,看起來甜甜的!就這樣,一個漂漂亮亮的米老鼠重陽糕誕生啦!

大家把各自的“傑作”放到蒸格里。啊!真是五花八門,同學們的手可真巧啊!

等呀,等呀,重陽糕終於蒸好了。濃濃的香味飄滿了整個教室,真是太饞人了!

我第一次做的重陽糕可真成功,爺爺、奶奶吃了我的重陽糕一定會讚不絕口的。

學做重陽糕作文 篇8

馬上就到傳統祈福和敬老的重陽佳節了,我和媽媽準備一起做重陽糕送給外公外婆。

首先,我們去超市採購做重陽糕的材料,然後還在小區裏採了一些香氣撲鼻的桂花,因為媽媽説,用這樣的桂花水來和麪會更香。

回到家中,我和媽媽就開始分工協作,我負責仔細地挑選新鮮的桂花,去梗,洗淨,然後用熱水浸泡,媽媽負責搓粉,篩粉。由於我的任務比較輕鬆,很快完成了,看着媽媽還在辛苦的搓粉和篩粉,我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可以幫媽媽分擔更多家務,於是我就幫媽媽篩粉,細細的雪白的'粉從網裏掉下來,就像在下雪一樣。雖然手臂很酸,但是看到自己勞動的成果和媽媽開心的笑容,我也不覺得累。

經過我和媽媽一個小時的努力,準備工作完成,我們一層粉一層豆沙的在飯盒裏鋪好,還在最上面的一層撒上了紅棗和葡萄乾,然後放在鍋裏開始蒸糕。

不一會兒,香噴噴的重陽糕出爐了!媽媽立馬拿出手機,讓我端着重陽糕不停地擺pose。一頓咔咔咔之後,心滿意足的媽媽開始發朋友圈去點讚了。

我看着自己努力勞動做出來的糕點,嚐了一塊,真是美味啊!

晚上,爸爸開車把我做的重陽糕和賀卡送到了外婆家。我希望外公外婆吃了我做的重陽糕,可以身體健康,快快樂樂!

學做重陽糕作文 篇9

重陽的飲食之風,除前所述的飲茱萸、菊花酒,吃菊花食品之外,還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在北方,吃重陽糕之風尤盛。據《西京雜記》載,漢代時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餌之俗,即最初的重陽糕。餌,即古代之糕。

《周禮》載餌用作祭祀或在宴會上食用。漢代又記有黍糕,可能與今天的糕已差不遠。蓬餌,想必也類似於黍糕之類。至宋代,吃重陽糕之風大盛了。糕與高諧音,吃糕是為了取吉祥之意義,因而才受到人們的`青睞。

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有“糙花糕”、“細花糕”和“金錢花糕”。粘些香菜葉以為標誌,中間夾上青果、小棗、核桃仁之類的糙乾果;細花糕有3層、2層不等,每層中間都夾有較細的蜜餞乾果,如蘋果脯、桃脯、杏脯、烏棗之類;金錢花糕與細花糕基本同樣,但個兒較小,如同“金錢”一般,多是上層府第貴族的食品。據説,早年不家用發麪餅夾上棗,慄諸果的,或以江米、黃米麪蒸成粘糕餅,似“上金”、“下銀”的花糕。

有詩描述重陽糕的製作: 蔡雲:篝火鳴機夜作忙,織工一飲登高酒,依然風雨古重陽,蒸出棗糕滿店香。

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唸唸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鬆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重陽糕不僅自家食用,還饋送親友,稱“送糕”;又請出嫁女兒回家食糕,稱“迎寧”。

學做重陽糕作文 篇10

今年國慶放假恰逢重陽節,爸爸媽媽帶我去慈城年糕館體驗現場制糕過程。

一進入年糕館,裏邊真是熱鬧非凡啊!穿過熙熙攘攘的人羣,我們又來到了“印糕製作室”。印糕又名“重陽糕”,因為正是重陽時節,製作印糕的人可真不少啊!場館內人頭攢動,我們好不容易等到一張空閒的八仙桌,我迫不及待地請工作人員給我們調配好“原料”,並拿來制糕的工具。

只見服務員阿姨嫻熟地把糖水倒入黃豆粉中,攪拌均勻,然後再加入一些噴香的黑芝麻,“原料”就算準備妥當了。隨後,服務員又給我們拿來一小碗松花粉,告訴我們,在壓糕前要把松花粉抹在模子的底部,便於脱模。

開始制糕了,我先試着把松花粉均勻地塗抹在印模上,再把黃豆粉壓進模子,雙手使足勁,把它摁得結結實實的,然後用鏟子剷除多餘的粉末,接着用木棒敲擊模板。這時,一個個塗着金黃色松花粉的.“重陽糕”就誕生了。

“重陽糕”小巧精緻,有圓形的,有扇形的,還有樹葉狀的,正面還印有花草圖案和代表吉利的祝福詞呢!一個個小印糕在我手裏似乎“活”了起來,一會兒工夫,食品盒就被擠得滿滿的。

這是我第一次親手製作的“重陽糕”,我要把這些“作品”送給關心愛護我的長輩品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erizuowen/chongyangzuowen/lzgn4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