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重陽節作文 >

關於重陽節的作文300字八篇

關於重陽節的作文300字八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重陽節的作文300字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重陽節的作文300字八篇

重陽節的作文300字 篇1

想起重陽節就想到了自己的爺爺和奶奶,當年奶奶去世的時候我小什麼也不知道。在奶奶去世的時候我還嬉皮笑臉的。長大了我去學校,發現同學們的奶奶都來接他們。回到家我問媽媽:“媽媽,我奶奶呢?”她説:“你奶奶有病去世了。”聽了這句話我頓時熱淚盈眶。

自那時我便抱着照片看奶奶。到了現在我還是有些想奶奶。

今天我要去看爺爺了,我們坐上車到了爺爺家。我見爺爺還是有些發呆,可能是因為想奶奶。於是我把奶奶的照片給了爺爺,爺爺頓時哭了起來,接着我也哭了起來。沒有誰能體會到我們的心情是怎樣的。我對爺爺説:“爺爺,我知道你想奶奶,但我也想……”我想爺爺是非常傷心的,便對爸爸説:“爸爸,我們已經很久沒有和爺爺吃團圓飯了,不如我們去吃飯吧。”爸爸説:“好吧,我們也很久沒有和爺爺一起吃團圓飯了。”

到了飯店,我見爺爺還是眼圈紅紅的,於是我也想哭。但是我一定要堅強,一定要讓爺爺開心起來。吃飯的時候我故意説:“我長大一定要買個直升機,讓爺爺坐進去。”爺爺説:“你還是個小孩,不知道它有多貴。”我説:“只要能讓爺爺開心,我就一定要買。”爺爺笑着説:“我現在已經很開心了。”見了爺爺臉上的笑容,我十分高興。

我對爺爺説:“爺爺,以後開心點,以後還有我們陪你。你一定會幸福的。”爺爺説:“好。”該走了,我真是捨不得走,看着爺爺慈祥的臉龐,頓時我感到十分温暖。

重陽節的作文300字 篇2

昨天是重陽節,也就是一年一度的老人節,可也就在昨晚,噩耗傳來。

晚上,正當我們一家歡聚一堂,有説有笑地吃着晚飯時,媽媽的手機響了,媽媽接完電話,我問媽媽是誰的電話,媽媽黯然的告訴我,住我家三樓的高祖母(舅婆的媽媽)去世了,説完,便與爸爸匆匆忙忙地出去了。這對我來説,簡直猶如晴天霹靂,眼淚直往下流。我掩飾不了我的傷心,更掩飾不了我對高祖母的愧疚……

記得有一次,我放學回家,家裏沒人,我又沒帶鑰匙,焦急萬分。我跑到三樓敲響了高祖母家的門。她開了門,見是我,臉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我給媽媽打了電話,才安下了心。擋高祖母顫顫巍巍地把可口的飯菜端到我的面前時,頓時一股暖流流遍了我的全身。

而我,而我卻……卻……每次高祖母去散步遇見我,我都不理不睬,連招呼都不打,就像沒看見一樣,可她老遠就望見我了。現在,高祖母去世了,我後悔莫及,可一切太晚了,太晚了……我再也見不到她慈祥的面龐,再也感覺不到她的愛。天上的星星,請你告訴我,高祖母能聽到我説話嗎?她會原諒我嗎?地上的小草,請你告訴我,高祖母睡得好嗎?

我會永遠記住昨天——重陽節。安息吧!高祖母,以後每年的重陽節,我都會來看望你!

重陽節的作文300字 篇3

九月初九重陽節,又稱為“重九節”,是一個紀念先人及掃墓的節日。

重陽節,起源於戰國時代,原是一個歡樂的日子。古人將天地萬物歸為陰陽兩類,陰代表黑暗,陽則代表光明、活力。奇數為陽,偶數為陰。九是奇數,因此屬陽,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陽相重,故稱“重陽”。

這一天,正值仲秋季節,天高氣爽,是登高遠眺,舒暢胸懷的好時光。中國曆代許多文人雅士,每當此時,登上高處,一面飲菊花酒,一面吟詩取樂,留下無數詩篇。

九月,嚴寒的冬關即將降臨,人們開始添置冬裝,他們也不忘在拜祭先人時燒紙衣,讓先人在陰間過冬。這一來,重陽節便演變為掃墓及為先人焚化冬衣的節日。

重陽節跟其他傳統節日一樣,是家人團聚的佳節;也是一個紀念祖先的家人。在新加坡,仍有一部分會館保留重陽節祭祖的習俗,叫做“秋祭”。

其他人士可以在這一天選擇較有傳統意義的慶祝方式,比如一家人或與友好相約到户外活動,既可享受大自然的風光,又能聯絡親友之間的感情。

農曆九月初九,月日均是九數,雙陽相重,故名重陽節。重陽節作為一個以娛樂為主的節日,主要節俗活動是登高、賞菊、喝菊花酒、插茱萸、還要吃糕。

重陽節的作文300字 篇4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還是今朝歌酒席,向頭翁八少年場。”我想,在這重陽節到來之即,大自然的萬事萬物也都會湧起一絲特別的感覺。比如,奶奶家園子的蘋果樹······

又是一年一度的重陽節,媽媽領着我們買了大包小包的東西去向下看奶奶和爺爺。車子在林蔭馬路上奔馳,飄飛的落葉像撒下的菊黃花瓣,公路兩邊的田野泛着金黃,我的心情也如這金色般燦爛。

我和這家的主人一同長大,在這裏已經生活了許多年。在孩子們還小時,主人沒少操勞,過幾年苦日子,如今都有了自己的孩子仙子還拎着一大包東西來看望老人,真幸福啊!

吃飯了!一桌熱氣騰騰的飯菜,饞得我直流口水,問起來味道香噴噴的。有糖醋排骨、清蒸多寶魚、陳醋海蔘、辣炒螃蟹······許許多多的飯菜,家人聚在一起吃飯,推杯問盞,好不熱鬧!

吃完飯,大人、孩子都聚在我身邊。主人的孫子最調皮,爬到我身上,將一個個又大又紅的蘋果摘下來收到籃子裏,夠不着的拿棍子打,大人不停地搖晃我的身體,成熟的果子落了一地。打在身上,身疼,看着孩子吃着香甜的蘋果,心樂。

“別後登此台,願言長相思。”一家人聚在一起談論着、説笑着,孩子們嬉笑着,多麼幸福呀!

願老人永遠長壽,願家家生活幸福!

重陽節的作文300字 篇5

去年冬天的一個早晨我習慣起來去鍛鍊身體。跑着跑着我看見一位白髮蒼蒼的老爺爺也在跑步他對我笑了一笑,我高興的説:“老爺爺早上好”。突然一個年輕小夥子騎着摩托車飛速地從老爺爺身邊穿過,老爺爺頓時就倒在冰冷的地上,那個年輕小夥子理都不理反面加速溜了。

我三步並作兩步飛奔向前想把老爺爺扶起來,我使出吃奶的力氣可還是扶不起來,正當我急得團團轉的時候,一位叔叔正好路過,我把情況告訴了叔叔,叔叔不由分説就把老爺爺扶了起來,後來那位叔叔就直接把老爺爺送到醫院去了……

看了這一幕,我既難過,又高興。難過的是世上怎麼會有這種缺德的人呢?撞了人卻逃之遙遙。高興的是世上畢竟還是好人多。但像叔叔這麼好的是很少見的。

我媽媽常説:“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雖然已經有了個重陽節,但是我感覺真正關注老人的行為太少了,必須再增加一個節日——敬老節。

重陽節的作文300字 篇6

我站在山上,如今的重陽節,習習秋風。

沉甸甸的壓在我們心頭,可是,簌簌的落下,只給我們留下似楓葉般的片片回憶,終究讓大伯從此成為過去,生老病死–這一不可逆轉的自然規律。那爽朗的笑容從此定格了。我似乎長大了,明白到人世的'悲歡離合,明白到何謂親情,明白到在世的我們應該珍惜這一切,那一刻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我心裏默唸着,踏向了歸途……

又是重陽佳節到,”每逢佳節倍思親”楓葉正紅時。我登上了故鄉的山。如今還十分親切,而物事人非,因為,只是覺得更添了一份愁緒,往日,睹物思人,崎嶇的亂石小路,路旁的景物依舊。是的,過往的事,重陽節,更難免讓人觸景傷情,過往的一切,難免讓人回想起過往的人。我又想起了我那已故的,不經意間,親愛的大伯。又在我難中浮現,讓我對他的思念,往日與大伯的歡聲笑語,在秋風中更加濃烈……

重陽節的作文300字 篇7

今天,我依舊像以前一樣,坐上公交車去上學。

在路上,我發覺今天好像特別熱鬧,有一隊隊老人排着隊,擊着大鼓,拿着凳子,在“砰!砰!”的大鼓下快樂地走着,公交車內很喧鬧。有的在親切地交談;有的看着寫在公交車前“祝老人們身體健康”這幾個字出神,還流露出笑容。我不禁有禮貌地向一位老太太問:“老奶奶,今天是什麼日子?”“今天是九九重陽節。”老奶奶慢慢吞吞地回答,還帶着一種自豪感。

這時,我不知不覺就想起了爺爺,想起爺爺那慈祥的笑容,温曖的懷抱,給了我一個快樂的童年,那才是最重要的東西——快樂。每次爺爺出去,我一定也要和爺爺出去玩,像是一條“小尾巴”形影不離。記得,我們倆不到廣場,爺爺趁我不注意時,躲到樹後面去,我發現爺爺不見了,就大哭一場,這時爺爺又出現了,不嘻皮笑臉的,逗得我哭笑不得。每當傍晚,我們來到人民路的香樟樹旁聽着老人們拉二胡,有的乾脆在音樂伴奏下起舞,爺爺也邊學邊哼,邊唱邊笑,我也在一旁蹦蹦跳跳,開心極了。

爺爺給了我一個快樂的童年。爺爺走了,臨終前,他給了我一句話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在這句話的感染下,我奮力學習,讓九泉下的爺爺安息。

現在想起,我身邊的老人只有外婆一人,我們要對她更好,滿足她的願望,讓她有個安祥的晚年,九九重陽,謝謝你!

重陽節的作文300字 篇8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了。而今年,我們的祖國媽媽迎來了65週年的生日。在我們歡度國慶的同時,重陽老人節也接踵而至。讓我們去多多關心、尊敬身邊的老人,陪他們度過一個歡樂的節日。

重陽節有一些習俗我們不可不知。列如飲菊花酒、登高、插茱萸……等等。而我則要幫外婆多做點力所能及的事。

一大早,我便起牀了。外婆已經習慣了早起,已在外面等我了。第一個任務——掃地。我開始幹了起來,想外婆一樣,不放過家裏的任何一個角落。掃了半天,終於掃得和外婆的一樣乾淨了,可才掃了一個房間,我就累的要命,剩下的房間可還多着呢!外婆見我累了,也來幫忙了,不一會兒,都掃乾淨了。我看了一下任務欄,還有拖地、擦桌子、晾衣服……就傻眼了,不過通過一上午的努力,終於和外婆一起把家裏打掃乾淨了。

通過這次的重陽,我終於明白了外婆的不容易。同學們,當國慶遇上重陽,你關心身邊的老人了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erizuowen/chongyangzuowen/9xwmy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