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閲讀答案 >

蘇軾《寶繪堂記》閲讀答案及譯文

蘇軾《寶繪堂記》閲讀答案及譯文

寶繪堂記

蘇軾《寶繪堂記》閲讀答案及譯文

(宋)蘇軾

君子可以寓意於物,而不可以留意於物。寓意於物,雖微物足以為樂,雖尤物不足以為病。留意於物,雖微物足以為病,雖尤物不足以為樂。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然聖人未嘗廢此四者,亦聊以寓意焉耳。劉備之雄才也,而好結髦。嵇康之達也,而好鍛鍊①。阮孚之放也,而好蠟屐。此豈有聲色臭味也哉,而樂之終身不厭。

凡物之可喜,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莫若書與畫。然至其留意而不釋,則其禍有不可勝言者。鍾繇至以此嘔血發冢,宋孝武、王僧虔至以此相忌 ,皆以兒戲害其國,兇此身。此留意之禍也。

始吾少時,嘗好此二者,家之所有,惟恐其失之,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既而自笑曰:吾薄.富貴而厚於書,輕死生而重於畫,豈不顛倒錯繆失其本心也哉?自是不復好。見可喜者雖時復蓄之,然為.人取去,亦不復惜也。譬之煙雲之過眼,百鳥之感耳,豈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復念也。於是乎二物者常為吾樂而不能為吾病。

駙馬都尉王君晉卿雖在戚里,而其被服禮義,學問詩書,常與寒士角。平居攘去膏粱,屏遠聲色,而從事於書畫,作寶繪堂於私第之東,以蓄其所有,而求文以為記。恐其不幸而類吾少時之所好,故以是告之,庶幾全其樂而遠其病也。

熙寧十年七月二十二日記

[注]①鍛鍊:打鐵。

2.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君子可以寓.意於物 寓:寄託

B.亦聊.以寓意焉耳 聊:姑且

C.然至其留意而不釋. 釋:解釋

D.然去.而不復念也 去:消失

【參考答案】C(釋:捨棄、放棄。)

3.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3分)

A.皆以.兒戲害其國 以.有尺寸之地 B.輕死生而.重於畫 與贏而.不助五國也

C.然為.人取去 為.天下笑 D.譬之煙雲之.過眼 始臣之.解牛時

【參考答案】A(A.以:連詞,因為/才;B.而:錶轉折;C.為:表被動;D.之: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4.下列句子中,加點詞從詞類活用的角度分析不同的一組是( )(3分)

A.阮孚之放也,而好蠟.屐 函.樑君臣之首

B.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憂勞可以興.國

C.吾薄.富貴而厚於書以無厚.入有間

D.庶幾全其樂而遠.其病也 蓋失強援,不能獨完.

【參考答案】C(C.形意動,認為....薄、輕視/形作名,沒有厚度的刀;A.名作動,塗蠟/用木匣子裝;B.形使動,使....高興/使....興盛;D.形作動,遠離/保全。)

5.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本文構思極具特色。作為記文,作者不從寶繪堂的建築、景物着眼,而先以論點開篇,直到文末交代為寶繪堂作記之事,可謂別開生面。

B.本文用老子之言,説明五色、五音、五味、田獵等可使人得到感官上的享受,但不能沉溺其中。聖人並未廢此四者,也未“發狂”,就是這個道理。

C.本文層次清晰,論證嚴密。先講道理,再引歷史人物正反論證,後又以個人經歷佐證,緊扣可“寓意於物”而不可“留意於物”這個中心展開論述。

D.本文以散句為主,兼用對偶、排比句式,整散交錯,頗具氣勢;而比喻、用典等方法的運用,使文章言簡意豐,文采斐然。

【參考答案】B(原文中是説老子認為這四者都是有害的;而聖人卻並未廢此四者,還暫且用來寄託心意。該項的闡述與本文不符。)

6.把文中下列句子譯成現代漢語。(16分)

(1)雖微物足以為樂,雖尤物不足以為病。(3分)

答:即使是很微小的事物也會成為樂趣,即使是珍奇的'事物也不會成為禍害。(雖:即使,1分;尤物:特別的事物、珍奇的事物,1分;病:禍害,1分。)

(2)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3分)

答:別人擁有的(書畫),只擔心他們不肯給我。(惟:只、只是,1分;恐:擔心,1分;“不吾予”,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前置,1分。)

(3)雖然..,每至於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3分) 解釋加點詞:雖然..: 難為.: 視為.止:

答:即使這樣;下刀或處理;因為。

(4)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3分)

答:等到燕太子丹用(派)荊卿(刺秦王)作為(對付秦國的)策略,才招致禍害。(以....為:把....當作,1分;始:才,1分;速:招致,1分。)

(5)夫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豈獨伶人也哉(4分)

答:禍患常常是從細微的事情積累起來的,人的才智勇氣往往被他所溺愛的事物困擾, 難道只是伶人才這樣嗎?(“忽微”,形容詞作名詞,1分;狀語後置句,1分;“於”表被動,1分;“豈獨....哉”:難道只是嗎,1分。)

【參考譯文】

君子可以把心意寄託在事物中,但不可以沉溺在事物中。如果把心意寄託在事物中,即使是很微小的事物也會讓人感到很快樂,即使是珍奇的事物也不會成為禍害。如果沉溺在事物中,即使是很微小的事物也會成為禍害,即使是珍奇的事物也不會讓人感到快樂。老子説:“五色使人的眼睛看不清東西,五音使人的耳朵聽不清聲音,五味使人的口舌失去辨味的能力,騎馬打獵使人心發狂。”但是聖人未曾因此而廢除這四種東西,只是暫且用來寄託心意罷了。劉備有雄才大略,卻喜歡編織毛羽。嵇康為人曠達卻喜愛打鐵。阮孚狂放不羈卻喜愛給鞋子塗蠟。這難道有什麼美好的聲音、顏色和氣味嗎?但他們以之為樂並且終身不厭棄。

事物之中最值得喜愛、足以使人高興而不足以改變人心的,莫過於書和畫了。但是到了沉溺(書畫)而不能捨棄(的地步),那麼這禍害將難以説盡。鍾繇發展到因此吐血盜墓,宋孝武帝和王僧虔發展到因此互相猜忌,....這些都好比是因為小孩子玩的把戲而害了自己的國家,給自身招來禍患。這就是沉溺於外物所帶來的禍害。

當初我年少時,也曾經喜愛這兩樣東西。自己家裏收藏的書畫,(我)只怕失去它們;別人擁有的書畫,只怕他們不肯給我。不久就自我嘲笑説:我輕視富貴而看重書,輕視生死而看重畫,豈不是顛倒錯亂,喪失了自己的本心嗎?從那以後就不再那樣喜好(書畫)了。看見喜歡的書畫雖然當時也想收藏它,然而被人拿走了,也不再感到可惜。就像煙雲從眼前飄過,百鳥的鳴叫從耳邊掠過,為什麼不愉快地接受呢?然而一旦消失,也就不再記掛。於是書畫二物就常常帶給我快樂,而不會給我造成禍害。

駙馬都尉王晉卿雖然是皇親國戚,但他信奉禮義,學習和問難詩書,經常與貧苦的讀書人較量。平日裏也排斥精美的食品,摒棄、遠離歌舞和女色,而致力於書畫。又在私宅的東邊建了寶繪堂,用來收藏全部的書畫,並要求我寫文章來記錄這件事。我擔心他弄不好會像我年少時愛好書畫那樣,所以寫這篇文章告誡他,但願使他真正得到快樂而遠離禍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yuedudaan/v8wmz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