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閲讀答案 >

《雪梨的滋味》閲讀答案

《雪梨的滋味》閲讀答案

學歷是我們現在常見的水果,為什麼作者會對它印象深刻呢?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雪梨的滋味》閲讀答案。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雪梨的滋味》閲讀答案

雪梨的滋味

林清玄

不知道為什麼,所有的水果裏,我最喜歡的是梨;梨不管在什麼時間,總是給我一種悽清的感覺。我住處附近的通化街,有一條賣水果的街,走過去,在水銀燈下,梨總是潔白地從攤位中跳脱出來,好像不是屬於攤子裏的水果。

總是記得我第一次吃水梨的情況。

在鄉下長大的孩子,水果四季不缺,可是像水梨和蘋果卻無緣會面,只在夢裏出現。我第一次吃水梨是在一位親戚家裏,親戚剛從外國回來,帶回一箱名貴的水梨,一再強調它是多麼不易地橫越千山萬水來的。我抱着水梨就坐在客廳的角落吃了起來,因為覺得是那麼珍貴的水果,就一口口細細地咀嚼着,沒想到吃不到一半,水梨就變黃了,我站起來,告訴親戚:“這水梨壞了。”

親戚雖一再強調,梨削了一定要一口氣吃完,否則就會變黃的;但是不管他説什麼,我總不肯再吃,即便水梨的滋味是那麼鮮美。我的倔強把大人都弄得很尷尬,最後親戚笑着説:“這孩子還是第一次吃梨呢!”

後來我才知道,梨的變黃是因為氧化作用,私心裏對大人們感到歉意,卻也來不及補救了。從此我一看到梨,就想起童年吃梨時令人臉紅的往事,也從此特別喜歡吃梨,好像在為着補償什麼。

在我的家鄉,有一箇舊俗,就是梨不能分切來吃,因為把梨切開,在鄉人的觀念裏認為這樣是要“分離”的象徵。我們家有五個孩子,常常望着一兩個梨興歎,兄弟們讓來讓去,那梨最後總是到了我的手裏,媽媽的理由很簡單:因為我身體弱,又特別愛吃水梨。

直到家裏的經濟好轉,台灣也自己出產水梨,那時我在外地求學,每到秋天,我開學要到學校去,媽媽一定會在我的行囊裏悄悄塞幾個水梨,讓我在客運車上吃。我雖能體會到媽媽的愛,卻不能深知梨的意義。直到我踏入社會,回家的日子經常匆匆,有時候夜半返家,清晨就要歸城,媽媽也會分外起早,到市場買兩個水梨,塞在我的口袋裏。我坐在疾行的火車上,把水梨反覆地摩挲着,捨不得吃,才知道一個小小的水梨,竟是代表了媽媽多少的愛意和思念,這些情緒在吃水梨時,就像梨汁一樣,滿溢了出來。

記得爸爸説過一個故事,他們生在日本人盤踞的時代,他讀小學的時候,日本老師常拿出煙台的蘋果和天津的雪梨給他們看,説哪一天打倒中國,他們就可以在山東吃大蘋果,在天津吃天下第一的雪梨。爸爸對梨的記憶因此有一些傷感,他每逢吃梨就對我們説一次這個故事,梨在這時很不單純,它有了國仇家恨的滋味。日本人為了吃上好的.蘋果和梨,竟用武士刀屠殺了數千萬中國同胞。

有一次,我和妻子到香港,正是天津雪梨盛產的季節,很多梨銷到香港,香港賣水果的攤子有供應“雪梨汁”的,一杯五元港幣。在我寄住的旅館樓下正好有一家賣雪梨汁的水果店,我們每天出門前,就站在人車喧鬧的尖沙咀街邊喝雪梨汁;雪梨汁的顏色是透明的,温涼如玉,清香不絕如縷,到現在我還無法用文字形容那樣的滋味;因為在那透明的汁液裏,我們總喝到了似斷還未斷的鄉愁。 copyright

天下聞名的天津雪梨,表皮有點青綠,個頭很大,用刀子一削,就露出晶瑩如白雪的肉來,梨汁便即刻隨刀鋒起落滴到地上。我想,這樣潔白的梨,如果染了血,一定會顯得格外殷紅。我對妻子説起爸爸小學時代的故事,妻子説:“那些梨樹下不知道濺了多少無辜的血呢!”

可惜的只是,那些血早已埋在土裏,並沒有染在梨上,以至於後世的子孫,有許多已經對那些梨樹下橫飛的血肉失去了記憶。可歎的是,日本人恐怕還念念不忘天津雪梨的美味吧!

水梨,現在是一種普通的水果,滿街都在叫賣,我每回吃梨,就有種種滋味浮上心頭;最強烈的滋味是日本人給的:他們曾在梨樹下殺過我們的同胞,到現在還對着梨樹喧嚷。滿街過往的路客,誰想到吃梨有時還會讓人傷感呢?

(選自《飛越藍天的白雲》,有刪節)

閲讀題及答案

1.文章以“雪梨的滋味”為題,有何作用?

答案:一語雙關,一指雪梨本身香甜的味道,二指作者所感受到的悽清、歉意、愛意、思念、鄉愁、國愁家恨等滋味。同時是貫穿全文的線索,也交代了文章的主要內容。

2.在作者筆下,梨已經不是一種普通的水果。請簡要概括作者與梨有關的經歷及品嚐到的豐富滋味。

答案:第一次吃梨時的歉意;踏入社會後體味到媽媽對"我"的愛意和思念;從爸爸的故事裏感受到國仇家恨的滋味;在香港喝雪梨汁品嚐到似斷還未斷的鄉愁。

3.文中寫爸爸講雪梨故事一段是否離題?為什麼?

答案:不離題。由爸爸的故事引出雪梨隱含的國仇家恨滋味,深化了主題,為後文寫鄉愁,寫對後世子孫忘掉歷史的歎息以及對軍國主義者製造罪惡的痛恨作鋪墊(埋下伏筆)。

4.揣摩文章最後一段在內容和結構上起什麼作用。

答案:內容上寫了雪梨所承載的各種滋味,特別表達了作者對日本軍國主義者製造的罪惡的痛恨以及對人們淡忘歷史的遺憾。結構上總結全文,照應開頭,起深化主題(昇華主題,或畫龍點睛)的作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yuedudaan/r02nr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