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閲讀答案 >

《居里夫人》閲讀答案

《居里夫人》閲讀答案

導語:當人們談起近代科學歷史的時候,不能不聯想到原子能時代的開創者之一——居里夫人。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居里夫人》閲讀答案內容,希望能給你帶來幫助!

《居里夫人》閲讀答案

《居里夫人》閲讀答案

居里夫人的故事

1903年,居里夫人發現了一種新的物質-鐳,這一發現(震動 震驚)了全世界。居里夫人成了世界上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女科學家。從此,她享有盛譽,博得了人們的敬仰。

居里夫人的法語老師最大的(希望 願望)是重遊她的出生地-法國北部的第厄普。可是,她付不起由波蘭到法國的一大筆旅費。回鄉的(希望 願望)總是那麼渺茫。居里夫人當時正好住在法國,她非常理解老師的心情,不但付代了老師的全部旅費,還要請老師到家裏作客,居里夫人的熱情接待使老師感到像回到自己家裏一樣。

1932年5月,華沙鐳研究所建成,居里夫人回到祖國參加開幕典禮。許多著名人物都簇擁在她的周圍。典禮將要開始的時候,居里夫人忽然從主席台上跑下來,穿過捧着鮮花的人羣,來到一位坐在輪椅上的老年婦女面前,深情地親吻了他的雙頰,親自推着她走上主席台。這位老年婦女就是居里夫人小時候的老師。在場的人都被這動人的情景所感動,熱烈地鼓掌,老人也流下了熱淚。

居里夫人就是這樣,當她成為一個偉大的科學家之後,仍舊沒有忘記曾經(傳播 傳授)給她知識的老師。

《居里夫人》練習題

1.劃去括號中不適當的詞語。

2.選擇一個最正確的答案,在括號內寫上序號。

(1)根據上下文的意思,選擇正確的詞語解釋。

①簇擁的意思是( )

A.聚成一團。 B.許多人緊緊地圍着。 C.許多人圍着。

②盛譽的'意思是( )

A.很高的榮譽。 B.稱讚。 C.讚美、誇獎。

(2)在場的人都被這動人的情景所感動,熱烈地鼓掌,老人也流下了眼淚。是因為( )

A.老人能參加開幕典禮,上了主席台,很激動,所以流下眼淚。

B.老人被居里夫人的這種成名不忘小時候教過她的老師的美德感動,所以流下眼淚。

C.老人看到會場的熱烈場面,感動得流下眼淚。

3.本文主要寫了居里夫人哪兩件事?

(1)

(2)

4.讀了短文,你有什麼體會,你認為居里夫人是一個怎樣的人?

《居里夫人》閲讀答案:

1.依次劃去的詞應該是:震動、希望、願望、傳播

2.(1)B A (2)B

3.(1)幫法語老師完成重遊出生地的心願;

(2)成名後不忘曾經傳授給她知識的老師

4.居里夫人是一位樂於助人、知恩圖報的偉大科學家。

拓展

居里夫人名人故事

1903年11月的一天,英國倫敦皇家學會把該會的最高獎賞——戴維獎章,掛在一對年輕夫婦的胸前,以表彰他們為人類發現了一種極其珍貴的放射性元素——鐳。

這對年輕夫婦,就是舉世聞名的科學家居里夫婦——彼埃爾·居里和他的夫人居里夫人。夫婦兩人望着紛紛前來祝賀的人們,同時流出了熱淚。

人們只知道發現這種稀有元素的意義,可有誰知道他們付出多少艱辛的勞動。尤其是居里夫人,她不僅是鐳元素的主要發現者,更主要的是,她有着別人沒有的艱難的歷程。

居里夫人1867年11月7日出生在波蘭,原名叫瑪麗·斯可羅多夫斯卡。少年的瑪麗,雖然家境貧寒,但十分好學,16歲那年,她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華沙女子中學,並獲得金質獎章。

但那時的波蘭,已被俄、普、奧三國瓜分,波蘭女子沒有上大學的權利。家境貧困,又無力到國外求學,因此只好到鄉下當了5年家庭教師。在此期間,她省吃節用,積了一點錢準備到國外求學。

1891年的冬天,這個年輕波蘭女青年隻身踏上了去巴黎的旅途。

雖然這時天氣很冷,但這位女青年的胸中,藴含着一股渴望的烈火,因為,她馬上要到著名的巴黎大學學習,這是她多年夢寐以求和為之奮鬥的理想。

現在,她的理想就要變為現實,怎麼能不激動呢!進入巴黎大學理學院之後,這位貧窮的波蘭姑娘每天上課來得很早,總是坐在教室的第一排,全神貫注地傾聽教授講解。下課之後,除吃飯之外,不是到實驗室搞實驗,就是到圖書館讀書。很快,便成為全班中最優秀的學生,備受教師的重視和同學的尊敬。

在生活上,瑪麗因經濟拮据,過着非常艱苦的生活。她在學校附近租了一間又小又矮的閣樓,忍受着夏天的悶熱和冬天的寒冷。為了擠時間學習,常常幾天不做飯,只吃現成的塗上黃油的麪包。

晚上為了節省燈油,就到附近圖書館看書,一直到圖書館關門後,才回家點起小煤油燈,伏案學習直到凌晨兩三點鐘才去休息。

由於長期勞累,再加上營養不良,瑪麗得了貧血症。有一天,她與一位同學剛走出教室突然頭暈腿軟,暈倒在地,在場的同學嚇了一跳,趕忙把她送到附近的一所醫院。瑪麗的姐夫是這家醫院的一位醫生,當他聞知此事慌忙趕來時,瑪麗已經甦醒過來,他連忙替瑪麗檢查,心中馬上明白了。“這幾天你吃些什麼東西?”姐夫問。“這幾天……吃什麼……飯呀!”瑪麗慌忙答道。“真是飯嗎?!”姐夫又問了一聲。瑪麗什麼也不説了。

後來,姐夫才瞭解到,這幾天,瑪麗為了節約錢去購買必要的學習用品,每天只吃一把小蘿蔔和半磅櫻桃。同時,為了趕功課,每天睡不足三個小時。就這樣,這位貧窮的女學生,終於以她超人的吃苦精神,於1893年夏,以第一名的好成績在物理系畢業,獲得物理學碩士學位。次年夏天,又以第二名的成績在數學系畢業,獲得數學碩士學位。學成畢業後,瑪麗本想回波蘭為祖國服務。

但由於認識了志同道合的法國物理學家彼埃爾·居里,才決定留下工作。

1895年,瑪麗和居里結婚,以後,人們稱瑪麗為居里夫人。就在這一年,德國科學家倫琴發現了一種能通過固體物質的X光射線。

第二年,法國物理學家貝克勒,又發現鈾礦物能放射出一種與X光線相似的奇妙的射線。這種奇妙的射線,對瑪麗來説,具有莫大的吸引力,使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她認為,這是個絕好的研究課題。

於是,就同丈夫彼埃爾商量。“這個課題雖好,可難度太大,研究起來怕是不太容易”彼埃爾關切地説。“這我知道,”瑪麗笑道:“正是因為它有難度,我才去選擇它!”看着妻子認真而堅定的面孔,彼埃爾沒説什麼,開始為妻子奔東忙西,做起籌備工作,經過彼埃爾的多次努力,才在他原來工作過的理化學校借到一間又寒冷又潮濕的小工作間。自己也放下正在研究的課題,同妻子一道進行工作。可實驗條件太差,屋頂漏雨倒不要緊,最麻煩的是儀器太少。

但居里夫人根本不把這些外在條件放在眼裏,因為她知道,科學研究方面的難度比這些更大,她心中關心的只是她的研究課題。在研究過程中,她發現能放射出那奇怪光線的不只有鈾,還有釷,可見貝克勒所發現的光線要比鈾放射的光線強得多。因此,她做出大膽判斷:還有一種物質能夠放射光線,這種新的物質,也就是還未發現的新元素,只是極少量地存在於礦物之中。居里夫人把它定名為“鐳”,因為在拉丁文中,它的原意就是“放射”。

當時很多科學家並不相信,認為居里夫婦只是一種假設,甚至有人説道:“如果真有那種元素,請提取出來,讓我們瞧瞧!”要提煉鐳元素,需要足夠的瀝青鈾礦,而這種礦很稀少,價格又很昂貴,他們可根本無法得到。這件事後來傳到奧地利,迅速得到奧地利政府的支持,贈送他們一噸已提取過鈾的瀝青礦殘渣,這才開始了提取純鐳的實驗。

經過3年多的艱苦工作,居里夫婦終於在1902年提煉出0.1克鐳鹽,接着又初步測定了鐳的原子量。發現這種元素的放射性比鈾強200萬倍,因而它不用藉助任何外力,就會自然發光發熱。鐳的發現,引起科學乃至哲學的巨大變革,為人類探索原子世界的奧祕打開了大門。

可以説,它的發現,開闢了科學世界的新領域,並由此誕生了一門新興的放射學,所以,鐳被譽為“偉大的革命者”。正是因為居里夫婦為科學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第二年,他們便獲得了諾貝爾物理獎金。過後不久,人們又發現鐳在醫學方面的價值,給癌症患者帶來了福音,這使本來已經非常昂貴的鐳,變得更加珍貴。

有人勸説居里夫婦説:“您如果去申請專利,定會成為百萬富翁!”“不,鐳是一種元素,它應屬於全世界!”居里夫婦毫不猶豫的回答。居里夫婦非常信奉“科學是無國界”的,也可以説,這是他們獻身科學的共同宏願。但不幸的是,1906年4月的一天,在一次車禍中彼埃爾·居里失去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居里夫人強忍悲痛,繼續進行自己的科學研究。

1910年,居里夫人成功地分離出純鐳,分析出鐳元素的各種性質,精確地測定了它的原子量。在同年居里夫人出席的國際放射學理事會上,制定了以居里名字命名的放射性單位,同時採用了居里夫人提出的鐳的國際標準。

1920年5月,一位美國女記者在訪問居里夫人時問道:“如果世界上所有的東西任你挑選,你最願意得到什麼?”“我很想有一克純鐳來作研究。但它的價格太高,我實在買不起。”居里夫人答道。“您不是把價值百萬法郎的鐳,送給了巴黎大學實驗室嗎?”女記者不解地問。“不,那不是我的,那是屬於實驗室的。”這位記者聽完這番話,心中感慨萬千,被這位女科學獻身科學的無私精神深深感動,當她回到美國後,寫了大量文章,介紹居里夫婦,並號召美國人民開展捐獻運動,要贈給居里夫人一克鐳。

次年5月,美國總統在首都華盛頓親自把這克鐳轉贈居里夫人。在贈送儀式的前夜,居里夫人堅持要求修改贈送證書上的文字,再次聲明:“美國贈送我的這一克鐳,應該永遠屬於科學,而不能成為我個人的私有財產。”這位偉大的女性,在一生中共獲得過兩次諾貝爾獎。她是巴黎大學第一位女教授,是法國科學院第一位女院士,同時還被聘為其它15個國家的科學院院士。她共接受過7個國家24次獎金和獎章,擔任了25個國家的104個榮譽職位。

1934年7月4日,這位偉大的科學家與世長辭了,但她精神永遠激勵着後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yuedudaan/nmmo2e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