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閲讀答案 >

《放棄是成功的第一步》閲讀答案

《放棄是成功的第一步》閲讀答案

閲讀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小題。(20分)

《放棄是成功的第一步》閲讀答案

①在人生的追求中,總會遇到一些挫折和厄運,我們便會告訴自己堅持下去,不要放棄,終會獲得成功。其實,很多時候,我們應該學會放棄的。

②古羅馬有一則寓言:有兩條河流從源頭出發,相約流向大海,他們穿過山澗,最後到了沙漠的邊緣。他們一籌莫展,討論着怎麼辦。其中一條河説:“我一定要流過去,找到大海。”另一條河則説:“不如回去再等機會吧,如果前進,我們可能走不出沙漠就乾涸了。”結果一條河執著地前進,乾涸在了沙漠裏,另一條河則回到了源頭,等到了良機,流向了大海。

③執著有些時候將導致失敗,而放棄則走向了成功。

④我們讚賞鍥而不捨的奮鬥精神,但要成就一番事業,放棄和鍥而不捨並不矛盾。梵高拒絕做傳教士而成了有名的畫家;比爾.蓋茨放棄了哈佛學位,卻創造了微軟公司的神話;劉翔放棄了跳高,成為了110米欄名將。放棄是對生命的過濾,對追求方式的揚棄,是對自己的重新認識和發現,不學會放棄,就無法成功地跨越生命、駕馭人生。

⑤生活有時會逼迫你,不得不停止前進,不得不丟掉愛情,不得不放棄夢想。苦苦地挽留夕陽,是傻子;久久地感傷春光,是蠢人。什麼也不願放棄的人,常常會失去更珍貴的東西。今天的放棄是為了明天更好地得到。不計一時得失,勇敢地放棄,是為了更大的成功。

⑥放棄是剪刀,生命之樹剪除病枝贅葉後,更顯生機勃勃。拒絕放棄,只會作繭自縛,在生活的網中被束縛致死。

⑦放棄有痛,宛如壯士斷臂,但放棄將給你一個更美好的開端。放棄已不再愛你的戀人,你會多一個朋友,苦苦糾纏,你就多一個仇人。放棄屈辱留下的仇恨陰影,你的眼睛裏滿是和平陽光、鳥語花香。放棄是一種明智,一種寬容。當然面對暫時的傷痛,放棄需要一種忍辱負重、譭譽不悲的精神,需要直面淋漓鮮血的豪邁氣概,所以敢於放棄的人也是堅強的人。

⑧通往成功的路不止一條,沒必要一條路走到黑,撞到南牆才回頭。忘掉最初的選擇並不意味着背叛了自己,放棄無可挽回的事情並不説明你整個人生從此暗淡無光。放棄,是為了更好地得到,只有果斷放棄,才能將該拿起的東西更好地把握着。

⑨記住,拿起再放下,是為了更好地把握着。

(選自《智慧背囊》)

小題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4分)

小題2:請從論證方法的角度分析第⑥段的表達效果。(4分)

小題3:揣摩語言。根據要求回答括號中的問題。(6分)

(1)執著有些時候將導致失敗,而放棄則走向了成功。(劃線詞有何作用?)(3分)

(2)拿起再放下,是為了更好地把握着。(這句話的含義是什麼?)(3分)

小題4:下面這段話選自《〈吶喊〉自序》,請認真閲讀,回答問題。(6分)

……因為這些幼稚的知識,後來便使我的學籍列在日本一個鄉間的醫學專門學校裏了。我的夢很美滿,預備卒業回來,救治像我父親似的被誤的病人的疾苦,戰爭時候便去當軍醫,一面又促進了國人對於維新的信仰。

(1)上面這段文字提及“像我父親似的被誤的病人”,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有一篇文章便回憶了有關往事,該文的題目是《 》。(2分)

(2)請結合《藤野先生》一文中魯迅先生“棄醫從文”的經歷,談談《放棄是成功的第一步》一文給你的啟發。(4分)

參考答案:

小題1:(共4分)放棄是成功的第一步。

小題1:(共4分)運用了比喻論證和正反對比論證的方法,將放棄與拒絕放棄的後果進行對比,突出強調了“放棄是成功的.第一步”這一中心,使語言生動形象。

小題1:(共6分)(1)(3分)“有些時候”表明執著在一定的情況下會導致失敗,而不是所有情況都如此,體現了議論文語言的嚴密性。(2)(3分)在人生的追求中,總會遇到一些挫折和厄運,這時我們應該不計一時得失,勇敢地放棄,這樣才能通向更大的成功。

小題1:(共6分)(1)(2分)《父親的病》(2)(4分)魯迅先生起初選擇學醫,意在救治像他父親那樣被庸醫所害的病人,但在日本仙台醫學專門學校求學期間,作為一個弱國子民的魯迅,經常受到具有軍國主義傾向的日本人的歧視。於是他毅然決定放棄醫學,選擇了文學的道路,也因此成就了一位文學巨匠。(2分,意對即可)他的經歷告訴我們,當現實與理想出現分歧時,我們應當果斷地選擇放棄,這樣才能走向更大的成功。(2分,意對即可)

小題1:論點的要求應滿足三點:作者的觀點、明確的判斷、完整的句子。學會在文章中找出和概括符合觀點的句子。

小題1:議論文中常用的論證方法要掌握,瞭解每一種論證方法的具體作用,作答時學會結合語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小題1:(1)議論文的語言講究準確而又嚴密。作答時,學會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做具體的分析與説明。(2)學生應培養理解語句在語境中的具體含義的能力,結合上下文,緊扣文章主題中心。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小題1:(1)瞭解魯迅作品,積累有關的文學常識;(2)結合魯迅事例,圍繞本文觀點來談,意思表述正確即可。

標籤: 閲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yuedudaan/9nd3g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