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閲讀答案 >

《轉基因技術》閲讀題與答案

《轉基因技術》閲讀題與答案

轉基因技術是將人工分離和修飾過的基因導入到生物體基因組中,通過外源基因的穩定遺傳和表達,達到品種創新和遺傳改良的目的。也可通過干擾或抑制基因組中原有某個基因的表達,去除生物體中某個我們不需要的特性。“外源基因”是指在生物體中原來不存在的基因,也就是外來的基因。轉移了外源基因的生物體會因產生新的多肽或蛋白質而出現新的遺傳性狀。目前,商業化的轉基因作物的外源基因大部分來自於外源物種,如轉基固抗蟲棉的Bt基因來源於一種土壤細菌-蘇雲金芽孢桿菌的基因。而開發來源於本物種的基因並轉化到該物種是當前轉基因研究的熱點,改變“內源基因”的表達模式也可顯著改變物種的遺傳性狀。

《轉基因技術》閲讀題與答案

傳統的育種學主要採取雜交育種技術,其基本原理是通過人為的干預,使養殖的動物和種植的作物中不斷地積累“有利”基因而減少“不利”基因。因此,無論是傳統的常規育種技術,還是現代生物技術產生的轉基因育種技術,都是以使動物或植物獲得優良基因為目的來進行遺傳改良的。在這個層面上,轉基因育種與常規育種是一脈相承的,其本質相同,都是遺傳物質,即基因的交換。但是,轉基因技術又與傳統育種技術明顯不同。常規育種技術要通過有性生殖階段,如果要從種外引入優良基因就無能為力了,因為不同的物種難以或根本不能產生後代,即所謂的“生殖隔離”。而轉基因技術可以打破物種的界限,實現傳統育種技術不能做到的物種間的基因轉移,理論上可實現任何物種間的基因交流。其次,轉基因技術實現了對具體基因的精確操作。傳統育種技術通常是在基因組水平上對目標物種進行選擇的,對於目標物種後代性狀的預見性相對較差;而轉基因技術則是針對功能明確的基因進行操作和轉移,可以準確地預知轉基因後代的性狀。科學家通過轉基因技術可以更加快速、高效地改變目標物種的性狀特徵,從而極大地加快育種的速度,提高育種的效率。

轉基因技術通過生物技術手段人為的打破了物種生殖隔離屏障,將來自另一種或另一類生物的某一基因片段在載體的介導下引入到其它生物基因組中以改變其遺傳性狀,使動物、植物、微生物三界的遺傳物質實現交流,因此轉基因產品的危險或者潛在風險引起人們的關注。這種關注最早可上溯到上世紀七十年代人們對DNA重組技術的安全性爭論。人們擔憂重組DNA實驗會創造出新的病原體,引發致命流行病,會創造出難以控制的`怪物,甚至會被用於改變人類的基因組。但科學界通過大量的證據終於讓人們相信,在嚴格管理下,重組DNA技術是安全的。近年採,人們對轉基因生物安全性的擔憂逐漸集中到了轉基因農作物上,但國際上一些組織和許多國家的權威部門在發佈有關轉基因作物或食品的報告中,都明確指出現在進行商品化生產的轉基因農作物尚未發現生物安全性問題。雖然目前依然存在一些其他的有關轉基因衣作物存在生物安全性的報道,但對這些報道,國際權威機構或主流科學界尚朱認同。

(選自科技部《轉基因科普小知識》有刪改)

6.下列關於“外源基因”的説法,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A.外源基因是指在生物體中原來不存在的基因,也就是來自外源物種的基因。

B.外源基因導入到生物體後會出現新的遺傳性狀,因為它會產生新的多肽以及蛋白質。

C.外源基因要先進行人工分離和修飾,然後才能穩定遺傳和表達,從而達到創新和遺傳改良的目的。

D.蘇雲金芽孢桿菌是一種土壤細菌,它有一種Bt基因,對於轉基因抗蟲棉來説,Bt基因是一種“外源基因”。

7.對轉基因技術與傳統育種技術的區別,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轉基因技術可以打破物種的界限,實現任何物種間的基因交流;而常規育種技術要通過有性生殖階段,對從種外引入優良基因無能為力。

B.轉基因技術是針對功能明確的基因進行操作和轉移,傳統育種技術只能在基因組水平上對目標物種進行選擇。

C.轉基因技術實現了對具體基因的精確操作,可以準確地預知轉基因後代的性狀;傳統統育種技術通常對於目標物種後代性狀的預見性比較差。

D.轉基因技術可以快速、高效地改變目標物種的性狀特徵;傳統育種技術要不斷反覆地積累大量動植物,育種的速度、效率都不如轉基因技術。

8.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説法正確的一項是(  )

A.要想顯著改變一個物種的遺傳性狀,既可以導入“外源基因”,也可以改變“內源基因”的表達模式,後者具有明顯優勢從而成為研究熱點。

B.轉基因技術打破了物種生殖隔離屏障,使不同物種的遺傳物質實現交流,所以有人懷疑轉基因產品存在危險或潛在風險。

C.DNA重組技術曾經引發人們對疾病、生物品種等方面的擔憂,但大量的證據告訴人們,最組DNA技術是安全的。

D.如今人們主要擔心轉基因農作物的安全問題,但國際權威機構和主流科學界都認為轉基因農作物是安全的,所以可以進行商品化生產。

試題答案:

6. D(A、“外源基因”大部分來自外源物種; B、原文是“新的多肽或蛋白質”;C、文中並沒有提到先後順序)

7. C(A、原文是“理論上可以實現任何物種間的基因交流”;B、“傳統育種技術通常是在基因組水平上對目標物種進行選擇的”;D、原文是不斷積累“有利”基因,而不積累大量動植物)

8. B(A、最後一句無中生有;C、擴大範圍,原文是“在嚴格管理下,重組DNA技術是安全的”;D、強加因果,且並沒有直接確認是安全的)

標籤: 技術 轉基因 閲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yuedudaan/8kwe9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