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閲讀答案 >

生物電閲讀答案

生物電閲讀答案

  閲讀理解是語文考試中必出的一道題目,我們要認真複習。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奇妙的生物閲讀答案,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生物電閲讀答案

【奇妙的生物電閲讀答案】

  奇妙的生物電

①電在生物體內普遍存在,生物學家認為,組成生物體的每個細胞都是一台微型發電機。細胞膜內外帶有相反的電荷,膜外帶正電荷,膜內帶負電荷,膜內外的鉀、鈉離子的不均勻分佈是產生細胞生物電的基礎。但是,生物電的電壓很低、電流很弱,要用精密儀器才能測量到,因此生物電直到1786年才由意大利生物學家伽伐尼首先發現。

②在其他動物中,有不少生物的電流、電壓相當大。在世界一些大洋的沿岸,有一種體形較大的海鳥——軍艦鳥,它有着高超的飛行技術,能在飛魚落水前的一剎那叼住它,從不失手。美國科學家經過十多年研究,發現軍艦鳥的“電細胞”非常發達,其視網膜與腦細胞組織構成了一套功能齊全的“生物電路”,它的視網膜是一種比人類現有的任何雷達都要先進百倍的“生物雷達”,腦細胞組織則是一部無與倫比的“生物電腦”,因此它們才有上述絕技。

③還有一些魚類有專門的發電器官。如廣佈於熱帶和亞熱帶近海的電鰩,能產生100伏電壓,足可以把一些小魚擊死。非洲尼羅河中的電鮎,電壓有400500伏。南美洲亞馬孫河及奧裏諾科河中的電鰻,形似泥鰍、黃鱔,身長兩米,能產生瞬間電流2安培,電壓800伏,足可以把牛馬甚至人擊斃在水中,難怪人們説它是江河裏的“魔王”。

④植物體內同樣有電。為什麼人的手指觸及含羞草時它便“彎腰低頭”害羞起來?為什麼向日葵金黃色的臉龐總是朝着太陽微笑?為什麼捕蠅草會像機靈的青蛙一樣捕捉葉子上的昆蟲?這些都是生物電的功勞。如含羞草的葉片受到刺激後,立即產生電流,電流沿着葉柄以每秒14毫米的速度傳到葉片底座上的小球狀器官,引起球狀器官的活動,而它的活動又帶動葉片活動,使得葉片閉合。不久,電流消失,葉片就恢復原狀。在北美洲,有一種電竹,人畜都不敢靠近,一旦不小心碰到它,就會全身麻木,甚至被擊倒。

⑤人體任何一個細微的活動都與生物電有關。外界的刺激、心臟跳動、肌肉收縮、眼睛開閉、大腦思維等,都伴隨着生物電的產生和變化。人體某一部位受到刺激後,感覺器官就會產生興奮。興奮沿着傳入神經傳到大腦,大腦便根據興奮傳來的信息做出反應,發出指令。然後傳出神經將大腦的指令傳給相關的效應器官,它會根據指令完成相應的動作。這一過程傳遞的信息——興奮,就是生物電。也就是説,感官和大腦之間的“刺激反應”主要是通過生物電的傳導來實現的。心臟跳動時會產生12毫伏的電壓,眼睛開閉產生56毫伏的電壓,讀書或思考問題時大腦產生0.21毫伏的電壓。正常人的心臟、肌肉、視網膜、大腦等的生物電變化都是很有規律的。因此,將患者的心電圖、肌電圖、視網膜電圖、腦電圖等與健康人作比較,就可以發現疾病所在。

⑥此外,還有一些生物包括細菌、植物、動物都能把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發光而不發熱。特別是海洋生物,據統計,生活在中等深度的蝦類中有70%的品種和個體、魚類中70%的品種和95%的個體,都能發光。一到夜晚,在海洋的一些區域,一盞盞生物燈大放光彩,匯合起來形成極為壯觀的海洋奇景。

(李耕拓《奇妙的生物電》)

1.“生物電”為什麼直到1786年才被發現?

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段中加粗詞語“它們才有上述絕技”指的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

3.説明文的語言講究準確性,請以第⑥段中的一個詞語為例,加以説明。

________________

4.②③④⑤段怎樣調整次序才順理成章?請結合各段首句內容,簡要説説這樣調整的理由。

第②③④⑤段的順序應為(請寫序號):________

這樣調整的理由是:________

參考答案:

1.(1)生物電的電壓很低、電流很弱,(2)要用精密儀器才能測量到。

2.①在世界一些大洋的沿岸,有一種體形較大的海鳥——軍艦鳥,②它有着高超的飛行技術,能在飛魚落水前的一剎那叼住它,從不失手。或:①軍艦鳥 ②能在飛魚落水前的一剎那叼住它,從不失手。

3.一些、都、特別、中等、極為、70%、95%……

4.段落次序應為:⑤②③④

理由是:(第①段寫電在“生物”體內普遍存在。)第⑤段寫“人體”內的生物電,第②段寫“其他動物”中的生物電,第②段應排在第⑤段之後。第③段,“還有一些魚類”也屬“其他動物”,應排在第②段之後。第④段寫“植物體內”同樣有電,應排在第③段之後。(第④段和第⑥段都是介紹“植物體內”生物電的。)或:調整後,先寫“人體”內的生物電,再寫“其他動物”中的生物電(其中還提到“一些魚類”),最後寫“植物體內”生物電,順理成章。(答案中,第②③④⑤段,都應提及。意思對即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yuedudaan/03nn7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