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試題 >

高中語文:人教九上原創試卷-第一單元測試題

高中語文:人教九上原創試卷-第一單元測試題

高中語文:人教九上原創試卷-第一單元測試題

一、基礎知識及運用。

1.下列詞語注音、字形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A.一代天嬌(jiāo)陳吉思汗(chén)綠茵(yīn)留滯(zhì)

B.還看今朝(huán)彌足珍貴(mí)蒙朧(méng)絲縷(lǚ)

C.淅淅瀝瀝(xī)潤如油膏(hāo)顫動(zhàn)蓑笠(suō)

D.銀波微漾(yàng)引吭高歌(háng)靜謐(mì)昏暈(yūn)

2.下列詞語解釋中,有錯誤的一組是()

A.惟餘:只剩下秦皇:指秦始皇嬴政射鵰:比喻善射

B.留滯:停留不流通風流人物:指建功立業的英雄人物宋祖:指宋太祖趙匡胤

C.妖嬈:嬌豔美好襁褓:包裹嬰兒的布或被彎弓:拉弓

D.風騷:原指《楚辭》裏的《國風》和《詩經》裏的《離騷》須:等到俱:都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①雨説,我來了,我來四月的大地。

②剛接到作品時我開始有一些,因為作者是男性,字裏行間都透着陽剛氣。

③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遠不能了。

A.探訪猶疑解除B.探詢疑惑解除

C.探詢猶疑解決D.探訪疑惑解決

4.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新資金的注入,使這家嚴重虧損的企業發生了脱胎換骨的變化。

B.在抗擊“非典”的鬥爭中,我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取得了很大的勝利。

C.富有創造性的人總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識,使自己的學識淵博。

D.計算機是一種工具,儘管是高科技的工具,但擁有它並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可以事倍功半,一蹴而就。

5.下面的詩句朗誦節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

A.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B.當我臨近你們的時候/你們/也許/知悉了

C.閃閃爍爍的/聲音/從遠/方飄來

D.石獅子見了我/笑出了淚啊

6.根據下面這段話的意思,填到橫線上與上下文銜接恰當的一項是()

中華對聯這一藝術瑰寶,萌芽於先秦,問世於唐代,繁榮於明清;而中國古典小説,歷經六朝志怪、唐人傳奇、宋元話本、明清小説幾個階段。宋元話本中就有對聯出現,。《三國演義》中的對聯約有373副之多。

A.而明清的章回小説,正是對聯進一步滲入的產物

B.明清的章回小説裏也有對聯出現

C.更有甚者—明清的章回小説,可謂是對聯進一步滲入的產物

D.可是明清時期的章回小説裏卻不能見到中華對聯這一藝術瑰寶

二、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題。

衞人束氏,舉世之物,鹹無所好,唯好畜狸狌(shēng)。狸狌(泛指貓),捕鼠獸也。畜至百餘,家東西之鼠捕且盡。狸狌無所食,飢而嗥。束氏日市肉啖①之。狸狌生子若②孫,以啖肉故,竟不知世之有鼠;但飢輒嗥,嗥則得肉食。

南郭有士病鼠,急從束氏假狸狌以去。

狸狌見鼠雙耳聳,眼突露如漆,赤鬃,意為異物也,沿③鼠行不敢下。士怒,推入之。狸狌怖甚,對之大嗥。久之,鼠度其無他技,齧其足,狸狌奮擲而出④。

註釋:①啖:吃。②若:像。③沿:呆在甕(酒罈)沿上。④奮擲而出:用力縱身逃出。

7.對下面語句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狸狌怖甚,對之大嗥(吼叫)B.急從束氏假狸狌以去(借)

C.以啖肉故(故事)D.鼠度其無他技(估計)

8.下列句子中,與“狸狌,捕鼠獸也”一句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A.狸狌怖甚,對之大嗥。

B.狸狌生子若孫,以啖肉故,竟不知世之有鼠;但飢輒嗥,嗥則得肉食。

C.龐公者,南郡襄陽人也。

D.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

9.下列“之”字與“束氏日市肉啖之”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B.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C.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譁者,眾賓歡也。

D.屬予作文以記之。

10.對下面句子的意思理解不準確的一項是()

A.衞人束氏,舉世之物,鹹無所好,唯好畜狸狌。(姓束的衞人,全世界所有的東西,都不喜歡,只喜歡養狸狌。)

B.狸狌,捕鼠獸也。(狸狌也善於捕捉老鼠和野獸。)

C.士怒,推入之。(南郭發怒了,將狸狌推進去)

D.久之,鼠度其無他技,齧其足,狸狌奮擲而出。(久了,老鼠估計它沒有其他技能,於是咬它的腳,狸狌用力縱身逃出。)

11.下列關於狸狌失去捕鼠本領的主要原因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狸狌由於年齡過大,失去了捕鼠本領。

B.狸狌由於懼怕大老鼠而留下了後遺症,導致失去了捕鼠本領。

C.狸狌由於被衞人束氏嬌慣而沒有得到鍛鍊,漸漸失去了捕鼠本領。

D.狸狌由於偷吃衞人束氏的東西而被衞人束氏打斷了腿,失去了捕鼠本領。

三、閲讀下面的短文,完成12—15題。

如果説被譽為“出版領域又一次革命”的電子排版系統,用精美的字模和多變的字體取代了曾在人類信息傳播史上光熠千載的活字印刷,完成了告別“鉛與火”歷史的話,那麼,它所邁開的僅僅是這場偉大變革的第一步。在世界出版史上,一種可以同造紙術及印刷術的發明並稱的新型圖書的印製技術,誕生於20世紀80年代後期,現在已初步定型,三五年後將大放異彩,這就是電子圖書印刷系統。採用此項技術出版的圖書稱為電子圖書,又叫無紙圖書,有人預測21世紀將是電子圖書的世紀。

當電子圖書擺放在你眼前,令你驚歎的也許不止是它的一些尖端新設備,更重要的是它的優異性能。過去的圖書是“白紙黑字”,可電子圖書的載體是光盤,這個嶄新的高科技產品藉助輸出設備給人們帶來的,是變幻無窮的圖文形象,色彩絢麗、聲與像和諧的畫面,明晰生動的感觀效果。而其容量之大,更令人歎為觀止:一片僅10餘克重、大如手掌、薄如紙板的盤片,竟能裝載着6.6億個西文字節,或3.3億字的中文內容!也就是説,10大卷本,3千萬字中文版《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只能佔總“肚量”的十分之一,而多達70餘卷的《中國大百科全書》,其文字量也不能讓它“吃飽”。至於中國古人所説的“學富五車”的“五車”和“讀書破萬卷”的“萬卷”,對於光盤都只不過是“小菜一碟”。更令人咋舌的是它的速度。可以想象,如果你要尋找到《中國大百科全書》某章節內容的話,起碼得花上半天時間,可對於電子圖書來説,檢索起來那隻不過是瞬間的事。

至於説到電子圖書的價格,便宜得近乎難以想像:一個性能如此優異的電子圖書只相當於一般書價的三分之一。比如《中國大百科全書》70卷本的總銷售價為人民幣6000元左右,而如果複製在光盤上,其價格便可控制在2000元人民幣以下,即便再加上一台光盤閲讀器以3600元價格計算,仍然要比常規圖書造價低。況且依據目前電子產品發展和銷售規律,其價格仍有下降的趨勢;這同價格日益上漲的常規圖書相比,孰優孰劣就不言而喻了。有了這種價格優勢,不僅大型辭書、工具書一類可變成光盤小型圖書,學生用書也將以光盤形式進入閲覽室、家庭和課堂。也許有一天,人們會把笨重的書架扔掉!

電子圖書的美好前景已展現在我們的面前。

12.下列對“電子圖書”這一概念的理解,準確的一項是()

A.採用新的電子排版系統印刷出版的新型圖書稱為電子圖書。

B.採用以電子排版系統為基礎的新型圖書印製系統技術出版的圖書稱為電子圖書。

C.採用電子排版系統,用精美的字模和多變的字3體印製出版的圖書稱為電子圖書。

D.採用電子排版系統和電子圖書印製系統相結合的技術出版的圖書稱為電子圖書。

13.下面是對第一自然段介紹電子圖書及其印製系統的目的的理解,最準確的一項是()

A.説明電子排版系統與電子圖書印製系統的聯繫和區別。

B.説明電子圖書印刷系統技術先進、完備、前景廣闊。

C.説明電子圖書及其印製系統的誕生具有劃時代意義。

D.説明電子圖書印製系統是在電子排版系統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14.下面是對電子圖書優異性能的説明,不恰當的一項是()

A.電子圖書,圖文明晰生動,畫面和諧,視聽效果好。B.電子圖書,體積小而容量大。

C.電子圖書,檢索速度快。D.電子圖書,價格便宜得近乎難以想像。

15.根據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電子圖書又叫無紙圖書,它不需要紙,它的廣泛使用將會使部分造紙廠受到影響。

B.電子圖書性能優異,將有可能在一定範圍內代替我們現在使用的常規圖書。

C.電子圖書性能優異,擁有電子圖書,就能使我們成為“學富五車”的人才。

D.電子圖書性能優異而又造價低廉,將會成為21世紀人們工作、學習、宣傳、教育的重要工具。

四、填空。

16.用課文原句填空。

(1)婦姑荷簞食,。(白居易《觀刈麥》)

(2),蟲聲新透綠窗紗。(劉方平《月夜》)

(3),枳花照驛牆。(温庭筠《商山早行》)

(4)因思杜陵夢,。(温庭筠《商山早行》)

(5)已是黃昏獨自愁,。(陸游《卜算子詠梅》)

(6),元是今朝鬥草贏,笑從雙臉生。(晏殊《破陣子燕子來時新社》)

五、閲讀下面的文字,回答17—23題。

沁園春雪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A。須晴日,看紅粧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B。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C,還看今朝。

17.填寫出文中所缺詞句。

A.

B.

C.

18.下列各句中不是對偶修辭的一句是()

A.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B.B.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C.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D.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19.這首詞的上闋和下闋分別寫了什麼內容?各用了什麼表達方式?

答:上闋寫,用了的表達方式;下闋寫,用了的表達方式。

20.下闋第一句“江山如此多嬌,…………”,在上文的寫景與下文的抒情之間有什麼作用?

21.上闋寫景中,所選的景物有哪些?為什麼要選擇這些景物?

22.文中畫線的句子“須晴日,看紅粧素裹,分外妖嬈”寫的是虛景,有人評價説這與毛澤東追求真理的人生觀不符。你認為這種説法正確嗎?請説明理由。

23.詞人對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和對成吉思汗的.評價態度是否相同?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六、作文

24.題目

朦朧迷離,是夜的色彩;暗香幽遠,是夜的芬芳;蟬鳴蟲吟,是夜的語言;“山明水秀夜來霜”,是夜的詩篇;“嫦娥奔月”,是夜的故事;《春江花月夜》(曲),是夜的旋律;《深山夜圖》(圖),是夜的畫卷……

神祕的夜,充滿着浪漫,充滿着詩意。可觀、可嗅、可聽、可讀、可品……

學校文學社將開展以“夜之韻”為主題的語文學習活動,上邊的文字是這次活動的宣傳語。在這個活動中,同學們可以展示語文積累,可以開展閲讀欣賞,可以進行文學創作,可以組織藝術交流,……那一定會是一段快樂而又充實的語文學習經歷。請你設想一個或一組你和同學們參加“夜之韻”主題活動時的精彩片段,把它記錄下來。題目自己擬,字數在500字左右。

提示:可以從某個角度也可以從多個角度來品味夜的韻味。注意:引用資料要適量。

參考答案:

一、1.D2.D風騷:原指《詩經》裏的《國風》和《楚辭》裏的《離騷》3.A4.D應該為“事半功倍”5.C閃閃爍爍的聲音/從/遠方/飄來6.A二、7.C8.C都是判斷句9.D都是代詞10.B判斷句翻譯有誤11.C三、12.B注意文章第一句話,“電子排版系統”是“第一步”,是印製系統技術的基礎。13.C注意文中“偉大變革的第一步”和“可以同造紙術及印刷術的發明並稱”等語句。14.D“價格便宜”不屬於電子圖書的優異性能。15.C電子圖書代替不了學習知識,只能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四、16.⑴童稚攜壺漿⑵今夜偏知春氣暖⑶槲葉落山路⑷鳧雁滿回塘⑸更著風和雨⑹疑怪昨宵春夢好五、17.A.欲與天公試比高B.引無數英雄競折腰C.數風流人物18.B19.祖國壯麗的山河之景,抒發壯志豪情描寫、抒情評論歷史人物,歌頌當代英雄議論20.承上啟下的作用21.黃河、長城等。因為這些景物是北國的代表、是祖國的代表,並且景物有雄偉的氣魄,與全詞開闊的意境相符。22.不正確。這樣寫是為了直抒胸臆地表達對祖國山河的讚美之情,溢於言表。23.不同。評論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用的是“稍”“略”,而對成吉思汗,則是:“只識彎弓射大雕”,表現了作者對只懂得武治而不懂得文治的人的委婉批評。

24.

〔寫作提示〕

文題中上設計的宣傳語頗有詩意,極具煽情,能迅速喚醒學生的寫作衝動,又巧妙的拓展了寫作內容,開啟了寫作思路。不過在審題和構思時依然要注意:

一、選材上限定。選材是開放的,你既可以寫與夜、月、星星等相關內容的一次或幾次語文活動,也可以以夜為背景設計一次賞月、品夜景等語文活動,品味夜景時,你既可以從視覺、聽覺寫,也可以從嗅覺、觸覺等角度欣賞,但一定要是與“夜之韻”相關的語文活動,且一定要有一定的場面(或場景)描寫。

二、文體上的限定。試題中“你和同學們參加‘夜之韻’主題活動時的精彩片段”一語已明確暗示此話題宜寫成記敍文、敍事散文。當然,你也可寫成小小説、劇本。不管你採用那種文體,一定少不了場面描寫。其他文體包括詩歌不宜寫好。

三、構思上的限定。由於字數上的限制,不管你是寫小説,還是敍事散文。開頭宜開門見山,直接切入“夜之韻”會場,不容有過多限制。採用小鏡頭或劇本構思宜直接切入表演的場面,可以節省筆墨刻畫人物。

四、表達方式上的靈活多樣。考生可以憑藉自己的積累、愛好和才情,充分的展示自己的個性及特長。可以説,富有韻味的語言,恰當巧妙的引用,細膩的描寫,更容易讓文章出彩。

例文:

魅力無窮的《夜之韻》

紅色的幕布上,“夜之韻”三個金色大字在燈光閃閃發光。廣播里正播放着舒緩的小夜曲。主持人邁着輕快的步子走向舞台。

掌聲四起。

第一幕

俊不好意思的緩緩的站起來:“小時候,我對夜有一種莫名其妙的恐懼,總覺得夜像一位蒙着面紗的殺手──神祕莫測啊!”

(峻憨態可掬的搔了搔頭。剎時,全校學生笑聲如潮!)

正在這時,一個胖子顫微微的説:“我可喜歡鄉間夜色了!”(老師學生茫然!急切想聽下文。可胖子想調大家胃口,偏偏不緊不慢的説。)“因為有月亮的夜晚,我可以看見我的嫦娥姐姐,我可喜歡她了!”

(説完,胖子還在台上做嬌羞狀。所有的學生暈倒,不少女生做嘔吐狀!)

胖子在笑聲中退場。

第二幕

一位清純可愛的女生羞答答的吟道:“冷冷的風,淡淡的月,婆娑的樹影,是夜的主旋律。在靜謐的月夜中,聆聽蛙叫蟬鳴,眺望閃爍的繁星,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豈不快哉!”

另一男生情不禁的讚歎:“神祕的夜空,可愛的女郎,你總給人無限的遐想。凝視着夜空,你的眼神總是散發着誘人的魅力。夜的呼吸圍繞着我的思維,讓我彷彿覺得夜生來就是屬於我的!”

(老師帶頭鼓掌。不少同學被陶醉。幾個男生在尖叫!)

第三幕

(數十位學生登台做了精彩的表演。不知是誰把矛頭指向語文老師。老師登台,不知他為何感歎!)

老師曰:“兒時,吾與爾等同樣愛夜。吾兒時好在夜風中閉上雙眼,傾聽夜那低沉的傾訴,偶爾聽見遠處飄來的笛聲,更覺得夜色的美妙!”

老師曰:“我太激動了。我的弟子已勝於藍。我給大家唱一支歌吧!歌名就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

夜的遙不可及是夜的美麗所在,夜的觸手可及也是夜的魅力。有了這樣精彩的師生聯袂演出,學校的《夜之韻》才更美麗。

〔點評〕三個鏡頭,三副畫面。第一個鏡頭側重於展示人物語言的風趣,動作憨態可掬;第二個鏡頭側重表現人物語言的詩意;而第三個鏡頭是活動中的一個小插曲,有力的切合了文章的主題。人物性格各異,語言挺有個性,寫法各有側重。舞台提示語言精練準確,前有舞台佈景説明,後有精彩語句點題,結構嚴謹。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shiti/evd2e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