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面對逆反的心理健康教育講稿

面對逆反的心理健康教育講稿

自我介紹

面對逆反的心理健康教育講稿

遊戲:剪刀石頭

剪——(左) 刀——(下)

石——(右) 頭——(上)

同學們,假如你在街上閒逛,走着走着,前面一個牌子上寫着“不許往右看”,你會怎麼樣?是的,幾乎所有的人都會選擇——“往右看”。這是商家的一種策略,他利用了人性的一種心理現象,叫做“逆反心理”。

什麼叫逆反心理呢?逆反心理是指,人們彼此之間為了維護自尊,而對對方的要求採取相反的態度和言行的一種心理狀態。在我們生活中,逆反無處不在。比如,在大家還很小的時候,想要哄你吃飯,爸爸媽媽説:“吃飯了!吃飯了!”一般沒人理。然後,爸爸媽媽説:“幺兒,土豆絲你可能不喜歡吃,我們把它吃完了哈”,結果會怎樣呢?馬上就會有人跑來説:“我喜歡吃土豆絲,我要吃土豆。”還有更搞笑的,為了哄小孩子喝中藥,周圍的阿姨就假裝搶着“我要喝、我要喝”,然後小孩子就自己搶過去喝了。有同學可能想,小孩子才會上當,大了就不會了。那我告訴你,有一位作者——前蘇聯心理學家普拉圖諾夫,在《趣味心理學》一書的前言中,特意提醒讀者“請勿先閲讀第八章第五節的故事”。結果,大多數讀者卻採取了與告誡相反的態度,首先翻看了第八章的內容。

逆反是人性身上普遍存在的共性,在人生的兩個階段最容易出現。第一個階段是三歲左右;第二個階段是青春期階段,也就是大家現在的年齡階段。人們常感歎“你説東,他説西,你叫趕鴨,他去抓雞”説的就是這種現象。“半大小子,氣死老子” ,日常生活中家長的這些抱怨説的也就是孩子的逆反現象。

以上列舉了一系列的輕鬆的故事告訴大傢什麼叫逆反。逆反有時候讓我們好笑,有時候又讓我們笑不出來。

接下來,我要給大家講幾個案例。

案例一:我一個朋友的小孩小欣,父親是音樂教師,母親是美術教師。小欣從小能歌善舞,到初中後,母親説,“我們家小欣很有藝術天賦,今後就考藝術學院,還是走藝術這條道路吧。”小欣立刻火冒三丈,大聲説道:“藝術、藝術,你們只知道藝術,你們就想安排我,把我當木頭呀?我就不聽你們的,我就不學藝術。”於是,小欣再不登台唱歌了,特別是在父母面前,更上一副和藝術有仇的樣子。高中畢業填自願時,小欣對選擇專業舉棋不定,找不到自己喜歡的專業,最後勉強選擇了計算機專業,到了大學以後,總覺得缺了點什麼。一次在同學會上,一位同學説:“你音樂那麼好,我一直以為你會考音樂學院呢,你怎麼沒有讀藝術學院呢?”一句話把小欣問蒙了,為什麼呢?小欣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突然就不唱歌了,選擇專業的時候,從來沒有把藝術列入備選的範圍內。仔細想來,小欣覺得自己是喜歡音樂的,甚至是愛好音樂的,剋制自己不唱歌是痛苦的,怎麼就把自己的'愛好給丟了呢?別人想學藝術,家長還不答應了,自己有開明的父母,怎麼就不知道珍惜呢?不過,小欣很快就找到了根源,就是當初不加思考地就牴觸父母的建議,覺得這樣就可以報復父母對自己的約束。不過貌似已經有些晚了。

案例二:小虎是家裏的獨子,是家裏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寶貝。小虎的頸子總是側着的,看人總是斜視,當然免不了引來別人好奇的目光與猜想。有一次,小虎因為覺得忍受不了班上同學的玩笑來諮詢。我詢問他脖子是怎麼歪的,是天生的嗎?他説,小時候做作業,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總要提醒我身體坐端正,我偏不坐端正,偏要歪着坐。我扭過去,他們就掰過來。他們掰過來,我就扭過去。我就是不聽他們的,他們拿我沒辦法,久而久之,就長成這樣了。我説,你覺得有什麼不方便沒有?他説:“沒有呀,我覺得挺方便的,就是別人總是拿我開玩笑,老師也拿我舉例,要其他同學坐端正,我覺得受不了。”

案例三:小浩是一名初二的學生,有一次,數學老師因為上午的習題沒有講完,就佔用了體育課。小浩心裏覺得不舒服,上課不聽課、連數學書都不拿出來,還故意違反紀律。因為小浩的數學成績一直都很好,還考過年級第一名,老師原本十分喜歡他,看見他居然不聽課,十分生氣,就嚴厲地批評了他。小浩就和老師頂嘴,老師更是氣得罰他站在教室後面。從此,小浩就再也不聽數學課,再也不做數學作業。可想而知,後來成績一落千丈,當然也就沒有考上高中。

三、在情緒上接納它。當我們遭到別人限制時,逆反情緒就會自動跳出來,我們會心浮氣躁、會焦慮、會憤怒、會傷心。這一系列的反應都是正常的,特別是對於正處於青春期的我們,本身情緒就波瀾起伏,加上不順心的事情就會更加暴風驟雨。這時,我們要覺察自己的情緒,然後告訴自己,我情緒開始波動了,可能是逆反心理作怪了,千萬要理智,不要做出傷害他人又傷害自己的事。

這裏,老師再教給大家幾種調節情緒的方法:

第一、在心中默數20下,數到20以後,不理智的情緒會消失許多。

第二、自我放鬆。當負性情緒出來的時候,我們告訴自己放鬆,然後將注意力轉移到自己的呼吸,將呼吸調勻,反覆深呼吸。我們一起來做一做。

(練習深呼吸)

接下來,我們用剛才舉的三個例子來練習,看同學們是怎麼應對的。

(採訪)

古希臘神話中的大帝宙斯,一次派侍女潘多拉傳遞魔盒。在交給潘多拉魔盒時,宙斯叮囑她萬萬不能打開盒子。然而,宙斯的告誡,反倒激起潘多拉不可遏制的好奇和探究慾望,於是她不顧一切得打開魔盒,結果,盒子裏裝有的所有罪惡都跑到了人間。

逆反心理大都具有危害性,逆反心理過重或自己不善於處理和自我調節,會給自己帶來心理壓力,引起心理障礙。還容易造成感情失控,與家長、教師感情疏遠、關係僵化,甚至對立,就會聽不進正確的教育和勸導,可能會造成大錯。

但是,並不是説青少年逆反就只有危害,沒有好處。很多發明創造都是在好奇心的驅使、對權威的否定中產生的。日心説在否定地心説的基礎上產生,唯物論在否定唯心論的基礎上產生。所以,面對逆反,不必驚慌,我們需要的是理智對待,不要情緒化處理生活中的各種矛盾,我們要接納逆反,操縱逆反,讓逆反的創造性得以發揮,而不要排斥逆反,被逆反操縱,讓它破壞了我們的生活。

最後,祝全體同學和老師們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幸福快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rqd2j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