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端午節的由來》教案範文

《端午節的由來》教案範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的由來》教案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端午節的由來》教案範文

深度解教材:

本課以故事的形式介紹了我國民間傳統節日端午節的由來,表現了屈原忠誠愛國、關心人民疾苦和深受百姓愛戴。選編此文,旨在讓學生了解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感受他深沉的愛國情懷,體會傳統節日中藴含的深厚民族情感,並依託文本,練習講故事,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由於學生對於過端午節有着直觀而豐富的生活經驗,他們在這一天吃粽子、插艾葉,有些地方還組織賽龍舟等活動,因此,對於節日的由來,他們會十分感興趣。教學中,教師要密切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喚起他們學習的興趣,鼓勵學生自主閲讀課文,理清課文的脈絡,為講故事做好準備。

知識與能力:

1、會認“粽、檐、輔、措、誣、頌”6個生字,會寫“佩、戴、措、施、疏、頌、駕、屍、俗”9個生字,積累“忠誠、悲憤、悲痛”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知道端午節的由來,感受屈原的愛國情懷以及百姓對屈原的愛戴之情。

4、理清課文的脈絡,練習講故事。

突破重難點:

重點:知道端午節的由來,感受屈原的愛國情懷以及百姓對屈原的愛戴之情。

突破方法: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激發學生閲讀的興趣,在自主閲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畫出表現屈原愛國的詞句和百姓愛戴屈原的詞句,在潛心品讀中感受人物的深沉情感。

難點:理清課文的脈絡,練習講故事。

突破方法:引導學生在自主閲讀課文的基礎上概括出每個自然段的主要內容,理清課文的脈絡;講述時要求學生做到條理清楚,表達自然,同時鼓勵學生在講故事時適當想象人物的語言、動作和神態,將故事講得繪聲繪色,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教法與學法推薦:

教法:聯繫生活法,通過交流實際生活中的端午節,喚起學生對節日的興趣;脈絡梳理法,引導學生在大致瞭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把握課文情節的變化與推進,提高學生思維能力;涵泳品讀法,畫出文中相關詞句,在比較閲讀中感受人物的情感。

學法:資料蒐集法,通過多種途徑蒐集有關屈原和端午節的資料,豐富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品讀交流法,品讀文中重點詞句,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感受,豐富對人物的感知。

師生齊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有關屈原和端午節的資料。

學生:自主預習課文。

課時巧安排:

2課時。

探究新課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並掌握本課的生字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清課文的脈絡,感知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聯繫生活,激趣導入

1、教師板書“端午節”,學生交流自己是如何過端午節的,教師相機出示端午節的相關圖片。

2、激趣導入: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習俗。這節課,我們就一起走進端午節,瞭解端午節的由來吧!(教師將課題補充完整,學生齊讀)

【設計意圖】通過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示與端午節相關的圖片,引發學生對端午節產生興趣,自然地引出本節課的學習。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讀課文,教師提出自讀要求:藉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自主學習生字詞,大致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學生展開自主學習,並與同桌輕聲交流自己的初讀收穫。

3、檢查自讀情況。

(1)出示生詞:佩帶、愛戴、措施、疏遠、傳頌、駕駛、屍體、習俗、粽子、屋檐、輔佐、誣陷、忠誠、悲憤、悲痛。

(2)指名認讀,師生共同正音:“粽、措”是平舌音,“疏、屍”是翹舌音。

(3)學生結合課文內容和生活實際交流對詞語的理解。

(4)指導生字書寫。

①出示本課要求會寫的9個生字,指名認讀並組詞加強理解。

②學生自主觀察生字,交流生字的識記方法和書寫要領,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形近字進行字形記憶,注意與同音字加以區分。

③教師重點指導:“佩”第五筆是小短橫;“疏”第一筆是橫鈎,第二筆是豎,“頌”左半部分的“公”字第二筆捺改為點。(教師範寫這三個字)

④學生自主練寫,教師巡視指導。

4、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教師根據學生朗讀的情況適時指導,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5、學生交流初讀收穫。

【設計意圖】通過提出學習要求,學生自主學習、交流彙報、教師適當指導,夯實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讓學生收穫對課文的整體印象。

三、再讀故事,理清脈絡

1、教師提出學習要求:再讀課文,看看課文哪幾個自然段講述了端午節由來的故事,每個自然段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2、學生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概括。

3、指名交流:課文第三至六自然段講述了端午節由來的故事。第三自然段主要講述屈原被流放到南方;第四自然段講屈原在秦國攻佔楚國首都後投江自盡;第五自然段寫百姓萬分悲痛,把很多食物投到水裏祭奠屈原;第六自然段寫百姓為什麼往水裏投粽子。

(教師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適當歸納小標題:流放南方——投江自盡——百姓祭奠——投粽子)

4、質疑:課文第一、二自然段和最後一個自然段主要説的是什麼?

學生默讀並交流,教師歸納:第一、二自然段簡介了端午節的習俗和由來;最後一個自然段與開頭相呼應,總結全文。這樣首尾呼應的'結構讓文章結構更加完整。

【設計意圖】從課文主體部分入手,通過把握自然段段意幫助學生理清課文的脈絡,對課文的整體結構有所瞭解,為下節課精讀感悟和講故事環節做好準備。

四、課堂小結

教師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初步瞭解了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那麼,屈原為什麼要投江,百姓為什麼又要祭奠他呢?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

第一課時作業設計

一、看拼音,寫詞語。

cuò shī shū yuǎn gē sòng jià shǐ fēng sú

()()()()()

二、選字填空。

戴代帶待袋

領()愛()()表口()等()()路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品讀文中詞句,體會屈原的愛國情懷以及百姓對屈原的愛戴之情。

2、練習講故事,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通過學習,感受傳統節日中所藴含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回顧內容,複習導入

1、引導回顧:端午節是哪一天,有哪些習俗,是為了紀念誰?(學生自由發言)

2、質疑導入:人們為什麼要紀念屈原,端午節的習俗與祭奠屈原又有什麼樣的聯繫呢?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回到二千多年前的楚國,認識屈原這位偉大的詩人。

【設計意圖】通過簡要的問題切入,再次喚起學生對端午節的認識;教師的質疑巧妙地激發學生深入探究課文的興趣。

二、品讀語言,感受人物的深沉情感

1、提出學習要求:自讀第三、四自然段,畫出表現屈原愛國的詞句,在旁邊寫寫自己的感受。

2、學生自主閲讀,圈畫,批註。

3、指名交流,教師適當引導。

(1)“屈原是戰國時期……百姓對他十分愛戴。”這段話介紹了屈原的身份和才能,他把自己的聰明才智獻給了國家建設,改善了百姓的生活,是一位愛國愛民的好官。

(2)“但是,屈原依然熱愛自己的祖國……並被人們廣泛傳頌。”從“但是、依然”這兩個詞語中可以看出雖然屈原遭到了權貴的誣陷和楚王的流放,但是他始終懷着對國家和人民深深的情感,他不能再變法圖強,就通過寫很多愛國詩歌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

(3)“屈原萬分悲憤,就在五月初五這一天,抱着石頭投汨羅江自盡了。”屈原“悲”的是自己的祖國遭到了秦國的強佔,人民生活在水火熱之中,“憤”的是楚王聽信讒言,權貴們不能齊心協力抗擊外敵。既然國家淪陷了,自己與祖國同生共死,他毅然選擇了投江自盡。這份深深的愛國之情,令人萬分感動。

4、思考:楚國的百姓聽到屈原投江的消息後,又是怎麼做的呢?請同學們默讀第五、六自然段,畫出描寫百姓表現的詞句,看看自己從中有什麼體會。

5、學生自主學習,圈畫、批註。

6、指名交流,教師適當指導。

(1)交流“楚國的百姓知道後……還是沒有撈到他的屍體”這兩句話,引導學生從“放聲大哭”“像潮水一樣湧到”體會楚國百姓傷心的程度,去救屈原的人有很多,這也表現了楚國百姓對屈原的無比愛戴。

(2)交流“萬分悲痛之下,他們把船上……使它無法張口”這兩句話,引導學生概括百姓的所作所為(把大米、雞蛋等投入水中,把雄黃酒倒入水裏),通過這些方式,讓江裏的水族和蛟龍不再吃屈原的身體,充分表現了百姓對屈原的愛。

(3)引導學生體會人們做夢都夢見屈原,説明百姓十分想念屈原。交流“大家想啊,想啊,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這句話,抓住“想啊,想啊,終於”體會百姓動了很多腦筋,想了很多辦法祭奠沉入江中的屈原。

7、教師小結:屈原愛國愛民,人民愛戴屈原,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百姓都會往水中投粽子紀念屈原,一代又一代。人們世世代代紀念屈原,這一天也就逐漸成了我們的傳統節日——端午節。賽龍舟、吃粽子都是端午節的傳統習俗。

【設計意圖】通過圈畫相關語句、品讀重點詞語,帶領學生與文本深入對話,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體會傳統節日中所藴含的美好情感。

三、練習複述故事,提高表達能力

1、組織講故事:端午節要到了,同學們要如何對家人説這個故事呢?我們來練一練吧!

2、引導學生回顧故事的主要情節:流放南方——投江自盡——百姓祭奠——投粽子。

板書設計:

總起:端午習俗(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等)紀念屈原

端午節的由來故事:流放南方、投江自盡、百姓祭奠、投粽子飽含深情

總結:逐漸演變成吃粽子、賽龍舟等習俗

第二課時

作業設計:

一、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在講述端午節的故事時,可以採用列小標題的方式理清故事脈絡:遭到誣陷,流放南方——。在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屈原的之情,以及百姓對屈原的之情。

二、你知道我國還有哪些傳統節日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r807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