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分數除法教案錦集7篇

分數除法教案錦集7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分數除法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分數除法教案錦集7篇

分數除法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動手動腦能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知識目標:

提高分數除法的計算速度和正確率,並能正確的計算,解決實際問題。

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願意交流合作,喜歡數學的情操,感受數學來源於生活,體驗成功的歡樂。

教學重點: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策略:在小組間交流合作的基礎上,提高計算能力和計算速度。

教學準備: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數學是從生活中得出的經驗和結晶,又服務於生活,那麼我們的分數除法能解決什麼問題呢,這節課我們就學習分數出發的應用。板書課題:分數除法(三)

二、實施目標。

1、出示題目:

跳繩的小朋友有6人,是操場上參加活動總人數的。操場上有多少人蔘加活動?

2、指名學生讀題,並説出題目中分率的單位“1”的量是誰?知道不知道?

3、先讓學生試着做一做。

4、交流作法。(根據學生做題情況導入方程的方法)

5、教師指導學生用方程的方法解題。對用其它方法解答的同學,只要合理進行表揚。

6、滲透用算術法解答此題。

7、教師:只要單位“1”的量不知道,可以用兩種方法解答題目,一種是方程;一種是算數法。

三、鞏固目標

1、試一試第一題。

指名學生讀題,獨立解答。針對學生做題情況,進行輔導後進生。

指導學生分清兩問的不同,認清乘法和除法的區別。

2、試一試第二題。

獨立解答,全班訂正。

四、課堂,教師和學生自評。

板書設計:

分數除法(三)

解:設操場上有x人蔘加活動。

X×=6

X×÷=6÷

X=6×

X=27

教學反思

分數除法教案 篇2

教學要求:

1、使學生認識分數除法應用題的特點,能根據應用題的特點理解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學會解答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應用題。

2、進一步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問題解決的能力和分析、推理和判斷等思維能力,提高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分數除法應用題的特點及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根據條件説出把哪個數量看作單位1。

(1)棉田的面積佔全村耕地面積的2/5。

(2)小軍的體重是爸爸體重的3/8。

(3)故事書的本數佔圖書總數的1/3。

(4)汽車速度相當於飛機速度的1/5。

2、找單位1,並説出數量關係式。

(1)白兔的只數佔總只數的2/5。

(2)甲數正好是乙數的3/8。

(3)男生人數的1/3恰好和女生同樣多。

3、一個兒童體重35千克,他體內所含水分佔體重的4/5,他體內的水分有多少千克?

集體訂正時,讓學生分析數量關係,説出把哪個數量看作單位1,並説出解答這個問題的數量關係式,即:體重4/5=體內水分的重量。同學們都能正確分析和解答分數乘法應用題,分數除法應用題又如何解答呢?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板書課題:分數除法應用題)

二、新授

1、教學例1。一個兒童體內所含的水分有28千克,佔體重的4/5。這個兒童體重有多少千克?

(1)指名讀題,説出已知條件和問題。

(2)共同畫圖表示題中的條件和問題。

(3)分析數量關係式

提問:根據水份佔體重的4/5,可以得到什麼數量關係式?

學生回答後,教師説明:例1和複習題的第二個已知條件相同,因此單位1相同,數量關係式也相同,都是把體重看作單位1,數量關係式是:體重4/5=體內水分的重量。

根據學生的回答,把線段圖進一步完善。

提問:根據題目的條件,我們已經找到了這一題的數量關係式:體重4/5=體內水分的重量。現在已知體內水分的重量,要求兒童體重有多少千克,可以用什麼方法解答?(引導學生説出用方程解答。)

讓學生試列方程,並説出方程表示的意義。

讓學生把方程解完,並寫上答案。

出示教材的檢驗,提問:要檢驗兒童的體重是不是正確,應該怎樣做?(用求出的體重乘4/5,看看是不是等於水分的千克數。)

2、比較。

提問:我們再把例1與複習題比較,看看這兩題有什麼相同的地方,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根據學生的回答,幫助學生整理出:

(1)看作單位1的數量相同,數量關係式相同。

(2)複習題單位1的量已知,用乘法計算;

例1單位1的量未知,可以用方程解答。

(3)因為它們的數量關係式相同,所以這兩種題目的解題思路是一致的,都是先找出把哪個數量看作單位1,根據單位1是已知還是未知,再確定是用乘法解還是方程解。

三、鞏固練習

1、做書P34做一做

要求學生先按照題目中的想説出想的過程,説出數量關係式,再列方程解答。訂正時要説一説是按照什麼來列方程的。

2、做練習九第1題。

先讓學生找出把哪個數量看作單位1,説出數量關係式,再列方程解答。

四、小測:(略)

五、小結:這節課我們研究了什麼問題?解答分數應用題的關鍵是什麼?單位1已知用什麼方法解答?未知呢?

六、佈置作業

練習九第2題

教後反思:學生在已學過的分數乘法應用題的基礎上,能找出關鍵句,並根據關鍵句説出相對的數量關係式。為孩子創造做數學的機會,通過讓學生積極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方法獲取新知識,在不同程度上都得到發展。使學生不但知其然,還知其所以然。同時又使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得到培養和發展,在學會的過程中達到會學的目的。

再根據題目的條件判斷單位1的量,是已知的就乘法計算;單位1的量是未知的就用方程來解答;並學會了怎樣驗算。教學中不僅要重視知識的最終獲得,更要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探究過程。結論僅是一個終結點,而探究結論、揭示結論的過程則是由無數個點組成的線、面、體,在探究的過程中,只有讓學生動手做數學,學生很可能獲得超出結論自身的價值的若干倍的數學知識。

小測:列出數量關係式,並列式解答。

1、六年一班有三好學生9人,正好佔全班人數的1/5,全班有多少人?(用方程解)

2、一瓶油吃了3/5,正好是300克,這瓶油重多少克?(用方程)

小測:列出數量關係式,並列式解答。

1、六年一班有三好學生9人,正好佔全班人數的1/5,全班有多少人?(用方程解)

2、一瓶油吃了3/5,正好是300克,這瓶油重多少克?(用方程)

分數除法教案 篇3

一、教學內容

蘇教版小學數學第十一冊第33—38頁“分數除法”例1—例4。

二、簡要分析

本節課是學生剛剛學過“分數乘法”和“倒數”這一概念的基礎上進行教學。學生已有的知識還有“商不變的規律”。本課例就是教者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或經驗,去探索獲取新知識,形成和發展新知識結構,同時發展學生的智力和能力。大膽的改革教材,進行知識的組塊教學,勇於實踐,縮短“分數除法計算法則”教時的一個例子。

三、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作好鋪墊,導入新課。

1、説出下列各數的倒數(出示卡片)

2、6、—、—、0.5、 1—、 0.7

2、用投影打出:下面兩題簡便計算的根據是什麼?

12÷25=(12×4)÷(25×4)=48÷100=0.48

11÷125=(11×8)÷(125×8)=88÷1000=0.088

[簡析:商不變規律的應用,為後面學習新知作出充分準備。]

3、用投影分A、B組分別出示:下列算式中,哪些算式你一眼就能看了它的商?

A組:78÷10.35÷1136÷721.8÷9

B組:—÷1—÷1—÷218÷——÷1

—÷——÷—4—÷2——÷0.7

[簡析:這兩組有趣習題的練習,有利於調動學生的學習激情,學生很快説出除數是1的算式,一眼就看出商是幾。當學生看出除數為1時,計算就最為簡便。(這裏為學習新知作了重要的鋪墊)一看就知道商是幾(即被除數)]

師:接着問B組題中是些什麼算式,生答師板書“分數除法”算,今天就來研究“分數除法”的計算法則。

(二)指導探索,在新舊知識的銜接上教師加以點拔導學。

(1)請大家列出B組算式中除數不是1的算式。

—÷218÷——÷——÷—

4—÷2— —÷0.7

(2)先來研究前四道算式,這四道算式中除數都不是1,你能想辦法將這除數變為1,而商不變嗎?

[評析:此時學生的學習情緒積極性高,紛紛欲試,是學習新知識的最佳時機。]

師:下面分學習小組進行討論。

(3)交流。

學生甲:以—÷2為例,除數是2,將2×—除數變為1,要使商不變,被除數—也要乘以—。

學生乙:以18÷—為例,除數是—,將—×—除數變為1,要使商不變,被除數18也要乘以—。

[評析:此題是倒數的概念和商不變規律同時應用,運用舊知,用得巧。]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作好下列板書)

—÷2=(—×—)÷(2×—)18÷—=(18×—)÷(—×—)

=—×—÷1=18×—÷1

=—×— =18×—

(三)引導學生觀察、比較、類推,得出結論。

師問:這裏我們是應用的什麼進行變化的?(商不變的規律)

(教者把上面板書用虛線框起)讓學生觀察比較。

—÷2=—×—18÷—=18×—

問:這兩個等式的前後發生了什麼變化?他們變化有什麼共同點?(分學習小組討論)

生彙報:除號變成了乘號,除數變成了它的倒數。

分數除法算式變成了分數乘法算式。

師小結:你們觀察得真仔細,將分數除法轉化為分數乘法來做,今後到中學裏學習還可用到“轉化”這一重要思想把未知的轉化成已知,去探索知識,為人類服務。

練習:用複合投影片打出:

將下列除法算式轉化為乘法算式(學生邊回答邊出示下排轉化的式子)

—÷— —÷— —÷612÷—

=—×—=—×4 =—×—=12×—

[評析:抓住時機,練重點難點,強化新知。]

6、討論、比較、類推,概括方法。

問:在剛才的練習中,你認為有什麼規律?

(生答:被除數不變,除號變成了乘號,同時除數變成了它的倒數。)

師問:如果這些被除數作為甲數,除數作為乙數,你能用一句話概括一下它的規律嗎?

生答師板書:甲數除以乙數,等於甲數乘以乙數的倒數。這就是分數除法的計算法則。(看書第38頁)

引導學生討論:為什麼乙數要加上零除外?

(四)利用法則,練習重點,鞏固新知。

1、—÷3=—×———=12÷—=12×———=

—÷—=—×———=—÷—=———()———

2、計算。(並指名板書,注意書寫格式)

—÷3—÷——÷36÷—

3÷——÷——÷— —÷—

3、改錯。

(1)9÷—=9÷—=—=10—(2)—÷5=—×—=—

(3)—÷—=—×—=—

4、判斷。

(1)1÷—=—÷1(2)a÷b=a×—

[評析:改錯題、判斷題的設計,進一步強化了計算法則。]

(五)作業練習,熟記法則。

1、練習八第3題的前4題

第6題的前4題

2、校對答案。(説出過程,強化法則的應用)

思考題:計算(1)4—÷2—(2)—÷0.7

[評析:這裏是知識結構的完整,知識點的引伸。]

(六)總結。

1、今天我們一起研究了什麼內容?

2、你有哪些收穫?

3、計算過程中應注意什麼問題?

四、教後評析

本節課教者利用舊知識的學習作鋪墊,運用知識的遷移規律,對分數除法法則進行整體教學,利用觀察、比較、類推等方法縮短了教學課時數,打破了原教材的束縛,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高,發展了學生的智力,受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1、恰當地調整了教材,進行知識的組塊教學,挖掘了教材(知識)本身的潛在因素,利用舊知,通過師生的對話、教師的點拔,為學生主動探索、自己發現方法概括法則創造條件,有利於學生掌握、研究教學問題的思維方法,打破了一例一題傳統的教學模式,體現了現代小學數學教育的特點。

2、抓住知識間的內在聯繫,在知識連接點銜接處精心設計習題、提問,讓學生主動探索問題。

3、重視學生素質的培養,注重面向全體學生、全員參與,注重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能力和方法指導,從鋪墊(全員練習)→新課(轉化除數、變除為乘、試做、比較、類推、概括法則)→鞏固新知(填空、計算、改錯、判斷)→作業練習→思考題引伸拓展→總結整個過程,充分體現了“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教學原則。

分數除法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4、學習運用線段圖幫助分析數量關係。

5、加強列方程的思維訓練。

6、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備註

活動一:複習與準備

1、根據題意列出方程。

(1)、六年一班有15人蔘加了合唱隊,佔全班人數的1/3,六年一班有多少人?

(2)、美術小組的人數比航模小組多1/4。美術小組的人數比航模小組多5人。航模小組有多少人?

活動二:出示例2

一、

1、審題。

2、看例題的插圖,理解題目的意思,説説知道了什麼,要求什麼

3、分析題意,説説你對美術小組的人數比航模組多1/4這一條件的理解。

4、理解數量關係

二、

1、分析、解答

2、説説數量關係。

3、學生根據得到的數量關係列方程解答。

4、交流各自的解法。

小結:關鍵是搞清哪兩個量比較,誰多誰少,多或少了誰的幾分之幾。

活動三:

鞏固聯繫:

1、41頁7、8題

2、41頁10題

板書設計

分數除法教案 篇5

教學內容

複習分數除法的意義和計算

教材第46、第47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明確本單元的知識體系,加深對分數除法的意義和計算方法的理解。

2.熟練掌握分數除法的計算法則,提高靈活解題的能力。

3.在整理知識體系的過程中,幫助學生掌握複習的方法。

重點難點

重點:概念和計算法則的整理。

難點:運用所學概念,靈活解決問題。

教具學具

練習題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整理本單元的知識

1.課前佈置作業,學生自己整理本單元的知識點。

2.展示學生的知識結構圖。

二、複習分數除法的意義和計算法則

1.回憶。

分數除法可以分成幾種情況,請你分別舉例説説它們的意義和計算方法,小組討論。

2.根據學生的彙報整理成下表。

三、課堂作業新設計

四、思維訓練參考答案

分數除法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這節課是在學習了“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分數應用題的基礎上,根據稍複雜的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分數應用題的數量關係,使學生掌握解題思路,學會用方程解答。根據新舊知識的聯繫,抓住了數量關係相同,通過複習題的分析解答,讓學生找出熟悉的數量關係,再把題進行改動變化。在邊畫圖、邊分析的過程中,溝通了知識間的聯繫,便於學生理解和思維,促進了學生分析思維能力的發展和綜合運用知識靈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學情分析

在已經學習了,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是多少的問題的基礎上,六年級學生能在一定的基礎之上去拓展,去學習更新的知識。

教學目標

逆向思維,能根據具體的數量和分率,求出單位“1”的量。通過教學, 使學生在理解分數除法意義及掌握分數乘法應用題解題思路的基礎上,掌握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稍複雜分數除法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能比較熟練地用方程解答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和難點

1、 能確定單位“1”,理清題中的數量關係。

2、利用題中的等量關係用方程解答。

教學過程

一、1、蘋果的重量是X千克,梨的重量比蘋果多5千克 。

⑴、梨的重量比蘋果多了( )千克。

⑵、梨的重量是( )千克。

2、鋼筆X元,比毛筆少了3元 。

⑴、鋼筆比毛筆少了( )元。

⑵、毛筆是( )元。

3、小結:解答分數應用題的關鍵是找準單位“1”,如果單位“1”的具體數量是已知的,要求單位“1”的幾分之幾是多少,就可以根據分數乘法的意義,直接用乘法計算。

二、新授課

1、教學補充例題:水果店運來了一些蘋果,已經賣了36千克 ,還剩下20千克,水果店運來了多少蘋果?

(1)賣了 是什麼意思?應該把哪個數量看作單位“1”?

(2)引導學生理解題意,畫出線段圖。

(3)引導學生根據線段圖,分析數量關係式:運來蘋果的重量-賣了的重量=剩下的重量

(4)指名列出方程。解:設運來蘋果X千克。

x-36=20

2、教學例2

(1)出示例題,理解題意。

(2)比航模組多是什麼意思?引導學生説出:是把航模組的人數看作單位“1”,美術組少的人數佔航模組的 (1+)

(2)學生試畫出線段圖。

(3)根據線段圖,結合題中的分率句,列出數量關係式:

航模小組人數+美術小組比航模小組多的人數=美術小組人數

(4)根據等量關係式解答問題。

解:設航模小組有人。

(1+)=25

=25÷

=20

答:略。

三、小結

1、今天學習了兩道應用題,找出它們的共同點?(這兩道應用題,題裏的單位“1”都是未知的數量,都可以列方程來解,這樣順着題意列出方程思考起來比較方便。)

2、用方程解答稍複雜的分數應用題的關鍵是什麼?(關鍵是找準單位“1”,再按照題意找出數量間的相等關係列出方程)

四、練習

練習十第4、12、14題。

分數除法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加強列方程的思維訓練。

3、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備註

活動一:複習與準備

1、爸爸的體重75千克,小明的體重是爸爸的7/15。

(1)、小明的體重是多少千克?

(2)、小明體內水份的質量佔小明體重的4/5,小明體內有多少千克水份?

(3)讓學生説出數量關係並列式計算

活動二:出示例1

1、與複習題比較有什麼不同?

2、要求小明的體重應該知道什麼條件?為什麼?

3、以知小明體內有水份28千克,要求小明的體重,需用到哪個數量關係?

4、學生自己列式計算

5、與複習題比較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你發現了什麼?

小結:(略)

1、要求學生自己做第二問

(1)、要求畫圖分析

(2)、與第一問比有什麼不同?

(3)、根據什麼等量關係列方程?

小結:

活動三:鞏固練習

1、38頁做一做

2、40頁1、2

板書設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qyx40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