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成績在良好學習習慣中提高(教師中心稿)

成績在良好學習習慣中提高(教師中心稿)

劉剛

成績在良好學習習慣中提高(教師中心稿)

數年的語文教學實踐,我深深地體會到:在當前的高考模式下,要想學生花很多時間去學習語文根本就是不可能的,而高考要的就是分數,語文這150分必不可少。如何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或者説語文分數,是我近年來思考最多的問題。兩屆學生的語文高考成績就充分證明: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單位時間內的語文學習效率 ,是高考取得成功的的法寶。

㈠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

“讀”曾經是語文學習中的最基本的能力之一,古語“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就是強調“讀”的重要性。而現在有很多學生不喜歡“讀”,不開口“讀”,或者不出聲地“讀”,有的學生開口“讀”但是隻是有口無心地念經,一早上朝讀下來,無任何收穫。針對這種情況,我要求學生讀書不但要開口,而且要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也就是在任何時候,只要是老師要求讀書,任何學生必須手拿一支筆,邊讀書邊做標記,將不理解的地方記下來,能夠自己弄清楚的,自己動手查工具書弄清楚,這樣就能做到讀有所獲。

㈡培養學生勤於查工具書的習慣

<<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藉助工具書和有關資料,讀懂不太艱深的古代詩文”。老師不可能將任何東西都教給學生,因此在平時教學中,老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探究的能力,要讓學生自己動手尋找到問題的答案,這一點在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尤為重要。

㈢培養學生勤于思考、善於質疑的習慣

美國教育家薩奇曼認為,人生來具有一種好奇的傾向,兒童具有自然而又旺盛的探索精神和強烈的求知慾,會本能地對一切新奇的事物感興趣,他們會想方設法弄清楚這些新奇事物的背後究竟發生了什麼,這是一種進行科學研究的可貴的動力和心理資源。我們教師就是要激發學生的這種求知慾。語文課是一門開放的學科,對於同一問題的不同看法只要是言之有理都應該承認。在平時的閲讀教學中,特別是文學作品的'教學,我總是儘可能地讓學生盡情陳述自己的看法,有時是讓學生展開脣槍舌劍的辯論,創新思維的火花不斷被激發出來,有時同學們的觀點讓老師都佩服三分。經過三年的鍛鍊,同學們都逐漸養成了善於質疑,自己提出問題,自己解決問題的習慣。

㈣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習慣

現在國家提倡的研究性學習傾心於培養學生對未來和生活的冒險、探索、鍥而不捨、無所畏懼的研究精神,把每一堂課都看成是一次精神探險,把每一個教學環節都看成是一個探索亮點。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我經常將全班同學分成若干個小組,針對不同的問題展開討論,然後大家互相交流。這樣,在大家交流的過程中,這種合作探究的思想意識就充分滲透到同學們的心中,也在潛移默化中強化了學生的人際關係意識。

㈤培養學生講普通話的習慣

《憲法》明確提出“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對於我們農村學校而言,全方位地推行普通話不太現實,我對學生提出一點要求:在上語文課的時候,任何同學都必須講普通話。原因有兩條:一是講普通話有助於我們表情達意,做文明學生;二是講普通話有助於我們適應高考,近年來,國家恢復了對語音的考查,訓練中的日積月累無疑對我們參加高考大有幫助。我還請學生對我的不太正確的讀音進行糾正,爭取普通話正音率逐步提高。

㈥培養學生課前複習的習慣

至聖孔子就説過學習應當“温故而知新”。在當前語文學習氛圍不足的情況下,我要求學生在每次語文課前二、三分鐘複習上節課的內容,爭取最大限度地落實學習任務。長時間的要求訓練,學生逐漸能夠做到每次語文課前讀書鞏固上次課的內容。這也是從另一個側面強調學生對語文學科的重視。

㈦培養學生積累歸納的習慣

語文學習不可以一蹴而就也不可能立竿見影,非得靠長期積累不可,要想一鋤頭掘一口井的想法是不切實際的。每次講完完試卷或者上完文言文,我都會留適當的時間給同學們做知識歸納,三年下來,許多同學都已經積累了厚厚的幾大本筆記,考試前不需要翻其它複習資料,只需要看自己的筆記本就可以複習某一塊知識點了。

三年來,同學們在我的指導下逐步養成了良好的語文學習的習慣,語文素養不斷提高,語文應試能力不斷加強。三年的歷次大型考試,本班學生的語文成績都穩居年級前茅,2004年高考,本班學生的語文成績居於年級第二名,遙遙高於其它班級,熊丹同學以138分的好成績位列全校第一名,全區前茅。

2004-8-31

標籤: 成績 學習 教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peljk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