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我的成長理論

我的成長理論

隨着大眾日益關注教育,教育投資必將抖動對教育質量的反思。什麼是真正的教育?我覺得,“教育”這個詞本身已經不能涵蓋其實質。該叫什麼呢?叫引導嗎?像蘇格拉底那樣的“助產士”嗎?叫“激發”?“誘導”?叫“共振”嗎?確實,教師應當幫助學生產生真正的思想,誘導學生認識他自己,激發學生的靈感,創造欲,激情,自覺,自信等優秀的東西。誘導學生認識他自己。師生之間應該有心靈的共振,也許僅僅為了一篇令人激動的文章。教師應努力發揮自己的“場效應”(正向積極性),使學生具備積極的心態。那麼,究竟叫什麼呢?

筆者認為,“教育”這個詞是以教師為中心的突出體現,“教”是教師單方面的“教”,“育”是學生單方面的“育”。 教育學的立論基礎是將學生當作知識的容器,當作弱小的植物,我們可以去“澆”(教),可以去“喂”(育)。而這種思想在目前看來是正確的。難道我們做教師的真的無所不知,無所不會了嗎?不,我們也是不斷成長中的個體,我們應該與學生共同成長。通過幫助學生成長,提高自己的能力,感受生活的樂趣,體驗生命的尊嚴等等。

我認為,叫“成長”是比較合適的。成長是有一個基點的,這就是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教師的個體差異性。只有個體有目的地,充分地,自由地成長,才能真正提高素質,做共產主義的接班人。這和素質教育是異曲同工,只不過視角不同而己。相應地,“教育學”也應改為“成長學”。這個“成長學”是在成長中學,在學中成長,並不是什麼固定,僵化,靜止的'學説。當然,成長的基本規律是有的,理論是有的,但之所以不叫“成長律”,“成長論”,主要還是認為“學”字太妙。這是一個動態的字眼。當然,“學”還包括基本規律,理論,學説的應有之義。

成長學的首要理論是“成長哲學”。而這裏的哲學取的是哲學的本義--智慧和愛。這四個字是成長學的精髓。唯有師生之間彼此以愛相對,才會催生真正的“智慧”,而非“小聰明”或“智力,智商,情商”什麼的。情商僅是智慧冰山的一角,就那麼重要,智慧可想而知對我們又意味着什麼。

成長心理學,成長行為學,成長工具學,成長思維學,成長環境學,成長文化學,等等。

標籤: 理論 成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p49y9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