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海燕》第一課時 教案教學設計

《海燕》第一課時 教案教學設計

 七年級(下)語文教案(語文版)

《海燕》第一課時 教案教學設計

《海燕》第一課時      總第3課時                  授課人:羅會榮

課題 海燕 作者 鄭振鐸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積累詞彙,理解詞語在具體語境中的含義

過程方法 1.揣摩借物抒情的寫法,想象物情交融的意境。 

2.理解文章的寫作順序。

情感態度,價值觀 1.體會作者對故鄉、對祖國的深深的眷戀。 

2.品味細膩生動的描寫,理解比較描寫的意圖。

教學

重點 1,託物言志,明確《海燕》通過對小燕子(家燕)的描寫,抒發對祖國、家鄉的思念之情。

2,理清文章的寫作思路,體會文章的構思特點。

教學

難點 理清文章的寫作思路,體會文章的構思特點。

教學設想 1. 結合寫作背景,理解鄉愁。 

2. 細細品讀,凝神靜思,馳騁想象,進入情境。

教學準備 教師 準備相關圖片,以引入課文學習。

學生 熟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會講述關於燕子的故事。

教學時數 兩課時

教        學        過         程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一,導入

本文通過對故鄉小燕子和海上小燕子的描寫,寄託了作者濃濃的'鄉愁。輕盈、可愛的小燕子飛舞在爛漫無比的故鄉的春天,斜掠於絕美的海天,這些情景融進了作者對故鄉和祖國無限的眷戀和熱愛。作者真的分不清家鄉的春燕和眼前的海燕嗎?

二,要求學生讀課文,圈點出疑難字詞。

教師出示問題,由學生合作完成。

教師引導明確。

三,作家作品、有關背景介紹 。(教師點撥明確)

【鄭振鐸(duó)】(1898-1958)現代作家、文學史家。筆名 西諦、郭源新等。原籍福建長樂,生於浙江温州。1917年入北京鐵路管理學校學習,五四運動爆發後,曾作為學生代表參加社會活動,並和瞿秋白等人創辦《新社會》雜誌。1920年11月,與沈雁冰、葉紹鈞等人發起成立文學研究會,並主編文學研究會機關刊物《文學週刊》,編輯出版了《文學研究會叢書》。1923年1月,接替沈雁冰主編《小説月報》,倡導寫實主義的“為人生”的文學,提出“血與淚”的文學主張。大革命失敗後,旅居巴黎。1929年回國。曾在生活書店主編《世界文庫》。抗戰爆發後,參與發起了“上海文化界救亡協會”,創辦《救亡日報》。和許廣平等人組織“復社”,出版了《魯迅全集》、《聯共黨史》、《列寧文選》等。抗戰勝利後,參與發起組織“中國民主促進會”,創辦《民主週刊》,鼓動全國人民為爭取民主、和平而鬥爭。1949年以後,歷任文學研究所所長、文化部副部長、中國民間研究會副主席等職。1958年10月18日,在率中國文化代表團出國訪問途中,因飛機失事殉難。主要著作有:短篇小説集《家庭的故事》、《桂公塘》,散文集《山中雜記》,專著《文學大綱》、《中國通俗文學史》、《中國文學論集》、《俄國文學史略》等。有《鄭振鐸文集》。

四,出示問題,質疑討論。

1,鄭振鐸在什麼情況下寫的這篇文章?

引導明確:1927年,國民黨反動派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志士,迫害進步人士,鄭振鐸被迫遠走歐洲,隻身乘船前往法國巴黎,途中見到海燕,引發綿綿鄉思,寫成此篇。

2,作者為什麼在描繪故鄉的小燕子時,先描繪故鄉的春景,又寫它與故鄉人親密的關係?

引導明確:因為小燕子的形象只是作者思鄉之情的一個引發物和載體,由此引發的對故鄉的山山水水、風土人情的回憶和思戀,才是作者所要表達的真實情感。

3,文章最後一段形容鄉愁“如輕煙似的”,如何理解?

引導明確:這樣形容形象貼切,鄉愁是一種縈繞於心頭的情緒,看不見又摸不着,正如輕煙,它盤桓繚繞、抓不住又揮之不去,似言其“輕”,實言其“重”。

五,課時小結

本文是作者在旅歐途中寫的一篇託物言志的抒情散文,作者離鄉幾千裏, 

在海輪上見到小燕子,勾起了縷縷的思鄉之情,於是,借托小燕子來抒發思念祖國故鄉的濃濃深情。

六,佈置作業:

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思考並回答:(不是)

學生默讀課文,合作完成下列問題:

1.給下列加點的生字注音 雋( )妙 雋( )逸 憩( )息 蹇( )劣 

2.區別下列形近字的字形

雋妙 蹇劣 一縷 廳樑 照曬 薄紗 

鐫刻 邊塞 屢次 高粱 棲息 帳簿 

3.理解下列詞語( 解釋並造句

 ①雋妙:②雋逸:③粼粼: ④融融泄泄:⑤憂戚:⑥蹇劣:⑦浮宅:⑧遊子:⑨勁俊: 

(學生合作完成。先小組討論,再交流彙報。)

學生交流查閲資料並彙報。

小組合作討論,交流彙報。

小組合作討論,交流彙報。

小組合作討論,交流彙報。

全班齊讀課文,感受作者的思鄉之情。

板書設計 海燕

鄭振鐸(duó):《鄭振鐸文集》

小燕子―――――思鄉之情的一個引發物和載體

鄉愁――――託物言志的抒情散文

教學反思

備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lpdyg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