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黃河的主人教學反思(通用15篇)

黃河的主人教學反思(通用15篇)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教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黃河的主人教學反思(通用16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黃河的主人教學反思(通用15篇)

黃河的主人教學反思 篇1

《黃河的主人》一課是四下的最後一篇課文了,我看到書的最後幾張的時候,才知道這學期的課文教學就要再見了。因此在上這課的時候,我特地讓學生把這篇文章事先背上。 一箇中午和一個晚上的作業就是背這篇課文,學生絕大多數背上了,有很多學生背得很熟。

在第二課時教學中,我把最後一段文字寫在黑板上。然後用對比的方法讓學生感受黃河的驚濤駭浪和羊皮筏子的小而輕。讓學生把黑板當作黃河,在黑板上畫羊皮筏子。有的孩子畫得很大,有的孩子畫得很小。這樣讓學生討論,留下他們認為大小合適的畫。再結合書中的文字,讓學生想象自己坐再羊皮筏子上會有什麼感受,有什麼樣的擔心。最後再抓住最後一段進行昇華。

整個教學中我創設情境讓學生感受到黃河的兇險,讓學生知道人定勝天的道理。利用插圖讓學生説黃河,領略黃河的風采。再利用想象來激發學生的激情,感悟到渡過黃河的艱難。抓住最後一節的背誦,提升情感,感受黃河,體味艄公的工作和心裏。教學中有個孩子提出,人不能和大自然鬥爭,要敬畏自然,我這方面沒有幫他解決,也是非常遺憾的事情。也有個孩子説題目有問題,黃河的主人是大自然,人是戰勝不了大自然的。我説下課和他交流,實際上下課後我都忘記了,幾天寫的時候才想起來。我為我的教學機智而可笑!

這篇課文文字上很簡單,教學上我也是選擇簡單的閲讀和理解,孩子事先把握課文的文字是很有必要的,這樣在課堂教學和閲讀理解上是很輕鬆,很自然的,課堂中的很多環節也會完美的達成。 平時簡單的一堂課上好了,做老師的心裏有一種成就的感覺,學生也有種體驗成功的快感,課堂其樂融融! 看來,上好平時的家常課也是很有必要的,那也是修身養性呀!

哎,課文閲讀教學又要到暑假以後再來體驗了!一學期又要結束了!準備複習了!但願孩子們能夠在考試的時候發揮正常!

黃河的主人教學反思 篇2

《黃河的主人》條理清晰,結構嚴謹,層層渲染,中心突出,是一篇膾炙人口的佳作。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讀懂第八自然段中揭示課文中心的重點句:“他憑着智慧和勇敢、鎮靜和機敏,戰勝了驚濤駭浪,在滾滾的黃河上如履平地,成為黃河的主人。”關鍵是讓學生能充分地感知艄公操縱着羊皮筏子在洶湧的激流中鼓浪前進的驚心動魄。

教學中,我這樣展開——

一、抓住細節,感受皮筏之“小”

文中對羊皮筏子的描寫比較細膩。我讓學生找出相應的語句,讓後細細揣摩。你對羊皮筏子怎樣的映像?孩子們覺得:那羊皮筏子真是太小了,太輕了!再找找,從哪些語句可以體會到?“遠遠望去,那麼小,那麼輕,浮在水面上,好像只要一個小小的浪頭,就能把它整個兒吞沒。”“也只有十隻到十二隻羊那麼大的體積吧……”為了寫出羊皮筏子的輕、小,作者都是怎麼描述的?這樣的設計,旨在讓孩子們在有所感的同時,還能習得文中的語言。

二、對比閲讀,感受坐筏之“險”

關注一下文中對乘客的描寫有兩種截然不同的心理,一種:害怕:“……坐在吹滿了氣的羊皮筏子上,緊貼着腳的就是波浪滔滔的黃水,如果沒有足夠的勇氣,是連眼也不敢睜一睜的。”一種:泰然自若:“皮筏上的乘客談笑風生,他們向岸上指指點點,那從容的神情,就如同坐在公共汽車上瀏覽窗外的景色。”

對比閲讀,思考:坐羊皮筏子,到底“險不險”?

有了對羊皮筏子的認識,經過交流,孩子們發現:做羊皮筏子,是非常危險的。因為皮筏子那麼小,萬一真有一個大浪頭打過來,也許真會把它整個兒吞沒。第二,皮筏子太輕,在波浪滔滔的黃水中破浪前行,如果浪稍微大一點,猛一點,那皮筏子會被衝得不知去向。第三,皮筏子上沒有欄杆,緊貼着他們的腳的,就是波浪滔滔的黃水,坐在這樣的皮筏子上,要度過這樣的水面,任何人都會心有餘悸。

三、展開想象,感受艄公之“勇”

既然坐羊皮筏子那麼驚險。那麼,那些乘客們為什麼還會“談笑風生,向岸上指指點點,那從容的神情,就如同坐在公共汽車上瀏覽窗外的景色”呢?原因在什麼地方?

孩子們異口同聲説到了“老艄公”。那是一位怎樣的老艄公?結合文中的語言説説?交流中,孩子們發現了艄公的勇敢——能在這樣的水面上,撐着這樣的羊皮筏子破浪前行,而且筏子上還有那麼多的人和東西。沒有足夠的勇敢是絕對不敢嘗試的。老艄公智慧、鎮靜、機敏——面對這樣的風浪,老艄公必須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及時採取措施,避開危險,沒有足夠的智慧,也許會發生不測。老艄公有責任心——他的手裏只有一根不粗不細的竹篙,卻身系那麼多乘客的安全,再看看乘客們的泰然自若的表情,就可以看出,乘客們一定非常信任那位老艄公,説明老艄公一定技術一流,而且有着強烈的責任感。

再讀課文,孩子們眼中有了畫面,心中有了對老艄公的深深敬重。

黃河的主人教學反思 篇3

《黃河的主人》著名作家袁鷹寫的一篇散文,它讚揚了羊皮筏子上的艄公憑着勇敢和智慧、鎮靜和機敏,戰勝了驚濤駭浪,因而被譽為“黃河的主人”。課文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讀懂揭示課文中心的重點句,即“他憑着勇敢和智慧、鎮靜和機敏,戰勝了驚濤駭浪,在滾滾的黃河上如履平地,成為黃河的主人。”理解這個重點的關鍵是放手讓學生讀通課文,幫助他們藉助語言文字創設的情境,展開想象,感知羊皮筏子在洶湧的激流裏鼓浪前進的驚心動魄的景象,乘客在羊皮筏子上談笑風生的情景以及艄公操縱着羊皮筏子在滾滾的黃河上如履平地的壯觀場面,從而讓學生理解課文的中心,知曉艄公成為黃河主人的原因!

那麼怎樣讓學生體會黃河的氣勢和艄公的品質呢?我主要採用“以讀為主”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在朗讀中感悟語言文字,在朗讀中感受艄公這一形象,在朗讀中激發學生情感。我在教學時,抓住了文章的重點句“他憑着勇敢和智慧、鎮靜和機敏,戰勝了驚濤駭浪,在滾滾的黃河上如履平地,成為黃河的主人”,然後由這個重點總領全文,讓學生去感受黃河萬馬奔騰的氣勢、感受羊皮筏子在黃河上貼着水面漂流的驚險,從而感受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鎮靜和機敏。這樣,對課文的賞析就不是零碎的,使課文有了一個整體性。同時我以作者的情感為線索,通過“我”的“提心吊膽”,感受到艄公面對着黃河險惡的環境表現出的“勇敢和智慧、鎮靜和機敏”;其次,以乘客的“談笑風生,從容的神情”襯出艄公的技術高超,再次領悟到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鎮靜和機敏”!

但上完課,我感覺整堂課的朗讀還欠缺指導,那麼究竟怎樣的朗讀才是有效的呢?我經過反思,覺得應該從這幾個方面去考慮:

1、讀有所思:教師首先要明確朗讀的目標,你為什麼要讓學生朗讀?朗讀的目的是什麼?讓學生帶着明確的目的去讀,朗讀的過程中有思維的過程,那麼這樣的朗讀就是積極的,主動的。例如,我可以提這樣的問題,“讓我們把黃河的氣勢讀出來吧!”

2、讀有所獲:一節課下來,學生朗讀的時間是很充分了,朗讀的面也極廣,可是朗讀的能力卻不見有多少提高。為什麼?就是因為缺乏指導,這也是我這堂課最失敗的地方。我們常説讓學生“自讀感悟”,體現學生的“自主”性,尊重學生的個性體驗。但是,朗讀也是需要訓練的,沒有訓練,學生的語感從哪裏來呢?因此,課上教師的指導攸關重要,從一句話、一個字甚至一處標點着手,紮紮實實地進行訓練,引導學生體會語言文字中藴含的情感。例如,在指導學生朗讀最後一句時,在學生充分朗讀的基礎上,可以把句中“驚濤駭浪”和“如履平地”兩個詞語提出來,教師進行點撥,學生進行比較。這樣學生既對這兩個詞語加深了印象,又對艄公的形象有了更深一步的感受。然後讓學生帶着這種感受再去朗讀課文,我想效果會更明顯。所以,有效的朗讀要能體現層次性,要使學生在這一堂課中朗讀方面有所收穫,有所進步。

3、讀有所感:學生朗讀後要有所感悟,這個感悟不是教師通過傳授、通過暗示強加給學生的,而是學生髮自內心的真實的感受。通過朗讀,學生腦海中留下的是豐滿的形象,是真切的情感,是藴涵於語言文字的思想,而不是簡單的浮於文本之上的文字。我想這樣的朗讀才是有效的,而這些正是我在以後的教學中應該仔細鑽研的地方。

另外,我在本堂課中沒能順利的完成教學任務,其實在出示生字詞時,學生讀得沒有我預料的好,還有不少生字詞不會念,我就有點悶了,所以我放慢了我的教學進度。當然沒有駕馭得更好,還是説明我缺乏教學機智,希望自己更能認真鑽研教材,鑽研學生,細緻備課,以不變應萬變!

黃河的主人教學反思 篇4

上完了23課《黃河的主人》之後,我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了深刻的自我反思,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這篇文章善於利用側面烘托的寫法。現就整個過程,反思如下:

一、黃河的波濤洶湧。

課文用了大量的筆觸描寫了黃河的波翻浪湧,濁浪滔天。看着驚心動魄,聽者膽戰心驚。其實這些景色的描寫都是為了烘托主人翁——艄公駕駛羊皮筏子技術的高超。這就是典型的側面描寫之法。

二、筏子的小和輕。

在滾滾的波濤中,有一隻小小的羊皮筏子。初看是那樣小,那樣輕,似乎隨時隨地都會被濁浪淹沒,被黃河吞沒。可是它卻能夠平穩地行駛在黃河上。這一小一輕正好烘托了艄公能夠成為黃河主人的原因。

三、筏上人多,神情自若。

通過描寫羊皮筏子上的人多,他們的神態自若,談笑風生,可以看出他們一點也不擔心乘坐筏子會有危險。側面烘托了艄公駕駛羊皮筏子技術高超,讓乘客放心。

這是一篇典型的側面描寫的文章,通過這三方面的介紹,在孩子心裏種下側面描寫的種子,希望以後能夠開花結果。

黃河的主人教學反思 篇5

在指導學生精讀課文時,教師要想方設法引導學生進入情境之中。利用學生已形成的閲讀期待,將學生的閲讀、感受、體驗、表達、創新等信息反饋於課堂閲讀過程之中,最終達到理解、感悟課文內涵之目的。

在精讀感悟的過程中,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注意課文各部分之間與中心的聯繫。注重從朗讀指導入手,紮紮實實地讀通課文,讓學生憑藉語言文字展開想象,在腦海裏呈現一幅羊皮筏子在奔騰的黃河上鼓浪前進的生動畫面。這樣學生就會很容易受到強烈的感染,對艄公肅然起敬的感情就會油然而生。

黃河的主人教學反思 篇6

反思]結合新課程的教學理念,現階段小學語文中高年級語文學習,尤其是閲讀課文的學習,應以朗讀為出發點。在設計本課時,我抓住文本的特點,結合實際,創設情境引導學生紮紮實實地讀好課文。

在設計中,我通過激情談話,啟發式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同時,教師加以有感情地範讀、引讀,抓住文中重點語句的分析,促使學生鑽到文本中去,從而就能更容易地把握文章的中心。其次,我將書中的圖畫充分地動了起來。在設計中,我引導學生看圖,讀圖,説圖,讓他們結合書中的文字展開豐富的想象,這樣學生會受到很大的感染.,教學的目標也必將得到落實。另外,我尤其注重學生思想的教育,通過本課的學習,旨在結合實際(2003年“非典”、2008年四川大地震)教育學生面對困難,要鎮靜、勇敢,才能戰勝一切,成為學習的主人、生活的主人、大自然的主人。

最後,我在教學中努力滲透寫作的技巧即對比的使用,從板書中就能很好的看出來,使得閲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

黃河的主人教學反思 篇7

《黃河的主人》這篇課文可以讓學生學習的地方很多,值得品味地詞句也很多,但一節課的時間卻是有限的,如何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更多的知識,也就是説如何讓課堂有效、高效起來呢?這是我在預設教案時不斷思考的問題,教學時所採用的方法可以是順着文章的情節一步一步地走,也可以採用抓住中心來展開教學的方法進行。根據我的教學理念和學生的情況,便決定採用抓住中心展開教學的方法,這樣處理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好處:

1、提高學生快速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的能力,學會抓住中心、關鍵來理解課文的方法。

2、刪去了繁瑣的分析,以一個涵蓋面廣、有思維深度的'大問題貫穿始終:“從那些詞句體會到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鎮靜和機敏?”為學生個體留足靜讀默想批註的時間,引導學生在潛心閲讀中對文本意義作理性思考。

3、可以節省一課時的時間來進行專項訓練。

4、兩個課時,使學生能較完整地獲得聽、説、讀、寫幾個方面的訓練,着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一)、這兩節課我基本能很好地完成了如下目標:

①、根據詞語的特點,結合文本內容巧妙地滲透多種理解詞語的方法。學生能較好地掌握重點詞語的意思,如:“膽戰心驚、驚濤駭浪”這兩個詞的理解都在教學過程中高效地解決了。

②、整體感受文本所表達的情感,多角度體會艄公的風采。整節課,學生都在品讀文本、感悟“主人”,掌握了閲讀技巧。

③、讓學生學會積累知識,並能遷移自己的“知識庫”中。

④、進行練筆,讀寫結合,使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精彩之處:

①、精彩片段:

在第一課時的教學中,最讓我滿意的地方是:引導學生理解“我不禁提心吊膽,而那艄公卻很沉着。他專心致志地撐着篙,小心地注視着水勢,大膽地破浪前行。”這句話“如何體會到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鎮靜和機敏?”時,我精心設計了兩個小問題:

(1)“:水勢”可以換成“水面”嗎?為什麼?

(2)“小心”和“大膽”是一對反義詞,放在這兒矛盾嗎?為什麼?通過閲讀、比較、體會,一個大智大勇的艄公形象就浮現在學生的眼前了,同時,讀懂一句話的方法(即抓住重點字詞反覆咀嚼)不露痕跡地“輸進”了學生的“學習寶典”之中。

具體操作實錄如下:

生:我從課文第六小節中的“我不禁提心吊膽,而那艄公卻很沉着。他專心致志地撐着篙,小心地注視着水勢,大膽地破浪前行”體會到了艄公的膽大心細。

師:能具體點嗎?

生:我從“專心致志”、“大膽”這兩個詞語中體會到的,因為我們都知道黃河的水是很兇險,而羊皮筏子又小又輕,就是坐船的人都會感到十分害怕,可是艄公卻能專心致志地撐篙,大膽地前行,可見他的膽大心細。

師:“專心致志”是什麼意思?

生:心無雜念,做事專心。

師:是啊,不管腳下是波濤洶湧的黃水,專心致志地撐船,真了不起。對這句話,誰還有不同的體會嗎?

生:我從“小心地注視着水勢”看出了艄公的機敏,因為在第一小節中課文寫到了黃河讓人膽戰心驚,而在這種情況下艄公卻十分沉着,小心地注視着水勢行駛。

師:老師把這裏的“水勢”改成“水面”,變成“小心地注視着水面”,行不行?

生:我覺得用“水勢”更能體現出黃河的波浪滔滔。

師:“水面”不可以嗎?

生:用“水面”沒有“水勢”來得那麼貼切。

師:那你知道什麼叫“水勢”嗎?

生:水的深度。

師:水的深度那叫“水深”。

生:水的變化。

師:對。水的流向變化叫“水勢”,這個地方是激流,水流得很急,那個地方水流得非常平緩,一會是順流,一會是逆流,水的流向千變萬化。那艄公注視水勢怎麼駕船呢?當遇到激流的時候怎麼做?

生:趕緊繞開,防止被水打翻。

師:前面是順流了,怎麼做?

生:趕緊加速前進。

師:那從這裏你看出了什麼?

生:我看出了艄公的沉着,水面千變萬化,而他卻一點不緊張。

生:我看出艄公的駕駛技術高超,因為他能根據水流的變化來嫻熟地控制自己的筏子,不僅沉着,還充滿了智慧。

師:大家一起來把這句話讀一讀。

生:有感情地朗讀“他專心致志地撐着篙,小心地注視着水勢,大膽地破浪前行”。

師:大家看,這句話中還有一對反義詞“小心”和“大膽”,你覺得這裏矛盾嗎?

生:我覺得不矛盾。這裏的“小心”是指他注視水勢,看清楚前進的方向,而“大膽”是指他在合適的時候趕緊前進,能更快地到達對岸,保障乘客的安全。

師:你理解得非常好,從“小心”我們能感受到他的智慧,從“大膽”我們體會到的是他的“勇敢”。沒有這種機敏的小心,怎麼來大膽地破浪前行呢?再來把這句話讀一讀,讀出艄公的鎮靜、智慧、機敏、勇敢。

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讀這一句話。

②、精彩方法

我將課文中最後一句話“他憑着勇敢和智慧,鎮靜和機敏,戰勝了驚濤駭浪,在滾滾的黃河上如履平地,成為黃河的主人。”作為引發學生情感和昇華情感的線索,運用復沓的形式反覆吟誦。在學習描寫黃河波濤滾滾的氣勢後,引領學生回扣中心句,強化了艄公“勇敢鎮靜”的特點;在學習了描寫一葉扁舟似的羊皮筏子的語段後,又引領學生回扣中心句,感受艄公的智慧和機敏。在學習了全文之後,為了給學生一個整體的印象又一次回扣中心句,讓艄公的形象更加豐滿。每一部分學習都回扣到中心句上,這樣艄公的形象就躍然紙上,一唱三歎,隨着學生對課文理解的深入,使得學生對艄公的形象一步一步明晰起來,對艄公“勇敢、智慧、鎮靜和機敏”的理解就不單單是課文中的一段文字,而成了學生心目中一個頂天立地的英雄的化身。

③、在仿寫訓練時,我針對學生怕寫作文,不會緊扣中心選材,句子間意思不連貫的問題來設計。為了解決“怕”的問題,我是先扶後放:我先引導他們説“太陽、風、樹”在悶熱時該怎樣寫,然後讓他們自己描寫“狗、老人、小孩子”。為了引導學生會緊扣中心選材,和知道句意要連貫,我是半扶半放,我給出寫什麼,學生想怎樣寫。整過過程,我覺得學生的興趣挺高,效果很好。

黃河的主人教學反思 篇8

《黃河的主人》是一篇散文,它讚揚了羊皮筏子的艄公憑着勇敢和智慧、鎮靜和機敏,戰勝了驚濤駭浪,因而被譽為“黃河的主人”,《黃河的主人》教學反思。課文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讀懂揭示課文中心的重點句,即“他憑着勇敢和智慧、鎮靜和機敏,戰勝了驚濤駭浪,在滾滾的黃河上如履平地,成為黃河的主人。”

理解這個重點的關鍵是放手讓學生讀通課文,幫助他們藉助語言文字創設的情境,展開想象,感知羊皮筏子在洶湧的激流裏鼓浪前進的驚心動魄的景象。教學難點是幫助學生弄清課文各部分和中心之間的聯繫。為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我細細研究教材,發現了其中隱藏的契機——抓住幾個對比,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在放手讓學生自讀感悟的基礎上,我適時巧妙地抓住以下四個對比,來引導學生精讀感悟。

一、“坐”和“站”的對比

課文第7自然段寫到:“聽坐過羊皮筏子的人説,第一次嘗試,重要的就是小心和大膽”,“坐在吹滿了氣的羊皮筏子上,……如果沒有足夠的勇氣,是連眼也不敢睜一睜的”。坐羊皮筏子就必需足夠的勇氣,否則即便坐了上去也不敢睜開眼睛瞧一瞧,可見“波浪滔滔的黃水”是如何令人膽戰心驚。

那麼艄公呢?面對同樣險惡的風浪,還身系乘客的安全,他站在那小小的羊皮筏子上(是無論怎樣也不敢也不能閉一閉眼睛的),只憑手裏那麼一根不粗不細的竹篙便能在滾滾的黃河上如履平地……這需要何等的膽魄、何等的鎮靜與機敏。一坐一站,一閉一睜,艄公勇敢、智慧、沉着、機警的形象便油然而生。

二、羊皮筏子體積之小與它負荷的重進行的對比,

“從岸上遠遠望去,那麼小,那麼輕,浮在水面上,好像只要一個小小的浪頭,就能把它整個兒吞沒”,“也只有十隻到十二隻羊那麼大的體積吧”,可是“那上面卻有五位乘客和一位艄公,而且在他們的身邊還擺着兩隻裝得滿滿的麻袋”。這足以讓岸上的觀眾為之驚訝得目瞪口呆。

羊皮筏子越小,它在黃河上漂流就越危險,撐羊皮筏子的艄公就越需要勇敢、膽略和智慧,沒有驚人的膽量和過人的智慧,沒有高超的撐筏技術,艄公是不敢在“洶湧的激流裏鼓浪前進”的。

三、旁觀者和當事人的對比

看到這六個人乘着一張小小的羊皮筏子,在湍急的黃河上貼着水面漂流,在驚濤駭浪中顛簸,岸上的“我”不禁提心吊膽,然而“艄公卻很沉着,他專心致志地撐着篙,小心地注視着水勢,大膽地破浪前行”。

“我”的擔心固然有其原因,也是人之常情,可對艄公而言卻似乎是多餘的。你瞧,“羊皮筏子上的乘客談笑風生,……那從容的神情如同坐在公共汽車上瀏覽窗外的景色”。乘客們何以如此放心,如此安然,這一切都是艄公為他們創造的,是艄公給予他們的保證……讀到此處,學生自然明白作者寫“我”的擔心、乘客的從容,都是為了襯托艄公的沉着。

四、將黃河的巨浪激流與羊皮筏子的輕微渺小進行對比。

黃河越是是巨浪滔天,那麼在黃河上漂流的羊皮筏子就越顯得艱難險阻。

抓住這四個對比,不僅能幫助學生在頭腦中樹立起黃河的主人——艄公那勇敢、智慧、鎮靜、機敏的形象,使學生受到強烈的感染,從而對艄公肅然起敬,還讓學生深深明白課文各部分與中心是緊密相連的。至此,課文的重難點教學已順利完成。

黃河的主人教學反思 篇9

在我們這個地區的學生,幾乎不大可能親眼看見黃河,對於黃河也知之甚少。雖然我也到過黃河,但我最大的遺憾是沒有看到過羊皮筏子,黃河是什麼樣子的,在我的頭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為了更好的瞭解黃河,課前我佈置學生蒐集相關的資料。有了一定的瞭解,對於文中描寫的黃河的語句比如第一自然段寫:“黃河滾滾。那萬馬奔騰,濁浪排空的氣勢,令人膽戰心驚。”其它段落中還有“洶湧的激流”、“波浪滔滔的黃水”、“險惡的風浪”、“驚濤駭浪”,就能產生共鳴。讓學生自由表達,也就是讓他們展示了一幅幅黃河的畫面,通過文章中的文字展開想象,最後再回到文字上來,將文字中的氣勢用語言來進行拓寬。認識了黃河的洶湧,對於艄公的勇敢、智慧、鎮靜、機敏就會有更深的認識。

“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有了疑,孩子就有不竭的探索動力,就會有大進。對於文本就會有自己個性化的閲讀,就能最好的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如果一開始就出示課題,讓學生提問,學生的質疑恐怕大部分是迎合老師,對課文的興趣也不會有這麼濃,為下文的學習打下基礎。

在我們的許多語文教材中都由有關黃河的文章,因為它們是母親河。如果我們進一步地引導學生去研究,學生在對比之中才能感受到,黃河的主人行走與黃河之間真的危險、困難。沒有勇敢、智慧、鎮靜、機敏,那肯定是不行的。孩子們大量的閲讀,他們也慢慢地體會到,戰勝驚濤駭浪不是一日所為,艄公為什麼會具備這種素質?那是長期鍛鍊的結果。所以,這一課,其實給予小學生的應該是戰勝困難的教育,雖然我們不能直接告訴學生這個答案,但他們在閲讀思考中,也會悟出這個簡單的道理。

第五、六、七自然段寫的非常精彩,引導學生反覆閲讀,用情朗讀,才能使得學生產生一種行走於黃河間的震撼!

黃河的主人教學反思 篇10

《黃河的主人》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九冊的一篇課文。它是一篇意藴深刻、震撼人心的優美散文。這篇散文描寫了波浪洶湧的黃河及艄公駕馭黃河的風采,讚揚了艄公憑着勇敢、智慧、機敏,戰勝驚濤駭浪的黃河精神,並以“黃河的主人”的美譽來讚美他。本文教學的重點是引導學生讀懂揭示課文中心的重點句,即“他憑着勇敢和智慧、鎮靜和機敏,戰勝了驚濤駭浪,在滾滾的黃河上如履平地,成為黃河的主人”。教學的難點是幫助學生弄清課文各部分和中心之間的有機聯繫。

我在教學時,抓住了文章對黃河、羊皮筏子、乘客、作者的感受的描寫,讓學生感受黃河萬馬奔騰、濁浪排空的險惡氣勢,羊皮筏子的小、輕,乘客的從容、作者的膽戰心驚,然後設計瞭如下教學片段

……

師:誰能用文章中的詞語來説明艄公值得讚頌?

生:因為艄公勇敢、智慧、鎮靜、機敏,所以值得人讚頌。

師:文中哪些語句能反映艄公的勇敢、智慧、鎮靜、機敏?請同學們再讀六到八自然段,在書上做簡要的批註。

生:他專心致志地撐着篙,小心地注視着水勢,大膽地破浪前行。

師;從這句話中,你讀懂了什麼?

生:我從“專心致志”和“小心地注視”體會到艄公的小心謹慎。

生:我從“大膽地破浪前行”體會到艄公的沉着、冷靜和他高超的駕船技術。

師:還有其他的語句也能反映艄公的勇敢、智慧、鎮靜、機敏嗎 ?

生:他站在那小小的筏子上,面對着險惡的風浪,身繫着乘客的安全,手裏只有那麼一根不粗不細的竹篙。

師: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生:我從這句話中體會到艄公的任務艱難,責任重大。

生:他只有一個小小的筏子和一根不粗不細的竹篙卻要戰勝險惡的風浪,責任多麼重大,而他卻能出色地完成任務,多麼令人佩服呀!

……

反思:《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的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閲讀的過程是把文字信息轉化為生動的表象組合的過程。這個過程充滿着不可言喻的情感體驗。對文字的理解,思想的挖掘,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憑藉這個過程來實現。

學習的過程是一個思維不斷趨向成熟的過程。語文教學就是要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體驗情感與價值觀,使學生的思維不斷趨向成熟,而教師則是將學生的思維由表象思維引向深入的引路人,使學生的情感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體會語言文字的美。當學生的思維停留在這種表象思維上時,教師應利用解惑式的疏導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入,以使學生的思維逐步走向成熟

發現、探究的學習方法,使學生對學習更有興趣,學得更牢,是一種最有效的學習方式,如何使學生學會發現問題並探究問題呢?要依靠教師的點撥指導, 讓學生在研讀中學會讀書和思考。在閲讀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明確思考方向,讓學生自己去閲讀、去發現、去探究後,教師再引導學生總結學習方法。通過研讀的過程,逐步學會如何讀書和思考的方法。因此,在閲讀教學中,教師引導的着力點不在於讓學生獲得和教師同樣的見解,而是啟發學生自己去發現,去探究,在研讀的過程中學會讀書和思考,有所感悟,有所收穫。

黃河的主人教學反思 篇11

《黃河的主人》作為教材的最後一篇課文。這篇散文通過黃河氣勢鋪墊“主人”,筏子輕小渲染“主人”, 乘客神情襯托“主人”,艄公品行鑄就“主人”,從多角度描繪、讚頌黃河的主人——羊皮筏子上的艄公這一形象,揭示了全文的中心:“他憑着勇敢和智慧、鎮靜和機敏,戰勝了驚濤駭浪,在滾滾的黃河上如履平地,成為黃河的主人”。對我們這兒的學生來説,離黃河實在太遙遠,對羊皮筏子的瞭解又近乎零,因此,要讓學生感受並想象到滾滾黃河的壯觀和驚險,感知羊皮筏子在洶湧的激流裏鼓浪前進的驚心動魄的景象,是有一定困難的。另外,要使學生弄清各部分和中心句之間的有機聯繫也是一個難點。

為了避免線性的串講,在教學時,我主要分為三個板塊。首先是多管齊下,感受黃河的壯美,其次是讀結合,體驗筏子的驚險,最後是化疑得法,建構艄公的形象。

通過設計學生對課文有了更深刻的瞭解。

黃河的主人教學反思 篇12

《黃河的主人》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九冊的一篇課文。它是一篇意藴深刻、震撼人心的優美散文。

這篇散文描寫了波浪洶湧的黃河及河上羊皮筏子的艄公駕馭黃河的風采,讚揚了艄公憑着勇敢、智慧、機敏,戰勝驚濤駭浪的黃河精神,並以“黃河的主人”的美譽來讚美他。

課文按照人們觀察事物、瞭解事物的規律,依循“初看羊皮筏子→細看羊皮筏子→感受羊皮筏子”的順序來結構全文。

洶湧奔流的黃河足以讓作者驚歎不已,然而更使作者驚訝的是在湍急的黃河上還有羊皮筏子貼浪前進,如履平地,而且還載着六七個人,文章到此,場面驚心動魄,行文跌宕起伏,處處充滿驚奇,扣人心絃,易於引起讀者的高度注意。

羊皮筏子的乘客在急流中談笑風生,勇敢大膽,羊皮筏子的艄公沉着穩健、從容不迫的氣質深深地震撼了作者的心靈,震撼了讀者的心,讓人感到人類的偉大與不平凡。因而作者由衷地稱艄公為“黃河的主人”。

綜觀全文,課文條理清晰,結構嚴謹,層層渲染,中心突出,是一篇膾炙人口的佳作。

本文教學的重點是引導學生讀懂揭示課文中心的重點句,即“他憑着勇敢和智慧、鎮靜和機敏,戰勝了驚濤駭浪,在滾滾的黃河上如履平地,成為黃河的主人”。教學的難點是幫助學生弄清課文各部分和中心之間的有機聯繫。我在教學時,抓住了文章對黃河、羊皮筏子、乘客、作者的感受的描寫,讓學生感受黃河萬馬奔騰、濁浪排空的險惡氣勢,羊皮筏子的小、輕,乘客的從容、作者的膽戰心驚,為學生體會艄公的勇敢、智慧、鎮靜、機敏作下鋪墊,教學目標順利完成。在體會了艄公的精神後,學生對自己如何成為生活的主人也有了一個很好的瞭解。學生撰寫的座右銘令我吃驚。我太小看了我的學生。本課的板書設計我也較為滿意。

黃河的主人教學反思 篇13

可以説很多學生事前都沒有看過《黃河的主人》這篇課文,對於課文的重點問題:為什麼艄公被稱為黃河的主人?按照傳統的方法來看,可以從黃河的磅礴氣勢,羊皮筏子的小而輕,乘客的談笑風生等方面來理解和感受艄公的勇敢和鎮靜的風采。其實就是三個方面的襯托出艄公的勇敢和鎮靜。那麼我們可以把文章的後半部分不要發給學生,通過前面幾個環節的渲染、襯托上,讓學生猜猜誰是黃河的主人呢?這樣一來,課堂氣氛會更濃,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會更大。

1、黃河和艄公兩者的對比

2、羊皮筏子體積之小與其載物這之多的對比

3、旁觀者和當事人的對比

在課堂上抓住這三個對比,不僅能幫助學生在頭腦中樹立起黃河的主人——艄公那勇敢、智慧、鎮靜、機敏的形象,使學生受到強烈的感染,從而對艄公肅然起敬,還讓學生深深明白課文各部分與中心是緊密相連的。但是,一定要注意,學生對艄公的敬仰之情,是在老師有意識的引導之中“牽”出來的,要使在孩子的內心真正有很深的感受還應當在各個對比之中

“用心”讀書,自然而然發自內心地生成,在一遍遍的讀書過程中慢慢感受到,慢慢從心中“長”出來的真情實感,而不應該是老師帶着學生從文章中生硬地“對比”出來的。

黃河的主人教學反思 篇14

本課體現了教材的以讀為主線的編寫特點。在教學的整個活動中,我注重自己的角色——學生自主學習的助手,把學生當作學習活動的主體。在進入課文教學後,我先啟用引導的方式,使學生一下子就觸及課文的最後一段的內容,在讀、探中,讓學生明確了黃河的主人艄公是一個勇敢、智慧、鎮靜和機敏的人,他戰勝了驚濤駭浪,在滾滾的黃河上如履平地,所以成為黃河的主人。

接下來,我又引導學生學習討論課文的第二小節至第六小節,在讀、練中,使學生不僅知道艄公確實是黃河的主人,而且學習、體味了文章語言的運用、情感的表現。然後,用引讀的方法,讓學生感知文章襯托描寫的作用,繼而在學生的心目中牢固地樹立起黃河主人艄公的形象。

最後,我又採用發散思維方式,引導學生去觸摸征服黃河、征服大自然的人和事,使學生的心靈得到又一次強烈的震撼,完成了感性到理性的飛躍。

總之,在本課中,我能始終牢牢地抓住讀這個主線,成功地運用自主探究思想,完成了教學任務,而且使語文學科的訓練落到了實處,取得了成效。

黃河的主人教學反思 篇15

今天,我們學習了《黃河的主人》。講完課文後,我指着課題問同學們:“黃河的主人是誰?為什麼?”學生或用書上的語句來回答,或用自己的話來解答,但説的意思都是一樣的——艄公只*着簡單的工具,但憑着機智和勇敢在滾滾黃河上如履平地,成為黃河的主人。我引導學生們:“稱艄公為主人,簡單説,是因為——”生回答説是“征服了黃河”!文學到這兒後,我相機補充了一文《大森林的主人》。剛出示課題後,我讓學生猜:“大森林的主人會是誰?”他們都猜是某某動物。我相機激趣:“大森林的主人真是動物嗎?除了動物還有誰呢?”帶着問題,同學們饒有興趣地聽我讀課文。

讀完課文後,我問:“大森林的主人是誰?為什麼説他是大森林的主人?”同學們這時紛紛説:“原來是獵人,因為他能克服困難,征服大森林。”於是,我追問:“那麼,從這兩篇文章中你體會到什麼?每人寫一句話。”同學們的交流中,我知道他們不僅明白了主人的一般含義,還明白了要戰勝困難,不要被困難壓倒,不能讓困難成為主人。

後來不知怎麼説着説着,就引出了現在我們最重要的是戰勝自身的一些困難,改正自己的缺點,做自己的主人!我不禁為這意外之得而欣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j9o0d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