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一年級音樂教學計劃模板錦集6篇

一年級音樂教學計劃模板錦集6篇

時間過得太快,讓人猝不及防,又迎來了一個全新的起點,來為今後的學習制定一份計劃。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計劃很難寫?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一年級音樂教學計劃6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年級音樂教學計劃模板錦集6篇

一年級音樂教學計劃 篇1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一年級絕大多數小朋友接受過學前教育,其中一部分受過較好的學前教育,會唱好多歌曲。多半為獨生子女,家長較寵溺,穩定性差,很好動,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比較喜歡唱歌,能夠感受音樂律動美。學生入學不久,活潑好動、天真爛漫,每個人的思想,品德都不成熟,處於形成的初步時期。對於學校班級的各項紀律、規定都不瞭解,心中集體主義觀念還未形成,學習目的還未明確,學習習慣正處於逐步形成的階段。本學期學生開始正式系統化的學習音樂,應注意引導學生正確對待,使學生愛學、願學。對不同學生應用不同教法,要培養學生專長,即“普遍培養,重點發展”。使學生各方面均有提高。學生年齡小,生性活潑,重點放在舞蹈、律動上。不但能增強學生身體的協調能力,還可以增強身體的協調性、節奏感。

二、教材內容

一冊教學內容分為《我上學了》、《好朋友》、《動物説話》、《開火車》、《寶寶睡覺》、《做遊戲》、《北京兒歌》、《過新年》八個單元,其中表演的作品15首,聆聽作品17首。

三、教學目標

課程目標的設置以音樂課程價值的實現為依據。通過教學及各種生動的音樂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愛好音樂的情趣,發展音樂感受與鑑賞能力、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提高音樂文化素養,豐富情感體驗,陶冶高尚情操。應充分注意這一年段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好奇、好動、模仿力強的身心特點,善於利用兒童自然的嗓音和靈巧的形體,採用歌、舞、圖片、遊戲相結合的綜合手段,進行直觀教學。聆聽音樂的材料要短小有趣,形象鮮明。

1、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種聲音。能夠感受並描述音樂中力度、速度的變化。體驗不同情緒的音樂,能夠自然流露出相應表情或作出體態反應。能夠區別獨唱、獨奏、齊唱、齊奏。

2、知道演唱的正確姿勢。能夠對指揮動作及前奏作出反應。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按照節奏和曲調有表情地獨唱或參與齊唱。學習常見的打擊樂器。能夠在律動、集體舞、音樂遊戲、歌表演等活動中與他人合作。

3、能夠運用人聲、樂器聲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聲音。能夠將成語、短句、詩歌或歌詞用不同的節奏、速度、力度等加以表現。能夠運用人聲、樂器或其他音源,創作1~2小節節奏或旋律。

4、能夠通過廣播、電視、磁帶、CD等傳媒聽賞音樂。能夠用簡明的表演動作表現音樂情緒。能夠了解聲音與日常生活現象及自然現象的聯繫。能夠用簡單的韻律操動作配合不同節奏、節拍、情緒的音樂。

四、教學重點

1、初步培養兒童良好的歌唱習慣,從自然的聲音來歌唱,逐步求得音色的統一。

2、知道音的高低、長短、強弱、聽辨音的高低,聽辨音的長短,聽辨並説明音的強弱差別。

五、教學難點

1、比較不同樂器,人聲及同一樂器的不同音區音的高低,比較同一音組內構成大、小三度純四,純五度旋律音程的兩個音的高低。

六、教學改革措施

1、教改專題:如何培養小學一年級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2、教改措施

創造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培養兒童學習音樂的興趣。法國大文豪雨果説:“開啟人類智慧的寶庫有三把鑰匙,一把是數學,一把是文學,一把是音樂。”小學低年級的音樂教學是整個音樂教育的基礎。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針對低年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因材施教,還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提高個人音樂素養,讓更多更新穎的教學方法走進課堂,讓四十分鐘更加有聲有色,這樣才能使學生對音樂課產生濃厚的興趣。

(1)建立必要的課堂常規

(2)運用多媒體課件,視聽結合激發學生興趣

(3)啟發學生表現美,激發唱歌興趣

(4)引導學生歌表演,增強學習興趣

(5)自制樂器練伴奏,提高學習興趣

(6)繪畫、故事、表演相結合,誘發欣賞興趣

七、實施計劃的具體措施

本學期我將針對學生的年齡特徵和心理特徵,採取靈活多樣的方法進行教學,強調以音樂為本、注重情感體驗,面向所有學生,讓每一個學生在我的課堂中能夠找到自己的價值,激發孩子的天性和興趣,讓他們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和指導者,是溝通學生與音樂的橋樑。教學中要正確處理自己和學生的關係,提倡民主教學,使學生的心情愉快、思維敏捷、想象力豐富,使學生以充滿自信的態度迎接每一次的學習。

八、教學進度

(略)

一年級音樂教學計劃 篇2

本學期針對我校學生實際情況,通過實踐,使學生對音樂有一定的學習積極性,掌握基本的樂理知識,以及基本的演唱技巧,能有感情、有表情的進行演唱。

本期的教學任務、要求及重點如下:

一、教學任務

1、表演學習自然呼吸,不聳肩,養成良好習慣,注意咬字、吐子,清晰準確,做到有表情唱歌。

2、唱遊能隨音樂的不同情緒、節奏和節拍的變化,有表情的進行律動,模仿動作和即興表演。

3、聆聽欣賞優秀兒童歌曲,初步感受活潑、雄壯、優美抒情等不同歌曲和樂器。

4、讀譜知識認唱1、2、3、5、6、等幾個音,認識連線、延長記號等,並知道作用。

二、教學要求:

1、突出音樂學科特點,把德育教育與音樂教育相結合。

2、啟迪智慧,陶冶情操,培養審美情趣,使身心得到健康發展。

3、使學生掌握淺顯音樂知識和簡單音樂技能,培養對音樂的興趣和愛好。

4、瞭解中外優秀音樂作品,使學生具有初步感受音樂和表現音樂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

學唱歌曲聆聽音樂

四、教研課題與教學措施

奮鬥目標:以美育人培養興趣享受音樂

教研課題:如何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教學措施:

(一)以音樂的美感來陶冶學生,感染學生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説過:“音樂教育不是音樂家地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在音樂課中滲透適當地思想教育,充分利用音樂教育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音樂形象的感染和薰陶,寓教於情感,趣味,娛樂之中,使學生情趣上受到陶冶,在道德上受到影響。在心靈上受到啟迪。首先通過音樂教育培養兒童具有初步愛祖國的情感。在一年級的新歌及欣賞教材中多次出現《國歌》。

在教學中,利用插圖、播放愛國主義影片、畫國旗等形式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其次通過欣賞優秀民族音樂曲目,向學生介紹祖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燦爛文化,進而進行思想教育,情感上和學生產生共鳴。學生自然而然地會從心底湧起了濃濃的愛國之情。另外,向學生介紹音樂家或音樂作品時,可將這些內容編成小故事。如“音樂神童莫扎特”、“貝多芬和《歡樂頌》”、“聶耳和小毛頭”、“高山流水”等許多小故事,讓學生在全神貫注地聽故事地過程中,被音樂家的崇高的理想、頑強的毅力、樂觀的精神吸引,在學生幼小的心靈埋下希望的種子。從創設情境出發,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接受審美教育。在教音符時值的長短時,可讓學生通過自己行走的步伐“嗆嗆|嗆嗆”,感受四分音符的時值和四二拍子的節奏特點。然後,再進一步通過學生的生活感受“跑比走快”,“走一步可以跑兩步”,“跑跑走、跑跑走”,以及小鬧鐘的走動聲“嘀嗒嘀嗒”來認識八分音符的時值。為了使簡單的節奏練習變得饒有興趣,選幾首兒童熟悉的8小節或6小節的短歌,由學生按練習中的順序拍手,老師在琴上奏出旋律。這樣通過以上練習,不僅可以使單純的節奏練習與旋律結合起來,增加了音樂性和趣味性,同時,也能培養兒童隨音樂的節奏拍手的能力。從形象、直觀出發,讓孩子得到美的感受和聯想。

(二)創造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培養兒童學習音樂的興趣。

法國大文豪雨果説:“開啟人類智慧的寶庫有三把鑰匙,一把是數學,一把是文學,一把是音樂。”小學低年級的音樂教學是整個音樂教育的基礎。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針對低年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因材施教,還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提高個人音樂素養,讓更多更新穎的教學方法走進課堂,讓四十分鐘更加有聲有色,這樣才能使學生對音樂課產生濃厚的興趣。

1、建立必要的課堂常規

在音樂課上教師的一個眼神,一個微笑,一段琴聲都要讓學生明白是什麼意思,我力求音樂課有別於其他課,從而吸引學生。—例如:一節課的開始採用讓學生聽音樂進課堂的形式,一方面培養學生的動作協調能力,一方面也培養了他們感受音樂情緒的能力。師生問好採用唱師生問好歌的形式。音樂課中常有律動教學,律動時站立和坐下都可以用固定的音樂與之相配合(站立:1355|1—|坐下:1533|1—|)。學生回答問題正確時,學生用唱歌方式表揚(123|123|你真棒)。這樣都會讓學生感受到音樂課的獨特魅力,成為學生對音樂課感興趣的原因之一。

2、運用多媒體,視聽結合激發學生興趣

如在教學《感受音的強弱》一環節時,可設計如下:多媒體出示一輛紅色小汽車從公路一端開過來,經過弱中強標牌時分別按一下喇叭,讓學生感受強弱的對比,經過三次不同體驗後,點按實踐按鈕,根據畫面中不同樂器的演奏,讓學生作出正確的判斷。這樣把抽象枯燥的樂理知識轉化為通俗易懂的小常識,創造出了優美的音樂氛圍。使學生在歡樂活潑的氣氛中愉快而積極地獲取知識,趣味盎然。

3、啟發學生表現美,激發唱歌興趣唱歌的最大目的是給人美的享受。

我們不能滿足於教學生唱會一首歌。更重要的是要啟發準確的表達好歌曲的感情和藝術形象。進入歌曲的意境,用自己的真情去演唱和體會。只有這樣,學生才能進入表現音樂的最佳狀態,唱出的歌聲真摯動聽、具有感染力、生命力。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使學生充分理解歌曲的內容。低年級學生理解能力差,如果教師僅用抽象的語言理解歌曲是遠遠不夠的。

因此,教師要把音樂同學生的生活、玩耍融為一體,結合他們生活中熟悉的事情和詞語,作形象的比喻和講解,把歌曲中的藝術內涵挖掘出來,激發起學生深厚學習興趣。引導他們將整個身心投入唱歌中去,正確的、創造性的表達出歌曲的感情和藝術美。

4、引導學生歌表演,增強學習興趣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每學一首歌曲,我都根據歌詞內容啟發學生進行律動或表演,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歌曲,記憶歌詞。

在啟發學生表演時,可以這樣做:(一)啟發學生進行即興表演。(二)教師根據學生表演編排一套好的動作教給學生。(三)個別檢查。在個別檢查時,學生常常會被一些漂亮的動作和美的造型所吸引,教室裏會自發的爆發熱烈的掌聲。這樣,不但培養了學生的表演能力,加強了學生對歌曲的理解,而且也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5、繪畫、故事、表演相結合,誘發欣賞興趣欣賞音樂,不僅需要形象的思維能力,邏輯能力,而且更需要欣賞者用自己經歷過的生活知識和感情去體驗。但小學生閲歷淺,感情積累少,要是學生真正理解音樂,達到陶冶性情,培養情操的目的,就必須根據小學生的思維特點,通過形象活潑的畫面,生動有趣的故事,簡短的啟發談話等形式,運用聽覺視覺同步的方法來幫助學生理解作品。然後在讓學生在動聽的樂曲聲中自由廣闊的想象體驗,使其根據各自對音樂的理解程度及直接、間接的形象記憶,把自己對所聽音樂作品的理解用不同的顏色、線條、文字、動作表現出來。學生能聞其聲如見其形,從而更準確的把握作品,理解音樂,欣賞音樂之美。

一年級音樂教學計劃 篇3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一年級的小朋友剛剛從幼兒園上來,對音樂知識的掌握、樂譜的識別、欣賞能力的鑑別還比較陌生。學生的音樂習慣沒能養成也,沒有統一,但這些孩子熱愛生活、熱愛音樂,多數學生有較強的樂感,有一定的審美能力,基本能跟着音樂的節奏邊舞邊唱,有較濃厚的學習興趣。

小學低年級學生愛唱、愛跳、愛動,對音樂有着一定的興趣。但由於年齡小、組織紀律性較差,學生的音樂素質存在個別差異,對學生應用欣賞的眼光看待,讓他們在鼓勵和讚揚聲中不斷增強學習音樂的興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採用新的理念、新的呈現方式、新的教學機制、新的評價體系,凸現了“以學為本”的教學思想,根據小學低年級學生心理特點,從教材內容與色彩都採用趣味化,鼓勵和啟發學生去學習。降低了音樂知識的學習難點,發揮了音樂教學的創新優勢,在呈現上,給師生留出足夠自由想象和隨意發揮的空間。

本冊共分十個單元主題:《好朋友》、《快樂的一天》、《祖國您好》、《可愛的動物》、《靜靜的夜》、《愛勞動》、《小精靈》、《小小音樂家》、《遊戲》、《過新年》,每個主題單元都包括聆聽曲目和表演曲目。

三、教學目標:

1、體驗踏上人生第一起跑線的新鮮感和幸福感,喜歡音樂老師,喜歡音樂課,體驗音樂課帶來的快樂,在生動活潑的音樂中,體驗聲音世界的豐富多彩,感受活潑、歡快的情緒,由好奇而產生對音樂課更濃的興趣。在活動中顯現出探索的精神與合作的意識。

2、能認識課本中幾種學習音樂的標誌。通過“動”初步培養學生節奏感、韻律感以及合作意識。

3、樂於參與歌表演、音樂遊戲、律動等生動活潑的音樂學習活動,並能以音樂的方式與教師和同學交往,充分展示自己積極進取和團結友愛的美好感情核對音樂的愛好。並能用身體語言更好地表現音樂情緒。

4、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演唱時能注意表現不同節拍的特點,能區別並使用柔和、連貫與頓挫、跳躍等不同的演唱方法,演唱的表現力有所增強,通過演唱和遊戲活動初步感受節奏的長短變化,感受合作的樂趣。通過不同類型歌曲的演唱,培養學生愛祖國、愛集體、愛生活的情感。

5、在聽唱動的活動中感受童年學習與生活的快樂和勞動的樂趣,能顯現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的生活態度,在音樂活動中表達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6、能注意集中的聆聽音樂,對音響世界有探索的興趣,初步瞭解民族打擊樂器及我國的鼓文化,能聽辨課堂提供的音樂。用線條、色彩表現自己對聲音特點的感覺,嘗試用歌聲、體態語言、樂器等表現音樂的情緒。嘗試製作簡單的打擊樂器。

7、通過“聽”讓學生感受不同音樂形象和音樂風格,讓孩子們從小體驗音樂活動的豐富性和完整性,把音樂課變成學生們樂於投入的生動活潑的活動。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音樂習慣,例如聽到音樂會做好課前準備,聽到節奏會安靜等

難點:從培養學生興趣入手,着重培養學生的音樂能力,使學生具備基本的音樂能力。

五、教學措施:

1、認真備課,為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並注意備學生。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採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3、設計好每堂課的導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並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並注意在課堂上採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六、具體課時安排:

周次

教學內容

周次

教學內容

第一週

第一課《好朋友》

第十一週

第六課《愛勞動》

第二週

第一課《好朋友》

第十二週

第六課《愛勞動》

第三週

第二課《快樂的一天》

第十三週

第七課《小精靈》

第四周

第二課《快樂的一天》

第十四周

第七課《小精靈》

第五週

第三課《祖國您好》

第十五週

第八課《小小音樂家》

第六週

第三課《祖國您好》

第十六週

第八課《小小音樂家》

第九課《遊戲》

第七週

第四課《可愛的動物》

第十七週

第九課《遊戲》

第八週

第四課《可愛的動物》

第五課《靜靜的夜》

第十八週

第十課《過新年》

第九周

第五課《靜靜的夜》

第十九周

第十課《過新年》

第十週

複習前面內容

第二十週

期末測試

一年級音樂教學計劃 篇4

一、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小朋友活潑好動,對一切新鮮事物都有着濃厚的興趣,對音樂也不例外,因此,每週音樂課都被他們期待着。經過學習,學生對於學校的規章制度,小學生守則都有了大概的瞭解。因此,在上課的時候他們都比剛來時做的更好了。在歌唱,舞蹈方面也許是以前經常鍛鍊,表現非常好。兩個班的小朋友情況大同小異,有一小部分雖對樂理知識掌握的不夠,但是模仿能力比較強,而且也能熟練掌握。大約佔整體學生的30—35左右。50的小朋友還可以,20的小朋友唱歌時,五音不全,模仿能力又比較差。其中主要原因是沒有接受過長期的訓練,還不能很好的表現自己,性格內向也是原因之一。因此,利用音樂課及課外活動,培養他們良好的興趣是當前首要任務之一。

二、教材分析

為了貫徹課程標準的精神,體現新的教育理念,《新教材》在內容的安排、活動的設計和呈現方式上進行了全新的設計。擺脱冷冰冰的、空洞的説教,以豐富生動、貼近學生生活的內容為載體,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習音樂。

人教版《新教材》在貫徹、執行《音樂課程標準》基本理念的基礎上,突破了傳統教材的編寫框架,在呈現方式、教學內容、編排方式等各方面都有創新,單元主題的結構、富於創造性的教學內容、音樂遊戲、評價方式等方面具有鮮明特色。

三、教學重點:

1.創編動作

第一冊第四單元“獅子、大象”,模仿獅子和大象走步;隨着歌聲即興做動作。

細小的創造環節貫串在教材之中。

2、一年級兒童隨音樂自由做動作,即興舞蹈,按節奏即興朗讀兒歌等,都貫串着對兒童穩定的節奏感的訓練。此外,要求一年級兒童能感受和體驗具體音符的時值,如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二分音符、附點二分音符,四分休止符等。這些音符與休止符的感受都是以生動有趣的動物叫聲介紹給兒童,結合具體的活動進行。如休止符的感受,先從心裏默唱作為鋪墊,然後有口型不出聲。最後達到準確休止的目的。從兒童日常生活人手,如附點二分音符,從模仿鴨子短促的叫聲引入三個四分音符,再從模仿悠長的牛叫引入附點二分音符,最後畫出狗的短促叫聲,請學生繼續聯想和思考,還有什麼動物叫聲悠長,可以用附點二分音符表示?

為了貫徹課程標準的精神,體現新的教育理念,《新教材》在內容的安排、活動的設計和呈現方式上進行了全新的設計。擺脱冷冰冰的、空洞的説教,以豐富生動、貼近學生生活的內容為載體,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習音樂。

《新教材》設計了單元式的結構,即每個單元一個主題,通過不同的內容、不同的形式強化對主題的認識。如愛心教育(愛媽媽、愛老師、愛同學、愛學校、愛大自然、愛家鄉、愛祖國等)、少數民族和民間音樂、環保意識、民樂經典、西洋和民族管絃樂器、中國地域文化、世界地域文化、音樂中的動物、中國功夫、音樂裏的故事、歌聲中的回憶等。在每個單元中選擇不同體裁、題材、不同演奏形式的作品,既圍繞一個主題,又不顯得重複、枯燥。

一年級音樂教學計劃 篇5

一、教學目標

1、能夠聽辨和模仿自然界和生活中的聲音與節奏,聆聽歌聲時能作出相應的情緒或體態反應;

2、通過一學期的訓練,知道演唱的演唱姿勢,能用自然的聲音,輕聲演唱歌曲;本學期能夠背唱歌曲2—3首;

3、認識木魚、雙響筒、碰鈴等打擊樂器,知道正確的演奏姿勢;

4、認識簡單的節奏符號,如:四分音符、二八音符、二分音符等;

5、能夠運用色塊來表現樂曲的情緒;

6、感受生活中的音樂,樂於與他人共同參與音樂活動。

二、教材分析

本年級使用的是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的音樂教材。 本教材在貫徹落實新課程改革的精神上,是“以審美為中心,以(音樂)文化為主線,以(音樂)學科為基點。加強綜合與滲透,把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貫穿於始終。從教學理念上強調了“以學生髮展為本”,“面向學生,也應當注意學生的個性發展”。本教材共分八個單元。主要內容按聆聽、表演、編創活動幾大塊安排。在聆聽方面首重傾向於中外兒童聲樂作品,在聆聽優秀的中外聲樂作品中瞭解一些關於人聲的知識及聲樂的演唱形式。在表演方面增加學生個性發展,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音樂知識的滲透。並使所學的樂理知識在實踐和創造中得以運用和創新。在多彩的音樂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表演能力,創新能力和感受能力。運用多元化的評價體系。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並養成良好的學習音樂的習慣。

三、學期教改研究專題教學重點

1、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堂常規及正確的演唱習慣,讓學生喜歡音樂、感受藝術;

2、探索自然界及生活中的音響元素,能夠發現與模仿;

3、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演唱水平,對所學歌曲能夠要求背唱;

4、能參與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創編活動。

四、教學措施

1、抓好並鞏固課堂常規,有明確的目標。

2、紮實的訓練和鞏固學生的音樂知識(樂理知識等)

3、充分運用音樂課自身的特點,培養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音樂表現力。

4、充分落實每課的重點,教師要注意引導,儘量讓學生更好的掌握,不能知識走過場。

5、準確把握教學目標,並按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的調節。

五、教學進度安排

第一單元 我們來唱歌 4課時

第二單元 祖國祖國多美麗 4課時

第三單元 我們從小愛學習 4課時

第四單元 可愛的家 4課時

第五單元 我唉我的小動物 4課時

第六單元 小小足球 4課時

第七單元 花兒朵朵 4課時

第八單元 新年好 4課時

一年級音樂教學計劃 篇6

教材分析

1、強調學生的學,以學生為本。

2、認識到要從持續發展、終身教育的視覺去考慮問題,不僅是以學生為本,還要強調其個性發展。

3、教材特點:本冊強調以審美為中心,以音樂文化為基點,加強實踐與創作,加強綜合與滲透,把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貫穿於始終。

學期教學目標

本年齡段的學生以培養興趣為主,注重學生對音樂的感知和體驗,強調參與性、積極性和成就性。通過課堂進行的各種音樂活動,培養學生對音樂的喜愛,加深學生對音樂的認識;學會聆聽欣賞音樂,養成良好的聆聽習慣;通過平時的課堂教學,培養學生自我表現意識,激發學生的自我表現慾望,在學生的心裏種下“我最棒!我能行!”的自我肯定感,增強學生自信心,鍛鍊學生在舞台上的表現力;通過一系列的小組活動,培養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意識,使學生學會正確的合作學習,自主探究的方法;在活動中,改變學生過於主觀的評價方式,引導學生學會欣賞和表揚他人;在保證質量完成教材的教學內容的同時,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關注學生在音樂中的感知和體驗,關注學生創造性思維和表演能力等各方面的發展。

教學措施

1、認真備課,做好前備、復備工作,為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並注意備學生。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採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3、設計好每堂課的導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並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並注意在課堂上採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5、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積極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要求。

6、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教師從中總結經驗。

學期教學進度安排

周次

教學內容安排

主備人

1

課堂常規教學

王延美

2

第一課《好朋友》(總課時:2課時)認識基本的音階並演唱(1)

1、表演《你的名字叫什麼》聆聽《玩具兵進行曲》、創編與活動(1)

王延美

3

3、表演《拉勾勾》、聆聽《口哨與小狗》(1)

王延美

4

第二課《快樂的一天》(總課時:3課時)

1、聆聽《快樂的一天》(1)

2、表演表演歌曲《其多列》(1)

王延美

5

3、表演《跳繩》、複習《其多列》(1)

第三課《祖國您好》(總課時:3課時)

1、聆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表演《國旗國旗真美麗》(1)

王延美

6

2、表演《同唱一首歌》(1)

王延美

7

3、複習並背唱《國旗國旗真美麗》、《同唱一首歌》、編創與活(1)

第四課《可愛的動物》(總課時:3課時)

1、表演《動物説話》(1)

王延美

8

2、表演《我有一隻小羊羔》(1)

3、聆聽《三隻小豬》、《快樂的小熊貓》(1)

王延美

9

第五課《愛勞動》(總課時:3課時)

1、欣賞《勞動最光榮》、表演《洗手絹》(1)

2、表演《大家來勞動》,編創與活動(1)

王延美

10

期中複習

王延美

11

3、聆聽《三個和尚》、複習《洗手絹》、《大家來勞動》(1)

第六課《小精靈》(總課時:3課時)

1、聆聽《小青蛙》、表演《小青蛙找家》(1)

王延美

12

2、聆聽《野蜂飛舞》、表演《小蜻蜓》(1)

3、複習《小青蛙找家》《小蜻蜓》、編創與活動(1)

王延美

13

第七課《小小音樂家》(總課時:3課時)

1、表演《法國號》、聆聽《號手與鼓手》(1)

2、聆聽《會跳舞的洋娃娃》《星光圓舞曲》(1)

王延美

14

3、表演《布娃娃彈琴》(1)

第八課《過新年》(總課時:2課時)

1、聆聽《小拜年》、表演《龍咚鏘》、創編與活動(1)

王延美

15

2、聆聽《平安夜》《小拜年》、表演《新年好》、編創與活動(1)

第九課《農家樂》(總課時:3課時)

1、演唱《黃豆歌》(1)

王延美

16

2、演唱《打花拍》(1)

3、聆聽《暖小豬》、《獅子滾繡球》(1)

王延美

17

遊戲宮(總課時:2課時)

王延美

18

歡樂谷(總課時:2課時)

王延美

19

複習

王延美

20

複習

王延美

21

期末測評(2)

王延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ed70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