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貓》課程教案(精選5篇)

《貓》課程教案(精選5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貓》課程教案(精選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貓》課程教案(精選5篇)

《貓》課程教案1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體會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

3、瞭解作者是怎樣抓住貓的特點,真實具體地進行描寫的。

4、幫助學生學會本課蹭、稿、秧三個生字和癢、稿、憑、殃四個會寫字。

教學重點:體會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

教學難點:瞭解作者是怎樣抓住貓的特點,真實具體地進行描寫的。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激趣導入

剛才我們欣賞了幾張貓的圖片,哪些小朋友家養過貓?貓給你們留下了什麼印象呢?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我國著名的小説家和戲劇家,被譽為語言大師的老舍先生筆下的貓是怎樣的?

二、複習檢查

出示詞語:

稿紙、任憑、遭殃、蹭、無憂無慮、豐富多腔、屏息凝視、枝折花落

1、指名讀

2、師糾正讀音

3、齊讀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看看課文寫了貓的哪幾個方面?

2、哪幾個自然段寫了貓的性格古怪?

四、學習第一部分

(1)古怪是什麼意思?

(2)看看貓古怪的性格體現在什麼地方,畫出相有關的句子,並説説體會到了什麼。然後,小組討論。

(3)、交流彙報

A、説它老實吧理解無憂無慮

B説它貪玩吧、理解任憑

C説它盡職吧、理解屏息凝視

小結:

説它老實可是又很貪玩。説它貪玩可是又很盡職,這本都是矛盾的特點集貓於一身,由此看來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

2、學習23自然段

(1)課文還有哪些地方寫了貓的性格有些古怪?

(2)指名説,找出相關語句。

(3)品味蹭,蹭是什麼意思呢?誰能表演蹭的動作?大花貓在蹭主人可能在想什麼呢?

(4)比較句子

出示:

在你寫作的時候,跳上桌來,在稿紙上踩印幾朵小梅花。

在你寫作的時候,跳上桌來,在稿紙上踩印幾個小腳印。

讀出了什麼感情?

(5)它還會豐富多腔地

師:貓的聲音有長有短、有高有低、好象

生:(接答)像唱歌、説話

(6)指名學生學學貓的叫聲。

(7)來讀讀第三自然段,讀出味道。

五、學習第二部分

1、自學第四自然段,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貓滿月的時候更可愛?

2、交流

3、儘管小貓如此頑皮、淘氣。但我會責打它們嗎?(不會)我會討厭它們而不要它們嗎?為什麼?

滿月的小貓就像孩子,它淘氣、天真、生氣勃勃實在是太可愛了。

2、師和學生一起來讀,師引讀:

小貓滿月的時候更可愛

一根雞毛,一個線團

一玩兒起來

它的頭撞在了門上、

六、總結全文,體會寫法

學習了這篇課文我們瞭解到老舍先生筆下的貓實在有些古怪,滿月的小貓更可愛。

作者是怎樣抓住貓的特點真實具體的進行描寫的?

板書設計:

古怪老實貪玩盡職

高興時不高興時

可愛

膽小勇猛

課後反思

《貓》是老舍先生寫的一篇狀物抒情散文。文章結構嚴謹,語言風趣親切,表現了貓的性情,字裏行間流露出作家對貓的喜愛之情。

為了讓學生感受課文中老舍對貓的喜愛之情,我找一些有關貓的有趣圖片製作成幻燈片,並配有貓叫的音樂,在導入新課時給學生看。一下子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孩子們對這些活潑可愛的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及時加入了導語:我國著名的文學家戲劇家被譽為語言大師的老舍先生筆下的貓師怎樣的?為學生創設了良好的學習情境。起初,學生對大貓、小貓特點的可愛和古怪統一,從這兩點入學生的興趣勃然高仰,我能明顯地感受到躍然在他們臉上的那份喜愛,很多學生都坐在下面輕輕地叫着,大貓古怪小貓可愛。這一叫一下子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我抓住朗讀課文的最佳時機,讓他們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表達出這種情感。

在指導學生體會貓老實、貪玩的矛盾性格時,總想讓學生抓住重點詞語任憑、屏息凝視、蹭等重點詞語談理解,幾名學生回答後,總覺得答得不到位,所以在這一環節耽誤了不少時間。使得在學小貓可愛這一段時時間較緊,學生沒時間背一背課文。課後仔細想想,如果老師當時能及時點撥一下:你是從那些詞語讀出來的?學生會較快説出感受,不會耽誤太多的時間。

為了體會老舍先生寫貓叫聲運用的豐富多腔、變化多端,我讓學生們模仿貓叫,大家踴躍舉手,爭相模仿。使學生真正體會到這兩個詞的妙用,課堂氣氛非常活躍。望着這些天真可愛的孩子,我感受着這份躍出文本的生命之愛,再次驚訝語言的魅力。

由於在上課之前,我讓學生做到了充分的朗讀課文,整節課下來,覺得學生的積極性以及對於課文的激情得到了比較充分的調動。主要是文本的內容與學生體驗有一定聯繫,重要的事,課堂上的一些訓練從課文內容出發並結合學生生活實際來設計,再加上老師在課堂上進行朗讀課文的指導訓練,使師生產生共鳴,從而使學生激情充沛。

《貓》課程教案2

一、導入(背景音樂)

貓是惹人喜愛的動物,它温馴、活潑,給人帶來許多樂趣;然而,貓一旦亡失,就會給人帶許多煩惱和憂傷,甚至帶來心靈的震撼,今天,我們一起學習鄭振鐸先生的散文《貓》。

二、聽課文錄音(多媒體播放)在聽的過程中,注意字詞的讀音。

三、識記字詞(先由學生認讀,然後一一指正,最後出示答案)

相稱(chèn)鬱(yù)悶一縷(lǚ)娛(yú)樂污澀(sè)慫恿(sǒngyǒng)

婢女(bì)蜷(quán)伏懲戒(chéng)悵然(chàng)

四、研讀課文

1、文章生動的記敍了我家三次養貓的經過。其中,前兩隻貓活潑、有趣,我們一起品讀下面的句子。

A“它便撲過來搶,又撲過去搶。”(ABC句均大屏幕顯示)

寫出了小貓玩耍時的動態和情態。

B“有時蝴蝶安詳地飛過時,它也會撲過去捉。”

寫出小貓的腦袋、眼睛隨着蝴蝶的飛舞而轉來轉去並伺機捕捉的樣子。

C“有時由樹上躍到牆上,又跑到街上,在那裏曬太陽。”

“隱身在陽光隱約的綠葉中,好像在等待着要捉捕什麼似的。”

小貓的`淘氣、頑皮讓我們會心一笑!

這一組句子,從細小的方面寫盡了前兩隻貓的活潑可愛、頑皮淘氣。這樣的描寫,叫做細節描寫。它可以使文章生動而富有情趣。

2、第三隻貓是文章的重點。下面,我們從來歷、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來比較與前兩隻貓的不同?(先來填寫前兩隻貓的情況,之後,齊讀第15自然段,再填寫第三隻貓的情況。)

來歷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

第一隻貓要來的白雪球似的可愛很活潑寵物

第二隻貓要來的渾身黃色更有趣、更活潑寵物

第三隻貓拾來的不好看、瘦憂鬱、懶惰若有若無

3、第三隻貓難看也罷、憂鬱也罷,但這都不妨礙它成長。然而,這種平靜的生活很快消失,不幸隨之而來,貓的遭遇是什麼?(跳讀第17—29段)。

明確:被主人誤認為偷吃了芙蓉鳥。

4、“我”根據什麼判定芙蓉鳥是這隻貓咬死的?(大屏幕顯示)

——“那隻花白貓對於這一對黃鳥,似乎也特別注意,常常跳到桌子上對鳥籠凝望着。”

5、“凝望”是何意?(目不轉睛地看)。貓究竟為什麼要“凝望”鳥籠呢?

想當初,那隻貓就像一個孩子,被人拋棄,無家可歸,在冬天的早晨,幾乎為冬寒與飢餓所殺。它常常對鳥籠凝望着,也許是在羨慕鳥兒的美麗,也許是悲歎自己的悲慘經歷和孤苦伶仃的生活……

6、我的判斷是否準確?是誰咬死了芙蓉鳥?根據是什麼?(大屏幕顯示)

一隻兇惡的黑貓把鳥咬死。

根據是:“一隻黑貓飛快的逃過露台,嘴裏銜着一隻黃鳥”。

7、事情澄清後,“我”心裏十分難過,作者是怎樣抒發這種感情的?齊讀第30、31段。

明確:這是我的懺悔。同時告訴我們,無論做什麼事,不能主觀臆斷,否則,就會出現差錯,甚至造成無法補救的嚴重過失。

兩個月後,第三隻貓悲苦地死去。這真是一隻“可憐貓”,它來得可憐(在冬天的早晨它被人遺棄,無家可歸,幾乎為冬寒與飢餓所殺)、活得可憐(不好看,大家都不大喜歡它,它不活潑,不像別的小貓那樣喜歡頑遊,對於它不加註意,仍不活潑,仍不改它的憂鬱性,不去捉鼠),去得更可憐(受了冤苦,遭我毒打而屈死)讓我們用一顆寬容的心,一起關愛生活中的“可憐貓”!

五、感悟。

同一篇文章,從不同的角度看,對主題就會有不同的理解。這篇文章,也有兩種不同的看法。(大屏幕顯示)你是如何理解這篇文章的主題的?討論後,用一句話來概括你的感觸。如:

要有一顆寬容的心!

努力完善自我!

弱小就要捱打!

你想得到幸福嗎?唯一的方法就是努力。(大屏幕顯示)

結束語

鄭振鐸先生的《貓》,讓我們有了許多感悟。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是,當我們發現自身的不足時,一定要努力尋找自己的優點、發揚長處並讓它超常發揮。這樣,你的命運才有可能改變。因為你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你可以最可愛;你也許不是最聰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奮;你也許不會最順利,但你可以最樂觀……同學們,不論走到哪裏,你們一定要讓自己成為最好的——最綠的小草,最純的水滴,最亮的星星……(大屏幕顯示)

六、作業:

1、閲讀馮驥才的《珍珠鳥》,找出你最喜愛的語句。

《貓》課程教案3

1、知識與能力:瞭解作者及其寫作背景,學習運用多種表達方式表情達意。對於斑羚飛渡優秀教案。培養學生感情讀文,品味揣摩重點句子,體會作者思想感情。

2、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學習作者同情、垂憐弱小的思想感情,交給學生客觀公正,寬容仁愛、關愛弱小的處事規定。

3、過程與方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教學重難點]

重點:指引學生體會作者思想感情;

難點:多角度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學方法]

板塊式課堂結構,閲讀活動課,既要閲讀,又要説發現。讓學生反覆、寬裕讀文,不同角度讀文,不同創意讀文。在此基礎上,寬裕發揮學生的閲讀能力,實現學生的課堂主體性職位地方。

1、朗讀法:指導學生反覆朗讀,從中體會課文所藴含的思想感情。

2、勾畫圈點法:讓學生勤動筆墨,主動讀書。

3、討論法:其實斑羚飛渡説課稿。指引學生主動參與,合作探究。

教學設想

本文是—篇寓意深刻、感情真摯的散文。文章運用樸素的文字,生動傳神地記敍了三隻貓的故事,學習本文時,重點在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上,體會作者抒發的思想感情。注意細節描寫對刻畫形象的作用,理解故事中所包涵的深刻哲理。

本文安排兩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激發情趣,導入新課

1、導入新課。

貓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種小動物。很多家庭因為貓惹人喜愛而養它。我國著名作家鄭振鐸先生,他家也曾養過三隻小貓;從養這三隻小貓的過程中,他領悟到了—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究竟是什麼樣的哲理呢?今天,我們—起來學習鄭振鐸先生的散文《貓》。

(板書課題、作者)

2、作者介紹。

鄭振鐸(1898—1958),福建長樂縣人。現代作家、文學家,我國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之一。新中國成立後,曾擔任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全國作協理事等職。1958年10月率中國文化代表團前往阿富汗等國進行友好訪問時,因飛機失事不幸遇難。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國歷史參考圖譜》《中國俗文學史》《歐行日記》《海燕》《山中雜記》等。

二、學習字詞。(出示小黑板或用多媒體教學)

三、學生自由朗讀全文,標號段序。思每以下問題:

1、文章寫了幾隻貓?重點寫哪—只?

明確:文章共寫了四隻貓,即自家餵養的三隻貓和偷吃芙蓉鳥的黑貓。重點寫了第三隻貓,其篇幅佔了三分之一有餘。

2,全文可以分為幾個部分?找出有關起止段落,劃分文章結構。

明確:課文寫了三次養貓的故事,據此,文章可分三個部分。

四、研習課文第—部分:第—只貓的故事

1、學生齊讀課文第—部分。

2、指名學生複述第—只描的故事。

3、學生思考討論,解決以下問題:

①作者從哪兩個時間段來寫貓的形態?

②家裏的人對這隻貓的態度怎樣?從哪些細節描寫可以看出來?

③這隻貓的結局怎麼樣?家裏人的態度是怎樣的?

指名回答後明確:

①作者從貓“剛要來的時候”和“後來”兩個時間段來寫貓的形態。主要寫了貓的兩種形態。—是自身的形態,剛宋時是花白的毛,很活潑,白雪球似的;而後來,光澤的毛也污澀了,毫無生意,懶惰鬱悶。二是逗着玩的形態,滾來滾去,撲過來搶,又撲過去搶,後來卻是不肯出來,不理會。

②家裏人都很喜歡這隻貓,如三妹“常常取了一條紅帶,或一根繩子,在它面前來回的拖搖着”,作者則是“坐在藤椅上看着他們,可以微笑着消耗過—、二小時的光陰”“心上感受着生命的新鮮與快樂。”因為小貓活潑可愛,一家人都很喜歡它。

③這隻貓最終病死了。作者先交代的“不知怎地忽然消瘦了,也不肯吃東西”就已經埋下伏筆。對於這隻貓的“病死”,三妹“很難過”,“我”心裏也感着一縷的酸辛。

五、小結本課。

本文的第一部分寫了第—只貓的故事。作者運用質樸的文字寫出了第一隻貓的可愛有趣,讓人“感着生命的新鮮與快樂。”同口寸,也表達了對第—只貓亡失的酸辛的感情。

六、佈置作業。

1。繼續預習課文第二、三部分。

2、思考文章的主題。

3、整理課文字詞,學會運用。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温故而知新,複習舊知識。

1、聽寫上節課所學詞語。

2。指名朗讀第一部分:

二、研讀文章第二部分:第二隻貓的故事

1、學生自由朗讀第二部分。

2、思考以下問題:

①第二隻貓的“更有趣、更活潑”,是從哪些方面來表現的? 指名回答後,明確:從性情和本領等方面來表現。“園中亂跑”“不怕生人”“有時由樹上躍到牆上,又跑到街上”等是表現它的性情;“會爬樹”“捉蝴蝶”“會捉鼠”,這是它的本領。

②畫出文段中表現家裏的人對它的態度的詞句,體會家裏人對它的感情。

明確:大家都非常喜歡這隻貓。主要詞句有“提心吊膽”“查問得好幾次”“笑着罵”“飯後的娛樂是看它爬樹”等。

③這隻貓的結局怎麼樣?大家持什麼感情?

明確:這隻貓最終亡失了:對於這隻貓的“亡失”,三妹“很不高興”,作者也是“悵然”“憤恨”“詛罵”。

④家裏人對周家的丫頭,不知名的捉去貓的人所持的態度,説明了什麼?

討論後明確:家裏人責怪周家的丫頭,詛罵不知名的奪去小貓的人。“周家的丫頭”代表着事不關己、漠不關心的一類人,“不知名的奪去小貓的人”代表着不顧別人,自私自利的—類人。作者借第二隻貓的失蹤事件,表達了對那種不顧別人利益而自私自利行為的譴責與鞭撻。

三、研讀課文第三部分內容。

1、默讀第15、16段。

思考:

①第三隻貓的“可厭”,是從哪些方面來描寫的?

指名回答後歸納:是從形態和性情等方面來寫的。“不好看,又很瘦”“毛被燒脱了好幾塊”“憂鬱”“懶惰”。

思考:

②對第三隻貓的厭惡,作者寫了這樣幾句話:“大家都不大喜歡它”“連三妹那樣愛貓的,對於它也不加註意”“它在我家仍是一隻若有若無的動物。”這幾句話在表現的角度上有什麼不同? 。

討論後明確:第—、三句話是—般人的角度,第二句是個別人的角度,足見第三隻貓被人厭惡的程度。

2、學生自由誦讀第17—29段。

提問:請將“芙蓉鳥事件”的始末,按照故事發展的過程,給每一情節擬一個小標題,並説明為什麼這樣安排情節。

學生討論回答後歸納:有六個情節,小標題可依次擬為“買鳥”“凝望”“被疑”“蒙冤”“受罰”“真相”。這當中前:五個情節是詳細述談第三隻貓的不幸遭遇,把讀者置於疑雲中。直到最後一個情節,才用寥寥數語揭示真相,於是疑雲頓開。這樣安排,不僅使情節顯得曲折跌宕,而且容易激起讀者對第三隻貓的同情與憐憫。

3、學生齊讀第30—34段。

思考,在寫第三隻貓的結局時,用了哪些詞語直接描寫“我”的思想感情,並仔細體會這些詞語的含義。

閲讀討論後歸納:作者用了“難過”一詞表達自己的痛苦心情。相對以前兩隻貓的亡失的感情,“難過”所表示的痛苦要強烈得多。因為自己的武斷,冤枉了第三隻貓,“我”深感內疚和自責。越是內疚和自責,痛苦的感情也就越強烈。

四、學生快速閲讀全文,思考下列問題。

1、結合課後練習一,討論文章的主旨。

明確:閲讀文學作品,允許有不同的理解,而且應該多側面地理解,從中吸收更多的思想營養。對於課文的主題,學生可以自由發表看法,不作統一答案:

2、本文采用了第—人稱的敍述方式,採用這種敍述方式有麼好處?

明確:作品中虛構的“我”,是三隻貓的主人,他喜歡前兩隻貓,厭惡第三隻貓;他就是前兩隻貓的悲劇的目擊者,又是第三隻貓的悲劇製造者。這樣,作者可以極自然地利用“我”在文章的地位,借“我”之口,抒發作者的真情實感,揭示作品的主題思想,引起讀者共鳴,收到強烈的藝術效果。

3、體會:“自此,我家永不養貓”,這句話也是全文的結尾,它在內容和結構上有什麼作用?

明確:這句話在內容上是對全文的總結。“我”目睹了前兩隻貓的不幸後,又親自制造了第三隻貓的悲劇,深感負疚,為了不再看到這樣的悲劇重演下去,“自此,我家永不養貓”這句話與文章的開頭遙相呼應,在結構上形成了首尾呼應的特點。

五、小結。

本文寫的是貓,作者卻巧妙地借物抒情,曲折地表達了同情、憐愛弱小者的思想感情,本文組織材料的特點是前後連貫、首尾呼應,文章在結構上嚴絲合縫、條理清晰。

六、佈置作業。

1、完成課後練習的—二、四。

2、熟讀全文,領悟文章內容,體會文章感情。

《貓》課程教案4

活動目標:

1、體驗與同伴共同參與音樂活動的樂趣。

2、合拍地模仿老鼠走路,學習用不同神態和動作表現“老鼠”逗“貓”的得意樣子。

3、在“貓”追捉動作的暗示下,“老鼠”按樂句向不同方向躲閃。

4、熟悉歌曲的旋律,理解歌詞內容,跟唱歌曲,提高學新歌的興趣。

5、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新歌。

重難點分析:

重點:在“貓”追捉動作的暗示下,“老鼠”按樂句向“貓”的相反方向躲閃。

難點:能控制好自身動作,較好地表現出老鼠“躲閃”和“逗貓”時的不同動作和神態。

活動準備:

一、經驗準備:

(一)通過錄像和圖片,使幼兒認識老鼠和貓的外形及動作特徵。

(二)活動前初步熟悉樂曲旋律和結構。

二、物質準備:

1、 錄音機1台,音樂磁帶2盒(完整與分段的音樂各1盒)。

2、 貓的頭飾一個,老鼠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幼兒聽音樂模仿老鼠走路進入活動室。

2、傾聽教師講述“老鼠逗貓”的故事,初步瞭解故事內容、情節。

故事情節:

老鼠出洞→找食吃→辯聽貓的聲音→貓捉老鼠、老鼠躲閃並戲弄和取笑貓、貓垂頭喪氣地走了→老鼠回家

二、展開

(一)隨着A段音樂幼兒根據故事情節用身體動作表現出老鼠外形特徵和“出洞找食吃”的樣子。

1、 引子(老鼠出洞):

(1)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老鼠外形特徵和“老鼠出洞”時的樣子。

(2)教師哼唱音樂,幼兒按音樂節奏表演“出洞時伸出頭左右探望動靜”的樣子。

2、A段(找食吃):

(1)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老鼠鬼鬼祟祟找食吃的樣子。

(2)教師哼唱音樂,幼兒按音樂節奏表演。教師提醒幼兒注意動作合拍且腳步輕巧。

3、間奏(辯聽貓的聲音):

(1)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貓來了,老鼠停住,仔細辯聽聲音的”樣子。

(2)教師哼唱音樂,幼兒隨音樂進行表演。

4、隨A段音樂幼兒完整表演“老鼠出洞、找食吃、辯聽貓的聲音”的樣子。

(1)教師哼唱音樂,幼兒按音樂節奏表演。;本文教師提醒幼兒注意動作合拍且腳步輕巧。

(2)幼兒聽音樂表演,教師提醒幼兒注意動作和神態。

(二)根據故事情節隨着B段音樂創編表演“老鼠躲閃”及“逗貓”的動作。

1、隨教師語言提示,練習小碎步來回躲閃。

2、在教師扮演的“貓”的帶領下,聽教師哼唱B段音樂,按照樂句用小碎步做躲閃動作,注意找空地方且控制速度,不與同伴碰撞。

3、 在教師扮演的“貓”追捉動作的暗示下,隨B段音樂,按照樂句做相反方向躲閃的動作。注意奔跑時快速輕巧且兼顧周圍同伴。

4、在教師啟發下聽音樂練習,相互模仿學習用不同的神態和動作表現“老鼠躲過貓”並“戲逗”、“取笑”的得意樣子。

5、隨着B段音樂完整地做“躲閃”、“逗貓”的動作。

(三)聽音樂完整地做遊戲。

1、在教師的提醒下,幼兒隨音樂變化做“老鼠出洞找食、躲閃、逗貓、回家”等相應動作,注意動作的合樂性。

2、在教師扮演的“貓”的提示下,幼兒隨音樂完整地做遊戲,(貓在音樂間奏時做好準備,在B段音樂每段強拍時追捉。)

《貓》課程教案5

活動名稱:幸福的貓

目標:

1、激發幼兒創作和想象的興趣,體會合作的快樂。

2、發展幼兒表達與表現的能力。

3、鼓勵幼兒大膽創作,畫出不同形態的貓。

準備:

1、“貓”拼圖若干(大範例一套,小拼圖幼兒每人一套)。

2、長卷畫紙、彩筆、雙面膠。

進程:

1、故事導入,引發幼兒興趣。

(1)教師一邊演示拼圖,一邊講故事的開頭:“有一隻貓,過着幸福的生活,早上起牀,貓先伸個大懶腰,[拼圖:貓四肢伸展,頭略歪]然後洗洗臉[拼圖:上肢彎向臉部]、就出門找快樂了。它走啊走……[拼圖:貓走路,尾巴上揚]

(2)教師停頓,啟發幼兒繼續創編“發生了什麼事?它看見了誰?它説什麼?”並請1~2名説得好的幼兒來邊講邊拼擺貓的動作。

2、幼兒創造性拼擺操作並講述。

(1)教師啟發:後來又發生了什麼?貓做了些什麼?是怎麼做的?

(2)[請每個幼兒從信封中取出小拼圖]請你來擺一擺、講一講。

3、幼兒分組合作繪畫。

(1)教師鼓勵幼兒將貓的故事畫下來,“貓的故事太有趣了,我們把它畫出來好不好?”

(2)嘗試合作畫長卷畫。[出示長卷畫紙]“我們一起合作,畫一幅長長的畫,再一起編一個長長的、有趣的故事吧。”

(3)請幼兒取彩筆,分組選擇喜歡的位置進行繪畫。

(4)教師巡迴指導。給與幼兒適時適當地幫助。

(5)鼓勵先畫完的幼兒串編故事並進行適當地添畫。

4、作品展示,講評。

(1)過程講評,幼兒繪畫中進行隨機講評與鼓勵。

(2)請幼兒合作將畫紙粘貼到展示牆上。

(3)自由欣賞,鼓勵幼兒發表評論。

(4)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串編好的故事。

(5)幼兒自由編講故事。

5、延伸活動:繼續編講故事,並邀請小班幼兒參觀,把故事講給弟弟妹妹聽。

標籤: 教案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dqzmn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