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精選】教育孩子的作文合集九篇

【精選】教育孩子的作文合集九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説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育孩子的作文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選】教育孩子的作文合集九篇

教育孩子的作文 篇1

孩子是一個家庭的希望,對孩子的未來父母總是充滿了期盼,從孩子一來到這個世界,很多家長就一門心思的為孩子打算,希望孩子將來能有出息,能成龍成鳳,所以從小就安排孩子學這、學那,也不管孩子的感受和興趣,殊不知這樣反而會讓孩子對學習心生厭惡,這還能有好的效果嗎?因此如何引導孩子學習是我們家長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下面談點我教育孩子的體會。

首先,要根據孩子的特點和個性加以引導,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我的孩子雖是一個男孩,卻很文靜,坐得住,無論做什麼都很專心。根據兒子的這些特點,我們常陪兒子玩積木、下跳棋等,讓孩子從小學會自己動手、動腦;和兒子一起看動畫片,幫助他分清是非;我們還有意識的買一些簡單、易懂並有插圖的故事書和兒子一起看,並讀給他聽,培養他對讀書、識字的興趣。兒子記性很好,聽過幾次的故事,就能再講給別人聽,為此常得到他人的誇獎,這極大的增強了兒子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使他對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兒子常常要求我們給他買書。兒子上小學後,學會了拼音和使用工具書——字典,我們就買一些帶有拼音的兒童書籍如《十萬個為什麼》、童話、寓言故事等,讓兒子自己讀,有不認識或不懂的字就自己查字典弄懂,這既滿足兒子的求知慾又能讓兒子從故事中學會一些做人處事的簡單道理,體會到學習的樂趣。現在我兒子已上小學二年級,他很喜歡上學讀書,在學校表現不錯,從無厭學的反映。

有了學習的興趣,還要有好的學習習慣。兒子上小學之後,我們給兒子訂了一條規矩——放學回家馬上做作業,温習功課。作業沒完成之前,不能玩耍,也不許開飯。剛開始兒子有些不適應。從盡情玩耍的幼兒園到整天上課的學校,一放學就想放鬆一下,想看動畫片,但我們絲毫不讓步,想看動畫片和玩,可以,但必須等作業完成後,我們還可以陪着玩,兒子只好照辦。可小孩子愛玩是天性,當然也就難免違規,有一次放學後,路過一家商店,裏面正在播放《貓和老鼠》,這下可把兒子看動畫片的癮給勾出來了,一回家,放下書包,找出碟子就開始看,一直到我們下班回家才趕緊去做作業。平常我們家都是五點半吃晚飯,六點鐘,兒子看少兒節目,八點半準備睡覺。可是那天都快七點了,爺爺、奶奶早將飯菜端上了桌,由於兒子作業沒做完,我們都沒動筷子。兒子忍不住向我求饒。我心平氣和地告訴他什麼事情都沒有學習重要,我們等你做完作業。結果全家人快八點鐘才吃晚飯。我對吃得狼吞虎嚥的兒子説:因為你沒及時做完作業,耽誤了全家人開飯,而且飯後半小時的少兒節目及散步等都不能進行了。

這一次,兒子領教了什麼事都沒有做作業、温習功課重要,從此,放學進家門就温習功課,做作業成了兒子的自覺習慣。飯前完成作業是一個硬指標,也是我們家不成文的規定。只要作業完成了,兒子怎麼玩都行,我們不再幹涉,因為那時間是他省出來的,是對他抓緊時間的獎勵。

再有就是家長也應經常檢查孩子的作業,瞭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從兒子上小學開始,無論多忙,我們每天都堅持仔細地檢查兒子的作業,如有錯誤,及時讓他改正。這樣能讓兒子感覺到爸爸、媽媽很重視他和他的學習情況,也避免了兒子做作業馬虎、應付了事。

兒子有了學習的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有良師的教導,又有過硬制度的約束,再加上適當的獎勵措施,學習成績和在校表現一直很不錯。

教育孩子的作文 篇2

最近經常有爸爸媽媽們為了孩子的教育問題而發愁,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隨着他們叛逆期的一個個出現,你會發現孩子身上有越來越多你看不懂想不明白的事,其實,我們小時候不是也是如此嗎?這是每個人成長所必經的階段,只不過它還因為遺傳、教育、社會因素等方面的影響而有所不同罷了。那麼,面對孩子的成長您都是怎麼對待的呢?是否沉下心來認真分析原因,尋找對策?是否為了孩子的真正健康而努力?當然,前提是這個努力必須是與孩子一起的,否則,你最多隻會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給爸爸媽媽們轉載這篇文章,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啟示,讓我們為了孩子們的成長共同努力吧!

有位父母天天衝孩子喊:“你瞧人家考100分,你才考80分;人家當大隊長,你才當小隊長,人家比賽得第一名,你才得第10名,我怎麼養了你這麼個不爭氣的兒子!”

兒子生氣了,也衝父親喊:“爸,你瞧人家李叔叔當局長,你怎麼才當小科長?人家張叔叔每月掙5千,你怎麼才掙2千?人家隔壁王大哥家有個‘大屏幕’,咱家怎麼才是21寸的電視?我怎麼有你這麼個爸爸?”爸爸一聽急眼了:“小子,別跟人家比,人比人氣死人!”兒子説:“那您怎麼老拿我和別人比呀?”爸爸啞口無言,聰明的孩子用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仔細想想,生活中不就是這樣:自己過自己的日子,用不着和別人家比!他家有什麼和你家沒關係,中國老百姓都懂得這點,所以大家心平氣和地享受着各自的生活。對孩子也是同樣!教育的目的,在於讓“不同”的孩子的潛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孩子接受教育目的,也是尋找“最真實的自己”。不必總讓自己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競爭,應該在乎的是你的孩子明天要比今天更棒!“你真棒!”這句話,正是開啟孩子心靈寶藏的一把金鑰匙。你生下來就是最棒的,你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任務就是把你“棒”的地方奉獻給這個社會,讓世界因為有了你而更美麗!你沒有理由瞧不起自己,即使大家都瞧不起你,你也要對自己説:“我是最棒的,我一定能行!”“走自己的路,讓人家去説吧!”天下的孩子相貌不同,個性不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渴望聽到喝彩!美國有一個家庭,母親是俄羅斯人,她不懂英語,根本看不懂兒子的作業,可是每次兒子把作業拿回來讓她看,她都説:“棒極了!”然後小心翼翼地掛在客廳的牆壁上。客人來了,她總要很自豪地玄耀:“瞧,我兒子寫得多棒!”其實兒子寫得並不好,可客人見主人這麼説,便連連點頭附合:“不錯,不錯,真是不錯!”

兒子受到鼓勵,心想:“我明天還要比今天寫得更好!”於是,他的作業一天比一天寫得好,學習成績一天比一天提高,後來終於成為一名優秀學生,成長為一個傑出人物。所以,我們對待孩子的教育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恆心及愛心,不要對孩子期望太高,只要滿足就好。

教育孩子的作文 篇3

天下父母誰會不愛自己的孩子呢?但有些父母的愛並不能被孩子所接受和認可。在現實生活中,許多父母急功近利,恨不得能讓孩子一下子就成才揚名,因而採取一些條條框框約束孩子,不許這樣,不許那樣,並且還冠冕堂皇地説這麼做都是為孩子。作為孩子,他的智力和認知水平是有限的,要他體諒父母的這種苦心並付諸行動未免要求過高。在孩子們的眼中,愛不是訓斥,不是因學習成績不好或是做錯了事導致的拳棒相加;而是一個親切的擁抱,和風細雨的交談,循循善誘的開導,一個淡淡的微笑和一點小小的安慰。這樣可以增進你與孩子的感情,使你的孩子不再對你敬而遠之,也可以使你的孩子不再懼怕你;而變得喜歡你,也不會出現你一抬手就躲的局面了。我認為家長給予孩子的不單單是修改作業等一些小事,而是對孩子的一種關愛與引導,同時更是一種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正所謂好的習慣可以使人受益終生。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應把孩子的壞習慣消滅在萌芽狀態,當發現孩子有一點錯誤的矛頭時,就應及時制止,這樣做才是對孩子負責任。

另外,愛孩子也可以讓你的孩子在錯誤中成長。有些家長在早上一醒來就開始嘮叨,快點起牀,不然要遲到;認真刷牙,不然要長蟲牙;一定要吃雞蛋,喝牛奶,不然營養不良。孩子放學一回來,又開始嘮叨:這手、衣服怎麼這麼髒,快點洗手,快去做作業;快點吃;快點睡覺。無數個快點,無數個不對,無數個指責,成堆的禁止出錯的語言讓孩子喘不過氣來。於是,有的孩子開始緊張怕出錯,有的則產生逆反心理——你越是不讓我做的,我偏要做。久而久之,你的孩子就管不住了,對於這種情況,你不妨試試換一種方法與他交談,比如説:今天起牀比昨天快了一分鐘,這是你今天表現最好的地方,媽媽獎勵你一杯牛奶。我想,這樣的話語孩子比較願意接受。再如,看到孩子寫作業磨磨蹭蹭,很少的作業也要很長時間完成,你可以説:今天你已經能夠主動地寫作業了,有進步,既然有進步,那麼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這點作業還難嗎?小孩子都喜歡錶揚,儘管有一些話語對於我們來説是謊言,但我們出於良好的目的,也是無可厚非的。

教育孩子的作文 篇4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父親的教養態度以及教養方式對孩子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家庭教育中,如果把父親比做一棵大樹,母親則是一片綠草地。母親更多地提供給孩子温情、舒適感;而父親則提供力量、支持和依靠,父親對孩子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品格培養、智力發展、社會心理以及堅強、自立、勇敢等性格的確立上,這是在家庭教育中母親所不能替代的。

有很多做父親的這樣認為:男人整天在外面跑東跑西,哪有時間照顧孩子,教育孩子主要是母親的事情。這些藉口推卸了教育責任,因而父親與孩子在一塊的時間遠遠少於母親,漸漸就不瞭解孩子。應該説,父母對於孩子來説一個都不能少,誰也代替不了誰。男性和女性的`氣質特點是互補的,都有優秀的一面,又都有缺憾的一面,比如,男性的冒險、智慧、大度、堅定、勇武和易暴躁;女性的穩重、温柔、服從、忍耐、易焦慮。孩子可以在與父母接觸當中兼收幷蓄,揚長避短,既勇於冒險又不失穩重,既堅定、大度又能以忍耐、服從的態度和別人相處。有些國家十分盛行父親“陪產假”,其目的就是讓孩子在出世時就享受到父親的照料和養護。父親能為男孩子樹立一個母親之外的大人的形象,從而讓孩子感受父子關係,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僅有母親的養育是不夠的,父親的參與影響孩子的交往意識和社會責任感的形成,尤其對女孩具有更大的效果。

父愛決非母愛所能代替,父親較多以他們固有的男性特徵諸如獨立性、進取心、自信心等影響兒童,他們熱情寬厚,敢於冒險、勇於堅持,以及不懼困難等特徵會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模仿與學習,這與孩子在母親的性別特徵中得到的諸如關心、同情心、温和、善良等品質的潛移默化結合起來,共同作用,將有助於形成孩子較為完善的性格特徵。

因此,在家庭裏應提倡加大父親與孩子交往的力度,父親再忙,也要抽出時間多與孩子接觸,從嬰兒早期父親就要多抱抱、逗逗、喂喂孩子,滿足孩子情感的需求,為孩子的體能、智力、社會性的發展創造條件。

教育孩子的作文 篇5

不要找任何理由打罵孩子.不少父母都有打罵孩子的習慣,而且在打完孩子之後還要為自己找一些理由:比如,孩子不聽話;孩子太淘氣;孩子不好好學習;孩子太懶;孩子愛説謊……有的父母還不錯,打完孩子之後也做一點自我批評:比如,脾氣不好;讓孩子氣得沒了辦法;完全是為了孩子好;哪有時間跟他講道理……也有的父母對打孩子始終持一種贊同和支持的態度,而且還有點理論:打是親,罵是愛,不打不罵才是害;棍棒下面出孝子;有的孩子天生就是屬核桃的,非砸着吃不可……

我絲毫沒有排除父母對孩子的刻骨銘心的愛,我也不否定父母對孩子的高度責任心,我更不能説父母都不懂教育孩子。但是,我應當説,打罵孩子無論從哪個角度講都是不應該的,或者説都是沒有理由的。

我們先不説打罵孩子符合不符合教育學、行為學和有關法律的要求,我們只説打罵孩子在孩子的心靈上造成的巨大創傷,就可以發現打罵孩子的父母的確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

有一天,我從一所小學門口經過,看到一位母親領着一個七八歲的小女孩去上學。當走到學校門口的時候,這個小女孩説什麼也不進學校的大門,母親無論怎麼説都無濟於事。大概母親急於上班,或急於做生意,她看了看手錶,一下子提高了嗓門:“你去不去,再不去我非打你不可!”小女孩還是不動身。母親急了,彎腰從地上揀起一根一次性筷子,態度十分嚴厲地威脅道:“你説,到底去不去!”説着,把筷子高高地舉了起來。就在這一剎那,我看到了孩子內心深處的傷痛像泉水一樣湧流出來。她雙臂緊抱,縮成一團,渾身發抖,彎着腰,併發出了撕心裂肺地尖叫聲。母親在一旁繼續咆哮着。大約持續了三分鐘,小女孩像發了瘋似的跑進了學校。

看到這驚心的一幕,我的心裏很不是滋味。雖然母親舉起的筷子並沒有落在孩子身上,沒有給孩子造成任何肉體上的傷害,而且只是一根一次性筷子,即使落在了孩子身上,也不至於損傷孩子半根毫毛。那麼,為什麼孩子會渾身發抖,併發出撕心裂肺的尖叫呢?通過孩子那一瞬間的表現,我敢肯定地説,這個小女孩心理上的傷害是很深很深的。我猜測,這個小女孩可能經常受到父母的這種威脅和恐嚇,甚至經常遭到父母的打罵,以致使她在這種恐嚇來臨的時候不由自主地瑟瑟發抖,聲音淒厲。我們可以想見,這個小女孩的心理是多麼脆弱,在將來的人生道路上她能承受得了什麼壓力?

就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在教育孩子時千萬不要採取懲罰手段,因為它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反而給孩子帶來巨大的精神傷害。這種傷害如果太深,很長時間很難癒合,有些甚至是終生都無法治癒的。

父母可能不這樣認為,因為他發現自己的孩子就吃這一套。是的,在現實生活中,這種現象還是比較普遍的,孩子犯了錯誤,痛打一頓,孩子認錯,父母高興,既教育了孩子,也證明了自己方法有效。但是,在孩子心理上留下的創傷父母是絕對看不到的。經常被父母打罵的孩子,有時一個人躲在一個角落裏哭,有時一個人把自己埋在被子裏哭,有時一個人在廁所裏哭。

我接觸過一箇中學生的父親,他含着熱淚向我講述了他和孩子中間的一段感情糾葛:

晚上,孩子已經睡覺了,他還在那裏批評孩子,孩子很不高興地叮了他幾句,一下子點起了他的滿腔怒火,他揭開孩子的被子將孩子通打了一頓,並叫孩子“滾”,孩子爬起來只穿着一個小褲頭就跑了出去。夫妻倆嚇壞了,趕快開車去找,直到凌晨兩點多鐘才把孩子找回來。

回到家裏一句話也不説,似乎變了一個人。父親發現自己錯了,馬上向孩子承認錯誤,可是孩子用被子把自己埋的嚴嚴實實,一句話也不説,從孩子的被子抖動的情況看,父母知道孩子在痛哭。第二天,孩子到了學校,從此他就再也不回家了。父母找到學校,也看不到孩子,因為孩子怕父母來找,便不回宿舍睡覺,直到很晚,估計父母不會來找了,才回宿舍睡覺。

晚上,下着濛濛細雨,父親一個人開着車來到學校,他怕孩子會躲着他,便專門從黑暗的樹陰裏走。晚上十二點多鐘,他來到學校的操場上,他發現孩子一個人在操場上漫無邊際地溜達。他的心縮緊了,眼淚一下子湧了出來,他不顧一切地衝了上去,拉住了孩子的手,但是孩子甩脱了他,很快逃走了。他怕孩子出意外,沒有回家,仍然在校園裏轉悠。凌晨兩點多鐘,當他來到學校的舞台上的時候,他發現孩子孤零零地一個人躺在舞台上睡着了,凍得縮成了一團。他再也無法控制自己的感情了,一下子衝上去跪在了孩子面前,可是孩子還是掙脱了他跑開了。這位父親一個人在學校的操場上呼天搶地地痛哭了一場才慢慢地回家去了。

可以設想一下,這個孩子在離開父母以後他精神上能很愉快嗎?他就不思念他曾經擁有的那個温馨的家嗎?他就不想愛他疼他的父母嗎?他那孤獨鬱悶的生活能使他快樂嗎?假如你是他的父母,你看到他一個人在雨中漫步的時候,你的心理好受嗎?當你看到在淒冷的雨夜,一個人躺在舞台上縮成一團的時候,你的心裏感到舒服嗎?

知道經常懲罰孩子的父母能不能聽到孩子的哭聲,如果他們聽到了孩子的哭聲,他們的心裏是怎麼想的,會不會站在孩子的立場上,從孩子的感受去替孩子想一想。

我們仔細地觀察一下那些經常受到懲罰的孩子,我們就會發現,他們的表情是呆板的,他們的臉上不會有燦爛的笑容,有時,他們會不由自主地咳聲歎氣,或者暗自神傷。總之,他們缺乏少年兒童應當具有的天真和歡樂。這樣的孩子,不可能成為一個快樂的孩子,不快樂的孩子精神上總是揹着沉重的包袱,而這個包袱是抑制孩子的心靈,扼殺孩子的智慧,扭曲孩子的人格,摧毀孩子的情感的最可怕的“殺手鐗”,是一種慢性的高效“毒劑”。我們做父母的一定要警惕,千萬不要為了一時的痛快而給孩子帶來終身的傷痛。

教育孩子的作文 篇6

爸爸就像家裏的頂樑柱,也像一棵高大挺拔的大樹。我的爸爸是個老實、不説謊話、誠實的人,而我的爸爸也沒少教育我。

在去年的英語期末考試中,我取得了優秀的成績——九十七分,雖然不是一百分,但是這是我英語期中考試中考得最好的成績。我喜出望外,心裏甜滋滋的!比吃無數的糖果、蜂蜜都甜,好像高興的心情一下爆發出來!

我走在放學回家的路上,一邊走一邊享受着取得高分的心情,還想着回家後,爸爸會怎麼誇我。我回到家後,爸爸問我考得怎麼樣?我大聲的説:“英語考了九十七分!”爸爸面無表情的説:“這次考的差不多,下次,繼續努力,爭取考個一百分。”我對爸爸説:“爸爸,你不高興嗎?我們班許多人的英語成績在我之下。”爸爸的表情突然變的嚴肅起來,説:“你們班裏有沒有比你英語分數高的同學?”我膽小地回答:“有!”爸爸又説:“你光給學習不好的學生比,不與好學生比,這樣是提高不了學習成績的。你這次不努力,下次別人就會反超你,你這次努力了,下次你有可能超過他們那些學習比你強的學生,明白了嗎?”我恍然大悟的對爸爸説:“明白了,我一定會努力的。”爸爸最後還對我説:“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人只有在不斷的刻苦積累知識,才能取得好成績!”我點了點頭。

我不會忘記爸爸對我説的話,更不會忘記他對我的教育。

教育孩子的作文 篇7

《愛的教育——中國孩子情感日記》這本書是媽媽送我的“六一”節禮物。書中收錄的都是中小學生獲獎作品,每次讀這本書,我都會倍受感動。

冰心奶奶説過:“有了愛,就有了一切。”愛是人類最偉大的情感。雖然這些文章講述的故事都很平常,但是平凡中卻能見真情。

這本書中的每一篇日記都感人肺腑,語言細膩流暢,我來為大家介紹一篇我印象最深的吧。

《我是您的女兒》,是一個六年級同學寫的日記。講述了一個尊老愛老的故事,一個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故事,一個讓人流淚的故事。這個故事發生在敬老院中,一位九十三歲的老奶奶無兒無女,孤獨一生。一位六十多歲的老人雖然和老奶奶非親非故,卻無怨無悔堅持照顧她十多年。有時,老奶奶一吃東西就吐,大小便失禁,老人每天不厭其煩地服侍她。這樣精心的照顧體貼,撫慰了老奶奶,也感動了我們讀者。這使我不禁想到,我的老太太也有九十多歲了,如今也住在敬老院裏。她理應得到兒孫們的照顧,幸福地安度晚年。尊老愛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一定要將這種美德繼承下去。

還有一篇《爸爸為我削小棒》也感人至深。文章講述了一位父親患上了可怕的白血病,但他不忘關心自己兒子的學習。在兒子即將升入小學時,這位父親用他顫抖的雙手,用香樟樹枝磨出了100根小棒,作為數學課上的用具。但這位可憐的父親卻在五天之後就永遠地離開了兒子。表達了父親對兒子深切厚重的父愛。天底下最令人難忘的就是這種父子連心的親情,它會伴隨我們的一生。

這本書中的日記內容豐富,情感真摯,字字真誠,篇篇動人,流露出真愛之美。讀這本書,可以接受愛的教育,培養和樹立高尚情操。一個人不僅要德智體全面發展,更要有健康高尚的情感素質。我們應該將“愛”看成是一個自然、高尚、美好的字眼,只要這個世界還有人類存在,這個世界就會有愛,到處充滿了真情。

讀了這本書,我認識到要知恩圖報,尊老愛幼,誠實守信。我想化成一縷清風,撫平爸爸額上的皺紋;我想變成一陣細雨,滋潤媽媽粗糙的雙手;我想化成一道陽光,温暖所有愛我的人的心靈。

教育孩子的作文 篇8

一、多肯定、鼓勵孩子

當孩子遇到挫折時,父母應當及時去關心和鼓勵孩子,給孩子安慰、鼓勵和必要的幫助,使孩子不會感到孤獨無助。這時,父母要儘量避免消極否定的評價,如“不要再試了,再試也沒有用的”、“做不好就別做了”、“怎麼這樣笨,別人早就做完了”等,這種話只會強化孩子的不自信和失敗感,家長不妨採用一些積極肯定的評價。如“雖然你沒有成功,但我要表揚你,因為你有勇氣去試試就很好。”“你一定要相信自己,爸爸媽媽相信你能行。”這樣做會使孩子意識到自己的努力是受到肯定和讚揚的,自己完全不必害怕失敗,從而慢慢學會承受和應付各種困難挫折。

二、培養孩子對待挫折的正確態度

作為孩子,對周圍的人和事物的態度常常是不穩定的,易受情緒等因素的影響,在碰到困難和失敗時,他們往往會產生消極情緒,不能以正確的態度對待失敗和挫折,這時,家長要及時告訴孩子,“失敗並不可怕,你只要勇敢,一定能做好的”,“從失敗中吸取教訓,看一看下次怎樣做”。家長要有意識地將孩子的失敗作為教育的契機,引導孩子重新鼓起勇氣大膽自信地再次嘗試,同時,教育孩子敢於面對困難和挫折,提高克服困難和抗挫折的能力。

三、提供孩子鍛鍊的機會

家長要提高認識,改變原來的教養態度,讓孩子走出大人的“保護圈”,放開手腳不要怕孩子摔着、碰着、餓着、累着,孩子摔倒了鼓勵他自己爬起來;對挑食、偏食、厭食的孩子,餓他一兩頓又何妨。孩子的事情讓他自己做,自己能解決的問題家長不要去幫忙,例如,要玩具自己去拿,衣服、褲子自己穿,在家庭生活中,要安排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切不可把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困難都解決掉,把他們前進的障礙清除得乾乾淨淨。

四、讓孩子適當受一點批評

有的家長總怕孩子受委屈,即使孩子做錯事,從不説孩子的不是,久而久之,使孩子養成了只聽得進讚揚的話,而不能接受批評的壞習慣,在學校一受到老師、同伴的批評,就會出現逃課、逃學、與同伴發生衝突的事件。因此,家長應該讓孩子認識到每個人都有缺點,這些缺點自己不知道,但別人很容易發現,只有當別人批評時,自己才知道錯在哪裏,別人指出自己的缺點並非討厭自己,而是幫助、愛護自已,讓孩子懂得有了缺點並不可怕,改正了就是好孩子。

五、讓孩子經受一點失敗

有的父母不願看到孩子失敗,下棋、玩撲克、遊戲、競賽時,總是想盡辦法讓孩子贏,這樣做對孩子的成長沒有好處。其實,作為家長,有時讓孩子體驗一點失敗的滋味未嘗不是好事,可藉機培養孩子克服困難的勇氣。

六、挫折教育要因人而異

同一挫折對不同的孩子產生的心理反映不同,因此,家長要根據孩子的性格進行挫折教育,如果自己的孩子自尊心較強,好強、愛面子,遇到挫折容易產生沮喪心理,對這類孩子父母不要過多地埋怨、批評,而是點到為止,多加鼓勵;較自卑的孩子,本來對自己的能力就缺乏信心,父母切忌過多指責,而要多加安慰,要善於發現他們的長處,創造成功的機會,增強其自信心。其次,要根據孩子的能力進行教育,能力較強的孩子遇到挫折時,家長應重在啟發,讓他們發現受挫的原因,放手讓他們去解決問題;能力較弱的孩子,應該幫助他確立切合實際的目標,制定由低到高、由易到難的計劃,使孩子能不斷地看到自己的進步,從而逐步形成克服困難和挫折的能力。

教育孩子的作文 篇9

從教近二十年感覺現代中國的教育理念教學方法比女人的時裝還要變得快。先是什麼愉快教學,一堂課四十分鐘又是做操又是遊戲,不問學生學到了多少就圖個熱鬧。再是什麼合作學習,一堂課學生圍一桌,你一句我一句嘰嘰喳喳夾雜嘻嘻哈哈,不問時間成本是多少。學完蘇聯學美國,如今又提倡什麼成功教育。成功教育思想的精髓是它提出的三相信的學生觀,即,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有成功的願望,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有成功的潛能,相信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在教師的幫助下獲得成功。具有“把學生當天才來欣賞,當天才來培養”的教育思維。於是課堂上動不動老師就是“你真棒!”,學生就是“我最行!”。

幾句“你真棒”“我最行”難道真的能讓不棒的也棒,不行的也行?在全國人民一致推崇“好孩子是誇出來的”的教育理念下,我們的孩子是不是在誇讚聲中都成了好孩子呢?這成功教育的背後又隱藏了多少不成功的事實呢?

我們的孩子在學校裏挨不得老師的一頓批評,動不動就是傷了自尊要跳樓了;在家裏聽不得父母的幾句嘮叨,動不動就是沒有自由要離家出走了。進了單位自以為“我最棒”“我最行”,不屑躬身向同行的前輩學習,受了上司一通訓話,動不動就是辭職不幹了。要是失戀了,想不通自己從小就是最棒最行,怎麼人家就看不上咱?動不動就割腕吞藥了。

我看我們的成功教育是誇過頭了,要知道自信過了頭就是狂妄。我們的孩子在成功教育下沒了耐挫力,經不起一點挫折,這樣的心理還健康嗎?成功不光要樹立自信,更要學會謙卑。只有謙卑才能懂得“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學無止境,要積極進取,只有謙卑才會做事勤勉,去浮去躁。

近讀南懷瑾著作,其中有兩句能扯得到教育的話頗是在理:佛説法等於一個大教育家的教育方法,不是呆板的方法,所謂因材施教,有時候罵人是教育,有時候獎勵人也是教育,恭維你是教育,給你難堪也是教育。反正教育法的道理就是刺激你一下,使你自己的智慧之門打開就對了,所以説無有定法。

沒有哪一種教育的方法是絕對的好,或者是絕對的不好。教育是百年大計,不是時裝走秀,一年一個樣,流行什麼大家都穿什麼。這流行的時裝也不是穿在每個人身上都是合身的,對於教育孩子硬是套上哪個模式更是不合適。在我們中國人掀起一浪又一浪哈韓哈日哈英文的熱潮時,日本人一直只把英文當選修課。在我們教育孩子要自信時,我們是不是對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更應該有自信?

標籤: 九篇 教育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03g3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