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東亞概述地理教案

東亞概述地理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教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東亞概述地理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東亞概述地理教案

東亞概述地理教案1

教學目標

記住東亞五國的國家及首都的位置,記住主要海洋、島嶼、半島的分佈。

知道東亞的地形特徵,瞭解季風氣候的成因和特徵。

通過學習東亞五國歷史、文化和相互交往,以及五國存在的共同之處(人種、風俗等)加深學生對東方文化的認識。

通過對東亞內部自然環境的差異(地形、氣候)及由此導致的人口、農業、工業差異的學習,使學生正確認識東亞自然環境、經濟發展的東西差異。

使學生學會用綜合分析和比較的方法來研究有關區域的問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設計示例1

教學重點

1.東亞的地理位置特點。

2.國家及首都、主要海洋、島嶼及半島。

3.東亞地區季風氣候顯著。

教學難點

l.國家、島嶼、半島、海洋等地理事物的空間分佈。

2.東亞季風氣候顯著。

教學媒體相關掛圖

【導入】為了更深入的認識世界各地,便於分析和比較,按地理位置、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把世界劃分為13個地區。從這兒開始就進入了分區學習。今天首先要學習的就是我們國家所在的、也是為我們大家所熟悉的地區——東亞

【板書】一、東亞

1.組成東亞五國(中國、日本、朝鮮、韓國、蒙古)

【讀圖】讀“東亞的國家和地區”圖東亞包括那幾個國家?(中國、日本、朝鮮、韓國、蒙古)。它們的首都分別叫什麼?(北京、東京、平壤、漢城、烏蘭巴托)看看朝鮮、蒙古同中國陸地相鄰的界線。

學生活動:(1)用彩筆描出東亞地區的範圍。(2)找出東亞五國的名稱及各國首都並用彩筆標記。看看哪些國家是臨海國,哪些是內陸國,哪些是半島和羣島國家?

【提問】把這五國歸為一個地區,説明它們存在着共性。這5國的共性,和世界其他的地區相比就是東亞的個性。請思考一下,東亞有什麼個性?

為什麼叫東亞?找出東亞地區瀕臨哪個大洋?背靠哪塊大陸?(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它在空間的位置是唯一的、特定的,這是位置的個性。

【板書】一、東亞

位置: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

【提問】東亞背靠世界第一大陸——歐亞大陸,面向世界第一大洋——太平洋,這一特殊的位置使東亞的自然環境具有什麼個性呢?首先請同學們説説我們這個地區一年中風向是否有變化?有什麼變化?

學生討論、回答:我們這個地區一年當中風向有很大變化,夏季刮偏南風,冬季刮偏北風。

【讀圖】讀“亞洲東部一月和七月氣壓風向”圖。思考:冬季,氣流從西伯利亞和蒙古高原吹向海洋,形成寒冷乾燥的偏北風,即冬季風。冬季風使東亞大部分地區低温少雨。夏季,氣流從太平洋、印度洋吹向亞洲大陸,形成温暖濕潤的偏南風,即夏季風。夏季風為東亞東部近海地區帶來豐沛的降水。為什麼一年中會有這種風向的轉換呢?

【提問】為什麼會刮這樣的風呢?(簡要講解海陸熱力差異)

【讀圖】讀“哈爾濱各月氣温和降水量的分配”,以及“東京各月氣温和降水量的分配”圖,他們之間有什麼不同?

學生討論、回答(哈爾濱冬天更冷,夏季的雨量更少,也更集中,説明大陸和島嶼的氣候特點是不同的,一個是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一個是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西北內陸雨量逐漸減少,所以只是東亞東部季風氣候顯著,而中國的西北內陸和蒙古境內,受不到季風的影響,是温帶大陸性氣候)

【概括總結】通過閲讀,我們瞭解到夏季陸地增温快,比海洋熱,氣壓低,風從海洋吹向陸地;冬季陸地冷卻快,比海洋冷,氣壓高,風從陸地吹向海洋。所以由於海陸差異非常顯著,在這兒形成了世界獨有的季風氣候區?這也是東亞國傢俱有的共同特徵。

【板書】

冬季

夏季

風向

陸地吹向海洋——偏北風

偏南風——海洋吹向陸

氣流性質

寒冷乾燥

温暖濕潤

對東亞氣候的`影響

冬季風風力強,東亞大部分地區低温少雨

夏季炎熱,東部近海地區降水多,往西北內陸,雨量減少

【提問】從人文的角度,什麼又是東亞的個性呢?

學生討論、回答。(就從外貌上看,黃皮膚,黑頭髮;這裏是世界文化的發源地之一,發育了東方文化;在歷史上,中日、中韓、中蒙關係密切;在思想文化上,都深受中華文化的影響;如:對中國書法的欣賞、吃飯都用筷子的習俗等總之,典型的東方味兒。)

【提問】在經濟上,東亞在世界上的地位如何?

東亞是目前世界發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二次大戰後,東亞各國選擇了適合本國特點發展道路。日本、韓國從60年代起,經濟增長迅速,先後成為工業化國家。70年代,中國進入了改革開放新時期,經濟快速發展。中國、朝鮮、韓國和日本的沿海地區分佈着許多世界著名的工業地帶、工業區和經濟特區,其產品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並銷往世界各地。)

以上的幾點構成了東亞的區域特徵。

(總結、練習反饋)

板書設計

第八章東亞

東亞概述

一.區域特徵

組成:東亞五國

位置: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

季風氣候

共同的東方文化(東方味兒)

充滿經濟活力

第12頁

東亞概括

東亞概述地理教案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正確説出東亞的人種、主要民族和人口分佈特點。

2.使學生正確認識沿海和內陸的經濟差異,初步形成用綜合的觀點分析區域特徵和區域差異的能力。初步樹立正確的人地觀,加深對協調人地關係的理解。

3.通過蒐集各民族風土民情資料的活動,使學生提高蒐集、整理地理資料及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沿海和內陸的經濟差異。

教學難點

用綜合的觀點分析區域特徵和區域差異。

教學媒體

電視機、錄像機、投影儀、投影片、東亞地形掛圖。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上節課我佈置了一個作業,請同學們蒐集東亞地區各國各民族的風土民情資料,同學們準備得怎樣?下面就請同學們把自己準備的內容向大家介紹一下。

學生介紹自己準備的內容。

【總結評價】剛才同學們分別介紹了東亞各民族的風土民情,如各民族的節日、不同的服飾、各民族的風俗習慣等。同學們準備得都很好,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有的同學還蒐集了很多圖片。講得也很精彩。這説明我們同學們平時很注意積累、整理地理資料,請同學們繼續保持。下面老師用另一種形式展示,讓同學們親眼看一看這些民族是如何歡度自己的節日的。

【放錄像】各民族的節日。

【總結】剛才,我們看了錄像,是不是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利用聲、像資料是積累地理資料的另一種方法,希望大家回去以後試一試。

【轉折過渡】根據同學們的介紹知道了朝鮮、韓國的主要民族是朝鮮族,蒙古國是蒙古族,日本是大和民族,中國以漢族居多是個多民族國家。雖然各民族的風俗習慣不同,但東亞各國之間的文化交流歷史源遠流長。遠在中國唐朝,日本曾多次派遣使者和留學生到中國學習科學、文化、藝術,中國也曾派遣使者東渡日本傳播建築和繪畫藝術以及醫學和宗教。鑑真高僧東渡日本就是其中之一。朝鮮的音樂、舞蹈在隋唐時就已傳入我國。當然,現在的交往更是密切,由於長期的交流,東亞各國的文化有許多相似的地方,但更相近的是我們都是黃色人種,大家説一説黃色人種有什麼特點?

學生回答。

【啟發提問】黃皮膚、黑眼睛、黑而直的頭髮是黃種人的外部特徵。東亞是黃色人種的主要分佈區,人口超過13億,這些人口是否均勻地分佈在東亞各地呢?請同學們計算日本、蒙古人口密度,井與我國比較,看一看有什麼特點?能否説出東亞人口是如何分佈的?

學生計算、回答。

【指圖總結】中國人口密度為120人/km2,日本人口密度為323人/km2,蒙古人口密度為1.3人/km2。由此看來,東亞人口分佈很不均勻,東部沿海地區人口稠密,而內陸地區人口稀少。東部沿海地區也是世界人口稠密區。

【板書】二、東亞的人種、民族、人口分佈

【啟發引導】東亞人口為什麼分佈不均勻呢?為什麼主要分佈在東部沿海地區?這與東亞自然環境有沒有關係呢?

學生討論、回答。

【板書總結】

【轉折過渡】自然環境上的東西差異造成東亞的人口分佈極為不均,那自然環境上的東西差異,對經濟有沒有影響?請同學們看書中“沿海與內陸的經濟差異”這部分內容並討論一下。

討論要求:

(1)東、西部的海陸位置對交通有何影響?

(2)東、西部的地形、氣候對農業有何影響?哪一部分更

適合發展耕作業?哪一部分適合發展畜牧業?

(3)總體上着,沿海和內陸經濟有什麼差異呢?

學生讀書、討論、回答。

【出示投影列表總結】

【小結】由於自然條件的差異,造成了沿海和內陸經濟上的巨大差異。東部沿海經濟發達,而內陸地區相對較落後。但是,這並不等於説內陸地區沒有發展。內陸經濟也在發展中只不過受自然條件的限制,發展的速度比較緩慢。也可能有一天,內陸地區的豐富資源被開發,它的經濟發展會趕上或超過沿海地區呢!

【佈置作業】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02m4l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