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五年級《偶戲》教學設計

五年級《偶戲》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教學設計以計劃和佈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那麼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五年級《偶戲》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五年級《偶戲》教學設計

五年級《偶戲》教學設計1

教學目的:

1、學習紙偶的裝飾方法。人美版第九冊教案 第5課 偶戲

2、培養學生美化生活的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提高學的綜合素質。

3、採用造型遊戲的方式,結合語文、音樂等課程內容,進行美術創作、表演和展示,並發表自己的創作意圖。

教學重點

收集一些布袋偶戲的資料。

教學難點

偶戲道具的裝飾方法。

教學準備

各種廢舊材料、線繩

教學過程:

一、欣賞導入:

1、偶戲是我國戲劇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偶戲是各民族共同創造的民間藝術瑰寶。偶戲的種類較為豐富,有提線偶、仗頭偶、布袋偶和皮影等。偶戲的表演深受少年兒童的喜愛。人美版第九冊教案 第5課 偶戲

2、討論交流

課前我讓同學們本地區的偶戲和偶戲的歷史。下面請各小組把你收集的偶戲的資料

互相交流一下。

二、新課人美版第九冊教案 第5課 偶戲

1、欣賞課文圖片

請同學們看書,和同學討論課本上的.偶戲這幾幅圖片都是什麼偶戲?學生回答。教師總結髮言。

2、瞭解一些製作木偶的方法。

師:看!有那麼多的裝飾方法,偶戲我們也來試一試吧,每個小組裝飾一個小紙偶,組長作好分工,看哪個組能在五分鐘之內裝飾好並且拿到講台上來。

生:(按組裝飾小紙偶。)

師:噢,上來了那麼多的小朋友。誰來説説:你最喜歡哪一個?為什麼?你有更好的方法去裝飾它嗎?

三、學生製作,教師巡視指導。

教學環節説明及反思:

這一環節是讓學生把自己探索得出的裝飾方法和材料馬上應用起來,並且通過學生的評價進一步探究紙偶裝飾的一些要素,如:顏色的搭配、和諧、符合角色形象等等。更進一步地體現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四、同學們已分組編好了童話劇,還根據角色分工做好了初步的紙偶。現在,開始裝飾我們的紙偶。注意要美觀,要符合角色形象,做好的小組就可以表演童話劇了。看哪個組做得又快又好。現在開始。

生:(分工裝飾小紙偶。)

五、現在來看看我們的童話劇表演,好嗎?你們除了看錶演,還要觀察紙偶是怎樣裝飾出來的。

六、小結:今天,我們一起裝飾了我們的小紙偶,並進行了童話劇的表演。只要用心觀察,我們還可以發現更多的裝飾方法和材料。除了用紙偶表演童話劇,還可以用木偶、皮影、手袋布偶等表演童話劇,請大家欣賞它們的裝飾。(放錄象)

五年級《偶戲》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與目標

1. 顯性內容與目標:

應知:欣賞不同表演形態的偶戲,瞭解有關偶戲的文化以及發展,瞭解偶人的造型特點及表演特色。

應會:能根據自己喜歡的故事,選擇不同材料製作布袋偶併合作演出。

2. 隱性內容與目標:

通過相互交流學習資料和對傳統偶戲的欣賞,學生能夠初步瞭解偶戲的發展歷史和表演特色,以及偶人的設計特點和造型方法,從而體驗民族藝術魅力。通過生動有趣的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組織能力和團結合作精神,以及動手能力和創造力。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通過了解偶戲的有關文化,加深對民族傳統藝術的瞭解,嘗試用不同材料製作偶人。

難點:材料的巧用,讓製作的偶人動起來。

教學過程設計

1. 課前準備:有關偶系的圖片,各種材料製作的簡單偶人。

2. 導入新課:

教師運用準備好的道具“手套”與學生交流:“同學們,大家好,我叫小兔哥,今天就有我和大家來聽一節是老師來上的美術課,來了解我的一家吧。”

(板書課題————偶戲)

3. 講授新課,師生共同討論並欣賞課本上的圖片。

師:大家在電視節目裏都看過有關於偶戲的表演麼?你們喜歡看麼?那麼我們打開課本看明代《木偶演出圖》這幅古畫。(欣賞《木偶戲演出圖》,瞭解偶戲的發展歷史)

師:在畫面中,古代的人在幹什麼?

生:在看偶戲。

師:那你知道表演偶戲的道具人物叫什麼麼?

生:偶人————

師:是叫偶人。那你能來説一些他們是怎樣表演的?

生:人來在下面撐着進行表演的。

師:那這種就叫仗頭偶。

教師簡單介紹,什麼是仗頭偶?

仗頭木偶在古代稱“杖頭傀儡”,是以木杖來操縱動作完成,它內部虛空,眼嘴可以活動,頸部下面接一根木棒或竹竿表演者一手掌握兩根操縱桿進行表演,因而又稱“舉偶”。

師:下面我們接着看下一幅圖片————皮影,皮影的歷史很悠久,誰能給同學們來解釋一下皮影戲是如何表演的?

生:前面是如同^電.影不得幕布,後面打燈進行表演。

師:那麼大家來説一下,用木頭為主要材料進行表演的偶人叫什麼?

生:木偶。

師:來了解一下“小兔哥的朋友們吧”————布袋偶,為什麼叫他布袋偶?

生:像一個口袋,主要材料使用布。

師:怎樣使布袋偶動起來?

生:手指。

師:今天請同學們也來做一個手套布袋偶吧。

4. 動手實踐,做出來一個小兔子布袋偶。

學生們準備手套等工具材料。

師:首先現剪出兔子的兩隻耳朵、鬍子、蘿蔔,然後畫出兩隻大眼睛,也把他們剪下來。後面粘上膠帶並粘在手套上。

學生開始動手實踐。

5.展示作品並進行表演。

教後反思:

五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儘量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主性,讓學生帶着興趣去學。學生喜歡自己設計偶人,但是如何讓它動起來,卻是學生感到比較為難的事。教學中,通過一系列問題的設置,讓學生自己探究偶人各部分關節是怎樣銜接的,又是怎樣動起來的等等。作業完成後,讓學生在課下進行偶人背景的製作,然後進行表演展示,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加深了對本課學習內容的理解。

標籤: 教學 五年級 偶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opy0o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