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回憶魯迅先生》教學設計範文

《回憶魯迅先生》教學設計範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那麼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回憶魯迅先生》教學設計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回憶魯迅先生》教學設計範文

《回憶魯迅先生》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整體感知課文,體會偉人魯迅日常生活中平易温和的一面。

過程與方法:

2.學習本文用擷取生活細節去展現人物性格的寫作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3.培養學生對傑出人物的愛戴與敬仰之情。

重、難點

重點:學習本文用生活細節表現人物的方法。

難點:偉人魯迅平和的一面的體會。

教學準備

教師:蒐集魯迅先生平易温和的生活軼事;製作PPT課件。

學生:合作學習與自主閲讀感知文中敍事與人物品質的表現。

課時安排1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問:你對魯迅先生有哪些瞭解?

(學生自由回答)

2.出示魯迅先生的《自嘲》和《自題小像》兩首詩,導入教學。

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

——《自嘲》(魯迅)

靈台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暗故園。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自題小像》(魯迅)

人們把這些詩句看作是魯迅先生自己品質的真實寫照。這些詩充分體現了他對待敵人永不妥協的鬥爭意志,對進步青年和人民大眾的熱愛,對國家和民族的獻身精神。

提起魯迅,人們總會想起很多詞語:深邃、沉重、嚴厲、倔強、勇毅、果敢……濃黑的一字須,根根向上的頭髮,吸着煙、面目嚴肅冷峻。這是魯迅通常留給我們的印象,他似乎“對一切人都懷有憂慮和敵意”。因此,在一些人的心目中,魯迅是嚴厲的、尖鋭的,甚至是可怕的。其實,這是人們對他的誤解。這只是魯迅先生性格特徵的一個方面,即“橫眉冷對千夫指”這一方面,但這不是他的全部。魯迅先生在世的時候,十分關心、愛護進步青年,著名的“左聯”五烈士,還有文學家唐弢等都受到他的幫助。因此,他的周圍有許多文學青年願意親近他,蕭紅就是其中的一個。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蕭紅寫的《回憶魯迅先生》中的一部分。讓我們一起走近魯迅,感受魯迅。

二、教學新課

目標導學一:速讀課文,概括內容

1.瞭解作者以及魯迅。

(課前蒐集相關資料,組內交流,自主瞭解相關內容)

(1)魯迅生平簡介。

魯迅(1881—1936),中國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代表作有小説集《吶喊》《彷徨》、散文詩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雜文集《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等。

(2)作者生平簡介。

蕭紅,1911年出生於黑龍江省呼蘭縣一個地主家庭。1930年為了反抗父母包辦的婚姻離家出走。1932年認識蕭軍並與之結為志同道合的伴侶。1934年和蕭軍一起來到上海。抗戰爆發後,上海淪陷,蕭紅到了香港,1942年病逝於香港九龍。主要作品:《生死場》《馬伯樂》《呼蘭河傳》《小城三月》。

(3)寫作背景。

1934年11月,蕭紅、蕭軍與作家張梅林離開青島抵達上海。在上海,蕭紅、蕭軍經常到魯迅家做客,向魯迅請教。魯迅特意將兩人介紹給茅盾、聶紺弩、葉紫、胡風等左翼作家。這些人後來都成為蕭紅的好朋友,對她的創作和生活產生一定影響。魯迅和許廣平不但在創作上指點他們,還十分關心他們的生活。不久,蕭紅、蕭軍、葉紫在魯迅的支持下結成“奴隸社”。

2.讀完本文,魯迅先生給你留下的總體印象是什麼?

明確:可敬的長者,可親的父親。有血有肉的偉人,幽默風趣的智者。

3.本文主要寫了魯迅先生的哪些小事?請給每一部分加上一個小標題(可以用文中的語句,也可自己概括),看看誰的小標題更恰當。學生思考、自擬標題、分組討論並概括。

教師點撥:共有十五件小事。小標題可以概括為:1.明朗的笑;2.走路的姿態;3.深夜交談;4.飲食愛好;5.待人風趣;6.會心的笑;7.談青年來信;8.處理校樣隨便;9.工作忙碌;10.看電影;11.別樣的休息;12.日常起居;13.吃魚丸;14.親自包書;15.忘我工作。

4.文中寄寓了蕭紅對魯迅怎樣的情感?

明確:雖然本文看似雜亂,但有一個情感上的線索。全文除了許廣平先生的一句極為樸實的感歎,沒有一個地方有直接的讚美,卻處處透露出對魯迅先生的愛戴、讚美和景仰。同樣的,沒有一個“悲”字,但字裏行間無不透露出沉重的悲傷。

目標導學二:認真默讀,把握魯迅形象

本文這些事件讓我們看到了一個與往常不同的魯迅,文中的魯迅先生有怎樣的特點?請同學們認真默讀課文,回答下面問題:

分析每一件事情表現了魯迅先生怎樣的性格特徵?

點撥:魯迅先生明朗的笑。真誠,樂觀開朗、平易近人。

魯迅先生走路很輕捷。一往直前、義無反顧的果敢精神。

魯迅先生和夫人熱情留客,包車送客人。熱情、真誠。

魯迅先生喜歡吃北方飯。剛硬的性格。

我在魯迅先生家包餃子、韭菜合子、荷葉餅,得到先生的贊成。對妻子敬重與依賴,對小輩的體恤。

魯迅先生與作者開玩笑。幽默。

魯迅先生深惡痛絕寫字草率,但仍認真展讀每封青年的信。對待青年的赤誠之心。

魯迅先生對原稿與校稿不珍惜。淡泊名利。

魯迅先生的夫人許先生很忙但是愉快。家庭和諧。

魯迅先生夜裏去看電影坐車時的謙讓。禮讓,表現對他人、對親人的愛。

魯迅先生以翻一翻書的方式當作休息。對時間的珍惜。

魯迅先生陪客人到深夜。待人熱情、耐心。

魯迅先生在深夜工作,直到人家都起來了才睡下。抓緊一切時間工作。

魯迅先生檢查海嬰的丸子。尊重孩子,做事認真,深入實際。

魯迅先生包紙包很細緻。做事嚴肅認真。

魯迅先生生病了,但工作不止。工作的投入。不顧身體健康忘我工作。

目標導學三:精讀課文,品味細節

本文有許多讓人感動的細節。請找出你認為最受感動或最受啟發的細節或語句,與同學交流自己的感受,並從中得到啟發。

(1)魯迅先生的笑聲是明朗的,是從心裏的歡喜。若有人説了什麼可笑的話,魯迅先生笑得連煙捲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來。

點撥:寥寥幾句,一個樂觀爽朗、平易近人的魯迅形象便躍然紙上,跟一些人心目中嚴厲的魯迅形象形成了鮮明對照。

(2)剛抓起帽子來往頭上一扣,同時左腿就伸出去了,彷彿不顧一切地走去。

點撥:“抓”“扣”“伸”,這幾個動詞,形神兼備地描繪出魯迅的習慣性動作,體現出魯迅敏捷果敢、一往直前的性格特點。

(3)一點鐘以後,送我(還有別的朋友)出來的是許先生,外邊下着小雨,弄堂裏燈光全然滅掉了,魯迅先生囑咐許先生一定讓坐小汽車回去,並且一定囑咐許先生付錢。

點撥:感受到了魯迅先生的待人的熱誠與周到。

(4)以後我們又做過韭菜合子,又做過荷葉餅,我一提議,魯迅先生必然贊成,而我做得又不好,可是魯迅先生還是在飯桌上舉着筷子問許先生:“我再吃幾個嗎?”

點撥:魯迅先生雖然胃不好,但對蕭紅親手做的點心,就算做得不好,魯迅先生還是在桌上舉着筷子問許先生:“我再吃幾個嗎?”言辭間自然地流露出對妻子的敬重與愛意,還有對小輩的體恤。

(5)許先生和魯迅先生都笑着,一種對於衝破憂鬱心境的展然的會心的笑。

點撥:蕭紅受着魯迅爽朗的笑聲的感染,學會用好心情回報魯迅,這一句話充滿着温馨、和諧和其樂融融。

(6)青年人寫信,寫得太草率,魯迅先生是深惡痛絕之的。

但他還是展讀着每封由不同角落裏投來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濟時,便戴起眼鏡來看,常常看到夜裏很深的時光。

點撥:魯迅先生雖然深惡痛絕寫字草率,但不怕花工夫,展讀着每封由不同角落裏投來的青年的信。讓我們感受到魯迅先生對待青年的赤誠之心。

(7)全樓都寂靜下去,窗外也是一點聲音沒有了,魯迅先生站起來,坐到書桌邊,在那綠色的枱燈下開始寫文章了。

許先生説雞鳴的時候,魯迅先生還是坐着,街上的汽車嘟嘟地叫起來了,魯迅先生還是坐着。

點撥:感受到魯迅先生工作的投入,廢寢忘食。

目標導學四:把握寫法,感悟妙處

1.合作交流,理解這篇文章成為描寫魯迅先生的經典文章的原因。

據説當年有位友人看了蕭紅的這篇文章後,不屑地評價説:“這也值得寫?這有什麼好寫的?”但就是這樣一篇片段之間沒有太強的邏輯關係,甚至略顯瑣碎的文字,卻成為描寫魯迅先生的經典文章。你喜歡這樣的寫法嗎?小組討論,然後説説你的理由。

點撥:喜歡。本文是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瑣事表現人物性格,作者看似隨意,但傾注滿腔真摯,善用細節等生活瑣事勾勒出真實的人物性格和豐富的內心世界。這些生活場景體現了魯迅和我們一樣也是擁有喜、怒、哀、樂的“普通人”。一改人們心目中“橫眉冷對千夫指”的形象,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真實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魯迅形象,讓人覺得可親可敬,讓我們明白了寫文章必須有真情實感。

2.本文除了寫魯迅之外,還寫了其他的什麼人?寫這些人有什麼作用?作用一樣嗎?

明確:還寫了“我”(作者蕭紅)、海嬰、許廣平。寫他們的作用,是從側面烘托魯迅,起到烘雲托月的表達效果。寫“我”的親見、親聞,一是使所敍之事更為真實,二是使情感的抒發更有感人的力量(抒情的張力)。寫海嬰,主要是通過海嬰的年幼無知,童言無忌,從側面表現魯迅對孩子的慈愛。寫許廣平主要通過她的言行,襯托魯迅先生的辛勞、樂觀、堅強。

課堂小結:同學們,這篇散文通過對魯迅先生一些生活細節的描述,讓人感受到真實、富有人情味、生活化的魯迅形象,抒發了作者對魯迅先生的熱愛和懷念之情。希望大家通過本課的學習,學會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瑣事表現人物性格,學習魯迅先生克己待人待客,關愛親人,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的精神。

三、作業設計

四、板書設計

回憶魯迅先生(節選)

生活瑣事 真實、富有人情味、生活化的魯迅形象

細節描寫 熱愛和懷念之情

《回憶魯迅先生》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能通過讀課文,瞭解表現魯迅性格特點的幾件事情。

3.能聯繫上下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4.學習魯迅關心愛護他人、堅信科學、勇敢無畏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瞭解表現魯迅性格特點的幾件事情。能聯繫上下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習魯迅關心。

教學準備:學生課前預習,收集魯迅先生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談到魯迅也許我們對他並不陌生,你對這位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有哪些瞭解呢?

學生彙報自己收集資料的情況,教師總結:

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魯迅是在文化戰線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數,向着敵人衝鋒陷陣的最正確、最勇敢、最堅決、最忠實、最熱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本文的作者是他的學生蕭紅,有人説她寫這篇文章是帶着一個女兒對父親的崇敬來寫的,下面我們就伴隨着作者一起去看看日常生活中的魯迅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吧。

下面我們邊讀邊思考課後第一題,並且自學本課的生字詞語。

二、根據學生的彙報教學

1、教學魯迅喜歡笑的特點。

①結合生活中的人説説喜歡笑的人有哪些性格特點?(樂觀爽朗,平易近人)

②課文還有哪些地方也寫到了魯迅先生的笑?這種寫法叫什麼?有什麼好處?

2、教學魯迅先生走路的特點。

①課文用了那幾個動詞來寫走路快的特點的?向學生講解魯迅這個筆名的由來,(魯迅自謙:取取愚魯而迅行)指導學生有意識地朗讀。

②結合生活實際説説,走路快的人有哪些性格特點?

3、教學魯迅先生不講究穿着的特點。

①你如何理解“誰穿什麼衣裳我是看不見的。”

“你的裙子配的顏色不對,並不是紅上衣不好看,各種顏色都是好看的,紅上衣要配紅裙子,不然就是黑裙子,咖啡色的就不行了;這兩種顏色放在一起很渾濁,你沒看到外國人在街上走的嗎?絕沒有下邊穿一件綠裙子,上邊穿一件紫上衣,也沒有穿一件紅裙子而後穿一件白上衣的。”

人瘦不要穿黑衣裳,人胖不要穿白衣裳;腳長的女人一定要穿黑鞋子,腳短就一定要穿白鞋子;方格子的衣裳胖人不能穿,但比橫格子的還好;橫格子的胖人穿上,就把胖子更往兩邊裂着,更橫寬了,胖子要穿豎條子的,豎的把人顯得長,橫的把人顯的寬……”

4、教學魯迅先生接待客人的部分。

①作者寫了自己幾次到魯迅先生家裏做客,第一次用反覆的修辭手法目的是為了表現魯迅的什麼性格特點?

②怎樣理解“天晴了,太陽出來啦”“魯迅先生和他的夫人都笑了,一種對於衝破憂鬱的嶄然的會心的”這句話?

教師講解時代背景。

分角色讀讀這一部分。

5、教學魯迅先生怎麼對待青年部分。

①體會魯迅先生對學生嚴格要求,結合同學們的書寫談談。

②在魯迅先生的看似矛盾的做法中,體會學生關心青年,教師補充講解阿累《一面》。

6、教學踢鬼部分。

①結合變化無常、躊躇兩個詞語,聯繫上下文來理解文章內容理解魯迅相信科學,勇敢無畏的品質。

②“倘若是鬼,常常讓魯迅先生踢踢倒是好,因為給了他一個重新做人的機會。”

文中的鬼在課文中指哪些人,為什麼魯迅能夠改變他們?

③教師補充講解魯迅棄醫從文和魯迅的《藥》以及《紀念劉和珍君》。

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這是怎樣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從踢鬼這件事,你看出魯迅先生身上具有什麼樣的品質?

三、總結魯迅先生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師生共同總結。

觀察圖片魯迅,用自己的話來敍述。

四、這一節課你學會了哪些寫作方法,怎麼來寫“活”一個人?

寫人要抓住特點,而且要通過具體的事情來體現。

作業設計:寫一個你熟悉的人,抓住一個方面的特點。(片段)

師生相互評論,然後交流。

板書設計:

笑聲——樂觀爽朗

走路——雷厲風行

衣着——樸素為美

待客——平易近人 幽默風趣

讀信——關心青年 愛憎分明

踢鬼——相信科學 勇敢無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kmjwj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