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教學設計範文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教學設計範文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一課,是小學三年級下學期語文課程。這篇課文以“我”對 “電腦網絡”的親身體驗與感受,告訴大家 “網絡”的用處,反映了現代科技、信息產業的高速發展給人們學習、工作和生活帶來的變化。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教學設計範文

課文先寫“我”家電腦上了互聯網了,爸爸告訴“我”互聯網的作用;再寫“我”打開電腦,進入網絡,在網絡裏看到動畫片的卡通人物,又在網絡裏訪問許多網站,還向國外的表姐發了電子賀卡;最後,寫 “我”非常喜歡“電腦網絡”及盼望再次進入“奇妙”的網絡世界的情感。課文通過 “爸爸”的話及“我”的實際操作,介紹了網絡的用處,這種寫法比單純的説明講解更為生動感人,很容易使孩子們產生共鳴,激發孩子們愛科學、愛學習的情感。在敍述過程中,以對人物的興奮、好奇、讚歎、羨慕、依戀、喜歡、盼望等行為和內心活動狀態的描寫,滲透了人物內心深處對“信息高速路”,關愛。課文通過對一些細節描寫,增強了文章的吸引力、感染力。老師在進行本課教學時,應抓住重、難點:1.初步認識網絡的用處是教學的重點;2.有關網絡的知識及對“信息高速路”理解是教學難點。老師在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時,可以通過課前讓孩子們親身參與“電腦網絡”活動,讓他們通過實際操作體驗與感受,在課堂的交流互動中來解決。教師不必作過多的解釋或説明。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讓學生學會本課11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便捷、購物、屏幕、訪問、輔導、郵件、賀卡、羨慕、便宜、戀戀不捨、奇妙”等詞語;讓學生學會有感情地朗讀這篇課文;讓學生學會摸仿課文的寫法,進行寫“細節描寫”的訓練。

2.能力目標:讓學生抓住文章的特點,理解課文內容,初步認知有關網絡的知識,加深對“信息高速路”理解;讓學生學會運用[教學網頁]進行交流互動,提升自主學習與協作學習的能力。

3.情感目標:讓情感教育融合於教學的全過程,激發學生學習情感,讓他們對信息技術產生興趣;讓學生關心信息技術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的應用,逐步培養學生信息技術素養。

學習者特徵分析:

“貪玩”是孩子們的天性,從這個班孩子們身上所表現出來的非智力因素較多,在學習時,他們很少有明確的動機和目的,他們喜歡參與有趣的活動,容易接受直觀、生動、感人的事物,愛摸仿,記憶力好,但綜合思維與創新能力較差,因此,教學時不能違背孩子們的學習心裏和認知規律。孩子們在學習這課時,除了對個別的網絡知識及什麼是“信息高速路”,在理解有點困難外,總的來説,其它內容比較簡單易學。所以,老師在課前應組織、安排好學生上網,讓孩子們查詢自己所需的信息,親身體會“電腦網絡”的用處,是非常必要的。由於這些孩子們是第一次接觸與“電腦網絡”有關的記敍文,因此,在教學中,應指導孩子們自讀,讓他們以課文裏“‘我’做了什麼、心情如何、有何感受”為線索,找出文中一些與“電腦網絡”有關的細節描寫語句,這可為學生理解這篇課文及進行“細節描寫”訓練奠定基礎。這個班的孩子們有一定的交流、商討、爭辯與共識的能力,只要老師能根據他們在 “課前準備”和“課後思考·練習”中的問題與焦點,組織、指導他們進交流互動,完全可通過自主探究學習與協作學習理解課文的.內容,較好地完成元認知過程,使每個孩子都獲得成就感。

教學環境與資源:

互聯網、多媒體計算機教室,“課件”及相關的教學資源。

教學過程設計:

一、課前鋪墊

1.老師要在自己的[教學網頁]上為學生提供必要的信息資源或相關網站。

2.老師要求學生課前進行“電腦網絡”活動的實際操作體驗。如:(1)在老師提供的“教學網頁”獲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資源;(2)在相關網站上幫父母收集所需要的工作信息;(3)在相關網站上收集自己家庭生活、娛樂所需要的資源。

3.如有不會獲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資源的學生,可參與他人的採集活動,也可在他人幫助下實現對活動的實際操作體驗與感悟。

(以上內容,學生可在[教學網頁]上查到)

設計意圖:

實現對教學過程整體(包括:課前、課中、課後)的調控與矯正,實現對學生學習的科學導航與管理;讓學生通過課前進行“電腦網絡”活動的實際操作體驗,感悟現實生活中的“信息高速路”,為《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一課的學習做好鋪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3rxk9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