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課件 >

不用攙扶教學課件

不用攙扶教學課件

《不用攙扶》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不用攙扶教學課件

一、教學目標:

1、抓住文中關鍵詞句,深入體會帕爾曼頑強的人格魅力。

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作者的情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二、教學點重

深入體會帕爾曼頑強的人格魅力。

三、教學難點:

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理解“不用攙扶”的深刻含義,感受作者對帕爾曼由衷的讚歎之情。

四、教具準備:

CAI課件

 五、設計理念

以文本為橋樑,讓不同形式的讀,貫穿於教學的全過程。引導學生反覆誦讀文中相關語句,在“層層剝筍”中破譯重點和難點。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品讀感悟重點句子。感悟“不用攙扶”的深刻含義,領略帕爾曼的人格魅力。拓展到身殘志堅的中外名人,並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要以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勇敢面對生活中挫折和失敗。

六、學情分析

全班學生數72人,男生38人,女生34人。學生共同特點:聰明、活潑,爭強好勝,不甘落後,敢想敢説。但語文素養兩極分化較嚴重:有的學生愛思考,會歸納,善表達;有的學生性情浮躁,粗心大意;有的學生缺乏學習熱情,怕動腦,怕表達。總之學生的語文基本功還有待於加強。

 教學過程:

一、質疑提問,導入課題。

1、師板書:攙扶

師:誰來説説“攙扶”是什麼意思?(用手輕輕架着對方的胳膊或手)

師:它是個表示動作的詞,我們通常在什麼情況下才需要別人來攙扶呢?(幼時學走路、生病體力不支時、年老體衰時、身體殘疾行動不便時……)

師:當你遇到這些困難的時候,你內心一定非常渴望什麼?(渴望他人伸出援助之手,得到他人的幫助、攙扶)可是有這樣一個人,當別人伸出手幫助他的時候,他卻告訴幫助他的人:不用攙扶!教師補充板書:不用攙扶。

2、請同學們大聲地告訴我和在場的所有老師,這個與眾不同的人是誰?

(生答師板書:帕爾曼)

3、課件出示帕爾曼的簡介資料

(在優美的小提琴聲中,教師深情講述):請看,這位就是以色列著名的小提琴家帕爾曼。他自幼酷愛音樂,從三歲半的時候,開始拉小提琴。4歲時,因患小兒麻痺症成為終身殘廢。但是,帕爾曼沒有向命運低頭,他以頑強的毅力學習小提琴。他是迄今為止唯一一位坐在輪椅上演出的小提琴大師,他不僅用自己的激情與音樂感染着人們,而且,他也在用自己不平凡的命運和生命的力量感動着這個世界。這節課,讓我們一起通過幾個令人難忘的鏡頭,走進這位令人尊敬的輪椅上的小提琴大師,去細細品味他綻放的人格魅力。

[設計意圖:通過理解詞語“攙扶”,巧妙導入。通過資料瞭解帕爾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二、品讀課文,感悟帕爾曼的人格魅力

(一)、鏡頭一:演出前

1、師:1994年,帕爾曼與世界傑出的指揮家梅塔率領的以色列愛樂樂團首次來到中國北京人民大會堂演出,受到萬名聽眾的熱烈歡迎。下面,讓我們和作者一起去現場看看吧!

2、出示視頻(帕爾曼演出前上台的鏡頭)

師:看到這樣的上場情景,你的感受是什麼?(帕爾曼走得很自信也很艱難、沒坐輪椅出場……)與你印象中的帕爾曼一樣嗎?作者第一眼看到帕爾曼時,又是什麼心情呢?(怦然心動)誰知道“怦然心動”的意思?(心怦怦的跳動)是什麼令作者“怦然心動”?(帕爾曼的獨特形象與與眾不同的出場強烈地吸引了作者,令作者驚訝,讓人出乎意料)當時作者有何表現?(視線再也沒離開過他)為什麼呢?作者當時心裏會想些什麼呢?

3、用一句話概括帕爾曼在演出前留給你的第一印象。

(這是一位的音樂家。)

(二)、鏡頭二:演出時

1、演出開始了,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帕爾曼大師的演奏吧!(播放帕爾曼的小提琴演奏曲)聽了樂曲後,你能用一個詞語或句子來形容一下帕爾曼大師的演奏嗎?(天籟之音、餘音繞樑、悦耳動聽、精美絕倫、出神入化、優美動聽、悠揚婉轉、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聞。)

2、作者用了個什麼詞來形容的?(生交流後,師板書:琴聲:無與倫比)

3、出示句子:“濟濟萬人的大會堂如此安靜,我還是第一次經歷。只有琴聲,只有帕爾曼那無與倫比的琴聲。”指名讀這句話,理解“無與倫比“的意思。(指事物非常完美,沒有能跟它相比的。)學生齊讀句子。

4、這句話中哪個詞突出了當時的場面氣氛。(抓住第一處“靜”的描寫品讀體會)師:演出現場為什麼會如此安靜?(在場的所有觀眾都被他的琴聲陶醉了。)師:是啊,帕爾曼——一個殘疾人卻能拉出這無與倫比的琴聲,確實令觀眾深深地佩服,這正是這位音樂家的傑出之處,動人之處。但是,帕爾曼的傑出之處,動人之處,僅僅是在他的琴聲裏嗎?讓我們繼續往下看。

5、找出課文裏另兩處場面描寫的句子,畫上“﹏﹏”,並在旁邊批註感受。

出示句子:“他的同伴,他的觀眾熱切地望着他,大會堂裏靜極了。”

6、交流探討:這時的大會堂裏會靜極了,又是因為什麼呢?(一曲終了,帕爾曼想試圖自己站起來,觀眾們都在默默地期待着) 讓我們一起來讀讀帕爾曼試圖自己站起來的句子。

出示句子:

起來——跌坐在椅子上;

再起來——又沒成功;

又試了一次——又失敗了。

生齊讀。(先讀前三次。)

師:讀到這兒,你體會到了什麼?

生:體會到帕爾曼站起來的艱難。

生:我體會到帕爾曼的自信。

生:我體會到帕爾曼超乎常人的勇氣。

生:我感受到他有着頑強的毅力。

師指導讀句子。(指名讀,齊讀,賽讀的方式,讀出帕爾曼站起來的艱難,自信,驚人的毅力、超乎常人的勇氣)

師:如果你是帕爾曼,也許當時你會怎樣做?如果你是觀眾,看到當時的情景,你心裏會想些什麼?(期盼着帕爾曼能站起來,擔心他站不起來,緊張他的嘗試會再次失敗)正因為這樣,全場才會如此安靜啊!那這又是一份怎樣的靜呢?(關注的`靜、鼓勵的靜、期待的靜、尊重的靜、支持的靜)

(指導朗讀,讀出人們由“期待—擔心—緊張”的心理變化。

師:面對前三次的失敗,當時帕爾曼選擇放棄了嗎?(沒有)

出示句子:他又試了第四次,這一次他終於站了起來!(齊讀,讀出驚喜、敬佩)

7、引領思考:作為殘疾人,作為世界頂級的音樂大師,帕爾曼完全有理由讓人攙扶着輕鬆在站起來向觀眾致意,可帕爾曼卻堅持自己站起來。從這件小事裏,你讀懂了什麼?看了這一切,現在請你再來説説這次帕爾曼又留給了你一個什麼印象?(這是一位身殘志堅,對音樂,對生活的執著和熱愛的音樂家)

師:是啊,當帕爾曼最終靠自己的努力站起來的時候,現場有何變化?(先是全場靜寂着,繼而是雷鳴般的掌聲。)

出示句子:全場靜寂着,繼而是雷鳴般的掌聲。(師讀、學生讀)

師:這一次的“靜寂”又是為何呢?(驚訝、出乎意料)你認為觀眾是為他的什麼而鼓掌?

生:為他的琴聲鼓掌。

生:為他的不用攙扶鼓掌。

生:為他的人格魅力鼓掌。

師:這是一種什麼樣的人格魅力呢?

生:身殘志堅、不屈不撓、頑強不屈的人格魅力。

師板書:身殘志堅

師:那也讓我們為他的身殘志堅的人格魅力鼓掌吧。

(三)、鏡頭三:演出後

1、師:演出結束了,帕爾曼也走了,他留下了什麼呢?僅僅只是琴聲嗎?他留下的究竟還有什麼?

句子練習:帕爾曼走了,他留下的不僅僅是那冬日裏的琴聲,還有(自尊自信、堅毅剛強、身殘志堅的人格魅力)

2、文章的最後寫道:“為這個,讓我不懂音樂的人對音樂大師説:謝謝您!”句中的“這個”指的是什麼?(帕爾曼給人們留下的精神財富。)作者不懂音樂,為什麼要謝謝音樂大師?(音樂大師留下的不僅僅是冬日裏的琴聲,更有他身殘志堅、不用攙扶的人格魅力。)

[設計意圖:語文閲讀課,需要用情朗讀,用心思考,大膽交流。這一切皆源於學生對文本的感悟。藉助是視頻激活學生思維,讓學生與文本對話,通過帕爾曼艱難自信的上台、無與倫比的琴聲、堅持不懈的四次站立致謝,領略他的風采,感受他的人格魅力。]

三、拓展延伸。

1、師:如果帕爾曼就在你們面前,你想對他説什麼?

2、其實,類似帕爾曼這樣身殘志堅的人還有很多。

課件展示:(師配樂講述)

(1)張海迪的介紹。

(2)霍金的介紹。

四、總結全文,結束下課。

從帕爾曼的身上,我們看到:一個人生理上有缺陷並不可怕,只要有了積極的人生態度,就能超越自卑,就能表現出強者的姿態,使缺陷成為前進的動力。有時攙扶固然能體現攙扶者的良知和愛心,但不用攙扶,何嘗不是在體現着被攙扶者的自尊、自信、自強呢?人們伸出手去攙扶時,是出於同情;而面對着不用攙扶者,喚起的是尊敬。同學們,在以後的漫漫歲月裏,我們也會遇到需要被攙扶一下的時候,但願那時,帕爾曼會給你力量,使你有勇氣説:不用攙扶。

[設計意圖:課堂是拓展學生聽説讀寫能力的主要平台。瞭解身殘志堅的名人事蹟、寫感受都是一個很好的途徑,這也是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有效方法。巧妙地進行思想薰陶,做到了文道結合。]

 板書設計:

10、不用攙扶

琴聲:無與倫比

人格魅力:身殘志堅

標籤: 教學 課件 攙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kejian/o8wmp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