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計劃 >

四年級體育教學計劃模板7篇

四年級體育教學計劃模板7篇

光陰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我們的工作同時也在不斷更新迭代中,寫一份計劃,為接下來的學習做準備吧!那麼你真正懂得怎麼制定計劃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四年級體育教學計劃7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四年級體育教學計劃模板7篇

四年級體育教學計劃 篇1

1、指導思想

以學生健康為第一的思想為指導,一切為了學生,認真領會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精神,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勇於探索、深化改革、求實創新,在體育教學中以學生髮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合作精神,全面提高身體素質。

2、教學目標

增強體能,掌握和應用基本的體育與健康知識和運動技能。培養運動興趣和愛好,形成堅持鍛鍊的習慣。提高對個人健康和羣體健康的責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發揚體育精神,形成積極進取、樂觀開朗的生活態度。培養良好的課堂常規

3、教學目的

在《大綱》中,明確地規定了小學體育的目的:通過體育教學,向學生進行體育衞生保健教育,增進學生健康,增進體質,促進德、智、體全面發展,為提高全民族的的素質奠定基礎。

1、使學生初步認識自己的身體和掌握鍛鍊身體的簡單知識及方法,學會一些體育、衞生保健的安全常識,培養認真鍛鍊身體的態度。

2、初步學習田徑、體操、小球類、民族傳統體育、韻律活動和舞蹈等項目的基本技術,掌握簡單的運動技能,進一步發展身體素質,提高身體基本活動能力。

3、培養學習各項基本技術的興趣和積極性,以及勇敢,頑強,勝不驕、敗不餒,自覺遵守規則,團結協作等優良品質。

4、教學隊列,隊形走為主,每節課都要有隊列對形的練習。

5、掌握基本體操、快速跑(站立式起跑、途中跑);耐力跑、定時跑、立定跳遠、實心球、身體素質訓練、籃球比賽等。

6、在上課過程中多做一些輔助性練習,如發展耐力速度的定時跑,定距離跑;發展下肢力量,提高立定跳遠成績的跳起,原地抱膝跳,跳台階、免子跳等;

7、以速度力量練習和耐力練習的課(跳躍性、耐力性的反覆練習)來改善肌肉的協調性和力量的發揮。

8、並採用小重量和不負重量的方式,通過協性練習和提高動作速度的練習來提高速度力量。

教學重點:

1、教學隊列,隊形走為主,每節課都要有隊列對形的練習。

2、掌握基本體操、快速跑(站立式起跑、途中跑);耐力跑、定時跑、立定跳遠、鉛球、身體素質訓練、籃球比賽等。

教學難點:

1、以速度力量練習和耐力練習的課(跳躍性、耐力性的反覆練習)來改善肌肉的協調性和力量的發揮。

2、並採用小重量和不負重量的方式,通過協性練習和提高動作速度的練習來提高速度力量。

4、學生情況分析

四年級學生們對體育課有着很濃厚的興趣。對於剛剛接觸體育課的一些新同學來説。當務之急就是培養他們的的興趣,發掘其潛力是首當其衝要解決的問題。充分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三年級學生正處在生長髮育的初期,他們生性好動活潑開朗,注意力不集中,課堂常規還不大了了解。

針對上述情況,本學期將因材施教,提高興趣,發現體育人才,重點抓課堂紀律,強化課堂常規訓練,為今後的學習打下基礎。 小學三年級的學生組織紀律性較強、情緒變化較大,運動能力有一定發展,上課喜歡玩,運動系統發育不成熟,肌肉力量和協調性較差,想象創造力豐富,學習興趣易激發。應該努力培養學生主動進取的態度,掌握好學習方法,把握學習規律,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去探討,去理解,去發現,去創造。

將學生身心作為一個整體,通過合理的運動實踐,在不斷克服困難體驗運動樂趣;提高運動技能,培養健康和愉快生活的態度,通過從事適宜的運動,瞭解自己的身體變化,增強體質,培養堅強的意志。

5、教材分析:

小學四年級體育教材以實踐教材為主。根據學生的能力以及學校的條件,體育教材主要選擇田徑(跑、跳、投),體操、遊戲、籃球等基礎項目,以便使學生跑、跳、投的基本技術得到提高;並挖掘生活中的實用技能。

上課過程中,若因場地,天氣條件等因素的影響,將臨時調整。

第一學期以教學隊列,隊形走為主,每節課都要有隊列對形的練習。配以基本體操、快速跑(站立式起跑、途中跑);耐力跑、定時跑、立定跳遠、鉛球、身體素質訓練、籃球比賽等。

另外在上課過程中多做一些輔助性練習,如發展耐力速度的定時跑,定距離跑;發展下肢力量,提高立定跳遠成績的跳起,原地抱膝跳,跳台階、免子跳等;多上速度力量練習和耐力練習的課(跳躍性、耐力性的反覆練習)來改善肌肉的協調性和力量的發揮。

並採用小重量和不負重量的方式,通過協性練習和提高動作速度的練習來提高速度力量。每次授課一個到二個主教材(如:跑步或;立定跳遠)其餘(如籃球、隊列隊形、身體素質)訓練將作每次課的準備部分內容。每節課都爭取有一個或兩個小遊戲。

6、教學要求

體育課教學應叢增強體質出發,加強課堂的“三基”教學經常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各種優良品質,充分發揮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的積極性,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認真備課,精心寫好教案,不備課,無教案不準上課。 認真學習和貫徹教學大綱,鑽研教材,明確教材目的與任務,掌握教材重點、難點明確本課的教學任務、幾為完成任務而採取的教學原則、教學方法,組織措施等。 教師要注意儀表整潔,舉止大方,教態嚴肅、自然、注意精神文明的建設,並在課前三分鐘前換好服裝。在上課現場等候上課。

7、具體措施

堅持“健康第一”的思想,重視讓學生充分地參與體育課上的活動。利用體育運動遊戲項目,激發學生上體育課的興趣和熱情,提高學生的健康水平。根據學生的特點,選用不同的分組形式開展教學,以發揮最大的教學效益;重視學生的情感和體驗,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上好每一堂課,使學生形成堅持鍛鍊的習慣。

1、重點培養課堂教學常規,狠抓隊列隊形、路隊和兩操;

2、針對學生在平時體育鍛煉的弱項進行一些針對性的訓練使每位同學的每個技術動作都能到位;

3、利用獎勵措施來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積極性;

4、重點訓練學生的隊列隊形;

5、重點強化課堂常規。

6、根據教學任務,提前準備和佈置好場地、器材、及教學用具、教師不準曠課、丟課的因故不能上課,必須經學校領導同意,並做好妥善安排。

7、在教學中,加強與重視“三基教學”同時要注意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努力完成體育三個方面的任務。

8、教學原則、教學方法的運用,要從增強學生體質出發,根據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地安排好、密度和運動量。

9、認真做好學生的學期、學年體育成績的考核和評定,重視資料的積累和保管,並且定期進行科學的分析和歸納,指導和改進教學工作,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學中要充分發揮體育委員,小組長及積極分子的作用並且經常做好對他們的培養。

四年級體育教學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堅持“健康第一”的思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依據課程標準中各學習領域“水平二”(3-4年級)的目標,是以激發學生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以學生髮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要,確保每個學生受益。

二、目的任務

1、體育與健康課教學以育人為宗旨,與德、智、美相結合,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

2、全面鍛鍊學生身體,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展。

3、初步掌握體育與健康基礎常識、基本技能。

4、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培養學生的心理素質。

三、教學目標

1、進一步瞭解自己的身體,知道一些科學鍛鍊身體的簡單常識和自我保護的方法,培養安全鍛鍊的意識。

2、進一步掌握和提高所學各項運動的基本方法和進一步掌握和提高所學各項運動的基本方法,發展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促進身體的生長髮育。

3、提高參加各項運動的興趣和積極性,培養負責、自我控制和自覺遵守規則的精神。

四、基本情況

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對學校體育生活已經適應,對體育達標也親身體驗了一次。對體育的基本常識和簡單的動作及技能技巧有所瞭解。在教學中要按本年級目標要求,從育人入手,加強體育課堂管理,更好地掌握一些體育機能和強身健體的科學方法,提高形式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完成教學任務,抓好達標活動,讓學生的身體素質有所提高。

五、具體措施

1、進一步完善課堂常規要求,形成良好的教與學的氛圍。

2、根據季節性特點,抓好各項達標測試工作。認真抓好足球教學。

3、積極做好準備,做好校運動會的參與工作。

4、抓好運動隊的各項訓練,為參加市運動會做好準備。

六、教學進度

課次教學內容

1體育健康常識:準備活動和整理活動的作用

2隊列隊形練習遊戲:快快跳起來

3複習新廣播體操小足球教學

4棍棒操跳圈接力

5雙手拋接實心球足球遊戲

6趣味連腳板仰卧起坐

7趣味連腳板10米×4往返跑

8韻律圈操1—3節 遊戲:足球遊戲

9體育健康常識:一日作息制度的安排

10毽球遊戲:顛球

11前滾翻遊戲 球類遊戲

12武術遊戲 攻關

13武術小足球

14急行跳遠籃球

15200米遊戲接力動物模仿跳

16體育健康常識:如何利用自然力鍛鍊身體

17輕物擲遠不同形式的下肢力量練習

18投擲輕物比準遊戲小足球

19跳竹竿籃球

20跳竹竿小足球

21韻律圈操4節

22遊戲跳圈 韻律圈操 1-4節

23武術遊戲:小足球

24武術立卧撐

25體育健康常識:傳染病是怎樣預防的

27跨越式跳高小足球

28上步投擲壘球身體素質練習

29武術小足球

30籃球趣味活動

31跳短繩遊戲 美化校園

32跳長繩前滾翻

33前滾翻起立—接小足球

34遊戲—握手

35小足球

36血壓、脈搏、肺活量

37助跑投擲壘球遊戲小足球

38遊戲打電話

39小足球

40跨越式跳高舞蹈

41跨越式跳高拋接紙棒

42跨越式跳高小籃球

43跨越式跳高遊戲:打活動目標

44跨越式跳高小足球射門

45跨越式跳高遊戲:拉過線來

46跨越式跳高小足球:運氣球接力

47考核投擲壘球 小足球遊戲

48體育健康常識:防暑防凍知識

49毽球遊戲 衝過封鎖線

50跪跳起對抗負重遊戲

51考核50米 遊戲小足球傳球比多

52考核仰卧起坐

53考核400米 遊戲鬥雞

54考核立定跳遠

四年級體育教學計劃 篇3

一、學生分析

小學四年級的學生有必須的自制潛力,但情緒變化較大,運動潛力有必須發展,上課喜歡玩,運動系統發育不成熟,肌肉力量和協調性較差,想象創造力豐富,學習興趣易激發。就應努力培養學生主動進取的態度,掌握好學習方法,把握學習規律,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去探討,去理解,去發現。去創造。將學生身心作為一個整體,透過合理的運動實踐,在不斷克服困難體驗運動樂趣;提高運動技能,培養健康和愉快生活的態度,透過從事適宜的運動,瞭解自己的身體變化,增強體質,培養堅強的意志。

二、教學目標

1、認真上好體育課。用科學的方法參與體育活動。具有用心參與體育活動的態度和行為,學生將能夠樂於參加各種遊戲活動;

2、獲得運動基礎知識;學習和應用運用技能:學生將能夠:在球類遊戲中做出單個動作,如拍球、運球等;做出基本體操的動作;做出單一的體操動作,如滾翻、劈叉等;安全地進行體育活動。獲得野外活動的基本技能。

3、構成正確的身體姿勢;發展體能(發展柔韌、反應、靈敏和協調潛力);具有關注身體和健康的意識。

4、學會透過體育活動等方法調空情緒學生能夠體驗並簡單描述進步或成功時的情緒表現;觀察並簡單描述退步或失敗時的情緒。根據課程目標的要求和學習領域的各個具體的目標,以體育課和體育活動為載體,促進學生心理和身體健康、快樂的發展。

5、透過體育鍛煉,培養羣眾主義精神,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增強自信心,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教學重點

1、規範課堂教學行為;培養學生身體素質;

2、50米*8或400米跑;

3、培養學生對足球的興趣;

4、開發足球校本課程;

四、教學難點

體操技巧;蹲距式跳遠;立定跳遠;學生耐力訓練;足球技能

五、教學措施

1、堅持“健康第一”的思想,重視讓學生充分地參與體育課上的活動。

2、利用體育運動遊戲項目,激發學生上體育課的興趣和熱情,提高學生的健康水平。

3、根據學生的特點,選用不同的分組形式開展教學,以發揮最大的教學效益。

4、重視學生的情感和體驗,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上好每一堂課,使學生構成堅持鍛鍊的習慣。

六、教學進度安排表:

(略)

四年級體育教學計劃 篇4

一、學生現狀分析:

學生的協調性、柔韌性、靈敏性發展較好;能掌握基本的單、雙腳跳躍方法;正確地跑步姿勢和方法;正面、側面屈臂投擲方法;學會與同伴合作學習;能正確評價自己及他人的學習態度與學習能力;在遊戲、活動中懂得關心他人、尊重他人。但部分學生的奔跑能力、跳躍能力不強,須加強鍛鍊腿部力量;女生的手臂力量較差,投擲能力不強,還待加強鍛鍊;本學期將進一步發展、提高學生的身體協調性、柔韌性及奔跑、跳躍、投擲能力。

二、教學重點:

1、體育與健康常識:運動前後的注意事項;過量飲水也會中毒;玩與心理健康;學會調控自己的情緒。

2、運動技能:掌握快速跑方法;基本跳躍技能;側向投擲方法;幾種籃下傳接球方法;足球簡單的踢球和運球基本動作;掌握乒乓球的基礎知識和一些基本技能。

3、遊戲:幾種快速跑遊戲;花樣踢毽子游戲;跳繩遊戲。

4、大課間韻律操等等。

三、教學難點:

1、運動技能:掌握快速跑方法;基本跳躍技能;側向投擲方法;幾種籃下傳接球方法;足球簡單的踢球和運球基本動作;掌握乒乓球的基礎知識和一些基本技能。

2、大課間韻律操

四、學習目標:

情感態度:具有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態度和行為;知道心理健康的標準,懂得經常鍛鍊身體有益身心健康,學會合理地玩;學會通過體育運動等方式調控自己的情緒;

運動技能:學習掌握幾種快速跑的動作方法、要領;基本跳躍技能;側向投擲方法;幾種籃下傳接球方法;足球簡單的踢球和運球基本動作;掌握乒乓球的基礎知識和一些基本技能;

身體健康:形成正確的身體姿勢;發展體能(發展柔韌、反應、靈敏和協調能力);具有關注自己身體健康的意識。

心理健康:學會通過體育活動等方法調空情緒;學生能夠體驗並簡單描述進步或成功時的情緒表現;觀察並簡單描述退步或失敗時的心情。根據課程目標的要求和學習領域的各個具體的目標,以體育課和體育活動為載體,促進學生心理和身體健康、快樂的發展。

五、教學措施:

1、及時瞭解、分析學生的學習信息。

2、打造符合學生年齡特徵的、有利於學生學習的運動環境。

3、根據學生年齡特徵,採用兒童化、興趣化等多元化的教法和手段,充分發揮遊戲、競賽的作用,讓學生在自主遊戲中練習,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4、根據學生實際,不斷變化練習方式。如增縮練習的距離,對器材的擺放,分組的形式等進行變化,以不斷激發學生的練習興趣。

四年級體育教學計劃 篇5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一)生理髮育的特點

1、四年級學生一般為9---10歲,屬於人體發育的童年時期,總的説來,身體發育處於相對平穩階段,身高、坐高、體重、胸圍、肩寬、骨盆寬等指標男生均自9“通過體育教學,向學生進行體育衞生保健教育,增進學生健康,增進體質,促進德、智、體全面發展,為提高全民族的的素質奠定基礎。“三基“三基教學”同時要注意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努力完成體育三個方面的任務。

5、教學原則、教學方法的運用,要從增強學生體質出發,根據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地安排好、密度和運動量。

6、教師要注意儀表整潔,舉止大方,教態嚴肅、自然、注意精神文明的建設,並在課前三分鐘前換好服裝。在上課現場等候上課。

7、認真做好學生的學期、學年體育成績的考核和評定,重視資料的積累和保管,並且定期進行科學的分析和歸納,指導和改進教學工作,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8、教學中要充分發揮體育委員,小組長及積極分子的作用並且經常做好對他們的培養和訓練工作,使他們真正起到教師助手作用。

9、教學中要有嚴密的組織紀律,嚴格的安全保護措施與要求,嚴防傷害事故的發生一旦發生傷害事故要及時向領導彙報並作好妥善處理。

(二)、學生方面:

1、學習目的明確,積極自覺的上好體育課。注意聽講,積極學習掌握必要的體育基本知識技能與科學鍛鍊身體的方法,逐步養成自覺鍛鍊的習慣。

2、上體育課,着裝要輕便,整齊,做到穿輕便運動鞋上課,不帶鋼筆,小刀等提前按教師要求,在指定地點等候上課。站隊時要做到快、靜、齊。

3、不得無故缺課,不遲到、不早退,服從領導,聽從指揮,遵守課堂各項規定。

4、在課堂上嚴格執行教師的各項要求,不經允許不得隨意移動器材教具要嚴格執行教師規定的各項保護措施。

5、要愛護體育器材,不得有意損害各種體育設備和用品,課後要按教師的要求如數送還各種器材。

6、目的明確,積極自覺的上好體育課。注意聽講,積極學習掌握必要的體育基本知識技能與科學鍛鍊身體的方法,逐步養成自覺鍛鍊的習慣。

四年級體育教學計劃 篇6

教學目的:在《大綱》中,明確地規定了小學體育的目的:“通過體育教學,向學生進行體育衞生保健教育,增進學生健康,增進體質,促進德、智、體全面發展,為提高全民族的的素質奠定基礎。”

三、四、五年級教學目標:

〈一〉 使學生初步認識自己的身體和掌握鍛鍊身體的簡單知識及方法,學會一些體育、衞生保健的安全常識,培養認真鍛鍊身體的態度。

〈二〉 初步學習田徑、體操、小球類、民族傳統體育、韻律活動和舞蹈等項目的基本技術,掌握簡單的運動技能,進一步發展身體素質,提高身體基本活動能力。

〈三〉 培養學習各項基本技術的興趣和積極性,以及勇敢,頑強,勝不驕、敗不餒,自覺遵守規則,團結協作等優良品質。

課 程 表

節數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第六節

第七節

第八節

週一

週二

週三

週四

週五

體 育 課 教 學 常 規

體育課教學應叢增強體質出發,加強課堂的“三基”教學經常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各種優良品質,充分

發揮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的積極性,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一、 教師方面:

1、 認真備課,精心寫好教案,不備課,無教案不準上課。

2、 認真學習和貫徹教學大綱,鑽研教材,明確教材目的與任務,掌握教材重點、難點明確本課的教學任務、幾為完成任務而採取的教學原則、教學方法,組織措施等。

3、 根據教學任務,提前準備和佈置好場地、器材、及教學用具、教師不準曠課、丟課的因故不能上課,必須經學校領導同意,並做好妥善安排。

4、 在教學中,加強與重視“三基教學”同時要注意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努力完成體育三個方面的任務。

5、 教學原則、教學方法的運用,要從增強學生體質出發,根據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地安排好、密度和運動量。

6、 教師要注意儀表整潔,舉止大方,教態嚴肅、自然、 注意精神文明的建設,並在課前三分鐘前換好服裝。在上課現場等候上課。

7、 認真做好學生的學期、學年體育成績的考核和評定,重視資料的積累和保管,並且定期進行科學的分析和歸納,指導和改進教學工作,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8、 教學中要充分發揮體育委員,小組長及積極分子的作用並且經常做好對他們的培養和訓練工作,使他們真正起到教師助手作用。

9、 教學中要有嚴密的組織紀律,嚴格的安全保護措施與要求,嚴防傷害事故的發生一旦發生傷害事故要及時向領導彙報並作好妥善處理。

二、 學生方面:

1、 學習目的明確,積極自覺的上好體育課。注意聽講,積極學習掌握必要的體育基本知識技能與科學鍛鍊身體的方法,逐步養成自覺鍛鍊的習慣。

2、 上體育課,着裝要輕便,整齊,做到穿輕便運動鞋上課,不帶鋼筆,小刀等提前按教師要求,在指定地點等候上課。站隊時要做到快、靜、齊。

3、 不得無故缺課,不遲到、不早退,服從領導,聽從指揮,遵守課堂各項規定。

4、 在課堂上嚴格執行教師的各項要求,不經允許不得隨意移動器材教具要嚴格執行教師規定的各項保護措施。

5、 要愛護體育器材,不得有意損害各種體育設備和用品,課後要按教師的要求如數送還各種器材。

周次

起至日期

計劃進度

8.20~8.24

引導課,體育常識,遊戲是兒童的良師益友。

1、隊列隊形; 2、遊戲:穿過小樹林;

8.27~8.31

1、基本體操;2、遊戲:守衞紅旗;

1、基本體操;2、遊戲:報數比賽

9.3~9.7

1、基本體操;2、遊戲:春種秋收;

遊戲課:1、穿城門;2、夾球接力;

9.10~9.14

1、技巧:前滾翻起立接球;2、遊戲:綁腿接力;

1、技巧:不同開始姿勢的前滾翻:2、複習前滾翻:

9.17~9.21

1、徒手操;2、遊戲:改換目標;

1、徒手操;2、繞木棒運動;

9.24~9.28

1、複習全套徒手操;2、遊戲:看誰反應快;

1、韻律活動;2、走:改變速度的走;

10.1~10.5

1、走:改變速度的走;2、遊戲:單腳跳接力;

1、各種姿勢的走;2、遊戲:綁腿接力;

10.8~10.12

1、藤圈韻律操;2、遊戲:接力跑;

1、藤圈韻律操;2、遊戲:單雙腳跳圈;

10.15~10.19

1、技巧;仰卧起坐;2、遊戲;快跳快跳;

1、韻律操;2、遊戲:搶種搶收;

10.22~10.26

1、隊列;行進間走;2、複習韻律操;

1、韻律操;2、遊戲:單腳跳接力;

十一

10.29~11.2

1、遊戲課:1、踏石過河;2、攻關;

1、支撐跳躍;2、遊戲:攻關;

十二

11.5~11.9

1、韻律活動;2、複習支撐跳躍;

1、技巧:立卧撐;2、遊戲;綁腿接力;

十三

11.12~11.16

1、跳小繩;2、叫號賽跑;

1、跳雙繩;2、遊戲:迎面接力;

十四

11.19~11.23

1、走跑交替;2、遊戲:跳進去拍人;

1、跳大繩;2、遊戲:障礙賽跑;

十五

11.26~11.30

1、跳大繩;2、分組進行跳小繩;

遊戲課:1、單腳跳接力;2、迎面接力;

十六

12.3~12.7

1、走跑交替;2、跳小繩;

1、1分鐘跳小繩;2、期末總結;

四年級體育教學計劃 篇7

一、學生情況分析

四年級學生相對比較是屬於身體發育最快的時期;速度、腰腹力量、柔韌、速度耐力素質指標為四年級學生的敏感期,既關鍵發展時期。靈敏素質發展也極為敏感,學習和掌握技術動作較快;四年級學生骨骼成分中膠質較多,鈣質較少,可塑性比較大,富彈性,堅固性較差,不容易骨折,且容易彎曲變形、脱臼和損傷,因此,要特別注意身體姿勢的培養和練習前的準備活動。

四年級學生注意力不夠穩定,不易持久,有意注意雖有發展,但還很不完善。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較好,交換練習的時間應控制在20分鐘內;學生的情感容易外露,愛爭論問題,容易激動,動不動就提出批評意見,但仍願意依靠老師,希望老師來做主。

二、教材分析

四年級體育基礎知識,是依據課程標準中各學習領域&“水平三&”目標的規定及活動和內容的要求,針對學生的接受能力和認知水平而選編的,用以指導學生學會學習和活動實踐,它是體育課程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小學四年級的教學內容中,根據《課程標準》中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五個學習領域。走和跑的練習中,主要發展學生的速度、耐力為主要學習內容,全面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主要的內容圍繞着學校的趣味運動體育項目進行開展教學法。

三、教學要求

1、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2、激發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終生體育意識。

3、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個學生都受益。

4、以學生髮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四、教學目的

1、使學生初步認識自己的身體和掌握鍛鍊身體的簡單知識及方法,學會一些體育、衞生保健的安全常識,培養認真鍛鍊身體的態度。

2、初步學習田徑、體操、小球類、民族傳統體育、韻律活動和舞蹈等項目的基本技術,掌握簡單的運動技能,進一步發展身體素質,提高身體基本活動能力。

3、培養學習各項基本技術的興趣和積極性,以及勇敢,頑強,勝不驕、敗不餒,自覺遵守規則,團結協作等優良品質。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jihua/z7p3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