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計劃 >

數學教學計劃彙總七篇

數學教學計劃彙總七篇

時間過得太快,讓人猝不及防,我們的教學工作又將在忙碌中充實着,在喜悦中收穫着,不如為接下來的教學做個教學計劃吧。以使教學工作順利有序的進行,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數學教學計劃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數學教學計劃彙總七篇

數學教學計劃 篇1

本學期是初中學習的關鍵時期,進入初三的第二學期,學生成績差距較大。教學任務非常艱鉅。因此,要完成教學任務,必須緊扣課標,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把握好重點、難點,努力把本學期的任務圓滿完成。初三畢業班總複習教學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如何提高數學總複習的質量和效益,是每位畢業班數學教師必須面對的問題。下面結合我對初三數學總複習教學的經驗,特制定本計劃

一、學情分析

上期期末考試的成績不是很理想。學生已經開始出現兩極分化的苗頭。優生的數學思維得到了鍛鍊和培養,數學知識掌握得較牢固;而差生的智力和知識發展得較差,數學知識上一些基本的內容還很模糊,課堂上參與度不高,有時還需要教師提醒。學生數學上的計算能力、閲讀理解能力、實踐探究能力得到了發展與培養,對圖形及圖形間數量關係有初步認識,邏輯思維與邏輯推理能力得到了發展與培養,學生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過渡階段,抽象思維得到了較好的發展,但有一部分同學沒有達到應該達到的發展高度,學生課外自主拓展知識的能力幾乎沒有,課堂整體表現活躍,積極開動腦筋,學生樂於合作學習,分享交流自己的發現。

二、結合畢業班特點,安排教學與複習

1、做好畢業班學生的思想工作,注意他們的思想動態。關心學生,特別是關心學生的身體健康、生理與心理健康,使其能有良好的心理狀態,能坦然面對緊張的學習生活,能正確對待中考。

2、做好導優輔差工作。對於優秀生,鼓勵他們多鑽研提高題,對於基礎較差的學生,抓好基礎知識。把主要精力放在中等生身上。

3、充分利用課堂45分鐘,提高效率,做到精講多練,課堂教學倡導學生自主、合作學習、共同探究問題。

三、教材內容分析

本冊書的主要內容主要有:二次函數;圓;統計與概率。二次函數的學習是在學習一次函數、反比例函數基礎上進行的,學生對於函數概念的認識、研究函數的方法已積累了一定的經驗。通過學習,在豐富的現實背景中領會研究二次函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經過探究認識二次函數的基本特性的過程,進一步積累研究函數的基本方法,為以後的學習打下必要的基礎,同時,也感受數學與數學的其他內容、以及與其他學科的聯繫。關注用從函數的角度考察問題,在問題求解過程中領悟函數的應用價值。二次函數是一個重要的初等函數,對二次函數的討論為進一步學習函數,體會函數思想奠定基礎。

對於圓的學習,則充分利用圓的對稱性,用對稱的觀點觀察圖形,以“變換”為工具深入探索,獲得一批幾何事實。關注圓與直線形之間的內在聯繫,形成對圓和幾何圖形的整體性認識。探索活動中關注識別複雜圖形中幾何要素和基本圖形(特別是直角三角形)之間的關係,關注圖形的整體結構和運動變化(圖形的位置關係),用已有的知識進行説理,確認有關結論。《統計與概率》一章中,主要目的是對前面學過的內容進行回顧與整理,進一步運用已有知識對現實問題和現象進行觀察與思考,重新認識知識之間的聯繫,關注試驗操作與理論計算之間的關係和概率與統計之間的內在聯繫。

四、本學期教學目標、任務和要求

1、關注對數學知識的理解

(1)對函數的認識是從八年級下學期開始的,引導學生關注變量之間的相依關係,八年級給出了函數的概念,介紹了一次函數和正比例函數,九年級學習二次函數。重視對函數實質的理解和用函數的觀點進行觀察分析與運用。初中階段對函數的定義(變量——對應)在二次函數最後的“讀一讀”中出現,明確的將函數從“關係”中分離出來。領悟函數的實質是教學的重點。

(2)在學習《圓》的過程中,應加深對圖形性質內在聯繫的理解,關注圖形的位置關係和結構性關係的認識。在探究的基礎之上,可以讓學生進行適當的幾何證明,但不作統一的要求。

(3)在《統計與概率》一章中,討論了生活中出現的一些現象和問題,也包括某些廣告宣傳中的誤導。要學會理性的看待問題,用數據説話,學會用數學的眼光進行合理質疑和進行科學判斷。體會隨機現象背後的規律性和規律性中存在的隨機性,體會概率與統計的內在聯繫。

2、重視反思與知識的重組

義務教育階段所學的數學知識更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通過任務或問題驅動,教材提供了數學活動的線索,學生經歷知識的發生和發展過程,個人的素質得到更為全面的發展。這種教材內容的呈現方式與系統的知識傳授相比,顯得知識的系統性不強。其實這正如數學歷史上所發生的情形,知識的系統化是在知識產生之後進行的(如歐式幾何、微積分);更重要的,知識的系統性不應當簡單地由老師(教材)告之學生,而應當讓學生自己經歷“系統化”的過程。因此,在初中階段的最後學習過程中,尤其應重視反思與總結,對知識進行再組,形成符合邏輯的系統知識。這個活動要在教師指導下進行,力圖使得客觀的知識結構成為學生自己頭腦中的主觀結構,而重組的活動經歷成為學生重要的學習經驗,使得學生由“學會”發展到“會學”。

五、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一)、以掌握基礎知識為目標起點,抓好技能訓練。

鑽研課標、精通教材,真正弄清學生應知應會的“雙基”是什麼,適當地降低教學的坡度,以中下生為注意中心去組織教學,把防差措施落實到教學的各個環節去,儘量縮小學生的分化面,把握認識、理解、掌握、應用、綜合的目標層次,力求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學有所得。不要以為每一個學生都可以輕易掌握的每一節課的全部內容,更不要認定某些學生無論學什麼都無法掌握。

樹立現代的教學觀念: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起主導作用。也就是説:“課堂教學中,教師是導演,學生是演員。”在課堂上教師是否是主導,不是憑教師的主觀願望去決定的,而是看學生是否真正成為教學主體,因為教是為了學。而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生在課堂上最多隻是充當觀眾,而教師則把自己降置為演員。因而造成嚴重的弊端:費時、低效。在課堂上,學生是演員還是觀眾,首要差別是技能的訓練,當然也包括能力的培養,但最根本在於技能。我經常聽到一些教師説:“這道題考試前剛剛講過,但是為什麼還會有那麼多的學生不懂呢?”其實,要學生真正掌握一道題目,如果缺少技能的訓練是不可能的。當教師在講台上滔滔不絕地講解時,能否保證每一個學生都專心去聽?能否保證每一個專心去聽的學生都聽得明白?能否保證每一個聽得明白的學生都能解同一類題目?可見:“課堂上教師講,學生聽,聽就會懂,懂就會做。”是教師一廂情願的做法,教師只有不滿足於自己的“講清楚”,在課堂上幫助學生獨立完成,並進行大量的訓練,才能最終形成技能。,技能訓練是如何實施的呢?

1.精心設計好每一節課的教案是實現技能訓練的前提

以目標教學模式為例:“前提測評”、“認定目標”、“導學達標”以及“課外作業”是五個基本環節。在這幾個環節中應該有足夠的練習讓學生鞏固已有的知識、學習新知識以及讓學生達到熟練的程度。也就是説,能使學生做到:“筆不離手”的教案,才能成功地實現技能訓練。

2.在課堂上引導得法是實現技能訓練的關鍵

傳統的教學方法習慣於教師首先在黑板上先作示範,然後再由學生動手,這樣做既費時、低效,又間接地打擊了優生的極積性。教師在課堂上應該做到:大部分學生能獨立解決的問題,則無須講,儘量減少舉手、口答等無謂形式,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教學效益。只有教師時刻記住自己在課堂上的“導演”身份,對學生作出適當的點拔、引導、輔導,把課堂上的時間還給作為“演員”的學生,才能實現有效的技能訓練。

3.“限時”是實現技能訓練的保證

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每一組訓練題作出限時,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並讓學生記錄實際所用的時間,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二)、以分層訓練的方式實現因材施教

傳統的課堂教學普遍存在放鬆差生、縛住優生的現象。差生在課堂上由於不懂而顯得無事可做,優生在課堂上僅用5至10分鐘就已經掌握了該學的知識,其他時間也是無所事事。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必須要在課堂教學中實施因材施教。要實現因材施教,首先,必須深入瞭解學生的實際。“全部教育心理學還原成一條原理,那就是根據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進行教學”,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狀況是影響學生學習的重要因素。教師不但要了解學生有哪些知識與能力的方面的缺陷,有針對性地設計好相應的練習,及時調整教學方法、進度,以實現因材施教。其次,要實現因材施教,教師必須在練習的設計中準備好差生會做的題目。一個學生可不可教,主要看教師對他的要求如何。在課堂上重視差生的輔導、偏愛差生,給他們樹立信心與希望,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方法。還有,在練習設計中要注意分層訓練。比如:“導學達標”和“課外作業”一般為A、B、C三組題目,其中A組題為預備知識,B組題是專為實現技能訓練而設置的基礎知識、基本運算,C組題是各方面知識的綜合運用。對於中下層生,只要求完成A、B兩組題目,而優生則可完成A、B、C三組題目。這樣,讓每一個學生都有適合自己做的題目。也就收到了課堂教學和高效益。

(三)、重視數學能力的培養

數學教學大綱作出了“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的規定。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兩極分化現象來源於思維水平的差異。學生的思維起點源於學生的知識結構和認識能力。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要求教師在教學中以形象思維作為思路點撥的起點,儘可能多地以直觀演示提供數學原型和數學範式,科學地去發現思維通路,從而促進學生抽象思維和創造思維的發展,不斷培養費增強學生髮現知識、獲取知識的主動性。有人説:“一個壞的教師奉送真理,一個好的教師則教人發現真理。”也就是説,教師重視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提高數學教學的質量。

(四)、注重傳授數學思想和方法

學生學習數學,學會是基礎,會學是目的,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是完成“教是為了不教”任務的重要標誌。教學中,在加強技能訓練的同時,要強化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的教學,做到講方法聯繫思想,以思想指導方法,使二者相互交融,相得益彰。此外,還應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着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即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激勵學生善於發現問題、思考問題,並能運用數學方法去解決廣泛的多種多樣的數學問題,以便增強學生探究新知識、新方法的創造能力。

六、具體複習安排

1、第一階段複習

複習時間:第六週——第十一週

複習宗旨:重雙基訓練,知識系統化,練習專題化,專題規律化。在這一階段的教學把書中的內容進行歸納整理、組塊,使之形成結構。,使學生掌握每個章節的知識點,熟練解答各類基礎題,對每個章節進行測驗,檢測學生掌握程度。複習內容:實數、代數式、方程、不等式、函數、統計與概率、幾何基本概念,相交線和平行線、三角形、四邊形、相似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圓、圖形的變換、視圖與投影、圖形的展開與摺疊。配套練習以《**年習題化考點歸納》為主,複習完每個單元進行一次單元測試,重視補缺工作。

2、第二階段複習

複習時間:第十二、十三週 複習宗旨:在第一階段複習的基礎上延伸和提高,側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重點進行專題複習及綜合題的訓練。針對不斷變化的中考,必須加強考試的動態研究,以此指導我們的升學複習,抓好專題複習研究。在課堂教學上要注意教給學生的學法指導,讓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應用,做到舉一反三,得心應手。

複習內容:進行專題複習,如“方程型綜合問題”、“應用性的函數題”、“不等式應用題”、“統計類的應用題”、“幾何綜合問題”,、“探索性應用題”、“開放題”、“閲讀理解題”、“方案設計”、“動手操作”等,以便學生熟悉、適應這類題型。

3、第三階段複習

複習時間:第十四、十五週

複習宗旨:模擬中考的綜合訓練,查漏補缺。

複習內容:研究歷年的中考題,訓練答題技巧、考場心態、臨場發揮的能力等。

數學教學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在我校整體建構和諧教學模式下,使學生在九年義務教育數學課程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作為未來公民所必要的數學素養,以滿足個人發展與社會進步的需要。具體目標如下。

1.獲得必要的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數學概念、數學結論的本質,瞭解概念、結論等產生的背景、應用,體會其中所藴涵的數學思想和方法,以及它們在後續學習中的作用。通過不同形式的自主學習、探究活動,體驗數學發現和創造的歷程。

2.提高空間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論證、運算求解、數據處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數學地提出、分析和解決問題(包括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數學表達和交流的能力,發展獨立獲取數學知識的能力。

4.發展數學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力求對現實世界中藴涵的一些數學模式進行思考和作出判斷。

5.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形成鍥而不捨的鑽研精神和科學態度。

6.具有一定的數學視野,逐步認識數學的科學價值、應用價值和文化價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維習慣,崇尚數學的理性精神,體會數學的美學意義,從而進一步樹立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

二、教材特點:

我們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A版)》,它在堅持我國數學教育優良傳統的前提下,認真處理繼承,借籤,發展,創新之間的關係,體現基礎性,時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到,具有如下特點:

1.親和力:以生動活潑的呈現方式,激發興趣和美感,引發學習激情。

2.問題性:以恰時恰點的問題引導數學活動,培養問題意識,孕育創新精神。

3.科學性與思想性:通過不同數學內容的聯繫與啟發,強調類比,推廣,特殊化,化歸等思想方法的運用,學習數學地思考問題的方式,提高數學思維能力,培育理性精神。

4.時代性與應用性:以具有時代性和現實感的素材創設情境,加強數學活動,發展應用意識。X|k |b| 1 . c|o |m

三、教法分析:

1.選取與內容密切相關的,典型的,豐富的和學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動活潑的語言,創設能夠體現數學的概念和結論,數學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數學應用的學習情境,使學生產生對數學的親切感,引發學生看個究竟的衝動,以達到培養其興趣的目的。

2.通過觀察,思考,探究等欄目,引發學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動,切實改進學生的學習方式。

3.在教學中強調類比,推廣,特殊化,化歸等數學思想方法,儘可能養成其邏輯思維的習慣。

四、學情分析:

高一班學習情況良好,但學生自覺性差,自我控制能力弱,因此在教學中需時時提醒學生,培養其自覺性。班級存在的最大問題是計算能力太差,學生不喜歡去算題,嫌麻煩,只注重思路,因此在以後的教學中,重點在於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同時要進一步提高其思維能力。同時,由於初中課改的原因,高中教材與初中教材銜接力度不夠,需在新授時適機補充一些內容。因此時間上可能仍然吃緊。同時,其底子薄弱,因此在教學時只能注重基礎再基礎,爭取每一堂課落實一個知識點,掌握一個知識點。w w w .x k b 1.c o m

五、教學措施: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由數學活動、故事、吸引人的課、合理的要求、師生談話等途徑樹立學生的學習信心,提高學習興趣,在主觀作用下上升和進步。

2、注意從實例出發,從感性提高到理性;注意運用對比的方法,反覆比較相近的概念;注意結合直觀圖形,説明抽象的知識;注意從已有的知識出發,啟發學生思考。

3、加強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就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培養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養成善於分析問題的習慣,進行辨證唯物主義教育。

4、抓住公式的推導和內在聯繫;加強複習檢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題的分析,講清解題的關鍵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5、自始至終貫徹整體建構,和諧教學。

6、重視數學應用意識及應用能力的培養。

六、教學進度安排

9.3~9.9 5 集合的含義與表示、

集合間的基本關係、

集合的基本運算 會求兩個簡單集合的並集與交集;會求給定子集的補集;能使用Venn圖表達集合的關係及運算。難點:理解概念 第2周

9.10~9.16 5 函數的概念、

函數的表示法 會求一些簡單函數的定義域和值域;能簡單應用 第3周

9.17~9.23 5 單調性與最值、

奇偶性、實習、小結 學會運用函數圖象理解和研究函數的性質,理解函數單調性、最大(小)值及幾何意義 第4周

9.24~9.30 5 指數與指數冪的運算、

指數函數及其性質 掌握冪的.運算;探索並理解指數函數的單調性與特殊點。難點:理解概念 第5周

10.1~10.7 5 (9月月考、國慶放假)

第6周

10.8~10.14 5 對數與對數運算、

對數函數及其性質 理解對數的概念及其運算性質,知道用換底公式;探索並瞭解對數函數單調性與特殊點;知道指數函數與對數函數互為反函數 第7周

10.15~10.21 5 冪函數 從五個具體的冪函數(y=x,y=x2,y=x3,y=x-1,y=x1/2)圖象中認識冪函數的一些性質 第8周

10.22~10.28 5 方程的根與函數零點,

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 能夠藉助計算器用二分法求相應方程的近似解; 第9周

10.29~11.4 5 幾類不同增長的模型、函數模型應用舉例 對比指數函數、對數函數以及冪函數增長差異;結合實例體會直線上升、指數爆炸、對數增長等不同函數類型增長的含義 第10周

11.5~11.11

期中複習及考試 分章歸納複習+1套模擬測試 第11周

11.12~11.18 5 空間幾何體的結構

三視圖和直觀圖

幾何體的表面積,體積 認識柱、錐、台、球及其簡單組合體的結構特徵;會用斜二側法畫出它們的直觀圖;瞭解球、稜柱、稜錐、台的表面積和體積的計算公式(不要求記憶公式)。 第12周

11.19~11.25 5 空間點線面位置關係、

線面平行判定與性質 理解空間幾何的定義和公理,認識和理解空間中線面平行的有關性質與判定 第13周

11.26~12.2 5 線面垂直判定與性質

小結 通過直觀感知、操作確認、思辨論證,認識和理解空間中線面垂直的有關性質與判定; 第14周

12.3~12.9 5 直線的傾斜角與斜率、

直線的方程 掌握斜率公式;能根據斜率判定兩條直線平行或垂直;探索並掌握直線方程的幾種形式 第15周

12.10~12.16 5 直線交點座標與距離公式、小結 能用解方程組的方法求兩直線的交點座標;探索並掌握兩點間、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 第16周

12.17~12.23 5 圓的方程、

直線與圓的位置關係 探索並掌握圓的標準方程與一般方程;根據方程判斷直線與圓、圓與圓的位置關係 第17周

12.24~12.30 5 空間直角座標系、

小結

會用空間直角座標系刻畫點的位置;探索並得出空間兩點間的距離公式 第18-22周12.31~2.3 5 期末複習及考試 分章歸納複習+5套模擬測試 考生只要在全面複習的基礎上,抓住重點、難點、易錯點,各個擊破,夯實基礎,規範答題,一定會穩中求進,取得優異的成績。數學網高考頻道為大家整理了高一數學教學計劃參考及進度表。

數學教學計劃 篇3

一、活動準備:

1、課件長方形娃娃、正方形娃娃,正方形娃娃介紹自己的錄音。

2、長方形兩張(其中一張邊畫有四種顏色,一張對邊畫同一種顏色);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紙幼兒每人一張(長方形的寬與正方形的邊一樣長)。

3、“小客人”兩個:一個嘴巴是長方形的,一個嘴巴是正方形的。正方形和長方形的餅乾每人一張。

二、教學過程:

(一) 開始部分:

活動導入:猜一猜。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好朋友,它有4條邊、有4個角,而且4條邊一樣長,4個角一樣大。小朋友猜猜它是誰?(幼兒回答)

(二)基本部分:

1、放課件,出示正方形,加深幼兒對正方形的認識。

師:請小朋友閉上眼睛,老師把它請出來!(出示正方形)原來是正方形,小朋友歡迎它(拍手歡迎)。

正方形娃娃:嗨!小朋友,我是正方形,我有4條邊,4條邊一樣長,我有4個角,4個角一樣大。

師:小朋友,正方形説它有4條邊,4條邊一樣長,有4個角,4個角一樣大,咱們一塊來看一看是不是這樣。

2、通過量一量、折一折,感知正方形的特徵。

出示和正方形娃娃一樣的正方形,讓幼兒通過用和它邊一樣長的紙條進行量一量,從而感知正方形有4條邊,4條邊一樣長, 通過折一折,知道有4個角,4個角一樣大。(引導幼兒講述正方形的特徵)幼兒齊拍手説特徵。

師小結:正方形有4條邊,4條邊一樣長,有4個角,4個角一樣大。

3、出示長方形娃娃,引導幼兒認識長方形。

師:正方形娃娃還請來了它的一位好朋友,大家看它是誰?(長方形)大家看它和正方形有什麼地方不一樣?(幼兒講述)讓幼兒通過折一折,知道有4個角,4個角一樣大。通過量一量、折一折,知道長方形有4條邊,對邊一樣長,(引導幼兒講述長方形的特徵)幼兒齊拍手説特徵。

師小結:長方形有4個角,4個角一樣大,有4條邊,對邊一樣長。

4、幼兒操作,加深認識。

師:老師也給小朋友準備了一個正方形和一個長方形,現在請你自己動手摺一折,看一看長方形和正方形是什麼樣的?它們哪些地方不一樣?

5、總結正方形和長方形的異同點。(引導幼兒先説,後師小結:相同點:都有4個角,4個角一樣大,都有4條邊。不同點:正方形4條邊一樣長,長方形對邊一樣長。

6、遊戲鞏固:給小客人送食物。(長方形嘴巴的客人吃長方形的餅乾,正方形嘴巴的客人吃正方形的餅乾)。

7、聯想尋找:啟發幼兒找出教室裏哪些物品像長方形。

(三)結束部分:

請幼兒到室外找一找還有哪些東西像長方形。

三、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對圖形進行比較的興趣。

2、能在周圍環境中找出長方形的物體。

3、認識長方形,知道名稱和基本特徵,能區分長方形和正方形,瞭解它們的異同點。

數學教學計劃 篇4

一、 教法分析:

1、 在三五五教學模式下,改善師生之間的關係,提高親和力,以生動活潑的呈現方式,激發興趣和美感,引發學習激情。

2、選取與內容密切相關的,典型的,豐富的和學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動活潑的語言,創設能夠體現數學的概念和結論,數學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數學應用的學習情境,使學生產生對數學的親切感,引發學生看個究竟的衝動,以達到培養其興趣的目的。

3、 通過觀察,思考,探究等欄目,引發學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動,切實改進學生的學習方式。

4、 在教學中強調類比,推廣,特殊化,化歸等數學思想方法,儘可能養成其邏輯思維的習慣。

二、具體教學要求:

1、瞭解合情推理的含義,能利用歸納和類比等進行簡單的推理,瞭解合情推理在數學發現中的作用;瞭解演繹推理的重要性,掌握演繹推理的基本模式,並能運用它們進行一些簡單推理;瞭解合情推理和演繹推理之間的聯繫和差異。

2、瞭解直接證明的兩種基本方法:分析法和綜合法;瞭解分析法和綜合法的思考過程、特點;瞭解間接證明的一種基本方法──反證法;瞭解反證法的思考過程、特點。

3、(理)瞭解數學歸納法的原理,能用數學歸納法證明一些簡單的數學命題。

4、理解複數相等的充要條件;瞭解複數的代數表示法及其幾何意義;會進行復數代數形式的四則運算;瞭解複數代數形式的加、減運算的幾何意義。

5、(理)理解分類加法計數原理和分類乘法計數原理;會用分類加法計數原理或分步乘法計數原理分析和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理解排列、組合的概念;能利用計數原理推導排列數公式、組合數公式,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能用計數原理證明二項式定理,會用二項式定理解決與二項展開式有關的簡單問題。

6、(理)理解取有限個值的離散型隨機變量及其分佈列的概念,瞭解分佈列對於刻畫隨機現象的重要性;理解超幾何分佈及其導出過程,並能進行簡單的應用;瞭解條件概率和兩個事件相互獨立的概念,理解n次獨立重複試驗的模型及二項分佈,並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理解取有限個值的離散型隨機變量均值、方差的概念,能計算簡單離散型隨機變量的均值、方差,並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利用實際問題的直方圖,瞭解正態分佈曲線的特點及曲線所表示的意義。

7、瞭解下列一些常見的統計方法,並能應用這些方法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瞭解獨立性檢驗(只要求22列聯表)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其簡單應用;瞭解假設檢驗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其簡單應用;瞭解聚類分析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其簡單應用;瞭解迴歸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其簡單應用。

8、瞭解程序框圖;瞭解工序流程圖(即統籌圖);能繪製簡單實際問題的流程圖,瞭解流程圖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作用;瞭解結構圖;會運用結構圖梳理已學過的知識、整理收集到的資料信息。

三、教學措施: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由數學活動、故事、吸引人的課、合理的要求、師生談話等途徑樹立學生的學習信心,提高學習興趣,在主觀作用下上升和進步。

2、注意從實例出發,從感性提高到理性;注意運用對比的方法,反覆比較相近的概念;注意結合直觀圖形,説明抽象的知識;注意從已有的知識出發,啟發學生思考。

3、加強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就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培養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養成善於分析問題的習慣,進行辨證唯物主義教育。

4、抓住公式的推導和內在聯繫;加強複習檢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題的分析,講清解題的關鍵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5、自始至終貫徹教學四環節,針對不同的教材內容選擇不同教法。

6、重視數學應用意識及應用能力的培養。

總結:以上就是高二數學第二學期教學計劃的全部內容,希望上面的文章能幫助老師們加強教研,研究考綱考題,研究課堂教學模式和方法!

數學教學計劃 篇5

全冊教學理念:讓不同的孩子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全冊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第一冊

全冊教材分析:本冊教材一共分為十個單元:數一數、比一比、1----5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物體和圖形、分類、6-----10的認識和加減法、11-----20的認識、認識鐘錶、20以內的進位加法及總複習和二個數學活動:數學樂園和我們的校園。本冊的教學重點是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10以內的加減法,難點是進位加法,這兩部分知識和20以內的退位減法是學生學習認數和計算的基礎,同時它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因此,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小學數學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必須讓學生切實掌握。本冊教材是義務教育的實驗教材,是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進行的實驗課本,本冊教材主要是通過各種各樣的活動對學生進行數感及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學習習慣、合作與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養,讓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同時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學習自己有用的知識,對學生進行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初步瞭解一定的學習方法、思考方式。

全冊教學目標:

1、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係,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6、初步瞭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

7、初步瞭解鐘錶,會認識整時和半時。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全冊重、難點:

教學內容是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進位加法。

全冊課時安排:共計約61課時

1、 數一數………………………………………………約1課時

2、 比一比……………………………………………… 約2課時

3、 1—5的認識和加減法………………………………約10課時

4、 認識物體和圖形……………………………………約3課時

5、 分類…………………………………………………約2課時

6、 6—10的認識和加減法……………………………約21課時

7、 11—20各數的認識…………………………………約4課時

8、 認識鐘錶……………………………………………約2課時

9、 20以內的進位加法………………………………約12課時

10、 總複習………………………………………………約4課時`

數學教學計劃 篇6

一、學情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48人。從上學年的知識質量驗收的情景看,學生成績存在明顯的兩極分化,後進生的面還是大,針對這些情景,本學年在重點抓好基礎知識教學的同時,加強後進生的輔導和優等生的指導工作,全面提高合格率和優秀率。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安排了分數乘法、分數除法、百分數。分數乘法和除法的教學是在前面學習整數、小數有關計算的基礎上,培養學生分數四則運算本事以及解決有關分數的實際問題的本事。分數四則運算本事是學生進一步學習數學的重要基本技能,應當讓學生切實掌握。百分數在實際生活中有着廣泛的應用,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掌握百分數的計算方法,會1解決簡單的有關百分數的實際問題,也是小學生應具備的基本數學本事。

在空間與圖形方面,教材安排了位置、圓兩個單元。位置的教學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經過豐富的現實的數學活動,讓學生經歷初步的數學化的過程,理解並學會用數對錶示位置;經過對曲線圖形——圓的特徵和有關知識的探索與學習,初步認識研究曲線圖形的基本方法,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進一步發展。

在統計方面,安排的是扇形統計圖。在前面學習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的基礎上,學會看懂扇形統計圖,認識扇形統計圖的特點,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生活和解在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教材一方面結合分數乘法和除法、百分數、圓、統計等知識,教學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另一方面,安排了“數學廣角”的教學資料,引導學生經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假設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進一步體會用代數方法解決問題的優越性,感受數學的魅力,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本事。

本冊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數學綜合應用的實踐活動,讓學生經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悦,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實踐本事。決問題中的作用,發展統計觀念。

三、教學資料和教學目標

這一冊教學資料包括:分數乘法,位置,分數除法,圓,百分數,統計,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分數乘法和除法,圓,百分數等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資料。教學目標是:

1.理解分數乘除法的意義,掌握分數乘、除法的計算方法,比較熟練地計算簡單的分數乘、除法,會進行簡單的分數四則混合運算。

2.理解倒數的意義,掌握求倒數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義和性質,會求比值和化簡比,會解決有關比的簡單實際問題。

4.掌握圓的特徵,會用圓規畫圓;理解圓周率的意義,探索並掌握圓的周長與面積公式,能正確地計算圓的周長與面積。

5.明白圓是軸對稱圖形,進一步認識軸對稱圖形;能運用平移、軸對稱和旋轉設計簡單的圖案。

6.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錶示位置,初步體會座標思想。

7.使學生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比較熟練地進行有關百分數的計算,能夠解決有關百分數的簡單實際問題。

8.認識扇形統計圖,能根據需要選擇適宜的統計圖表示數據。

9.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構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本事。

10.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感受數學的魅力。構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初步構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本事。

11.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2.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分數乘法和除法、圓、百分數。

難點:分數乘法和除法、雞兔同籠問題。

五、教學措施:

1、創設愉悦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提倡學法的多樣性,關注學生的個人體驗。

3、課堂訓練形式的多樣化,重視一題多解,從不一樣角度解決問題。

4、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使學生切實掌握好這些基礎知識。

數學教學計劃 篇7

 一、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

本班人數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班上大部分學生會數10以內的各數,會認這些數,會寫這些數;少部分同學已能計算10以內的加減法;但也有個別同學數數能力、全面觀察問題的能力不是很好。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以下一些內容:數一數、比一比,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分類,11~20各數的認識,認識鐘錶,20以內的進位法,用數學,數學實踐活動。

本冊教學重點是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這兩部分內容是學習認數和計算的開始,是小學數學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

第一單元數數教材設計了一個“美麗的校園”情景,一方面幫助學生了解學校生活,另一方面初步感知10以內各數,體會數存在於我們生活當中,使教師初步瞭解學生數數、觀察和語言表達能力情況,為以後教學做好準備。本單元教學重、難點是使學生充分感知10以內的數,關鍵是要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和生活情境讓學生充分數數。

比一比是學習認數、計算和量的準備性知識,重點是初步感知“多少長短高矮”的含義。難點是學會比較物體多少長短高矮的方法。關鍵是掌握比一比的方法。

1—5的認識和加減法是數概念中最基礎的知識之一。是小學生學習數學的開始。重點:教學生寫數字和初步建立數感、符號感。難點:建立數感、符號感。關鍵:使學生經歷數概念的形成過程。

認識物體和圖形是學生學習空間與圖形知識的開始,主要是從形狀這一角度使學生初步認識物體和圖形。重、難點:掌握圖形特徵,建立空間觀念。關鍵:通過直觀操作,感受圖形特徵。

分類能力的發展對於將來理解、接受和掌握系統化的知識,形成科學、嚴謹的思維方式很有益處。重、難點:確定分類標準,掌握分類方法。關鍵:掌握初步的分類方法。

6—10的認識和加減法是學生進一步學習2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計算最直接的基礎。重、難點:建立數感、符號感,掌握6—10的加減法。關鍵:讓學生體會數可以用來表示和交流。

11—20各數的認識為學習20以內的加減法做準備。重、難點:認識數位和計數單位,掌握數的組成。關鍵:通過直觀操作,逐步形成數概念。

認識鐘錶主要是使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會看整時和半時,初步認識鐘面。重、難點:會看整時和半時。關鍵:掌握看整時和半時的方法。

20以內的進位加法是20以內退位減法和多位數計算的基礎,也是進一步學好數學必須練好的基本功之一。用加法和減法解決簡單的問題,既有利於學生在用數學中領悟加減法的含義,又可以為以後發現和解決稍複雜的問題打下基礎。重點:掌握20以內的進位加法。難點:用加法和減法解決簡單的問題。關鍵:掌握一種20以內進位加法的方法。

三、教學目的要求。

(一)知識方面。

1、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各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係,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

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6、初步瞭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

7、初步認識鐘錶,會認識整時和半時。

(二)能力方面。

1、在學習的過程中初步培養學生具有獨立思考、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能力。

2、培養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觀察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

3、培養學生初步的數感、符號感和初步的數學思想。

4、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並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

1、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2、養成認真完成作業、書寫工整的良好習慣。

3、培養正確的審美觀、價值觀與人生觀等。

四、教學措施。

1、注意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活動情境,以幫助學生理解數的概念、構建有關數學知識。

2、努力倡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努力創設有意義的問題情境或數學活動,激勵每一個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探索數學,併產生與同伴交流的願望。

3、注意體現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體驗用數學的樂趣,體驗成功快樂。

4、根據學生特點,結合教材內容,適時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5、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客觀、全面、公正地評價學生。

6、注重學生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7、體現教學方法的開放性、創造性,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五、教學進度。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jihua/nvjn4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