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計劃 >

湘教版科學六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湘教版科學六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教學教材有很多不同的版本,接下來小編為你帶來湘教版科學六年級上冊教學計劃,希望對你有幫助。

湘教版科學六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以訓練學生推理判斷的邏輯思維能力為重點,編排了“生物與環境”、“營養與健康”、“地表變化的奧祕”、“能量”、“月球”5個主題單元和1個綜合單元,一共有22課、61個活動。每個單元的主要內容是:

1、生物與環境:此單元包括“一棵頑強的小樹”、“從‘南橘北枳’説起”、“走進池塘”、“假如大樹都倒下”4課書,主要引領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來探討生物的生存與環境之間的關係,主要的學習方法是實驗、觀察、調查、閲讀科技史等。此單元教學大約需要7~8課時。

2、營養與健康:此單元包括“食物中的營養”、“消化與吸收”、“飲食與健康”3課書,圍繞人的生存逐層遞進地展開研究,主要的學習方法是問題驅動、實驗、調查、測量等。此單元教學大約需要6~7課時。

3、地表變化的奧祕:此單元包括“地表在變化”、“地震”、“火山”、“巖石也變化”、“走近礦產”以及“人類對地表變化的影響”6課書,重點介紹了引起地表變化的各種內、外力因素,同時要求學生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結合教材提供的事實或數據進行判斷和推理。如:推測喜馬拉雅山曾經發生的變化,推想噴發過後的火山山體外形,推測煤的形成等。此單元教學,大約需要8~9課時。

4、能量:此單元按照“總—分—總”的結構編排了“能量家族”、“熱能變、變、變”、“電錶轉呀轉”、“太陽能的利用”、“打開能源寶庫”5課書,通過觀察、實驗、閲讀科技史、調查、製作、設計等方法,指導學生認識能量的各種不同表現形式和能量的相互轉化。此單元教學大約需要7~8課時。

5、月球:此單元包括“探索月球的祕密”和“月有陰晴圓缺”2課書,旨在通過觀察、猜想、閲讀科技史、模擬實驗等活動,引領學生探究月球的奧祕,瞭解關於月球的更多知識,進一步培養學生推理判斷的邏輯思維能力。此單元教學大約需要2~3課時。

6、我們怎樣做判斷:此單元是先通過案例及本學期回憶整理的方式幫助學生總結出進行推理判斷的方法,然後引領學生將總結的方法理論進行又一次的運用。此單元教學大約需要2課時。

二、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根據已有知識和經驗,能運用歸納、演繹等方法進行推理和判斷,能將推理判斷的思維過程轉化成語言並能有條理地敍述。能夠及時修訂、完善自己的假設和計劃,比較熟練地掌握對比實驗的設計方法並能用於實踐,能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模擬實驗、設計並製作簡單的科學模型和科技作品。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保持和發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慾,大膽想象、尊重證據、敢於創新,樂於用學到的科學知識改善生活,節約能源,保護環境,意識到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

科學知識:

1、知道環境對生物生長、生活習性等多方面有影響;懂得食物鏈的含義;能認識到人類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依賴於環境,又影響環境,影響其他生物的生存。

2、瞭解人類需要哪些營養及其來源,懂得營養全面合理的重要性;瞭解人體的消化過程,養成良好的飲食衞生習慣;瞭解影響健康的各種因素。

3、知道任何物體工作時都需要能量,電、光、熱、聲、磁等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現形式;認識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轉化。

4、瞭解地球表面是在不斷變化的;瞭解火山噴發現象;瞭解地震的現象;知道主要的能源礦產、金屬礦產及其提煉物的名稱;認識各種自然力量對地表改變的作用;瞭解人類活動對地表改變的影響。

5、知道月球是地球的衞星,知道月球每天、每月的運動模式;從各種媒體上了解更多的有關月球的知識。

三、教學措施

1、抓住重點單元、重點課,落實本冊的能力訓練重點。

2、重視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係。

3、發揮科技史的教育作用。

4、圍繞研究課題,開發、利用信息化教學資源。

5、繼續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科學學習習慣。

四、教學安排(每週2課時)

周次 教 學 內 容

1《一棵“頑強”的小樹》

2《從“南橘北枳”説起》、《走進池塘》

3《假如大樹都倒下》

4《食物中的營養》

5《消化與吸收》

6《飲食與健康》、《探索月球的祕密》

7《月有陰晴圓缺》、《地表在變化》

8《地震》、《火山》

9《巖石也變化》、《走進礦產》,

10《人類對地表變化的影響》

11《能量家族》

12 《熱能變、變、變》

13《電錶轉呀轉》、《太陽能的利用》

14《打開能源寶庫》

15《我們怎樣做判斷》,《科學自己做,我也能成功》

16 複習

17 複習

18 複習,期末考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jihua/9vwk4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