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計劃 >

五年級思品下冊教學計劃

五年級思品下冊教學計劃

小學五年級思品下冊教學計劃【1】

一、學生基本情況:

五年級思品下冊教學計劃

班上的學生能聽從教師的教導,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聽從老師教誨。有一定的集體榮譽感,能積極完成學校交給的各種任務;有一定的自理能力,懂得與同學友好相處。但部分男生自制力差,以自我為中心,受挫力低,責任心尚未形成,對待學業得過且過。總之,引導本班同學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及行為習慣迫在眉睫且任重道遠。

二、教學內容

1、成長的快樂與煩惱;2、追根尋源;3、獨具魅力的中華文化;4、我們生活的地球。

三、教材特點:

教材採用單元編排、主題統整的方式來構建教材體系。本冊教育內容由四個單元構成。單元主題下設課文主題,每個課文題均來一個引導學生學習、研討的話題,下面又生成多個小話題。本冊教材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1、教育性。品德與社會課擔負着道德人格培養的任務。在本冊教材中,主要進行以下方面內容的教育:以多種形式促進這兩個我的對話,引導兒童逐步完成兩個“自我”的分化;向兒童呈現他們生活中的各種關係,讓他們從這種關係中去理解和體驗,引導兒童逐步建構起共生型的人格;通過歷史與文化的啟蒙,對學生進行熱愛祖國的教育,引發學生對祖國的認同感、歸屬感等等。

2、綜合性。本冊教材幾乎涵蓋思想品德、歷史、地理、社會等多方面的內容。所有這些內容都是通過“個人——人與人——人與社

會”這條主線來串聯的,使之形成一個完整的教學線索。

3、參與性。為了使學生能真正體味到教材所要表達的思想、觀點,就需要為學生提供自己親自參與、親身體驗的機會,本冊教材中設計了大量的問題、案例,讓學生參與,讓學生彷彿臵身於真實的社會場景中,通過學生與家庭、學生與學校、學生與社會生活中的具體事例以及對這些事例的認識與實踐來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4、直觀性。本冊教材呈現的是一頁頁文字與畫面有機融合的版面,力圖通過各種精選的圖畫、照片、示意圖、地圖和表格等,來最大程度地闡述教材所要反映的思想、意圖。例如第三單元《獨具魅力的中華文化》,根據五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在文字的基礎上,安排了大量的插圖,這些插圖,已不再僅僅是一些圖畫,還有示意圖和大量的照片,通過這些插圖,不僅增加了歷史審美感和歷史直觀性。也幫助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本單元的內容。從而達到品德與社會課程所要達到的教學目的。

四、教學措施

1、全面把握課程目標。在教學中通過多種教學活動、幫助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適應和參加社會的能力,掌握必備的基礎知識。

2、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在教學中積極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結合學生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共同探究學習主題,不斷豐富和發展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學生在獲得內心體驗的過程中,形成符合社會規範的價值觀。

3、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4、教學時要注重與其它學科教學內容的緊密結合,注重與學生

生活和社會的聯繫,要教學和學生的現實生活聯繫起來。

5、儘可能地使用現代教育技術,豐富課程資源。

五、教學進度表

人教版教材五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案

第一單元成長的快樂與煩惱

教材內容:《生活中的快樂》

教學目標:

1.通過呈現快樂的場景,帶動學生去細心觀察、發現快樂;知道快樂並不難尋找,讓學生在發現快樂的過程中感受快樂。

2.知道快樂有很多種,而通過自己的付出獲得的快樂更持久。教學重難點:

理解什麼是快樂,感受生活中的快樂,指導學生學會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生活。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感受快樂

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可以感受到快樂。當我們聽到好消息、取得好成績時,當我們盡

情地玩耍、唱歌時,快樂都伴隨着我們。快樂是好心情,快樂是一種感受。

活動一:多變的情緒

1.上個星期,老師讓同學們記錄一週之內自己的心情變化,大家舉起手來,讓我看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在組裏和同學們説説自己的心情故事,把這星期裏快樂和不快樂的'事情告訴小夥伴們。(小組交流)

2.誰願意給全班同學講講一週內自己的情緒變化,什麼事使自己感到快樂,當時的心情怎樣?(開心)什麼事使自己不高興,當時自

己的心情又是怎樣的?你自己是快樂多一點還是不高興多一點

活動二:快樂驛站

1.讓學生通過講笑話、唱一首快樂的歌、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表演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快樂的事情,表達快樂的心情,並感染其他同學,讓學生在“快樂驛站”,共同感受快樂。

2.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説一説快樂的情緒給自己的生活帶來的好處;在愉悦、快樂的心境下學習、做事有什麼感受。

活動三:找尋快樂

1.大家都希望自己快樂多一點,在我們生活中,處處可以感受到快樂,當我們聽到好消息時,取得好成績時,當我們買到滿意的東西和小夥伴盡情玩耍時,都可以感受到生活到處洋溢着快樂。現在讓我們來尋找快樂。

2.師給生髮“快樂卡片”,大家把自己往日或今天的快樂或家人生活中的快樂寫下來且説一説。給大家五分鐘,小組交流。

全班交流:説説你找到的快樂,其他同學有類似的經歷嗎?

3.快樂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好處呢?

家庭其樂融融,學習更有動力,生活更有情趣、更美好

第二課時

汗水換來的快樂

快樂有很多,有單純的快樂,也有摻雜着痛苦和汗水的快樂;有短暫的快樂,也有能持續長久的快樂有些快樂輕而易舉就能得到,有些快樂則需要付出努力才能獲得。

活動四:汗水換來的快樂

1.出示教材,分小組選擇一幅圖説一説。

小學五年級思品下冊教學計劃【2】

一、指導思想

以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對學生進行道德品質教育和愛國教育,教會學生怎樣做人,引導學生從小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為習慣。

二、基本情況

全班共有學生50人,其中男生30人,女生20人,他們大部份都是獨生子女,受到家人的百般呵護,在各方面都存在不良的行為習慣,對他們的思想進行教育是件不容易的事。

三、教材分析

1、教學內容

全書共有五個單元,包括我上學了、上學路上、我的同學和老師、家裏的我、大自然真美麗。每個單元又分為三個主題,其中第四單元有四個主題。

2、教學要求

1)知道生活、學習中常常會有不順心的事,有困難,不要怕。

2)知道初步的健康常識,養成正確的坐、立、走姿勢和良好的個人衞生習慣。

3)學會自己照顧自己,知道生活中會遇到各種危險,知道最基本的緊急求助和自救辦法。

4)瞭解天氣、季節變化對生活的影響。

5)感受身邊環境對自己生活的影響。

3、教學重點難點

1)培養學生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恆心和毅力。

2)培養學生熱愛生命積極向上的情感和態度。

3)引導孩子瞭解生活中基本的健康安全常識,引導孩子學會生活,保護自我。

4)培養孩子熱愛家鄉的情感,讓學生從小形成關注家鄉,為建設家鄉做好準備。

5)讓學生感受身邊環境對自己生活的影響,能愛護家庭和公共環境衞生,節約水、電、紙張等資源。

6)初步培養學生積極上進的生活態度。

7)使學生從小懂得珍愛生命,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4、教材的編排特點

1)以兒童的現實生活為教材內容的主要源泉。

2)重視生活情感的陶冶。

3)教材面向兒童的整個生活世界,重視地方、學校、教師與兒童的創造性。

4)課堂從教師擴展到家庭、社區及兒童的其他生活空間,不侷限於課堂內的教學活動,而是體現課前、課中、課後,校內外連續,完整的活動過程。

四、教學措施

1、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創設寬鬆、和諧、活躍的課堂氛圍。

2、尊重學生的差異,關注“邊緣兒童”,對學生進行開放性的、發展性的、鼓勵性的評價,幫助他們感受成長的愉悦。

3、與學生平等對話,傾聽他們的需要。

4、尊重學生的體驗和判斷。

五、課時安排

第一單元我上學了四課時

第二單元上學路上四課時

第三單元我的同學和老師四課時

第四單元家裏的我五課時

第五單元大自然真美麗四課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jihua/32474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