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計劃 >

【推薦】教學計劃彙總10篇

【推薦】教學計劃彙總10篇

時間一晃而過,相信大家對即將到來的工作生活滿心期待吧!需要好好的對接下來的教學進行計劃了。為了讓您不再有寫不出教學計劃的苦悶,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學計劃10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推薦】教學計劃彙總10篇

教學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以教材為基礎,以考綱為準繩,滲透新課標的精神;打破教材原有體系,根據知識的內在聯繫劃分專題,以熱點帶知識;理論聯繫實際,找準熱點和教材的交合點,有的放矢組織學生複習;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加強對學生答題規範化的訓練,提高學生在高考中的得分能力;提高複習效率。

二、學情分析

我校本屆有14個文科班,人數較多,學生基礎參差不齊,給教學帶來了極大的困難。雖然通過第一輪複習,學生對教材的知識體系有了一個比較清楚的認識,但存在的問題還相當多,具體表現在:

1、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從主觀題的回答中反映出部分學生的答案要點表達不準確,常有遺漏,對知識的分塊結構不明,常有方向性的錯誤出現,丟失得分點。

2、對材料的解讀和理解能力差,不能從所給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不能準確無誤的確定答題方向,找不到解題的切入點,形不成完整的解題思路;分析綜合能力有待提高。

3、對選擇題的解答缺少理論分析,命中率不高,這説明學生對基礎知識沒有真正理解,處於一種是懂非懂的狀態。做選擇題還有少政治生在靠碰運氣,因而出現考試分數時高時低,波動較大。

三、具體措施

1、備課

第一、紮實備課。這是第二輪複習效率能否提高的關鍵。備課要做到:備到考點、備到知識網、備到結合點、備到易混點、備到設題角度、備到思維和方法。認真學習和研究《全國新課標考試説明》,結合新課改及今年山東省高考使用全國新課標卷的新要求,研究考綱規定考試的性質,內容,形式及試卷結構,考查的知識範圍,考試的基本型及要求;分析考點,明確每個考點的本質,瞭解考點的內涵和外延,明確複習的方向,提高複習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主要做到以下幾點:

(1)把握變化點,吃透新增點:如經濟生活中的計算題的考查和課本中的一些重難點。

(2)重視不變點。(即對一些沒有變化的重點不能忽視)。

(3)對《説明》中能力要求、內容和樣題要認真研究和思考。

第二、優化教學過程。集體研究、精心設計專題複習教案,深思熟慮推敲課堂教學語言,精心選擇專題訓練試題,仔細批閲及分析考試卷。

第三、認真研究“兩課”(複習課和評講課),精講精評、突出方法,注重創新能力的培養。

複習課要做到:

(1)系統性:滾動複習,知識前後銜接,疏理歸納成串;

(2)綜合性:縱橫聯繫,知識內外交叉,多角度、多層次:

(3)基礎性:着眼雙基,中檔為主,面向多數;

(4)重點性:突出主幹知識,詳略得當:

(5)發展性:傳播方法,指導遷移,學會自學;

(6)啟迪性:深挖教材,發散思維,多角度考慮問題;

評講課要做到:

(1)針對性:講其所需,釋其所疑,解其所難;

(2)診斷性:診痛析因,指點迷津,傳授方法,診防結合;

(3)輻射性:以點帶面,畫龍點睛,舉一反三;

(4)啟發性:啟發思維,點撥思路,發散開拓。

2、上課

(1)注重讓學生參與,積極調動學生,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多讓學生動手、動腦、動口、動耳,真正讓學生去“感知”,這是提高學習效率的有效途徑。

(2)培養在新材料、新情景中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具體進行以下四個方面的訓練:一是審題訓練,要認真審讀材料及設問要求,特別要注意設問的規定性條件。二是信息篩選的訓練,要找準關鍵詞,它是答題的依據和切入點。三是尋找試題與已有知識關聯點的訓練,這是解題的依託。四是語言表達的訓練,要恰當地用學科術語,條理清楚,邏輯嚴密地表達自己對問題的認識。五還要注意訓練答題的速度,合理安排時間。

(3)科學指導,立足學科內綜合,夯實基礎,加強能力提升,強化落實。要構建知識網絡。複習時注重知識體系的構建,重視網絡化複習,注重學科內經濟生活、哲學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的聯繫和綜合。

第一、採用點——線——面結合的方法對課本知識進行全面的整理。

所謂“點”是指最核心的知識點,如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線”是指尋找“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之間的內在關係,這種關係可能是相互包容,也可能是並列,或者是從屬的。通過整理,可以將這些看似孤立的“點"串接起來,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知識框架。“面”是指在“點”和“線”的基礎上,通過拓寬知識,使教材中的概念、原理變得豐滿和具體,即要努力把書讀“厚”。

第二、消除弱點、盲點,狠抓增分點

所謂“弱點”是指學生在複習和測試中所暴露出來的一些薄弱環節。“盲點”是學生認為可能不重要的內容,在多次複習後仍然沒有注意到的內容。在高考複習中,解決這些問題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對於這些“弱點”不能輕易放過,而學生的“盲點”往往需要老師的指點才能消除。消除“弱點”的方法多種多樣,例如,對做錯的題目,要分析做錯的原因。一般來説,主要由三方面的原因造成:一是對知識點的掌握還沒有完全落實造成的;二是審題方面的問題:三是粗心大意所致。找到原因,再採取相應的措施,就可以使複習做到有的放矢。

3、訓練

(1)注意訓練的針對性,提高訓練的實效性,重在梳理解題思路。

在高考複習時,進行適當的訓練無可非議,但關鍵是這種訓練要有針對性,要抓重點。所謂“針對性’’就是針對前面所講的“弱點"和“增分點”的訓練。對於一些重點問題可採用從幾個角度來梳理解題思路的方法。在訓練中,要特別注意及時評講和總結,尋找相關內容思考、判斷和答題的規律,這樣以提高複習效率。

(2)加強客觀題訓練。學生普遍反映,選擇題的分容易得,也容易失。這是因為高考的客觀題降低了難度,試題的知識覆蓋面廣,同時又減少數量,讓學生有充裕的時間完成主觀題的解答,充分發揮整卷的選拔功能。這就需要第二輪複習要在客觀題的速度和準確率上下功夫,做到“既快又準”。從審題,思維品質等出發,組織幾次客觀題的專項訓練是很有必要的。

(3)突出基礎知識的靈活運用。近年來高考試題從總體上來看,基礎性強了,但能力要求不低,其加強能力考查的途徑之一就是提高知識的靈活運用,讓“題海戰術”、“死記硬背”、“生搬硬套”等“下去”,讓重視分析、思維靈活、學習潛力大的“上來”。

(4)突出“三多”訓練。“一題多問,層層遞進”是高考命題的又一特點。複習中,要多練“多問題”,多做“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分解訓練,多做結論的發散訓練。

(5)突出學生閲讀分析能力訓練。試題敍述稍長,很多學生就摸不着頭腦,抓不住關鍵,從而束手無策。這在文科的閲讀分析題、計算題中較為普遍,其原因就是閲讀分析能力差。解決的途徑是引導學生自己閲讀、審題,分析已知條件及所求問題,強化變式。

四、資料使用

自己組編一些資料,同時參考各地的模擬試題進行精選並優化重組,使題目具有更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讓學生在精選精練中提高成績。

五、複習進度:(略)

教學計劃 篇2

一、年級基本情況:

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實踐能力,但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卻並不瞭解,因此要逐步培養學生一些探究問題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能夠從生活和學習中挖掘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主題,能夠試着和同學展開小組合作學習,在有效的活動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與創新的潛能。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培養學生對生活、學習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具備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要讓他們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的方法,信息資料的蒐集、分析和處理問題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學生形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成為創新生活的小主人。

二、活動目標

通過調查討論,開展主題活動,理解學習行為的含義,瞭解良好的學習行為對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的重要性,從而指導自己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 通過調查、訪問,查閲資料,實踐操作,瞭解飲食與健康的重要性。在活動中,讓學生更多的發展能力。

通過調查我們身邊的殘疾人,讓我們用真摯的愛為他們挑起一片蔚藍的天空,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去尊重他們,關愛他們。通過調查身邊的民俗活動,瞭解悠久歷史,增強民族自豪感。通過調查、採訪,使學生初步瞭解到人們與電腦的關係,引發學生的積極思考,從而增強學生合理使用電腦的意識。通過對、街道等社區活動,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和適應社區的生活能力,爭做社會主義下的新公民。

三、活動評價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評價,要反映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各方面的個性表現。不但要關心學生學會了哪些知識、掌握了哪些技能,更要關心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和變化,關心學生合作與交往能力的提高,關心學生社會化的發展。評價的內容應該包括學生在活動中的行為、情感反應、參與程度、合作程度等。要引導學生對自己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各種表現進行“自我反思評價”,充分挖掘和發展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關注每個學生在已有水平上發展和個性化表現,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使他們獲得學習成功的樂趣。

四、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教師認真鑽研教材,精心設計活動過程,對整個活動操作做到心中有數。

2、努力創設活動情境,引導學生在活動時有所創造,有所收穫。

3、利用現代化媒體,提高學生對課堂教學的興趣。

4、善於組織小組活動,讓每個學生有展示自己的機會,有互助共同提高的機會。

教學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學校從四、五年級開設口風琴教學。作為特色班,必然要求有一個良好的開頭,這就要求教師要從思想上、行為上有足夠的重視和充分的準備。本着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目的,以提高學生的口風琴演奏技巧為出發點,紮實地做好學生的各項基礎知識和能力的培養學提高,由淺入深地進行口風琴教學為學生的口風琴演奏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目標:

1、讓學生了解口風琴的構造及基本的演奏姿勢和技巧。

2、培養學生學習口風琴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口風琴的演奏技能。

3、發展學生的特長,陶冶學生的情趣。

三、具體訓練計劃如下:

(一)基礎訓練:

1、向學生介紹樂器構造,演奏姿勢、演奏方法及演奏的氣息運用原理實際操作和保養。

2、基本彈奏指法訓練,入門訓練預計用一個半月的時間。

(二)具體訓練:

1、口風琴音階及長音、斷音、連音的訓練。

2、演奏小兒歌訓練,注重獨奏的訓練。

3、初步的合奏訓練,重點強調學生的節奏。

4、集體合奏的訓練,重點強調學生的合奏配合。

(三)綜合訓練:

1、主要是通過練習一些比較完整的曲目,提高學生的演奏水平,培養學生的集體配合演奏。

2、在已有的基礎上逐漸轉入小樂隊形式進行合奏訓練,訓練一些常用曲目,培養合奏能力,同時,注重學生個人能力的訓練,要因材施教,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有一技之長。

本學期訓練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掌握口風的使用技巧,能獨立演奏和集體合奏。

教學計劃 篇4

一、教學內容:

本學期世界歷史上、下冊教學內容共分為16個單元,敍述世界古、近、現代時期的歷史,共49課,每課教學1課時。

二、基本情況:

今期本人任教初三年級的4-8班,由於以前學生對歷史不重視,基礎差,學習不太紮實,對於記憶性較強的科目學生有點偷懶,但只要老師有方法、有耐心,將枯燥乏味的歷史知識加以生動化、形象化,同時輔以豐富的教學手段,牢牢抓住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學生就定能將歷史知識學好。

因為是畢業班,為了使中考總複習能提前進行,贏取更多更寶貴的複習時間,教學進度會大大加快,計劃今期將世界歷史上、下冊全授完。

三、教學目標

通過本學期歷史學科的學習,培養學生了解世界的能力,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比較中國與其它各國的差異,以此來增強愛國主義情感。

四、教材分析

上冊教材共分八個單元,上冊24課,下冊共五單元,合計25課,結合歷年中考要求,重點為近代史以後的內容。每課的內容多,知識點多,且容易混淆,要記憶的圖形也多,教師要教會學生理解,方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五、指導思想

本學期將根據學校工作精神,以全面貫徹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指導,以課改內容為樣板,以考試改革為突破口,加強常規教學的研究力度,切實深化初三歷史教學改革,努力提高教學質量。歷史課的教學着眼於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對世界有更深刻的瞭解,本學期主要學習世界歷史,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本學期的要求及力爭達到的目標:

1、深化對《歷史教學大綱》及現行教材的理解,提高教學質量。抓好課堂45分鐘的教學效率,,注重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多樣化和現代化。積極運用幻燈,投影、錄音、錄像、影片、模型多媒體,網絡等進行輔助性教學。

2、認真、積極參加市、縣教育局組織的各種教學進修活動,以充實自己的業務水平,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3、按學校要求完成教學論文一篇。

4、具體中貫徹“全面性、系統性、準確性、綜合性、科學性、鞏固性”的原則。要做到精講精練,概念清楚明白,條理清楚,重點突出,難點講清,切實做到落實“三基”,打好基礎,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學生能力。

5、抓好後進生的個別輔導工作,從端正其學習態度,積極參與課堂的讀、思、練活動,使其成績在原有基礎上更進一步。

6、深入研究和領會畢業考試中各種題型的特點,加強對學生的指導和練習。如學習成績優良的學生重在抓他們的思維分析能,學習較困難者重點讓其掌握考綱所要達到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做到畢業考能順利通過。

7、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為核心,積極探索教學形式和途徑的多樣化,充分利用人文景觀和歷史遺蹟,豐富歷史課堂內容。

8、以問題教學為抓手,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

智能的核心是思維,思維的起點是問題,如何提出有質量的問題,是本學期課堂教學中沿着重要研究的方向。每一堂課提出的問題必須從教學目標的分類開始,由淺入深,思維有易到難,從思維的廣度、深度到靈活度螺旋上升。

七、教學進度

九月講授《世界歷史》上冊:第一到第五單元

十月講授《世界歷史》上冊,從第五單元十四課到本冊結束

第十週、第十一週複習迎接期中考試

第十二週學習世界史下冊

十一月講授《世界歷史》下冊一、二單元

十二月講授《世界歷史》下冊三、四單元

剩餘時間完成第五單元並系統複習世界史

教學計劃 篇5

一、加強學習,提高認識

我們每一個人,無論從事什麼職業,都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是檢驗每一位教師思想言行的標尺,它對我們的一言一行提出了規範性的要求。以前,我缺乏對《規範》的學習,只知道埋頭工作,我總是希望把工作做得盡善盡美,但學生的實際情況卻與我的個人願望相去甚遠,因而會急於求成,出現一些過激的語言或行為。雖然我的動機是良好的,殊不知在不知不覺中卻違反了師德。因此,我首先要加強學習,認真領會《規範》中的各項內容,讓《規範》的要求深入我心,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自己在今後的工作中不偏離方向,不出現違反師德的行為。

二、以身立教,為人師表

師德中既有教師本人的品德,又有作為教師的職業道德。教師的工作對象是學生,教師的思想、行為、作風、儀表、氣質隨時都感染和影響着學生。因此,教師必須美其德,慎其行,不能出現一點疏漏。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事情,自己必須做到。雖然我的孩子很小,家庭負擔很重,但我決不因為個人原因影響工作,哪裏有學生,哪裏就有我。要求學生每天7:40到校,我堅持每天必到,無論有多大的困難也要自己克服。在工作中,時刻注意自己的形象,穿戴整潔、樸素、大方,舉止文雅,帶頭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積極參加各項活動及公益勞動,為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同時,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樹立起自己在學生中的威信及良好的教師形象。

三、加強修養,提高素質

馬卡連柯曾説過:學生可以原諒老師的嚴肅、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諒他們的不學無術。

作為一名教師,肩負着教書育人的雙重任務,要想出色地完成任務,不僅要具備精深的專業知識,還要廣泛涉獵其他相鄰學科的知識領域,用豐富的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隨着時代的前進,學生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加之新課程改革地推行,也開始呼喚新時代的新型教師。因此,為了能夠更好地完成本職工作,無愧於學生、家長及社會的期望,無愧於人民教師的光榮稱號,今後,我要繼續加強學習,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繼續深造,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專業素養,儘快提高教學水平;同時,深入學習《教育學》、《心理學》,瞭解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徵,為順利開展班主任工作奠定基礎。另外,在搞好教育教學工作的同時,還要注意培養自己廣泛的興趣和愛好,不斷陶冶自己的情操,做一名高素質的人民教師。

四、關愛學生,無私奉獻

教師師德高尚的重要體現就是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獻給學生,獻給教育事業。

本學期,我繼續擔任四年級政治教學工作。要注意轉變觀念,端正思想,摒棄傳統的師道尊嚴的影響,把學生視為平等的教育對象,而不是凌駕於學生之上,惟我獨尊,任意發號施令,要逐漸樹立正確的人才觀、師生觀,尊重學生的人格,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在今後的教育和教學工作中,我對學生要本着關心愛護與嚴格要求的原則,不偏袒好學生,更不歧視差學生,要愛得有方,嚴得有度,特別是對後進生,決不諷刺挖苦他們,更不體罰和變相體罰他們,要善於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併為他們創造展示自我的機會,幫助學生樹立信心,矯正不良的行為習慣。在工作中要有四心,即愛心、耐心、信心、恆心,以自己對學生的一片熱愛和對教育事業的一片赤誠,堅持不懈的做好本職工作,不惜時間,不計報酬。做好對學生的家訪工作,尤其是對後進生要逐一進行家訪,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幫助父母重新認識自己的孩子,找到孩子真正的致差的原因,變革教育方法,並有意識地誘導家長反省自己的失誤,認識孩子的發展變化,變盲目配合為協作教育。

總之,我會從自我做起,維護人民教師的良好形象,本着教育一個學生,挽救一個家庭,穩定整個社會的宗旨和敬業、愛生、奉獻的原則,嚴肅認真、全心全意地做好本職工作,以良好的師德回報社會。

教學計劃 篇6

一、教學指導思想:

按照學校的教學工作計劃要求,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適應教學改革形勢發展要求,努力探索新課程標準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從根本上轉變教學觀念,積極推進教研教改,優化課堂教學,凸顯“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作用,努力培養學生研究性學習的精神,注重提高學生的能力,全面落實培優轉差方案,切實把教學質量提高。

二、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在抓好各項教學常規工作的基礎上,應加強能力素質教學,努力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真正把教學工作落到實處。 三、本學期主要教學工作:

1、繼續鑽研學習新課程標準,學好教學改革新理論,努力提高自身教學教研理論水平。

2、把握好新教材的編寫目的和教學要求,提高駕馭新教材的能力。

3、加強教研活動,積極參與集體備課,做到多聽課、多總結。認真學習他人、他校的先進教學經驗,做到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努力提高教學能力。

4、積極開展課堂評優活動,不斷優化新課程標準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大膽開拓創新。

5、自覺做好教學各項常規工作,按質按量完成備課、上課、改作、單元測驗等常規教學任務,尤其認真實施課堂目標教學法。

6、切實抓好學科培優工作,通過會議、輔導、談心等方法努力提高優秀率,把學科成績躍上新台階。

7、認真組織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提高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充分體現思想品德課的知識、能力、踐行三位一體的教學目標。

8、認真組織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幫助學生認識社會、瞭解社會,提高學生分辨是非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9、加強開卷能力訓練,提高學生運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使學生儘快適應開卷考試的要求。

教學計劃 篇7

一、現狀分析

1、小班幼兒的體育運動能力、體能方面不夠理想,身體不夠協調。

2、户外活動時候,教師對幼兒有目的的體育運動組織,沒有很好的體現出來,幼兒在無目的的玩各種玩具。

3、幼兒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很高,但是隨意性很強,樂於參加各種帶競技性的體育活動。

4、幼兒喜歡特別喜歡帶有實物性的體育活動,喜歡錶現自己,喜歡扮演各種角色。

二、小班幼兒年齡特點

1、學習按指令行動,生活自理能力增強。

2、行為明顯受情緒支配。

3、對他人的情感反映敏感性增強。

4、動作協調性增強。

5、模仿性強

三、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對體育運動的興趣,愉快的參加各項體育活動,增強自己的體質。

2、培養幼兒的自信心,正確對待輸贏,有良好的心理素質。

3、針對個別特殊幼兒多提醒、多關心、多指導,使整體幼兒獲得全面的健康教育,提高幼兒的協調性,動作的靈活性。

4、培養幼兒同伴間合作能力,遵守活動規則,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四、活動措施

1、活動場地小型、舒適

小班的孩子大肌肉羣發育不太完善,走路蹣跚,易摔跟頭,把户外活動的場地安排在比較平坦的塑膠地毯或草地上。這樣,孩子們可以盡情地爬呀、跑呀,不必擔心擦破皮、跌痛膝。由於小班孩子注意力易分散,喜歡遠離成人獨自玩耍,選擇離大操場較遠的一塊小空地做活動場地,這樣孩子們不易受到大操場上喧譁聲音的影響,也不會因躲在角落裏被老師忽略。集合時,只要招招手,輕輕喊“來來來,快到老師這兒來”,孩子們就會像小雀般跳到老師身旁。

2、活動方式循序漸進

小班幼兒遊戲時往往左顧右盼,毫無目的的玩着各種玩具。户外活動時選擇一些以老師為主的體育遊戲,如“吹泡泡”、“拉個圓圈走走”等。遊戲中教師扮演主要角色,以積極愉快的情緒感染幼兒,帶他們盡情玩、盡情笑、盡情跳。活動時我們給孩子提供的自由活動機會也隨之增加。自由活動中,讓活潑愛動的孩子帶動。

教學計劃 篇8

一、教學目標

1、培養跆拳道一身知識一身的優秀人才,養成活潑向上,友好相處,團結合作,竟爭進取的.精神。

2、 使學生在學與練的過程呂,體驗參與活動的愉快與緊張,興奮與疲勞、成功與挫折等心理感受。學會通過學習體育體育活動調控自己的情緒。並在困難條件下,進行體育活動,逐漸形成克服困難與挫折等意志品質。

3、使學生在緊張的比賽過程中能發揮平時所學的知識。

二、訓練階段

基礎訓練階段

1、柔韌性:是發揮各項技術的根本保證

2、基本步法:是運用各種技術的根本保證

3、基本腿法:是有效打擊的基本武器

實戰運用階段

1、前腿橫踢的實戰運用

2、後腿黃踢的實戰運用

3、前腿下劈的實戰運用

4、後腿下劈的實戰運用

5、後踢技術運用

6、組合技術運用

三、內容比例

1、體能素質訓練30%

2、基本技術訓練40%

3、實戰訓練10%

四、訓練內容

1、基本姿勢

2、基本步法

3、拳法技術

4、腿法技術

5、組合技術

6、基本戰術

7、進攻方法

8、防守方法

9、邊線技術

五、實施措施

1、實施訓練過程不斷檢驗訓練效果,調整訓練計劃安排。

2、定期對學生的身體進行檢測,掌握學生身體機能。

六、全年訓練時間安排

1、每個學期開學後,每週一至週五放學後15:30-----17點訓練。

2、暑期每一至五晚18:30----20:00訓練。

教學計劃 篇9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生活中只有將心比心,才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與理解。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懂得在生活中與人相處應將心比心。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當你坐在擁擠的公交車上時,這時突然上來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當你在路上行走時,身旁的一位小朋友突然摔倒了。面對這樣的情形,你會怎麼做?今天,我們將學習《將心比心》這篇課文,學完課文以後,也許你就會毫不猶豫地告訴老師答案了。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讓生自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同桌互相幫助解決。

2、同桌之間相互進行朗讀檢查,糾正讀錯或讀不好的句子。

3、全班交流,課文主要講了哪兩件將心比心的事?

4、齊讀課文。

三、細讀課文,探究明理

1、四人小組合作讀課文後,合作自學課文第一自然段,想想從這一段中你瞭解到了什麼?

2、自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想想這一段中哪些地方讓你感動,用橫線標示出來。

3、齊讀第三自然段,結合生活實際,談一談對這一段的理解。

4、用波紋線勾出文中阿姨和母親説的話,仔細讀一讀,你體會到了什麼?

5、學完課文,你對課文中的阿姨和母親想説些什麼嗎?

6、全班交流:生活中你是否遇到過這樣的事?你是怎麼做的?

7、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四、課後拓展

1、以“將心比心”為題,寫一寫生活中遇到的類似的事情。

2、創設情境,補充對話。

⑴ 在擁擠的公交車上,一位小朋友給抱着孩子的阿姨讓座。

⑵ 在人來人往的超市裏幫素不相識的老奶奶找她所需要買的東西。

⑶ 大街上,幫助一位殘疾的叔叔撿他掉在地上的東西。

教學計劃 篇10

教學目的:1.指導同學認識昆蟲的特點,初步認識昆蟲的概念;2.培養同學的歸納概括能力和演繹推理能力;3.培養同學認真細心的科學態度,喚起同學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準備:電腦課件、實物投影儀、蝴蝶等昆蟲。

學具準備:1.每人捉一些當地常見易捉的各種小蟲子;2.每人一個放大鏡。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新課

1.課前,老師讓大家捉蟲子,都帶來了嗎?

(提出這個問題的目的有兩個:一是調查同學是否完成了捉蟲子的任務;二是看看同學帶來了哪些蟲子,帶來了多少蟲子。讓同學帶來一局部蟲子,既增加同學的感性認識,提高同學的研究興趣,又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

2.再看看桌子上擺的是什麼?猜猜看,這堂課我們要研究什麼?(同學回答後板書:蟲子)

3.這堂課你們想知道些什麼?(讓同學提出學習目標,發揮同學的主體作用)

[此設計的目的是激勵同學學習的動機,使同學發生一種渴望學習的激動。]

二、研討創設情景

(一)提出問題:

1.你桌面上有哪些蟲子?

(讓同學説出各自帶的蟲子的名稱,增加對蟲子的熟悉程度,在同學頭腦中再現一次捉蟲子的情景以和回想這些蟲子的生活習性的情形,培養同學的發散性思維能力、想像力,併為下一步的研究打好基礎。)

2.依照同學的回答,教師利用實物投影儀依次出示各種小蟲。

(通過放大的蟲子逼真有趣,既可以讓同學全面認識,又充沛利用了同學的好奇心,活躍了課堂氣氛。)

(二)引導探究

1.提出問題: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你桌面上的蟲子,他們具有什麼特點?比一比,看誰觀察得最仔細,發現的特點最多。

(這是課文的重點局部,目的是讓同學通過對大量蟲子的觀察,找出每一隻蟲子的特點,這樣一來,既給同學一個發散思維的機會,讓同學動腦筋想方法,又讓同學用自身想出的方法找出蟲子的特點,很好地發揮同學的主體作用,激發同學學習的積極性。)

2.同學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觀察探究。

(這一過程在於為同學提供民主、寬鬆的探究氛圍,時間放長一些給同學以觀察的“自由”,討論的“自由”,相互交流的“自由”。在觀察完自身組的蟲子之後,可以到其他組去觀察蟲子,進行交流活動。為同學提供多方位、多角度的觀察機會,讓同學更具體地感知蟲子的外部特徵。)

3.彙報觀察結果。用投影儀展示同學的學習效果。

三、歸納形成科學認知

1.指導同學建立昆蟲的概念。

提出問題:假如讓你給這些蟲子分類,你打算怎樣分?

[相信同學,充沛發掘同學的內在潛能。]

2.顯示同學的分類結果。(有的按翅膀分、有的按足分,把同類的蟲子依次分別集中在一起。)

3.觀察昆蟲。

(1)提出問題:若按足分類,幾對足的昆蟲最多?(三對)那現在我們就單獨研究三對足的蟲子的外形有什麼相同點?

(2)討論上面的問題,彙報。在同學基本上説出昆蟲形態的相同點後講解:三對足的蟲子在外形上有一起的特徵,它們是同一類動物,叫做昆蟲。(板書課題:昆蟲。)自然界中的昆蟲很多,有100萬多種。

(3)討論:請你根據我們研究的這些昆蟲外形的一起特徵,推想所有的昆蟲有什麼特徵?要求同學做好觀察記錄。

(引導同學按歸納推理的思維過程進行推想。由於有了上面的觀察基礎,同學很快就可以得出昆蟲外形的一起特徵是:身體分為頭、胸、腹三局部,頭部有一對觸角,胸部都有三對足。它們都屬於昆蟲,由此可以推想:所有的昆蟲身體都分為頭、胸、腹三局部,頭部有一對觸角,胸部有三對足。凡是不具備這些特徵的動物都不是昆蟲。)

4.指導同學識別昆蟲。

電腦課件出示課文插圖中的9種小動物。(藉助電腦的“光、音、色、像、大、動”等特點,激發同學的學習動機,在同學主動參與的狀態下進行教學。)

提出問題:圖中這些動物,哪些是昆蟲?哪些不是昆蟲?為什麼?(要求同學按演繹推理的思維過程進行表述。為了簡單,可以只根據三對足這個最重要的一起特徵進行判斷。)

四、實踐應用,激發同學對大自然的熱愛

1.讀報道,電腦顯示,介紹自然界中昆蟲的種類和分佈情況。(目的是讓同學對昆蟲有更多的瞭解,開拓同學的視野,激發同學對昆蟲的研究興趣。)

2.對昆蟲的開發和利用。(養蜜蜂產蜜等)

3.課後延伸:你們還想知道昆蟲的哪些事情?請同學們利用課餘時間查閲資料或從網上閲讀或向家長請教等方式找到答案。

標籤: 彙總 教學計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jihua/07rq4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