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有趣的動物共棲現象》教學反思

《有趣的動物共棲現象》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通過教學反思能很快的發現自己的講課缺點,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有趣的動物共棲現象》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趣的動物共棲現象》教學反思

《有趣的動物共棲現象》教學反思 篇1

《有趣的動物共棲現象》是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材中的一篇選讀課文。這類課文內容基本與單元對應,教學時,教師提出要求,通過交流促進閲讀,引導學生更多,更廣泛地課外閲讀。《有趣的動物共棲現象》所對應的是第三單元,這個單元的教學主題是:抓住文章主要內容,瞭解大自然給人類的啟示,而這篇課文可以説這組課文的延伸。

《有趣的動物共棲現象》是一篇科普説明文,為了使學生在學習時能更清楚、明瞭,課前找了許多課文之外的關於動物共棲現象的資料,準備很多、用心良苦。教學時,從學生質疑課題入手,由學生根據課題提出了幾個問題:什麼叫共棲?

哪些動物共棲?怎樣共棲?教學時,我在掃清了學生的字詞障礙之後,緊緊圍繞提出的問題讓學生,讓學生了解文中講述的三種生物共棲現象,弄清共棲的原因。

之後補充拓展,讓學生從《蛇與莊稼》的課文中明白一些道理,又從《自然界的最佳拍檔》中讓學生了解了“鬃狼---狼果樹—切葉蟻”這一有趣的現象。

課上完了,總覺得有許多是沒有完成的。就像評課的老師説的一樣,沒有對有趣進行多學習。其實,在上課開始之初,我也曾想過要把重點放在有趣上,讓學生多説一説有趣在哪兒,可是又考慮到這是一篇選學的課文,如果我上的太詳細了就又變成了和精讀課文一樣了嗎?所以為了讓學生了解更多的動物的有趣的現象,我把文章的內容上得稍微簡略些,補充了更多的內容。給我自己的感覺就像走過場。這樣的文章究竟該怎樣上呢?哎,難難難!

《有趣的動物共棲現象》教學反思 篇2

這次通過教學《有趣的動物共棲現象》我明白了一節課,首先要擺正教師的位置,營造民主、平等的氛圍。教師就好似一個主持人,等待客人有話要説,以對話的方式與學生一起學習,使學生有所成長。這堂課使我再次去體會教師需要做到的“四會”:

一、會退

在平日的課堂上,我們許多老師都在“教學”,“教學教學”就是“老師教、學生學”,可是這樣一來,老師就會顯得很強大,學生處在被接受的狀態,他們的表達慾望就會被阻攔。教學本堂課,我努力以一名主持人或朋友的角度進入課堂,拋出話題,引發學生的思考。課堂伊始,學生對“棲”的字音讀不準,從“棲”的正音切入,根據課題,學生自己質疑,再讀文解疑,我就在一旁一步步地肯定他們與文本對話後所得到的答案。課堂就是一個舞台,一次次地把話語權交給孩子,他們就會越來越想説,越來越願意與大家分享自己所思考的,相互傳遞着信息。在這堂課結束時,學生的小手還高高地舉起呢。

二、會聽

老師會傾聽,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情懷,是“以學定教”的起點。這一點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修煉的,往常上公開課,作為老師的我們喜歡拿着教案背,背這個問題過了又是那個問題,背這段評價後又是下一段,我也不例外。可這無形中阻攔了教師無條件積極關懷學生的情懷,老師想的是自己怎麼教,忽視了課堂的主角——學生,其實他們才是課堂真正的主人。師生之間的關係放正了,才能讓教者的心態平和下來,收集來自學生的信息,迅速梳理推進課堂的問題。這堂課上學生自主學習三、四自然段,並以小組交流的形式彙報學習結果,因為我沒想到學生的學習能力比較強,課堂非常活躍,一時間我還沒做出反應,造成心中的急躁,想把孩子的思維拉着走,這時老師的強勢開始顯現。其實,我還是應該回到傾聽,穩定情緒,平和心態,才能作出正確的判斷,引導孩子共同分享學習成果。

三、會引

一堂精彩的課是使孩子在不知不覺中進入有成長的課,教師應像主持人似的`創設出情景,引導孩子進入情景學習。在課前,我就不斷地假設,如果我是孩子,讀了課文,我需要的是什麼?我會怎麼做呢?這樣的思考使我對孩子多一些理解,多一份寬容,也多一些耐心和等待。課堂上,我也期待學生和自己多一份快樂。要做到課堂上“會引”,需要教師根據課堂生成及時做出判斷。在三、四自然段的學習彙報,有的孩子出現了傾聽不認真,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我打斷了彙報的孩子,提醒其他學生對彙報學生給予尊重,但是老師的處理比較嚴肅,學生一下子就顯得緊張,這時我的處理還應幽默、睿智,就不會破壞師生一起的融洽學習氣氛。可到底怎麼去引導全體學生全息、有效地投入、參與這種形式的分享彙報,我也挺困惑,這是需要長期修煉的。

四、會評

一句適當的評價語,有時可以激起學生極大的學習興趣,有時可以給予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有時可以提供、創設更好的學習情境,每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都有着這樣的心理需求,渴望被認可、被肯定,在課堂上使用恰當的評價語,多給學生一些正確的信息,會引導學生往着正面去發展。在學生談到犀牛和犀牛鳥共棲有趣時,結合上下文理解,犀牛龐大、笨重,豹、獅和大象都不敢惹,而犀牛鳥卻在犀牛背上啄來啄去。我給的評價是:用抓重點句,聯繫上下文在自主學習,是很棒的學習方法。這樣的評價傳遞給學生一個信息,用已有的學習方法進行學習,這是能力的提高、知識的遷移。可有時也對學生的評價也不恰當,如指導學生利用板書歸納主要內容時,學生説得不夠簡潔,我只是請下一位同學再談,評價語卻很蒼白。

上完這堂課,我深感要做到這“四會”,對一位老師來講,真的很不容易,教師必須有平和的心態,不斷地學習、不斷地修煉、不斷地實踐,才能有所獲,恰當處理課堂生成的各種現象。加油!

《有趣的動物共棲現象》教學反思 篇3

第一,我沒有對課文中描寫動物共棲時有趣的句子進行逐句分析、品讀,而是把學生彙報的所有句子一次性呈現給學生,學生既可以選擇其中一句進行品讀、批註,也可以集中對比學習。這種處理方式是完全有別於精讀課文的。

第二,我非常重視學生的讀讀、批批、注注。集中出示有關描寫動物共棲時的有趣情景的句子,學生在批註過程中能揣摩到運用對比方法學習的好處。

另外,這部分的教學設計,充分體現了對文章語言表達形式的關注,運用擬人化手法和重視動作描寫是本篇科普文的顯著特點。教學時,通過引導、品讀,學生悟到了其中的規律,這對學生的啟發幫助是巨大的。小學語文教學的實質是對學生進行語言訓練。從以學懂一篇課文為目標轉變為進行某項語文能力訓練為目標是教學的基本原則之一。

葉聖陶在《關於語言文學分科的問題》一文中説:語文教育的一個主要任務是讓學生認識語言現象,掌握語言規律,學會正確地熟練地運用語言這個工具,張志公先生説:語文教學肩負的任務不是單一的,但是語文教學的基本任務是語言學習,是語言的理解和運用,是聽説讀寫能力的提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zlv9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