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浮力複習課教學反思範文

浮力複習課教學反思範文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那要怎麼寫好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浮力複習課教學反思範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浮力複習課教學反思範文

浮力複習課教學反思1

反思《浮力》的教學過程以及各位同仁的評課意見,自認為這節課雖然比較成功,基本上按照課前的設計完成了教學任務,而且教學效果也很明顯,但不足之處也在所難免,在今後的教學中值得注意的問題還真不少,簡記如下:

一是自認為做得比較成功的地方:

1、通過教學情境的創設,較好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整堂課的教學氛圍很活躍,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得到了充分體現。

2、學生充分地動口、動腦、動手,主體地位得到了落實,真正將課堂交給了學生,教師僅僅是一個引導者,並非課堂的“主宰”。

3、教學設計合理,知識結構嚴謹,講解清晰。

4、教學過程中注重了課堂生成,善於根據課堂生成的問題即使靈活地調整教學,機智地解決一些課堂上的“突發事件”。

5、注重了學法指導,講學習方法和物理研究方法貫穿於分分秒秒的教學過程之中,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知識和學習方法。

6、體現了“優化課堂,提高課效”的活動理念,課堂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優化,教學效果也很明顯。

7、改變了傳統的“複習——新課——練習”的教學模式,大膽改革和創新,運用了更新的“創境激趣,設疑引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歸納深化,滲透方法——拓展延伸,遷移應用——反饋矯正,引向生活”教學模式,優化了課堂,提高了課效。

8、運用了教育學、心理學原理,關注了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做到了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有機結合,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巧妙運用。

二、不足之處:

1、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什麼因素有關時,我讓學生想辦法使下沉的橡皮泥團浮起來,再比較過程前後的不變量和變化量,目的是想讓學生找到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的多少有關。可是,由於泥團太小,很多同學再將它捏成碗狀或船形時,又增加了橡皮泥,是實驗過程中沒有很好的控制變量,只是後面大多數同學認為,橡皮泥下沉時排開的水多些,我又不得不去演示這一過程。

2、在理解浮力的方向時,我僅從學生自己理解的“使物體上下表面受到的壓力差將物體托起來了,所以浮力的方向是向上的”,沒有進一步從平衡力的角度分析,使學生更準確的知道浮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上的”。

三、再教設想

根據上面提到的不足,下次再上這一內容時,我會事先提醒學生橡皮泥團應該稍大些,而且讓它浮起來時,只能用原來的橡皮泥。而在分析浮力的方向時,直接從平衡力的角度進行分析。

我相信,在各位同仁的熱情幫助下,我的物理教學水平一定會逐步提高的,我們學校的物理教學質量也會“芝麻開花節節高”。

浮力複習課教學反思2

浮力是初中階段綜合性最強的一部分,它涉及到密度、壓強、力的平衡與合成等知識,可以説包括了整個力學部分,所以學生學習起來很吃力,很多同學知道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會計算浮力,但是對於各種變化的題型總有下不了手的感覺,綜上所述,我設計了浮力複習這節課,主要解決兩個問題,一個是利用平衡力求解浮力,第二個利用反作用力來求解浮力,其中貫穿始終的是力的分析、力的平衡,用浮力對比於比較簡單、學生掌握比較好的重力進行教學。

第一部分:力的定義是指物體間的相互作用,有力的存在一定至少有兩個物體存在。

1、研究重力:產生原因;施力物體;大小計算公式;強調浮力也是一種力,要研究一種力研究的就是力的產生原因及三要素。對比重力研究浮力。

2、浮力:產生原因;施力物體;大小計算公式;方向。

第二部分:畫力的示意圖,為後面的力的平衡做鋪墊。

斜面上的物體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示意圖(理解浮力的方向),畫船漂浮在長江和大海里手裏示意圖(為了引入力的平衡),學生訓練畫力的示意圖,其中包括了密度計和潛水艇,為力的平衡及浮力大小分析做好鋪墊。

第三部分:力的平衡

利用力的`平衡知識列出平衡方程組,對比船、密度計漂浮在不同液體中時浮力大小不變,可以利用力的平衡知識來求解浮力的大小,解決密度計原理及船在不同水域受到浮力不變的要點。利用潛水艇的浮力變化來鞏固力的平衡解決浮力問題。

小結:

1、分析力學題先畫出受力示意圖(關鍵)

2、根據力的平衡列出平衡方程

3、浮力變化的因素有液體密度和排開液體體積從而解決浮力問題。

第四部分:力的測量,利用重力和浮力測量的異同,用彈簧測力計測量重力利用了力的平衡知識,測量浮力利用了力的平衡與合成知識。利用天平或枱秤測量重力利用了反作用力知識,從而引入枱秤或天平上測量浮力的方法,得出浮力的反作用力是物體對液體的壓力,等於枱秤或天平增加的壓力。

第五部分:利用反作用力求解浮力。這是歷年中考題中得分率最低的部分,也是本節課所要解決的最主要問題。先講解固體在台秤或天平上稱量時為什麼壓力等於重力,利用到了力的平衡和反作用力知識,那麼在原來固體上再加上一個物體後台秤或天平變化的量等於物體重力,從而引入當在液體中加上一個漂浮物體時,增加的量等於物體所受重力,也即等於物體所受浮力,為什麼?讓學生總結得出浮力的反作用力是物體對液體的壓力,等於規則容器底增加的液體壓力,可以利用液體壓力的求法來解決浮力大小問題。

本節課時間比較緊張,內容較多,聽課教師反映內容偏難學生難以接受,是有道理的。但是學生經過類比得出浮力等於壓力後求解浮力變得簡單,很有成就感,而且是利用所學知識解決了自己困惑很久的問題受到很大鼓舞,整節課每個同學都很投入。今天從學生的掌握情況來看,這節課不僅解決的浮力的問題,其實也解決很多學生受力分析過程中分析不嚴謹的問題,收到比較好的效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z7zy9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