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小小的船》優秀教學反思(精選5篇)

《小小的船》優秀教學反思(精選5篇)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教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小的船》優秀教學反思(精選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小的船》優秀教學反思(精選5篇)

《小小的船》優秀教學反思1

《小小的船》是一首充滿兒童情趣和幻想的兒童詩。作者以豐富的想象通過詩歌的形式描寫了晴天夜空美麗的景象。課文前兩行寫月兒的美,從而引起兒童豐富的想象,把彎彎的月兒看作小船;後兩行寫“我”坐在小船裏盡情地欣賞美麗的碧空和滿天的繁星,表現孩子喜悦的心情。詩中有景、有情、有韻,孩子們讀起來心情愉快,朗朗上口,便於在讀中陶冶兒童美的情操。

在《小小的船》教學中經過反覆的修改教案,創造豐富的教學情景,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突出孩子的主體地位,紮紮實實地落實教學目標。

首先,讓謎語激發興趣。上課前,我設計了謎語激趣引入。一下就抓住了學生的心,調動了他們學習的興趣。

在識字教學中,我抓住機會,利用設計好了的各種認讀識字的形式將知識點更好的傳授給學生。例如通過帶拼音、去拼音,讓學生自由朗讀、指名讀、開火車讀等形式來進行識字。而後又讓學生自由讀、指名讀、齊讀課文等形成學生對生字的音和形有整體的感知。在本課教學中,我還用到了遊戲,效果非常明顯。在通過朗讀環節後,學生對文章中的生字已經有了整體的認識,於是我們繼續激發學生識字興趣,採用“找朋友”的遊戲加強學生對字音和字形的進一步鞏固。雖然是遊戲,但我也注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讓學生一邊識字一邊整理好卡片,讓學生在趣味識字中成長。但在此過程中還存在着有待改進的地方,比如在各種形式的識字過程中,要更注重讓更多的學生參與識字、認字、讀字的教學環節中來。

《小小的船》優秀教學反思2

《小小的船》一課是葉聖陶先生的一篇小韻文,語言優美,琅琅上口;形象生動,富於想象;韻律和諧,富有音樂節奏感。在教學中,我時時刻刻關注着:“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要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這一理念,設計了這樣幾個環節:猜謎激趣,導入新課;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趣味識字;品讀課文,像想中創新。並利用多媒體技術教學,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的興趣,發揮學生的想像能力,陶冶學生的情感。上完課後,我覺得頗有感悟。

一、走近生活,創設體驗情境

生活處處皆語文,語文從生活中來,又到生活中去。為了實現語文的生活化,導入新課時,我讓學生交流平時看到的月亮是什麼樣的?一石激起千層浪,一隻只小手“唰”地舉起在桌子上,有的説:“我看到的月亮“像香蕉”“像月餅““像大玉盤”“像個半圓”“像眉毛”……學生的答案千奇百怪,這些都是學生已有的生活積累,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加強朗讀,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我認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感情得到昇華。在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讀,才能讀出情,讀出趣呢?在本課的教學當中,我設置了這樣的情境:先放兒歌《月亮船》學生聽的很有趣,這時,我問:“你們喜歡這首歌嗎?想學嗎?這恰巧是我們要學的課文。”學生非常高興,興趣被調動起來。在讀的過程中,我靈活變換形式朗讀,有範讀、自由讀、齊讀、男女生比賽讀、閉着眼睛想像讀等等。學“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一句時,我就採用了比較讀的方式,用原句與“彎的月兒小的船”比較,問學生:“你覺得哪句話好?”學生一一説,認為只有一個彎字不美,顯得彆扭,彎彎的好聽,能想象出它的樣子。我讓他們反覆讀,在我的範讀引導和自己的感悟下讀的好極了,臉上洋溢着笑容。

三、讀與思結合,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在不斷提高學生讀的水平時,我想語文課僅僅靠讀不行,還應引導學生思考。孔子曰:“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怠。”可見,語文教學中,讀與思相輔相成,我常常鼓勵提問的孩子,有問才有思。在《小小的船》一課的`教學中,我先讓學生到詩歌中去尋求問題,提出問題。通過朗讀、思考、查找資料,師生共同解決問題,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了訓練。

四、重視體驗,讓個性飛揚

在教學時,我注意引導學生用心去思考祖國語言文字,用"心去咀嚼語言文字的美,去體驗語言文字所藴含的思想感情。這種體驗,不是教師強加給他們,而應引導學生在自主學習活動中自己去感悟體驗。如引導學生比較讀句子1“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兒兩頭尖。”2“彎的月兒小的船,小的船兒兩頭尖。”(讀一讀,這兩句話有什麼不同?你喜歡哪一句?為什麼?)學生在比較讀中感悟了語言的美,月兒的可愛。在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時,我鼓勵學生髮表議論,用個性化的語言發表見解。有的同學説:藍藍的天空像大海。有的同學説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多美啊!有的同學説:閃閃的星星就像一雙雙眼睛"……孩子們不知不覺陶醉在天真,爛漫的世界中。

《小小的船》優秀教學反思3

上完《小小的船》一課後,我進行了反思,認為這節課有以下幾點還是比較成功的:

一、注重激發學生的興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本節課我從猜謎語入手,來調動學生的興趣。我在出示課題的同時,從關鍵字“船”入手,教學生感悟在“船”的前面加上“小小的”是什麼感覺,讓學生學會輕輕地讀課題,把它讀的小小的,美美的,輕輕的,引發其深入理解課文的熱望,使其覺得親切自然,從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注重識字教學。對於低年級的學生來説,識字教學是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在鞏固生字和指導書寫環節,我把學生看作識字的主體,把識字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努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你是怎樣記住這個字的?”以激活學生的思維。學生都想出許多好的識字方法,如加一加,猜一猜等。而在指導書寫環節,我注重學生觀察能力和良好書寫習慣的培養,讓他們從小養成認真寫字,正確寫字的好習慣。

三、注重朗讀感悟。在本課教學中,我遵循新課標提出的以“朗讀為主”,從讀正確,到讀通順,再到美讀,最後熟讀成誦,步步升入,昇華情感,享受朗讀的快樂。

四、注重拓展想象。遙遠的星空總會給人無數美好的遐想,特別在充滿童真的兒童心目中,那就是一首美麗的詩。在本文的教學中,我啟發他們想象“彎彎的月兒像小船,那麼藍藍的天空像什麼?閃閃的星星呢?”此時,學生一個個的創新思維,便像旭日東昇、霞光萬道,發散在各自的想象世界之中,進一步激發他們對美麗夜空的嚮往,和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小小的船》優秀教學反思4

《小小的船》是一首比較柔和的歌曲。歌曲是三拍子、中速的音樂很優美,讓人聽了比較舒服,因此,課堂開始一開始氣氛比較活躍,而在學唱歌曲時,多聽幾遍以後,有許多小朋友表現出困的精神狀態。儘管整個班級來看,氣氛還是比較活躍的,但是,不能將全班的小朋友全部帶到活躍的氣氛中來。相對而言小朋友比較喜歡歡快的音樂,比較緩慢的音樂一開始有可能比較感興趣學的也比較認真,但很快就會出現有的小朋友注意力不集中。怎樣讓幼兒喜歡這些柔和的曲子,教師在教學方法上應採取新穎的方式,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在後來的教學過程中,我讓孩子想象:可愛的月亮掛上了藍天,彎彎的月兒像什麼?這時候孩子的想象很豐富,有孩子説像香蕉、像小船、像鐮刀,趁着孩子們還沉浸在充分的想象中時,這時我播放音樂,引導她們閉上眼睛,展開想象的翅膀,充分體驗兒歌的內容,感受美的意境,領會到這兒歌中所體現的寧靜優美的氣氛,只有讓孩子有了這樣的感受,他們的聲音才會更有神采。當我叫孩子睜開眼睛告訴我,剛才你飛出教室,飛上藍天,你看見了什麼?有的小朋友説:“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有的小朋友説説:“我看見我坐在月亮船上釣魚!”有的同學説:“我看見星星在對我説話。”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地展開議論。

音樂欣賞《小小的船》是中班下學期的教學內容,其中理解歌詞、激發幼兒欣賞興趣、感受樂曲風格等,是主要的教學任務。通過這樣一節音樂活動,我覺得我更多的看到了孩子們身上的閃光點。我覺得他們每個人都是很棒的,他們都願意大膽的表現音樂,表達自己的感受。由於幼兒受其知識水平的制約,一般須在理解歌詞的基礎上才能感受樂曲旋律的特點。由於這首歌中描繪的情景不是幼兒所具有的生活經驗,也無法讓幼兒體驗,因此,理解歌詞成了這一教學活動的關鍵點、難點。 措施:根據幼兒喜好鮮豔動態畫面的特點,我決定藉助數字化資源多媒體圖像功能,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因為,生動形象的畫面不僅能吸引幼兒注意,也符合幼兒具體形象的思維水平,便於幼兒掌握和理解歌詞內容。

《小小的船》優秀教學反思5

《小小的船》是一首情景交融的詩歌,描寫夜空的美麗景色。這首詩歌的韻律協調,音樂性很強。作者選用生動形象的比喻,描寫優美的色彩,鮮明的自然景物,使詩歌內容更富有想象。低年級孩子,年齡幼小,識字過程是枯燥的,這就需要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激發學生認識情感、激活學生認字思維,從而讓學生找到識記的方法和樂趣,在樂趣中識記、主動識記。在《小小的船》教學中經過反覆的修改教案,創造豐富的教學情景,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突出孩子的主體地位,紮實地落實了教學目標。

首先,讓故事激發興趣。我在開課時,設計了謎語激趣引入。在開課環節,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在開課時迅速進入學習狀態。這樣一下就抓住了學生的心,調動了他們的興趣。

第二,注重識字教學。學生一開始就對課堂產生了濃厚興趣,抓住這個機會,我們利用設計好了的各種認讀識字的形式將知識點更好的傳授給學生。首先要學生對本課的認讀生字有個初步的認識。例如通過自由朗讀、點名朗讀、齊讀課文等形成學生對生字的音和形有整體的感知。學習生字,我不是一味地讓學生用各種方法記字形,而是預設了幾個教學點,“坐”字用猜字謎、反義詞(坐對立)來幫助學生釋義,學習“彎”字,我演示了偏旁“弓”的變化過程,幫助學生記形。鞏固生字環節,我用了遊戲“摘星星”,學生興趣濃厚,效果非常明顯。

第三,練習想象説話。在本課教學中,我還不失機會地積極開擴學生的想象空間。我設計的“彎彎的月亮像什麼”、“彎彎的事物有那些”、“藍藍的天空像什麼”、“閃閃的星星像什麼”等問題,並讓學生想象“你坐到月亮上,會看見什麼?”讓孩子積極投入了想象和思考,並鼓勵他們踴躍的表達自己的看法。在交流中,學生對課文內容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但在此過程中還存在很多有待改進的地方,比如在各種形式的識字過程中,要更注重讓更多的學生參與識字、認字、讀字的教學環節中來,識字認字的方式可更多樣。老師給學生示範如何讀好疊詞,讀得長一點重一點,把小小的船的小而可愛讀出來,在把詞放到兒歌裏去讀,配樂讀,打着拍子讀,想象着畫面讀,我想這樣多層次的朗讀訓練一定能讓學生讀出韻律讀出感情。説話表達時,老師要時刻提醒學生把話講完整。只有持續改進才能教學的工作持續推進。

標籤: 精選 教學 反思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z7mgv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