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墨梅教學反思

墨梅教學反思

篇一:墨梅教學反思

又教《墨梅》,發現詩中有不少地方和原來的不同了,如原來的“我家洗硯池邊樹”成了現在的“吾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改為了“個個花開淡墨痕”,“只留清氣滿乾坤”中的“留”成了“流”,為此,語文老師們還議論紛紛,心想是否是編輯的疏忽所致。且不説前兩處的改動是由於今古的説法不同而已,而對於詩句中墨梅的清氣“留”在天地間變更為“流”在天地間頗有爭議。後讀了課本的主編張慶的解釋才知道:這裏的“流”可以理解為“流溢”,是指梅花可貴的清氣流溢在人間。

墨梅教學反思

這個備課時的爭議讓我想起了以前教學這首詩時,學生在課堂上的一個爭議——一位學生認為詩中寫的梅花不是畫中的梅花,而是生長在詩人院中洗硯池的梅花實物。他發表了自認為很充分的理由:從詩中所説“只留清氣滿乾坤”看出梅花把自己的清香留在了天地間。而且還説到了因為梅花長在了洗硯池邊,洗硯池中墨水滲透到了梅花的花瓣中,致使“朵朵花開淡墨痕”。雖然學生的看法並不是很科學,甚至有點可笑,但我並沒有批評他,因為他的確實已經在學習思考問題了。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以上兩個教學案例中,學生能從閲讀中提出問題,引發深層次的探究,教師通過引導學生聯繫生活經驗和自然科學知識,來體驗、感悟語言文字,從而找到問題的答案,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學習。

篇二:墨梅教學反思

這首詩是元代詩人、書畫家王冕的作品。作者擅長畫梅,也喜愛詠梅。本詩正是他的一首題畫詩。詩人借墨梅為喻,在高潔的梅花身上寄予了他鄙視流俗、貞節自守的'高尚情操。

在學習這首古詩時,我注重讓學生掌握學習古詩的基本方法:瞭解詩人及生活的背景,理解詩的題目,掌握題目中的關鍵字詞,學習詩句時抓字眼,明詩意,想象詩的意境,感悟詩歌表達的情感。

掌握學習古詩的基本方法有助於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我感覺上古詩的時候,要抓住詩眼來教學,這樣可以牽一髮而動全身。如《墨梅》中的淡墨痕的“淡”字傳神地表達出了梅花沒有華麗的外表,很樸素,很簡單的特點。“滿”字傳神地寫出了梅花香氣四溢,灑遍四野的特點。抓住這“一淡一滿”可以較輕鬆地讓學生感受到梅花淡淡地生活在四野,但是梅花的貢獻卻是多麼巨大的,它把自己的香味默默地帶給人間。

這不正是作者志向的寫照嗎,雖然沒有華麗的“外衣”,沒有高官厚祿,沒有加官進爵,但是作者不忘做人的原則——默默地把“香氣”帶給人們,把“清氣”留在人間。

抓住詩眼——“點一而破萬”。這就是它的妙處!

篇三:墨梅教學反思

王冕的《墨梅》是一首題畫詩,流傳至今,想來必有其獨特魅力。今日教學此詩,頗有一點>收穫。首先,多媒體教學手段總是能為課堂教學錦上添花,課的一開始,我就讓孩子們欣賞梅花的圖片,馬上把學生帶入了情境,讓學生對接下來即將接觸的梅花有了感性的認識。紅色、黃色、白色的梅花綻放枝頭,真是給人無限遐思!

我們知道,學習古詩的幾個步驟一般就是:釋詩題,識作者,解詩意,品詩情。針對高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以及學程導航的教學理念,我指導學生紮紮實實地做好了“預習”這項工作,課堂上充分發揮小組合作的優勢,展開討論、交流,同時,基本摒棄逐字逐句理解古詩的傳統教學方法,只借助工具書説出古詩的大體意思即可。

上半節課,我把教學的重點放在了“品詩情”這個環節上,並且通過補充、拓展文字和圖片材料,不斷地在學生腦海中烙刻下梅之清新脱俗、淡雅樸素、冰清玉潔之氣質和形象。

下半節課,我又把學習的重心轉移到作者王冕的身上,把梅花與王冕緊緊地交融在一起,這正是“託物言志”類詩的教學關鍵。透過墨梅,相信孩子們肯定看到了那位不畏權貴、淡泊名利的作者王冕,我想,抓住了這個重點展開教學,孩子們的所得就不只是一首詩,一樹梅花,更是一種精神,一分傲骨!

標籤: 教學 反思 墨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vm9vr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