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高三教師複習課教學反思範本

高三教師複習課教學反思範本

所謂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並以此來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教學反思一直以來是教師提高個人業務水平的一種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視之。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三教師複習課教學反思範本,歡迎閲讀!

高三教師複習課教學反思範本

高三教師複習課教學反思範本1

“課堂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而科學、有效的反思可以幫助我們減少遺憾。思之則活,思活則深,思深則透,思透則新,思新則進。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總結教學的得失與成敗,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回顧、分析和審視,才能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識和自我監控的能力,才能不斷豐富自我素養,提升自我發展能力,逐步完善教學藝術。

一、英語高考試題簡析

近年英語高考遵循大綱、考綱,在考查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加大了語言交際能力的考查,把語言放在儘可能真實的和不同的情景中考查,突出運用,體現人文精神。材料貼近生活,貼近時代,有較高的信度,較好的區分度和較合理的難度。

聽力材料口語特徵強,情景豐富,主題廣泛,試題涉及面廣,以細節信息題為主。

近年來,單項選擇選擇題減少了死記硬背的語法題,命題突出語篇強調語境。單純考查語法知識的試題越來越少,語法知識的運用能力成了考查的重點。歷年單項選擇題特點是語材真實,幾乎每題的題幹均創設一個明確的語境,題幹具有足夠的長度,以形成特定的語境。就語法與詞彙的範圍來説,有極強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完形填空題與生活較貼近。完形填空以故事性較強的記敍文或説明文為載體,以詞義考查為主線,強調詞彙在句子或篇章中各種語義性的應用,考查綜合運用能力。

近年來,高考閲讀理解的語篇均選自英文原版讀物、國內外英文報紙,甚至英文網頁,即題材豐富,體裁多樣,來源廣泛。閲讀理解主要考查內容為:①理解主旨要義;②理解文中具體信息;③根據上下文推測生詞的詞義;④作出簡單判斷和推理;⑤理解文章的基本結構;⑥理解作者的意圖和態度。

書面表達情景真實,要求明確,內容與學生生活相關,提供情景形式多樣。

總之,試題既重視基礎知識,又注重能力的考查。

二、高三英語教學與複習的回顧

(一)、加強複習的計劃性

學科組全體老師先根據要複習的內容和複習課時制訂出切實可行的複習計劃,詳細地寫出複習課教案,並注意複習內容的系統性,把已學的知識系統進行歸類。

(二)、注意複習課的針對性

我們把複習重點放在學生的難點、弱點上以及常易出錯或失誤的內容方面上,努力做到有的放矢。把一般複習和重點複習結合起來。通過一般複習重複已學的內容,幫助學生記憶。而重點複習則針對學生容易混淆或感到困難的項目進行重點講解並着重進行復習性練習。課堂上堅持精講多練,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複習課上我們注意加強學生的操練活動,讓學生多動腦筋思考問題,讓他們儘可能多地舉些例句,使他們能訓練掌握語法的用法。每項語法的例句舉過之後,由學生自己找出並歸納語法規則或在運用時應注意之點,以加深印象。在幾項語法做過之後,讓學生認識它們之間的關係,獲得比較系統的語法知識,最後我們再給予回顧總結。

(三)、抓好基礎

要學好任何一門學科都必須掌握該學科的基礎知識。英語學科高考涉及的基礎知識主要有基礎語法和基本詞彙。

高考涉及的基礎語法包括時態、語態、非謂語、情態動詞、動詞及動詞短語的辨析,代詞、冠詞、形容詞、副詞、名詞性從句、定詞從句和狀語從句的運用等。涉及到的知識非常常用,不偏不怪,重要的是考查常見知識點在具體語境中的靈活運用。

對考綱中規定的近2000個常用詞,應掌握它們的拼寫形式、基本詞義、常見搭配,尤其是在語境中的運用。單詞記憶不準確就會直接影響書面表達,也影響閲讀理解的速度和準確度,對於考綱中規定的詞必須準確記憶。並且,僅掌握考綱詞彙還不夠,還應不斷擴大詞彙量。擴大詞彙量一是增強構詞法的知識,瞭解常見的合成詞、派生詞和詞的轉化。二是有意識地積累大綱外的常用詞。近幾年試題中都有一定比例的生詞。學科組老師經常在一起研究考試説明,狠抓高考各題型的解題技巧指導和答題規範訓練。我們認真分析2004年高考試卷。在此基礎上精心選用幾套市區高質量的高考模擬試卷。所有模擬試卷都按實際高考的要求進行測試。每次模擬考試後都進行認真講評,要求分析到每一小題,分析到每一個學生,加強學生心理狀態的自我調節,引導學生認真自我揣摩試卷。

(四)發展能力

由知識發展成能力是一個漫長漸進的過程,需要在高三整個階段不懈努力。聽力的訓練除了聽課文錄音之外,還要聽一些其他方面的材料,上半學年不一定都聽高考題型的聽力材料,到高三後期就需要逐步聽一些高考適應性訓練的材料了。注意材料的規範性,如錄音應是標準的外籍教師錄音,材料的長度適中,總詞量在800字左右,平均語速在每分鐘150~170詞左右,具有鮮明的口語體特徵。話題應涉及日常生活的諸多方面,如學習、工作、購物、旅遊、新聞報道、人物採訪等。

完形填空和閲讀是重中之重,必須要有量的積累才會能質的飛躍。從高三第一天起就應抓緊。涉獵的面要廣,可堅持讀一些課外讀物,像聽力訓練一樣,開始時並不一定就做高考模擬訓練題,可讀一些輔助讀物,如引進的原版外語教材和報章雜誌等。廣泛的閲讀可拓寬視野,擴大知識面,豐富背景知識,有利於大大提高閲讀能力。讀的東西多了,詞彙量就擴大了,讀速自然會提高,理解力也會增強。閲讀能力的提高自然有助於提高英語整體運用的能力。在後期可適量進行高考閲讀模式的強化訓練,每五篇閲讀加一篇完形構成一組,定時專項訓練,不斷總結得失,不斷完善閲讀技巧,提高完形閲讀的應試能力。

高三教師複習課教學反思範本2

我任教高三,深感心理的重壓,肩上擔子的沉重。高度的責任感,使我認真踏實地工作,不敢有絲毫的懈怠。回首一年來的工作,首先應感謝領導的信任,感謝教研組長的幫助和支持。面對今年高考“文綜”的成績,既有喜悦又有失落。下面,結合高三地理複習課教學的實踐,談談地理複習課教學的幾點思考。

一、虛心好學,不斷提高地理教育教學水平

高三地理教學任務繁重,時間很緊張。而學生學習地理的動機狀態不一,如何提高地理教學的實效性呢?

1、認真備課

第一次教高三,拜李泉福老師為師傅。通過師徒培訓活動,虛心地向李老師請教。李老師很有人格魅力。他講課時的幽默風格、知識的`嚴謹都深深地影響着我,讓我回味無窮。

認真參加高三教師新教材培訓、及市、區、校級教科研等繼教活動;與李老師認真研討近幾年高考文綜卷“地理部分試題”,使高三地理組資源共享,從而提高地理教學水平。

瞭解學生。針對A、B班的學生實際,如學習地理的基礎和興趣;高三入學摸底考試、聯考、摸底、文綜考試的成績及試卷分析;學生學習地理的心態和方法等方面,瞭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從而,有針對性確定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提高地理課的教學質量。

認真做好反思工作。如反思每一次考試成績的緣由(從自身和學生方面),並找到好的解決方法。

可見,認真備好每一節課,是上好每一節地理課的最基本的前提。

2、精選習題

首先,讓學生每人準備好“地理改錯本”,教會並督促學生自己做好地理知識的查漏補缺和地理解題方法的積累。

從複習資料《三尺講台》中,挑好課堂的同步訓練題,當堂鞏固每節課的地理知識點。

其次,精選單元檢測題。選題範圍是《三年高考五年模擬》、《中學地理教參》、《北京四中的地理題》中為學生挑選習題,達到鞏固提高的目的。

為“培優班”的學生選好練習題,做好“培優輔導”工作。

可見,選好地理練習題,並訓練學生,是夯實地理基礎知識,培養能力,提高地理成績的一個途徑。

3、用專題教學教會學生構建高質量知識結構的方法

首先,向學生講明構建高質量知識結構的重要意義。即,從文綜的考核目標和要求看,文科綜合能力測試強調對歷史、地理、政治各學科知識的整體、綜合把握。

從高考試題的命題宗旨看,“能力立意”:重在“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重在知識的遷移和重組。而結構性的知識易於遷移和重組。

其次,用實例教學教會學生構建高質量知識結構的基本思路。引導學生學會自己複習。

4、答題訓練

在此環節,需要訓練學生答題技巧和方法。避免不必要的丟分現象。如:訓練學生養成良好的做題習慣(審題、做題、反思與總結);在答題技能與技巧上,訓練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的技能與技巧,訓練學生熟練簡答題答題的思路和方法,形成答題的基本模式(思維、應用、語言);同時,要學會使用標準答案。

5、做好考前衝刺階段的工作:

考前衝刺階段,“文綜”進行了有重要意義的幾次測試。老師及時地從綜合的角度、學法輔導等方面,進行查漏補缺的工作。另外,此時期,學生的學習狀態極不穩定。老師要時刻關注學生。有空或發現問題就要及時溝通,幫學生調節好狀態,迎接高考。

綜上所述,只有學習,總結,地理教師才能適應新形勢下的高考要求,才能不斷提高地理教育教學水平。才能使地理高考成績逐步得到提高。

二、把學生對地理學習的需要轉化為興趣並上升為動機則是提高地理成績的着眼點。

1、教師要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

心理上的相容效應告訴我們,“教育對象只有先接受你這個人,才能接受你的觀點。”因此,教師要與學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朋友式關係,才能讓學生真正接受你指導的學習方法,提高指導的有效性。

2、地理教學的困難和挑戰。

高三學生學習地理的動機狀態差異很大,基礎參差不齊。2005年的高考試題地理首次達到100分,與歷史、政治平分天下。地理教師遇到了機遇和挑戰。如何讓學生愛學地理呢?本人只有不成熟的點滴做法,願意與感興趣的同行一起探討。

高三教師複習課教學反思範本3

目前高三課型有兩種即知識點複習課和習題講評課。知識點複習課課堂的重點應是理清概念,梳理各知識點。課堂教學的主要環節是教師設置問題-學生討論-師生小結考查知識點-例題評析-學生練習歸納小結。上課前教師必須明確課堂應解決什麼問題,如何解決,怎樣鞏固與提高等。分析所講習題設計到的知識點時應考慮這些知識點的內在聯繫,深度、難度、答題要求。

例如上“離子反應”這節複習課時我採用了“總結—練習”的教學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他們學習上的主動性,學習新知識的創造性,並以期達到預設的教學目標。在複習中,注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主導,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促進學生的學習生成和發展。這節複習課,針對學生在離子方程式中,常出現的錯誤,一一在黑板上指出,改正。多數學生接納了書寫離子方程式應遵循的原則以及離子共存問題的判斷,明確了正確書寫離子方程式的一般步驟。尤其在與量有關的離子方程式書寫問題上,作為難點,我列舉了大量實例,將常考的一些典型反應做了詳細講解,並配以相關練習。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既慢慢掌握了方法,也是對元素化合物的知識進行了複習。後面複習元素化合物部分時再次鞏固,相信大部分同學能夠掌握。

總之高三化學複習中教師必須轉變觀念,發揮集體智慧,通過各種渠道獲取高考信息,抓綱務本,在抓“雙基”上狠下功夫,想方設法地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同時訓練學生對知識再加工的能力,以提高複習效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qrpq2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