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黃河頌教學反思(精選5篇)

黃河頌教學反思(精選5篇)

《黃河頌》,旋律激昂,氣勢磅礴,充滿了強烈的衝擊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黃河桀驁不馴的血性和中華民族的英雄氣概。下面我們來看看黃河頌教學反思(精選5篇),歡迎閲讀借鑑。

黃河頌教學反思(精選5篇)

黃河頌教學反思 篇1

詩歌貴形象思維,且講究含蓄。當詩人描繪事物時,他的目的往往不在於説這事物怎樣,而在於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寫景則是借景抒情,詠物則是借物言志。而這些形象也好,情感也好,無不依賴於詩歌語言的表述。因此,在進行詩歌教學時切不可從“抽象”再次走向“抽象”。

《黃河頌》是《黃河大合唱》的第二部分。在上課一開始我向學生介紹了作品的有關背景,從九、一八事變到《黃河大合唱》的幾個部分,如《黃水謠》《保衞黃河》這幾個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作品。由介紹歷史背景到聆聽這段歷史的痛苦呻吟,由對《黃河大合唱》的整體感知到對音樂作品的領會、感受,學生對這樣宏大的作品的主題有了一個基本的瞭解。在上課時,分析課文的主題,學生基本都能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他們都説在朗誦這首歌詞時要體現出一種在壓迫下的呻吟,要展現出人民在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的悲憤,要表現出全民團結抗戰的激情。學生能談到這些,我們可以知道他們對於作品的主題思想基本可以掌握。

在教《黃河頌》時,我還根據自己的見解和簡單的音樂瞭解給學生唱了《黃水謠》、《黃河大合唱》、《滿江紅》等幾首歌,讓學生在宏觀的角度先感知作品,把抽象的事物變得生動具體,為下面的分析課文奠定的基礎,雖然在介紹背景和作品時用去了大量的時間,但在教學效果上卻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黃河頌教學反思 篇2

欣賞《黃河頌》音樂,以雄壯激越的音樂演唱和朗誦來感染、調動學生。讓學生自己介紹光未然和這首歌詞的寫作背景,引導學生初步理解詩中的情感。師配樂範讀課文後,按序曲——主體——尾聲的思路指導讀。讓學生在讀中,體驗詩中激情。

在讀中賞析詩歌時,我設計了以下幾個問題:

1、思考你認為哪些詩句直接描寫了黃河的英雄氣魄,而哪些詩句又集中地讚頌了黃河所代表的民族精神?

2、“啊!黃河”在詩中反覆出現三次,讀法是否一樣,為什麼?

3、文章結尾應帶着怎樣的情感去讀,為什麼?

讓學生邊讀邊思考,然後討論、交流,再總結。在對內容充分理解的基礎上,再進行朗讀指導,充分調動學生的激情,讀出詩中的豪邁氣概。明確讀中應注意的問題。最後師生配樂合作讀,展示成果,感受愛國豪情。

我認為這節課成功的地方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導入新課時的音樂做到了渲染氣氛,調動情緒的作用,學生帶着熱情走進課文,所以學習效率高了。古人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們對於音樂的體驗,是一種心靈的感受,而對於一般的文學作品,卻未必能產生心靈上的共鳴。《黃河頌》音樂壯闊、熱情、深切,表現了險峽急流、怒濤旋渦、礁石瀑布,歌頌了黃河氣勢宏偉,歷史源遠流長。學生聽後,激情澎湃,情不可遏,在其中激越飛騰,在其中濡染陶冶。

2、學生了解了歌詞的寫作背景,一種愛國豪情油然而生,所以情緒高漲,使課堂上多了一此豪壯氣概。

3、學生帶着激情誦讀,加深了對歌詞的理解,而對歌詞的理解又反過來使誦讀顯得更有感情。美讀現代詩,首先必須把握其思想內容,根據思想內容,確定情感基調。根據情感的需要,確立語速。《黃河頌》唱出黃河的雷霆萬鈞之勢,奔騰咆哮之聲,更寫出中華民族不懼艱險,勇於開拓,勇往直前的精神。聯繫時代特徵,讀出激昂、雄健、悲壯!再根據詩歌意境,確定輕讀重讀及音長音短,讀出詩歌的韻味。形式靈活多樣,教師範讀,學生個別讀、分組讀、齊讀……

從這節課的成功可以想到,課堂效率的提高,最重要的還是想辦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自覺主動的學習效率最高。

我認為本節課的不足之處:是在讀文時對作品的主旨把握和文中個別語句、詞語的引申義挖掘深度不夠。當然,還有很多缺點,希望廣大同仁指出。

黃河頌教學反思 篇3

《黃河頌》一課的總體教學設計與本單元的教學目標是一脈相承的。但是在進行本課的教學設計時,我力求挖掘出本課教材的特色,同中求異,讓學生有一種全新的感覺和與眾不同的收穫。

我知道:反思是以自己的教學活動為思考對象,對自己的觀念、行為、決策以及由此所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是通過提高自我覺察水平來促進能力發展的過程,是進行創造性勞動和超越自我的過程。回顧剛剛在學校小組公開課上展示的《黃河頌》一課,自我反思如下:

一、運用“美”的課件給學生以直觀生動的感性認識。

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聲像文相結合,打破四十五分鐘的時空限制,動靜結合,虛實相生引發大量的聯想和想象,創設一個嶄新的語文教學審美時空。

黃河,歷來被譽為我們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它猶如聚龍般橫亙祖國東西,濤濤河水哺育着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孕育出燦爛的華夏文明。然而親眼見過黃河之壯美的同學卻幾乎沒有。因此,我製作了“美”的課件,聲像文結合,給學生以直觀生動的感性認識。

在導入新課時,我先給學生播放了黃河的配樂視頻(配的是黃河大合唱的第一樂章),目的是以圖象來顯示情境,以音樂來渲染情境,給學生以直觀生動的感性認識。視頻中的黃河驚濤澎湃,氣勢磅礴,又配以雄渾的鋼琴曲,給學生創設身臨其境的感受。因此,當我問欣賞後,你有什麼感受?學生都激動的近乎搶答,能暢談其眼中所見、耳中所聞、心中所想、感中所生。

在學生的激情中,我説:這就是黃河,黃河以它雄渾的氣魄、高遠的形象入詩、入畫、入曲,人們歌詠它,是因為它古老,它藴育了華夏五千年的文化;人們歌詠它,是因為它厚重,它本身就是中華民族的一部歷史;人們歌詠它,還因為它滄桑,它和它的人民一起經歷過抗爭。在上個世紀,日本帝國主義入侵中國,民族危在旦夕,黃河就以磅礴的力量,激勵它的兒女奔赴前線。那是在1938年9月,詩人光未然跟隨抗日文藝工作者,一起來到了黃河,來到壺口瀑布,被這驚濤澎湃、氣勢磅礴的黃河水所感動,於是寫下了不朽的詩篇《黃河頌》。下面我們就認識一下詩人光未然。(利用多媒體展示光未然的照片和簡介)

人民音樂家冼星海讀到了《黃河頌》,也異常激動,激發了他的創作靈感,他一連寫了六天,完成了一部史詩般作品——《黃河大合唱》,激勵着當時的抗日人士,迸發出了他們黃河般一往無前、堅強不屈的偉大精神。(出示冼星海的照片及簡介)

就這樣通過直觀的照片配以文字的形式把詞、曲作者展示給學生。並通過知識鏈接介紹《黃河大合唱》簡介及其八個樂章的名稱。讓學生了解其有關知識。

在聽讀課文時,我把收集到的黃河圖片,按照歌詞的內容,描寫的角度不同精心安排展示的順序、時間、方式,力求圖片和詩歌內容一致,讓學生有圖文並茂之感。

整個課件集視頻、圖片、文字、課文朗讀、音樂於一體,在幻燈片中,或以漂亮的美術字為教學環節的名稱,或以養眼顏色的圖片為背景,或用雄渾的黃河圖片展示黃河偉大堅強的形象,讓學生充分感受黃河的魅力,進而感知課文思想內涵。

二、將聽、説、讀的訓練有機的結合起來。

本課設計以讀為主線,各個環節中又分別有所側重。

如以下幾個環節:

詩歌欣賞:

1、學生朗讀詩歌:請一名同學領讀(讀朗誦詞),其他同學齊讀歌詞。

2、範讀:利用多媒體播放配樂音頻朗讀,學生聽的同時欣賞黃河圖片集。

3、學生自由朗讀:先跟音頻朗讀一遍後,再自由朗讀。(教師巡視指導)

4、分角色朗讀:一學生領讀朗誦詞,四個小組各讀一個層次,最後四句齊讀。

5、學生齊讀全詩。

自由論壇

請學生暢談自己讀詩的感受。(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談)

展示自我風采:

把你最喜歡的部分讀給大家聽,並説説你為什麼喜歡?(鼓勵學生自由發言)

合作探究:

請同學以小組為單位,針對全詩討論質疑。

詩歌欣賞環節,就是要學生反覆的讀,無論是跟讀,自由讀,還是分角色讀、齊讀,都要求學生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自己的感受。這既是聽的訓練,又是讀的示範,更是讀的訓練。

自由論壇和展示自我風采環節是在上個環節的.基礎上讀與説的雙重結合。通過朗讀,學生對詩歌有了新的感受:

生1:這首詩有優美的旋律,讓人讀着讀着,不覺低聲吟唱,從心裏流出音符,真是“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生2:這首詩語言形象,勾勒了黃河的輪廓,形神兼備,讓我這個從未見過黃河的人,砰然心動,想一睹黃河英雄的風采。

生3:我喜歡這首詩,雄渾奔放,節奏鮮明,引人高歌,催人奮進,越讀越激動。

生4:我喜歡這首詩的畫面,詩歌為我們呈現了黃河的立體的美,遠近結合,縱橫相接,全方位的展現了黃河的美(雄渾、壯闊、蜿蜒),讓我們真切的感受到了黃河的磅礴氣勢、勇不可擋的氣度和力量,激發我們每位華夏兒女的民族精神和信念。

生5我喜歡這首詩的語言,特別是修辭的運用。如……

……

合作探究則要求學生通過合作討論將自己的疑問説出來並解決;等等。在環環相扣的訓練中,學生的朗讀能力、詩歌欣賞能力、理解能力、想像能力、思維能力及寫作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三、挖掘主題的深度,激發學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對本課主題的挖掘,我是分三步走的:通過美文聽讀這一環節,讓學生初步感知作者的情感,是淺層次的;通過美文美讀,學生此時對主題的感知是實實在在的,真真切切的;通過美文研讀中問題的解決,學生對本文的主題的理解是有深度的,不再停留在感受領悟作者對黃河的理解上,同時揣摩到作者的寫作意圖是激發我們的民族自豪感與自信心,增強保衞黃河、保衞祖國的決心。為使我們的民族躋身於世界強國之林而奉獻自己的力量。

四、充分地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的主動參與。

整個教學設計是以學生為主的,除了聽讀這一環節,其他的學習過程都是以學生不同形式的朗讀、學生自由暢談感受、合作討論等活動形式進行的,整個課堂是學生與教材、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的真誠對話過程。在輕鬆的學習交流中,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培養了學生的感悟能力及學習方法。

五、合理開發、利用課程資源。

在拓展延伸環節中,展示了《話説長江》的主題曲《長江之歌》的歌詞,兩首歌詞風格相近,都是直抒胸臆,熱情豪邁。不僅使學生領略了黃河長江的風采,而且還感受歌詞中洋溢的愛國熱情。既與教材和諧的統一在一起,又使教材知識得以延伸拓展,開闊學生視野,拓展閲讀空間。

正是以上這些方面的努力,使得我的這節看似簡單的課有了許多的亮點,學生學習的眼睛亮起來,激情高漲了起來,我的課才隨之而“亮”了起來。受到同事們的一致好評。

但是,課堂教學似乎永遠是一種殘缺的藝術,欣喜之餘也有諸多遺憾:比如本人的嗓音如果很清亮的話,親自示範朗讀,是不是會更好的感染學生呢?如果在課堂有足夠的時間,給每個學生足以展示的機會課堂效果會怎麼樣呢?如果大膽的讓學生在課堂上嘗試仿寫一段歌頌家鄉或祖國其他景物的歌詞會怎樣?課前如果和音樂老師溝通,請她先講《黃河大合唱》這部音樂作品的有關知識或教唱其中的歌曲,結果會這樣呢?

我想,只要每個教師在教學設計的環節多設計一些亮點並且努力實踐,你的課也可以“亮”起來。今後,我會倍加努力,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我力求挖掘出教材的特色,同中求異,站在學生的角度進行設計,讓學生有一種全新的感覺和與眾不同的收穫。

黃河頌教學反思 篇4

在“熱情的説”“盡情地讀”“深情的品”的幾個環節上,同學們表現比較踴躍,自主、探究、合作的精神在課堂上展示的一覽無餘。在觀看完有關黃河的影像資料,學生有的説:“我看到了波瀾壯闊的黃河。”有的説:“我看到了黃河金濤澎湃,我聽到了黃河的咆哮聲。”……課堂上,學生們聽到了粗獷雄渾的音樂,看到了引人入勝的材料,談論着自己的收穫。這時的語文課已經不僅僅是語文課了,它將欣賞課、音樂課、等綜合在了一起,體現了大語文觀綜合學習的思想,小小的課堂有效地拓寬了、延伸了。加之先進手段的運用,學生進入了情境,熱情高漲。師生放聲聯讀課文,更是將教學推向了高潮。學生自主、探究、合作的精神得以充分體現

範例九課堂容量大,課堂環節銜接緊密

本節課,聽歌、讀詩、賞詩等容量很大,怎樣能環環相扣呢?關鍵在於課堂環節的銜接,本節課的以“頌”為中心,以“頌”為主題,貫穿始終,使愛國之情、愛河之情洋溢在課堂的始末。自然而然達到德育和美育的目標。學生的情感能力得到了自主而全面的發展,朗朗的讀書聲,踴躍的舉手聲,勤于思考的智慧聲,無不展示着同學們的智慧和才能,老師自然而然的也受到了感染,為之感動,一股愛國之情猶如清清的小溪流入心田,所以才有了激情澎湃,所以才有了洋洋灑灑,所以才有了呼之欲出。

不足之處:

但是教學中仍存在不足,這批學生都出生於九十年代,他們生活在和平與幸福之中,其中大多數生活在都市,生活優裕,沒有遭遇過戰爭與離亂的痛苦。他們可能“少年不識愁滋味”。國破家亡的傷痛,保家衞國的激情要在他們心中產生共鳴,有一定難度。

對學生來説理解黃河的主題是有難度的,特別抗日戰爭的背景離我們畢竟久遠了些。所以教學中如果設計一下有關本文抗日的背景簡介會好些。由於時間有限,沒有具體介紹。

以上都是我今後的教學中要努力改進的。

人人都知道:迷人的彩虹出自大雨的洗禮,豐碩的果實來自辛勤的耕耘。我們在學習上要永不知足。“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只有勇於面對挑戰,才能不斷跨越。

黃河頌教學反思 篇5

本文是一首抒情性很強的詩歌。我在本課教學中希望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熱愛黃河、保衞黃河的情感。我渴望用飽含自我感情的誦讀感染學生,渴望藉助自由誦讀來讓學生能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崇高民族感情的薰陶。我希望每節課教學都能關注學生情感的影響,長此以往,對於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將有着重要的作用。

老師、學生與文本之間的這些對話告訴我們,抓住關鍵詞,結合語境來體悟情感很重要。課程標準指出:“教師要為學生創設良好環境,提供便利條件,充分關注學生閲讀態度的主動性、閲讀需求的多樣性、閲讀心理的獨特性,尊重學生個人的見解,應鼓勵學生批判質疑,發表不同意見。”學生對“搖籃”“屏障”“臂膀”等關鍵詞的理解與分析以及對民族精神的個人理解是師生之間的思想碰撞,這種交流,有利於師生間語文知識的積累及語感的遷移並形成一種共有的語言文化心理,有利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

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學生是閲讀的主體,主體地位的確定是學生有效學習的保證。教學的成功之處。很重要的一點是教師對學生主體地位的關注以及由這一教學思想而採取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但我的某些教學環節教師主導性強,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體現並不十分充分,未能釋放出更大的空間,讓學生與老師一起,推進課堂教學。

評課中,我認真聽了諸位老師的點評,反思之後,確實令我茅塞頓開,受益匪淺!如:對於課文的重點詞語解析點撥的深度不夠,激勵性語言運用偏少,多媒體與課堂教學的結合點等許多方面皆有不足之處。

最後,衷心感謝區教研室給了我們這次學習與展示的機會!衷心感謝在此次研討課中給予我很多指導的各位領導和老師!衷心感謝各位專家、前輩和朋友們的意見和建議。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qgvv4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