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三年級品德與社會《走近殘疾人》優秀教學反思

三年級品德與社會《走近殘疾人》優秀教學反思

《走近殘疾人》是小學三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第5課中的第一個內容。本課的設計意圖在於——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活動,引導學生體驗殘疾人生活中隨時可能遇到的困難,感受殘疾人面對困難時的那種頑強不屈的意志,激發學生尊重殘疾人、理解殘疾人,從而能夠願意主動幫助殘疾人的意識。

三年級品德與社會《走近殘疾人》優秀教學反思

本節課中為了能夠讓學生深切地感受殘疾人,我設計了三個體驗活動,為了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我將這三個活動逐一進行(也可分組——每個小組領取任務後,分別展開體驗,同時進行能夠節省時間,但是那樣的話很可能給孩子一種做遊戲的感覺,容易造成課堂秩序混亂,在不自覺中使這節課變成了一堂生動有趣的遊戲課從而失去了我們設計這幾個環節的本來意義)。

在進行體驗殘疾疾人這一環節時,同學們的配合非常好,完成的比較順利。三個體驗活動中,我感覺讓學生體驗肢體有殘疾時學生的體會最深刻。因為前面兩個活動我採用的是請同學來體驗,其他同學認真觀察、然後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這樣的方式來完成的。而這次的活動,要求所有的同學都親自參加體驗,當他們用雙手將自己上衣的拉鍊輕輕鬆鬆就拉開的時候,他們的臉上帶着得意的笑容。我問他們是什麼感覺的時候——“太簡單了”、“輕鬆極了”、“小意思”……這些詞脱口而出。但是當我讓他們將左手背到身後,只用右手將拉鍊再拉上的時候,卻沒有一個人再去説上面説過的詞語了,只見他們有的用牙咬;有的`一隻手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還有的同位之間在互相幫忙……等我再問他們感覺怎麼樣時,他們的回答變成了——“太難了”、“真不容易”、“我可受不了”……我想,他們已經真正的感受到了殘疾人生活的不便,也能體會他們在做某一件事情時,需要付出比我們常人多得多的努力,達到了我預期的目的。

整堂課完成下來,我感覺同學們與老師的配合比較融洽,但是仍然存在着許多不足之處,在今後的教學中還需要再做進一步的完善。如:某些環節的銜接還不是那麼連貫,對於同學們回答完問題時的評價、藉助孩子們的回答及時補充、引導同學們思考問題等方面,自己説得還是過於多,應該再多給孩子們一些展示自己的機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qdlgy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