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關於新課堂形式的教學反思

關於新課堂形式的教學反思

回想起本人足足準備了一個星期,自認為準備充分的《生命生命》一課,我至今還心發跳臉發燙:一篇短小精悍,語言質樸,思想含蓄深邃的文章,一個學生很快就能找出“圍繞生命寫得三件事”,我卻還緊緊地抓着“簡練精悍”有些過高的要求,引導學生去探究,,並讓他們在老師的“啟發”下,按照我的理想把答案一一説出來。難道這就是我的課堂?把課堂模式化,只能按自己的預先設計按部就班地上課,離開了教參、教材、教案,就無法上課,難道這就是新課堂?

關於新課堂形式的教學反思

審視和反思使我認識到:

1、新課堂要求學生互動、師生互動,但只有真正有效的交往與互動,學生獲取的知識才是“貨真價實”的。

2、新課堂要求教學情景化,但不是為情景而情景,而應是以教師為代表的`大人文化與學生為代表的兒童文化的相互溝通、整合的畫面,是教師與學生心理不斷調控的畫面,應學生動而動,應情景而變,這種“動態生成”的課堂才能煥發出勃勃生機,才能顯現真正的活力。

3、適合的才是最好的。參照特級老師的課堂教學實錄來上的,大同小異,但效果並沒有預期那麼好。看來我們不能依葫蘆畫瓢,照搬照抄別人的東西。其實,仔細想想,特級教師之所以“優”,之所以“特”,就在於能夠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根據實際選擇最佳策略進行教學。是呀,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只有適合的才是最好的。這就必須從教材特點、學生實際、教師個性出發,綜合考慮選擇適合的教學策略,進行創造性教學。本人認為,在教學實踐中,為了優化課堂教學,我們不妨借鑑一些名師的教學設計,但決不能完全照搬,應博採眾長,為我所用,同時從實際出發,進行優化組合,以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4、教師的個性特點也不容忽視:

同樣的教材,同樣的學生,教師的個性不同,所選擇的教學策略也應符合自身的特點,發揮自身的優勢,選擇自己最擅長的教法。我想,本人屬於激情類的教師,不適合上一些説明文、平淡的敍事文。

存在的困惑是:學期初,課本就發到孩子們手裏了。孩子們不止一次地接觸文本。一個再感人的故事,再優美的文章,讀的多了,也就不怎麼感人了,因為這個故事、這篇美文,已經打動過他了。如果孩子們是第一次接觸文本,閲讀的積極性一定更高。因此,似乎有好多課文的教學設計很少有操作的機會。

標籤: 反思 教學 課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p03pe7.html
專題